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节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_第1页
第1章-第1节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_第2页
第1章-第1节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_第3页
第1章-第1节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_第4页
第1章-第1节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节分子动理论的根本观点学 习 目 标知 识 脉 络1.认识分子动理论的根本观点,知道其实验根据重点2通过探究与实验,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并进展有关的计算难点3认识布朗运动,理解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理解分子的热运动4掌握分子间互相作用力的特点及变化规律难点物 体 由 大 量 分 子 组 成1分子的大小1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2通常分子质量的数量级在10271025kg范围之内2分子大小的估测1油膜法:此方法是一种粗略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其方法是把油酸滴到水面上,油酸在水面上散开,可近似认为形成单分子油膜,假如把分子看成球形,单分子油膜的厚度就等于分

2、子的直径2原理:假如油滴的体积为V,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那么分子的大小即直径为d在此忽略了分子间的空隙3物理学中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测定分子的大小,测出的分子大小不同,但数量级一样3阿伏伽德罗常数1定义:1 mol任何物质含有分子的数目都一样,为常数这个常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2数值:NA6.02×1023mol13意义: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一个重要的根本常量,它是联络宏观量与微观量的桥梁1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有多种,油膜法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2所有分子的直径都一样×31 mol的固态物质如铁和1 mol的气态物质如氧气所含分子数不同×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物体是由

3、大量分子组成的一个1 m大小的水珠,尺寸与细菌差不多,其中分子的个数竟比地球上人口的总数还多上好多倍!图1­1­1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观察分子的大小呢?【提示】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我们在化学中学过,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一样的分子数,这个数量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表示,讨论以下问题:讨论1:我们学习的微观物理量和宏观量有哪些?【提示】微观物理量有:分子质量m0、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宏观量有:物体的质量m、体积V、密度、摩尔质量M、摩尔体积V.讨论2:为什么说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联络宏观量和微观量的桥梁?【提示】阿伏伽德罗常数把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这些宏观量与分子质量和分子体积这些

4、微观量联络起来了,所以说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联络宏观量和微观量的桥梁1两种分子模型1球形分子模型:对于固体和液体,其分子间间隔 比较小,在估算分子大小及分子的个数时,可以认为分子是严密排列的,分子间的间隔 等于分子的直径如图1­1­2所示其分子直径d .图1­1­22立方体分子模型:对于气体,其分子间间隔 比较大,是分子直径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此时可把分子平均占据的空间视为立方体,立方体的边长即为分子间的平均间隔 如图1­1­3所示其分子间的间隔 d.图1­1­32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1一个分子的质量m.2一个分子的体

5、积V0对固体和液体3单位质量中所含分子数n.4单位体积中所含分子数n.5气体分子间的平均间隔 d.6固体、液体分子直径d .1假设以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为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m、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四个关系式表示正确的选项是 【导学号:30110000】ANABCmDEV【解析】NA,A对;NA,所以m,C对;而对于气体分子来说,由于其两邻近分子间间隔 太大,求出的是一个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而不是单个气体分子的体积其体积远小于该值,所以D错;而B式是将D式代入A式和C得出的,故B错;由于,故E正确【答案】ACE2很多轿

6、车中设有平安气囊以保障驾乘人员的平安轿车在发生一定强度的碰撞时,利用叠氮化钠NaN3爆炸产生气体假设都是N2充入气囊假设氮气充入后平安气囊的容积V56 L,囊中氮气密度2.5 kg/m3,氮气摩尔质量M0.028 kg/mol,阿伏伽德罗常数NA6×1023 mol1.试估算:1囊中氮气分子的总个数N;2囊中氮气分子间的平均间隔 结果保存一位有效数字【解析】1设N2的物质的量为n,那么n氮气的分子总数NNA代入数据得N3×1024.2每个分子所占的空间为V0设分子间平均间隔 为a,那么有V0a3,即a代入数据得a3×109 m.【答案】13×102423

7、×109 m1求解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关问题的思路2V0对固体、液体指分子体积,对气体那么指平均每个分子所占据空间的体积,即无法求解气体分子的大小分 子 永 不 停 息 地 做 无 规 那么 运 动1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而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普遍性: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3规律:温度越高,扩散越快4意义: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2布朗运动1定义: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无规那么运动2产生原因:微粒在液体中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不平衡引起的3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颗粒大小: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上下:温度越高,布朗运动

8、越剧烈4意义:反映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3热运动1定义: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越剧烈1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布朗运动也叫热运动×2布朗运动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3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做永不停息的热运动在一锅水中撒一点胡椒粉,加热时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滚这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这种说法对吗?【提示】不对首先,胡椒粉不是布朗微粒,做布朗运动的微粒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其次,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滚,这是由于水的对流引起的,并不是水分子撞击的结果讨论1:把一碗小米倒入一袋玉米中,小米进入玉米的间隙中,这一现象是否属于扩散现象?【提示

