调试受电方案_第1页
调试受电方案_第2页
调试受电方案_第3页
调试受电方案_第4页
调试受电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神木化学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减排综合利用项目编号:JHBJ-YQTL-DYFA002致:胜利油田中睿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神木化学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减排综合利用项目配 电室调试、受电、送电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技术部门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件:烟气脱硫配电室调试、受电、送电方案承包单位(章)项目经理0 期专业监理审查意见:总/专业监理工程师0 期总监理工程师由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日 期建设单位审核意见:负责人H期方案编号 JHBJ-YQTL-DYFA002吉化北建施工技术方案神木化学工业锅炉烟气脱硫项目烟气脱硫配电室调

2、试、受电、送电方案n 类批准:审核:编制:编制单位:吉化集团市北方建设2013年11月27日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4第二章调试、受电组织机构.4第三章工程概况.4第四章编制依据.4第五章施工准备.5第六章 施工方法.5第七章 施工技术组织措施.10第八章资源需求计划12第一章编制说明烟气脱硫配电室调试由我公司吉化北建负责,根据业主要求2013. 12. 10后 处理楼配电室高压受电(10KV)的目标,我公司为了保证烟气脱硫项目配电室电 气调试及后续送电顺利,特编制此方案。第二章调试、受电组织机构第三章工程概况烟气脱硫后处理楼配电室主要包括高压开关柜13台、干式变压器2台、低 压开关柜24台。第四

3、章编制依据4. 1和亿昌环保科技提供的设计图纸4. 2变压器、开关柜厂家提供的图纸4. 3施工技术方案管理规定Q/JH121 - 20402. 03-20034.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4.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GBJ148一904. 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168-20065.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50169-2006第五章施工准备5.1资料准备:掌握设备的出厂合格证件、试验报告等5. 2施工前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结合规认真熟悉图纸并参加图纸会审工作, 提出问题。5.

4、3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由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交底。6. 4把本次施工所用的试验设备、仪器仪表提前运到现场,保证其在检定周期。7. 6变压器、盘柜及蓄电池厂家到场,保证调试遇到厂家的问题快速解决。第六章施工方法7.1.1 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对受电各回路的母线、 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力电缆及变压器等设备进行单体试验。8. 1. 1. 1断路器8.1 1.1.1测量断路器的绝缘电阻值:整体绝缘电阻值测量,应参照制造厂的规 定。6. L 1.1.2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值测量,宜采用电流 不小于100A的直流压降法。测试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

5、的规定。6.1. 1.1. 3交流耐压试验。应在断路器合闸状态下,试验电压50KV,时间1分钟, 断口间耐压值为50KV,时间1分钟。6. 1.1.1. 3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线圈绝缘电阻及直流电阻。绝缘电阻值不应低 于10MC: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试验值相比无明显差别。6. 1.1. 1.4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应在断路器的额定操作电压和额定气压 下进行,实测数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6. 1. 1. 1.5断路器操动机构试验。6. 1. 1.2电压互感器试验6.1.1. 2. 1测量一次绕组间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 电阻:绝缘电阻值不宜低于1000 MQ.6

6、. 1. 1.2.2感应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电压应为出厂试验电压的80%。6. 1. 1.2. 3测量电压互感器空载电流和励磁特性:在额定电压下测量空载电流, 其数值与产品出厂时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别。6. 1.1. 2. 4接线组别检查:接线组别应与铭牌、设计图纸一致。6. 1.1. 2. 5 一次绕组的直流电阻:一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值与换算到同一温度下 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宜大于10%o6.1. 1.2.6变比检查:在一次加额定电压,测量二次绕组的电压值,并计算其变 比,应与铭牌相符。6. 1. 1.3电流互感器试验6.1.1. 3.1测量一次绕组间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

7、绝缘 电阻:绝缘电阻值不宜低于1000 MQ.6. 1.1. 3. 2交流耐压试验:一次绕组加试验电压,二次绕组短路接地,试验电压 值为50KV,时间为Imin。6. 1. 1.3. 3极性检查:应与铭牌标志相符。6. 1. 1.3.4变比检查:在一次加额定电流,测量二次绕组的电流值,并计算其变 比,应铭牌相符。6.1. 1.3.5 一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电流互感器一、二次 绕组的直流电阻和平均值不宜大于10%o6. 1. 1.5电缆试验6. 1.1.5. 1检查绝缘电阻:试验前,先将电缆与其它设备连接处拆开,并与设备 保持一定的距离,做好安全措施,测试时,0.4KV电缆用

