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糯玉米蜡质基因位点受中国糯玉米蜡质基因位点受到人工选择的分子证据到人工选择的分子证据 导导 师:樊龙江教授师:樊龙江教授 报告人:全丽艳报告人:全丽艳Molecular evidence for domestication selection in the waxy locus of Chinese waxy maize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糯玉米的由来糯玉米的生物特性国内外对糯玉米的研究进展蜡质基因的基本信息蜡质基因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蜡质基因位点的人工选择作用选择的连带效应Adh基因家族研究情况糯玉米研究现状蜡质基因研究现状人工选择对基因的影响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研究报
2、告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 材料 DNA提取与测序 序列分析方法表1 本研究使用的中国糯玉米材料、来源和基因序列记录号 图1 中国糯玉米典型地方品种四路糯图2 玉米蜡质基因结构和本研究引物设计位点 DNA提取与测序技术路线序列分析方法序列分析方法序列多态性分析Wx 单体型树(haplotype)系统发育树(phylogenetic tree)核苷酸差异平均值Watterson估计参数wTajima的D统计量进行统计测验 MEGA进行临接法(NJ)Kimura双参数建树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 中国糯玉米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中国糯玉米蜡质基因位点的遗传变异 中国糯玉米蜡质
3、基因位点的选择和选择连带效应 中国糯玉米的系统进化分析 表4 中国糯玉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CC) 在序列层次上进行遗传变异或多态性的比较,两个重要估计指标分别是Tajima提出的核苷酸差异平均值(值)和Wattwerson提出的估计参数w。 中国糯玉米蜡质基因位点的DNA多态性看来明显低于非糯玉米。 单体型多态性(Haplotype diversity) 中国糯玉米蜡质基因位点的遗传变异中国糯玉米蜡质基因位点的遗传变异 表5 中国糯玉米蜡质基因位点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效应测验中国糯玉米蜡质基因位点的选择和选中国糯玉米蜡质基因位点的选择和选择连带效应择连带效应 中国糯玉米蜡质基因位点明显偏离中性突
4、变范围,明显受到选择效应的影响;而非糯玉米该位点没有受到明显的选择效应。 在蜡质基因位点上,中国糯玉米和非糯玉米均存在极显著的群体差异 。 在长期的驯化和育种过程中,中国糯玉米蜡质基因位点明显受到人工的选择。 表6 根据两个基因位点(Wx和Adh1)测验中国糯玉米与非糯玉米群体差异的统计结果 人工的定向选择会在目标突变(如糯性)附近提高其连锁不平衡(LD)水平或范围。 由于选择和选择连带效应的影响,加剧了在中国糯玉米蜡质基因位点及其附近位点的连锁不平衡程度。图3 连锁不平衡(LD)估计D值与物理距离关系图0.60.70.80.91040080012001600Physical distance
5、 (bp)Dvaluewxwx-53kbAverage1wx-nonadh-wxadh-nonwx+18kbAverage2 人工选择往往出现连带效应,即受到选择基因位点的临近基因位点同样受到选择效应的影响。 一个包含蜡质基因位点的143kb长度的基因组BAC克隆(AF488416) wx基因上游相距约53kb的一个基因(wx-53kb)受到了连带效应的影响,其连带效应影响距离将超过53kb。 wx基因下游基因(wx+18kb)则没有检测到受到选择效应的影响。图4 糯玉米第9号染色体蜡质基因位点基因组区域的序列变异、重复序列分布中国糯玉米的系统进化分析中国糯玉米的系统进化分析 基于蜡质基因,利
6、用典型的中国糯玉米地方品种、当代的育种自交系和生产用杂种,与其他国际上主要玉米的地方品种和自交系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 结果表明,中国糯玉米与其他栽培玉米而非野生玉米(AF292516)亲缘关系最近。 中国糯玉米没有与其他栽培玉米分开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表明中国糯玉米应该起源于现代栽培玉米,而非独立地从野生玉米驯化培育而来。 图5 基于蜡质基因(Wx)序列构建的中国糯玉米系统进化树。中国糯玉米品种编号详见表1野生玉米EP1Tx601A6 四个地方品种中,两个来自云南的地方品种(四路糯和巧家白糯)与普通栽培玉米品种EP1(AF544080)亲缘关系最相近。 来自广西的地方品种宜山糯与马齿型玉米T
7、x601(AF544098)最接近。 来自浙江的地方品种慈溪白糯和国内现代育种自交系和主要杂交种均聚在一起,与另一个马齿型玉米栽培玉米A6 (AF544069) 最为接近。讨讨 论论 中国糯玉米的起源与驯化 中国糯玉米的糯性突变问题 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和计划中国糯玉米的起源与驯化中国糯玉米的起源与驯化 中国糯玉米没有形成一个独立于其他栽培玉米的进化分支,这支持中国糯玉米并非独立起源的观点。 薏苡与中国糯玉米的亲缘关系远大于野生玉米与中国糯玉米的遗传距离,表明薏苡应不是中国糯玉米起源物种。 中国糯玉米在驯化和选育过程中,控制糯性性状的蜡质基因受到强烈的选择过程。这一选择过程影响了相当大的一个基因组区域(至少53kb以上)。这种选择效应可能在所有糯性谷类作物中均存在。 根据中国糯玉米与其他主要玉米品种的系统进化关系,中国糯玉米可能起源于二个或二个以上地点或玉米类型。来自云南的两个地方品种可能从引入的硬粒型玉米突变并选育而来,而来自广西的地方品种可能从引入的马齿型玉米突变并选育而成。 谷类作物中,多次驯化起源的情况比较普遍。中国糯玉米的糯性突变问题中国糯玉米的糯性突变问题 未发现在编码区有终止子的突变或移码突变等 ,这表明中国糯玉米糯性的产生很可能与糯稻一样,是由非编码区的突变等因素所导致。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和计划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和计划 进一步验证蜡质基因上游方向的选择连带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水质监测系统合作协议书
-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协议要求
- 农村经济管理责任承包合同
- 健康饮食健康咨询协议
- 2025年重组链激酶项目发展计划
- 地产开发投资证明书(7篇)
- 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合作合同
- 餐饮外卖行业智能化订单处理系统开发方案
- 2025年红外光学测量雷达项目建议书
- 出生日期与在职薪资证明(7篇)
- 陕西延长石油四海煤化工有限公司金属镁厂1万吨-年金属镁生产项目环评报告
-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施工方案
- YY/T 0149-2006不锈钢医用器械 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
- GB/T 701-200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 GB/T 6175-20162型六角螺母
- GB/T 23703.4-2010知识管理第4部分:知识活动
- GB 9706.19-2000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内窥镜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 GB 34659-2017汽车和挂车防飞溅系统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 GA/T 1556-2019道路交通执法人体血液采集技术规范
- GA 1800.5-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5部分:太阳能发电企业
- 聘用意向书1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