9、】扩散现象是指由于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上述现象中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是两种物质的混合,所以不属于扩散现象讨论2: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布朗运动可以叫热运动吗?【提示】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那么运动才叫热运动,而布朗运动是小颗粒的运动1布朗运动的产生1布朗运动的无规那么性悬浮微粒受到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是形成布朗运动的原因,由于液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那么的,使微粒受到较强撞击的方向也不确定,所以布朗运动是无规那么的2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悬浮微粒越小,某时刻与它相撞的分子数越少,它来自各方向的冲击力越不平衡;另外,微粒越小,其质量也就越小,一样冲击力下产生的

10、加速度越大,因此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3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的运动平均速率越大,对悬浮于其中的微粒的撞击作用也越大,微粒越不易平衡,产生的加速度也越大,因此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2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的比较工程扩散现象布朗运动不同点1两种不同物质互相接触而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没有受到外力作用2扩散快慢,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密度、溶液的浓度有关1布朗运动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那么运动,而不是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并且是在周围液体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撞击下运动的不同点3由于固体、液体、气体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发生扩散,从而证明任何物体的分子不管在什么状态下都在永不停息

11、地做无规那么运动2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除与液体的温度有关,还与微粒的大小有关相同点1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随温度的升高而表现的越明显2它们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样,都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因此都能证明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这一事实3.布朗运动和热运动的比较布朗运动热运动区别运动对象是固体颗粒,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运动对象是分子,任何物体的分子都做无规那么运动一样点1无规那么运动2永不停息3与温度有关联络周围液体或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是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布朗运动是热运动的宏观表现3图1­1­4是某液体中布朗运动的示意图每隔30 s记录一次微粒的位置,以下说法中正

12、确的选项是 图1­1­4A图中记录的是小颗粒无规那么运动的情况B图中记录的是粒子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粒子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D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那么性E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解析】布朗运动不是固体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而是大量液体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时与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发生碰撞,从而使小颗粒做无规那么运动,即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布朗运动也越剧烈,A正确;粒子越小,某一瞬间跟它撞击的分子数越少,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越明显,即布朗运动越显著,故C错误,E正确;图中每个拐点记录的是粒子每隔30 s的位置,而在30 s内粒子做的也是无规那

13、么运动,而不是直线运动,故B错误;布朗运动的无规那么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那么性,D正确【答案】ADE4关于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布朗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导学号:30110001】A微粒的无规那么运动就是固体微粒的运动B微粒的无规那么运动是固体微粒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反映C微粒的无规那么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反映D因为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E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虽然与温度有关,但不是热运动【解析】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虽然很小,需要用显微镜来观察,但它并不是固体分子,而是千万个固体分子组成的分子团体,布朗运动是这千万个分子团体的一致行动,不能

14、看成是分子的运动,故A正确;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固体微粒受到周围液体分子的撞击力,由于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那么性,固体微粒受到撞击力的合力也是无规那么的因此,固体微粒的运动也是无规那么的可见,小颗粒的无规那么运动不能证明固体微粒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而只能说明液体分子在做无规那么运动,因此B错误,C正确;热运动是指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由于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所以不能说布朗运动是热运动,故D错误,E正确【答案】ACE布朗运动中的“颗粒1布朗运动的研究对象是小颗粒,而不是分子,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2布朗小颗粒中含有大量的分子,它们也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那么运动3液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比我们所观察到的

15、布朗运动的速率大许多倍4导致布朗运动的本质原因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分 子 间 存 在 着 相 互 作 用 力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间隔 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间隔 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随间隔 变化的快1当分子间距为r0时,它们之间既无引力也无斥力×2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3当分子间的间隔 大于10r0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当压缩物体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物体对抗被压缩,这时候分子间还有引力吗?【提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斥力大于分子

16、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引力仍然存在讨论1:一铁棒很难被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能否说明铁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提示】能铁棒很难被拉伸,说明铁分子间有引力;很难被压缩,说明铁分子间有斥力讨论2:分子力为零时,分子是否就静止不动?【提示】分子并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1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总是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而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那么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分子力与分子间间隔 变化的关系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间隔 r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情况不同,如图1­1­5所示其中,虚线分别表示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间隔 r的变化,实线表示它们的合力F随分子间