8、5001000V兆欧表; 10KV电缆用5000V兆欧表。6. 1.1. 5. 2直流耐压试验:在现场施工中,绝缘电阻的检查和直流耐压试验可同 时进行。采用直流耐压试验器,对10KV电缆,耐压值为2.5Ue,试验时间15min0 对0.4KV电缆用2 5 0 0 V兆欧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耐压试验,试验 时间1分钟。6.1. 1.5.3泄漏电流测量:在作直流耐压试验时,同时读取泄漏电流值,一般泄 漏电流分段升压读取,即在升压至试验电压25%、50%、75%、100%的四档时 记录数值,每一阶段停留1分钟,在最后阶段试验时间持续15分钟,记录试验泄漏电流值,以观察电流变化情况来判断电缆质量

9、。测试完毕后,逐渐降下电压, 断开电源,用放电棒对被试电缆芯进行放电。6. 1. 1.5.4检查电缆线路的相位:电缆敷设后两端相位应一致.6. 1. 1.6变压器试验6. 1. 1. 6. 1用电桥测量各分接头的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应在各分接头的所 有位置上进行测量,1600KVA以上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 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1600KVA以下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 值应小于平均值的4%,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变压器的直 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6.1.1.6.2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采用变压比电桥进

10、行测量,测量结果与制 造厂铭牌数据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且应符合变压比的规律。6.1.1. 6. 3检查三相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必须与设计要求及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 上的符号相符。用变比测试仪测量变压比时,同时可以测量变压器的接线组别。 6. 1. 1. 6. 4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用5000V和500V兆欧表测量变压器 绝缘电阻,测量时,依次测量各线圈对地及线圈间的绝缘电阻,被测线圈引出线 短接,非被测线圈引线均短路接地。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70%。 6. 1.1. 6. 5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时,被试线圈的端 头均应短接,非被试线圈应短路接地。电力变压

11、器试脸电压为10KV,试验时间1 分钟。6. 1.1.7综合保护器试验,按继电保护整定值表,对各回路中的微机综合保护装 置进行整定试验。6. 1.1.8高压柜系统绝缘试验6. 1.1. 8.1测量绝缘电阻:用高压数字兆欧表测量高压柜系统绝缘电阻,测量时 开关小车应在运行位置置于合闸状态,其绝缘电阻值与产品出厂时数据相比较应 无明显差别。6. 1. 1. 8. 2系统交流耐压:包括母线及其支持绝缘子以及连接在母线上不宜单独 进行试验的设备。耐压时隔离开关连同母线(开关小车应在运行位置且置于合闸 状态)分相加试验电压44KV 1分钟,油断路器连同电流互感器加试验电压52KV, 耐压时应无击穿闪络现

12、象。6. 1.8.3对控制回路、保护回路、信号回路、测量、计量回路进行全面检查,保 证二次回路与图纸相符。6. L 8. 4完成系统中各回路的模拟动作试验及保护跳闸试验,保证动作可靠,相 应信号指示正确。6. 1.2低压母线试验。6. 1.2. 1用500V兆欧表分别测量相间及相间对地绝缘电阻,其值不小于0. 5MQo6. 1.2.2检查母线的相序。6.3按继电保护整定值表,对低压进线及母联开关、各回路中的微机综合保护装 置进行整定试验。6. 4对电流表、电压表等计量仪表进行校验。6.5 对控制回路、保护回路、信号回路、测量、计量回路进行全面检查,保证二 次回路与图纸相符。6.6 完成系统中各

13、回路的模拟动作试验及保护跳闸试验,保证动作可靠,相应信 号指示正确。6. 7送电前应进行的技术检查和系统动作检查6. 8配电柜安装、调试记录齐全,并报监理审查合格。6. 8.1检查配电所的母线、变压器及各电气设备是否具备送电条件。6.8. 2对低压进线开关、母联开关进行分、合闸操作及保护跳闸试验,保证动 作可靠,相应信号指示正确。6. 8. 3导通各回路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应无开路现象。6.8.4检查各馈出回路的导电部件的连接处、端子板、二次小线均应接触良好, 标志清晰,不得有松动和假过渡连接情况6. 8. 5检查各送电回路辅助电源的操作保险是否完好,发现坏的应及时更换6. 8. 6配电所道路

