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静脉输液流速监控装置设计Designofftheinfusiondripmonitor李宗为,张祥忠LIZong-wei,ZHANGXiang-zhong(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徐州221008)摘«:设计一种液体点滴流速监控装置,买现输液的智能监控。设计采用ATmega16单片机作为主控单元,分别控制主站、从站协调工作。主从站之间的通信采用无线方式,并通过光敏但感电路和伺服电机有效地实现对液滴流速的监测和投制。对装置的整体功能设计,软件流程设计和电源模块、主从站滴速控制、显示与键盘谕入等各模块硬件电路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实骑仿真结果来看,设计的装置能够完成液清流速监控的功能。关
2、键®流速监控,静脉瀚液,单片机;伺服电机;传感电路中丽分类号:TP2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34(2013)05(上)-0123-03Doi,10.3969/J.Issn.1009-0134.2013.05(上).342012-12-29基金腐目: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基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2081)作者胃弁:李宗为(1989-),男,吉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通信、嵌入式设计等。0引言静脉输液是临床医学中一种重要治疔手段,它不仅作为一种给药途径,也是为患者提供体液和营养的直接方式。在很长的时间里,静脉输液一直沿用人工管理的办法这样不仅会加重医
3、护人员的任务,更有可能因为人员疏忽或输液管阻塞等问题导致患者出现危险。目前在相关方面巳有的一些研究存在弊端,如参考文献24中提出的静脉注射网络监控方法,其局限性在于装置只能进行本地监控或主控机与控制器之间采取有线连接,在灵活性、扩展性等方面存在缺陷;参考文献57虽提出了动态组网的概念,但是在导管输液控制方面存有不足。本设计提出的一种静脉输液滴速监控装置同,填补了上述不足之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保障程度。1总体设计静脉输液流速监控装置由主站与从站构成,主站置于医护人员工作室,从站置于病房当中,相互之间使用无线通信,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该装置能够实现主从站无线通信、滴速监控、空瓶报警、输液
4、管闭路等功能,从站对液体滴速实时监测并将结果无线传输到主站显示,主站可通过键盘输入数值反馈到从站,控制从站伺服电机倾角进而实现液滴调速。当从站监测到液面低于警戒时,会向主站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且若在规定的中断时间内未得到答复,将控制伺服电机对导管进行闭路操作以防止血液回流,等待医护人员清除警报。图1系统结构图2软件设计2.1系统功能设计的静脉输液流速监控装置,要求具备如下性能:1)能对液滴进行实时测速,并通过矩阵键盘的输入对滴速进行设定;2)对滴瓶内的液位高度进行监测,当达到报警的液面时,从站能发出报警信号,主机能无线接收到报警信号,并能通过主站键盘输入信号清除警报信息;3)当报警信息经过预定
5、延时后未被清除时,从站能自动对滴管进行闭路操作,避免血液回流。主站和从站的软件流程图如图2及图3所示。图2主站程序流程图图3从站程序流程图2.2方案设计2.2.1从站滴速及液位监测对滴速和液位的监测,理论上可选用电容式传感器网、红外传感器及光敏传感器等电路,但在实验中发现,电容式传感器虽然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强等优点,但是该电路的安装及测量较为困难;采用脉冲调制的红外传感器线性度好、抗干扰能力强,但却易出现波形采集遗漏的情况;综合考虑灵敏度、稳定性及实用程度,选用光敏传感电路,由高亮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三极管组成,经过仿真和实验测试表明效果较好。方案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4滴速及液位监测方式示意图2
6、.2.2滴速控制方法在滴斗上方的输液管安装伺服电机控制模块,在电机上装有桶球形控制器,用以对输液管的流晨进行调整。对伺服电机输入控制脉冲信号,电机会将此信号与本身发出的负向脉冲信号比对,得出的差值脉冲经放大成为电机的驱动信号,其正负决定了电机的旋转方向。实测滴速与设定值比较,使用PID算法控制电机转动直至比较差值为零。根据实验得出的输入信号与电机旋转位置、转速及力矩等的对应关系精确控制椭球倾角。滴速控制原理图如图5所示。图5滴速控制原理图2.2.3主从站之间的通信主站与从站之间的通信选用无线方式,避免有线布线造成的扩展性、灵活性差,线缆布置连接麻烦且易腐蚀老化等问题。使用无线通信模块完成主从站
7、的数据发送与接受,对于距离过长的情况可考虑使用中继器。这种通信方式使装置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便利性,而且从站的分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3电源模块电路设计系统整体采用5V电源供电,使用7805芯片稳压。考虑整流管及7805芯片允许的最小压降和电网10%的波动,对滤波电容的选择以如下计算方式:Au=9/y(M0%)-l.4-2.3-5=2.76IxAt1/100C=KT=T希=3623赋故选择Cl=4700uF,关闭电源产生的冲击电流由D2放出。电源电路如图6所示。分别表示设置、加计数、减计数、确定,步进为4,在警报发生时可通过J4键清除警报信息。LCD图6电源模块电路IP4测速与液晶显示模块实现4
8、.1滴速脉冲监测电路光敏三极管采集得到的电压信号,送入第一级运算放大器中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由于光线瞬时反射、折射方向小范围变化,实验中采集到的波形有两个较大的峰值和少量的杂波,可以通过调节基准电压去除杂波,通过设定恰当的软件延时去除第二个峰值。脉冲监测电路和光敏器件采集的波形图分别如图7、图8所示。Pffl(XCW)ni(n)PB2(AIN0Wn)PB(APW®邮P85(MOSI)P»(M1SQ|PB?网PA7(ADC7Md(AOPAKADCIPA2(ADC2KD6CL)KimPQOCKFOpaFG(WD捋IPDOiRXD)PDimPD2(NTO)protwrnp
9、1;(oaB)PD5(OQA)rampw(oa)XTAL1XTALI(N(N4.2从站液晶显示及键控电路LCD1602是可以显示两行,每行16个字符的液晶模块。该装置中,LCD第一行用于显示从站编号及与主站连接情况,第二行显示当前操作。键控电路用于对从站的手动设置,JI、J2、J3、J4Auegal6L8FC图9从站显示及键控电路5系统测试在主站打开可视化窗口应用程序,主站与各从站建立连接后,可以看到床位显示、液面实时高度及滴速等信息。主站向从站发送命令,从站能够正常接收并作出相应调整。从站切换为手动控制并更改滴速时,主站能接收到更改信息并发出警报,可以手动清除。实验当中,主站或从站任何一个环