14、畅通、照明充足、消防设施齐全、通讯联络可靠。6. 8.7检查所有应接地的部位接地良好。6. 9送电操作顺序6. 9. 1. 1待1#变压器冲击合闸试验结束后,方可进行I段母线送电操作。6.9. 1.2将母联断路器摇出,用5000V兆欧表测量母线绝缘。检查10kV I段高压断路器均在试验位置,断路器在分闸位,检查高压柜接地刀在断开位.6. 9. 1. 3检查10KV进线柜柜接地刀确已拉开。6.9. 1.4检查1OKV进线柜进线柜在试验位,然后将1OKV进线柜手车摇至工作位;6. 9.1. 5检查1OKV进线柜断路器在分闸位,将手车摇至工作位置,检查保护压 板在投入位置,合上高压柜直流控制电源;6

15、.9. L6将1OKV高压柜PT柜手车摇至工作位置,合上控制电源和电压开关。6.9.1.7检查10八,高压进线柜电压指示,无异常声音。6.9. 1.8手动合上1OKV高压进线断路器,使1OKV段母线带电,检查母线电压指 示正常,无异常声音。6.9. 1.9在1OKV II段高压柜PT测量三相电压、相序,电压应正常,相序应为 正相序。6. 9. 1. 10待2#变压器冲击合闸试验结束后,方可进行II段母线送电操作。6. 9. 1. 11检查10KV H段进线柜接地刀确已拉开。5. 9. 1. 12将10KVH段进线柜摇至试验位;5. 9. 1. 13将10KV1I段进线柜手车摇至工作位;5. 9

16、.1.14检查10KV1I段进线柜断路器在分闸位,将手车摇至工作位置,检查保 护压板在投入位置,合上直流控制电源。5.9. 1. 15将10KV1段PT柜手车摇至工作位置,合上控制电源和电压开关。5.9. 1. 16检查10KVH段柜进线电压指示,无异常声音。5.9.1. 17手动合上10KV【段进线断路器,使10KVH段母线带电,检查母线电压 指示正常,无异常声音。5.9. 1. 18在10KV【段PT柜测量三相电压、相序,电压应正常,相序应为正相序。5. 9. 1. 19 10KV I、II 段母线核相。5. 9. 1.20进行一次核相,在母联柜断路器的上、下触头位置,用核相器核定I、 I

17、I段电源的相别,同名相电压为零,异相别为10KV。5. 9. 1. 21在10KV I段PT柜10KV II段PT柜进行二次核相,I段PT柜和II段 PT柜电压小母线上分别用万用表测量I、II段PT二次电压的相别,同名相电压 为零,异相别为100V,同时分别测两段的相序应为正相序。第七章施工技术组织措施7.1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的措施7.1. 1质量要求:按照IS09000质量体系要素的要求,对影响工程质量的诸要素 进行控制。7. L 2质量保证措施7. 1. 2. 1施工前由施工技术人员对方案进行交底,严格按方案进行。7. 1. 2. 2设备单体试验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18、(GB50150-2006)的规定。7. 1.2.3校线应以设计提供的电气原理图为准,发现与图纸不符的地方应与设计 协商解决。7. 1.2. 4对开关柜进行模拟动作试验,发现与原理图不符合的地方及时查找出原 因,并进行纠正。7. L 2. 5继电保护整定应符合继电保护整定值表及产品技术要求。7.2 HSE技术措施现场不安全因素有触电,采取的措施如下:7. 2.1施工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 必须服从统一指挥和领导,不得擅自施工和违规操作。8. 2. 2施工作业前应办理各种票、证、书。9. 2.3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佩带好劳动保护用具,正确佩带安全帽,穿 好工作服,系好工作鞋,登高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和使用安全带,一经发现违 章工作,立即勒令停止。10. 2. 4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不得嬉戏、打闹,班前班中严禁饮酒,不得做任何与 工作无关的事情,除具有施工许可人员可进入施工现场外,其他人不得进入施工 现场。11. 2. 5进行高压试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配戴好绝缘手套和绝缘鞋。12. .6进行耐压试验时,一定要在试验部位设围栏,并有专人进行监护,以防其 他人员误入而发生触电事故。13. 2.7进行电气试验前一定要确认应接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