10、节出现问题,都会发出警报,若主站在预定时间内不予回应,从站能够自动驱动伺服电机对输液管进行闭路操作。6结束语设计的静脉输液流速监控装置,使用ATmegal6单片机作为主控单元,主站与从站之间以无线方式通信,对液面高度、滴速进行监视并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滴速。经过仿真与测试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能够较好地完成预期的功能,系统具备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程度,能满足临床输液监控的需要,提高了人员工作效率。参考文献:m刘振峰.滴速监控仪的研究与实现【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8.叶战波.-种基于AT89C52单片机病床呼叫和输液监控系统UL制造业自动化,2011,(5):207-209.3 王礼广,胡解生,熊
11、东平等.基于RS-485的静脉注射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验JL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74-78.4 张玉.无线通讯式输液监控系统的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2,(5):136-139.5 周文真,张文昭,刘爱林等.基于CAN总线和无线技术的输液网络监控系统J.电子设计工程,2011,(3):4-6.6 皮家甜,张宇生,李萌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输液监控系统设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167-169.7 AndreaCataldo,etc.ReproducibilityanalysisofaTDR-basedmonitoringsyste
12、mforintravenousdripinfusions:Validationofanovelmethodforflow-ratemeasurementinIVinfusionA.MeMeAC.Budapest:InstrumentationandMeasurementSociety.2012.1-5.8 瞿案.基于无线网络的智能输液控制系统的研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9 Ogawa,Hidekuni,etc.AnewdripinfusionmonitoringsystcmA.47thAnnualRockyMountainBioengineeringSymposiumand47
13、thInternationalISABiomedicalSciencesInstrumentationSymposiumC.LosAngeles.2010.92-97.【上接第122页】本达到使用要求。为了考察半轴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根据QC/T293-1999汽车半轴台架试验方法进行试驶验证:试件应从合格产品中随机抽样,抽样基数不得少于200件,试验采用交变非对称循环载荷;每根试件的寿命终止应以试件完全断裂或承载能力明显降低致试验机不能正常工作为标志。图5(b)、(c)为随机抽取的两根半轴台架试验样品结果图,由半轴试验结果可看出,半轴断裂断口与轴线呈45°,断裂的部位产生在缺陷部位
14、、严重磕碰伤处和花键处。两根实物半轴的断裂位置与图3(b)虚拟半轴仿真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得出驱动桥半轴常发生早期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半轴的疲劳强度不足(包括静强度不足)。由图5的对比分析结果可知,采用台架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复合分析方法的结果与大量台架试验的结果是一致的,验证了这种复合试验方法是正确的、可靠的。6结论在一定量台架试验基础上获得汽车后桥半轴的相关试验数据,在PRO/E中建立汽车后桥半轴的三维实体模型,应用ANSYSWORKBENCH软件进行了汽车后桥半轴的有限元分析,得到半轴整体应力应变分布,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基础上,计算出半轴的疲劳寿命,所获的结果与大量台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
15、明有限元仿真试验是可行的、可靠的。分析结果在汽车检验中心得到验证,并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加工中,试验方法减少了试验次数、提高了试验效率,并为改进设计提供可靠的指导,同时传动系检测分析也为农用机械及其他驱动桥半轴、扭转类零件的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了参考。参考文献:1 金祥躇,周晓军.汽车动桥半轴室内试装强化系数模型研究J.汽车工程,2007,(02):146-148.2 梁红琴.随机载荷作用下的货车车轴疲劳可靠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3 唐应时,张武,段心林,等.基于整车动力学仿真的后桥壳疲劳寿命分析与改进JJ.汽车工程,2009,31:】4-118.4 王启唐,韩兵,王岐燕,等基于有限元技术的疲劳寿命分析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7,(03),76-78.5 吴仁智,杨学良,周金华,等.平地机半轴疲劳寿命预估及其台架疲劳试验J.中国机械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康复护理普及课程》课件
- 线组长管理心得报告
- 《气象信息分析》课件
- 《急性扁桃体炎》课件
- 《脑出血教学查房》课件
- 通苏嘉甬铁路嘉兴经开段管线迁改工程-500千伏汾翔5829线-汾云5830线迁改工程报告书
- 安全红绿灯系统设计与应用
- 《航天炉工艺介绍》课件
- 员工岗位体系管理办法
- 企业社保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 大学生防艾健康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甲状腺的科普宣教课件
- 机器设备抵押借款合同模版
- 项目评审表(模板)
- 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小升初英语试卷(含答案)2
- 人工牛黄质量评价新方法的探索
- (落地式、悬挑式脚手架)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检查表
- 酒店业大数据分析与精准营销应用
- 《太阳升起来了》课件
- 扫地机器人结构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