17、间隔 r的变化图1­1­5当rr0时,f引f斥,F0.当rr0时,f引和f斥都随分子间间隔 的减小而增大,但f斥增大得更快,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r0时,f引和f斥都随分子间间隔 的增大而减小,但f斥减小得更快,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10r0109 m时,f引和f斥都非常微弱,可认为分子间无互相作用力F02r0的意义分子间间隔 rr0时,分子力为零,所以分子间间隔 等于r0数量级为1010 m的位置叫平衡位置注意:rr0时,分子力等于零,并不是分子间无引力和斥力rr0时,即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并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5如图1­1­6所示,关于分

18、子间的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其中r0为分子间平衡位置之间的间隔 图1­1­6A当分子间间隔 为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B分子间的平衡间隔 r0可以看作分子直径的大小,其数量级为1010mC两个分子间间隔 由较远减小到rr0过程中,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力为引力D两个分子间间隔 由极小逐渐增大到rr0过程中,引力和斥力都同时减小,分子力为引力E两个分子间间隔 r>r0时,分子力为引力【解析】当分子间间隔 为r0时,它们之间的引力与斥力刚好大小相等,分子力为零,A项正确;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跟分子间的平衡间隔 r0相当,B项正确;当两分

19、子间间隔 在大于r0的范围内减小时,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C项错误;两分子间间隔 在小于r0的范围内,分子力为斥力,D项错误;当r>r0时,分子力为引力,E项正确【答案】ABE6如图1­1­7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的间隔 ,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间隔 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导学号:30110002】图1­1­7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B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C假设

20、两个分子间间隔 大于e点的横坐标,那么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D假设两个分子间间隔 越来越大,那么分子力越来越大Er<r0时,r减小,分子力增大【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且都随r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变化得比引力快,故A错;当rr01010m数量级时引力和斥力相等,故B项对;当r>1010m数量级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C对;当r<r0时,r增大,分子力减小;当r>r0时,r增大,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当r>10r0时,分子力已很微弱,可以忽略不计,故D项错;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力为斥力,随r的减小,分子力增大,E正确【答案】BCE实 验

21、: 用 油 膜 法 测 量 油 酸 分 子 的 大 小图1­1­8如图1­1­8为油膜法测分子大小的示意图,试根据图片讨论以下问题:讨论1:油酸分子的形状真的是球形吗?排列时会一个紧挨一个吗?【提示】实际分子的构造很复杂,分子间有空隙,认为分子是球形且一个紧挨一个排列,是一种近似模型,是对问题的简化处理讨论2:实验中如何测量油酸分子的直径?【提示】测出一滴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测出油膜的面积S,那么油酸分子的直径d.1实验目的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2实验原理把一定体积的油酸滴在水面上使其形成单分子油膜,如图1­1­9所示,不考虑分

22、子间的间隙,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模型,计算出1滴油酸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V,并测出油膜面积S,通过计算求出油膜的厚度d,即d就是油酸分子的直径图1­1­93实验器材油酸、酒精、注射器或滴管、量筒、浅水盘、玻璃板、坐标纸、彩笔、痱子粉或细石膏粉4实验步骤1在浅盘中倒入约2 cm深的水,将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撒在水面上2取1毫升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200毫升的油酸酒精溶液3用注射器往量筒中滴入1 mL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浓度,记下滴入的滴数N,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4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浅盘的液面上5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画出油酸薄膜

23、的形状6将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或者玻璃板上有边长为1 cm的方格,通过数方格个数,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计算方格数时,缺乏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7根据已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8计算油酸薄膜的厚度d,即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5实验本卷须知1油酸溶液配制后不要长时间放置,以免改变浓度,而使实验误差增大2注射器针头高出水面的高度应为1 cm之内,当针头靠近水面很近油酸未滴下之前时,会发现针头下方的粉层已被排开,是由于针头中酒精挥发所致,不影响实验效果3实验之前要训练好滴法4待测油酸扩散后又收缩,要在稳定后再画轮廓扩散后又收缩有两个原因:第一,水面受油酸滴的冲击凹

24、陷后又恢复;第二,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5当重做实验时,水从盘的一侧边缘倒出,在这一侧边缘会残留少许油酸,可用少量酒精清洗,并用脱脂棉擦去,再用清水冲洗,这样可保持盘的清洁6从盘的中央加痱子粉,使粉自动扩散均匀,这是由于以下两种因素所致:第一,加粉后水的外表张力系数变小,水将粉粒拉开;第二,粉粒之间的排斥这样做,比将粉撒在水面上实验效果好7本实验只要求估算分子大小,实验结果数量级符合要求即可6数据处理1一滴油酸溶液的平均体积VV.2一滴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VVV×油酸溶液的体积比体积比3油膜的面积Sn×1 cm2n为有效格数,小方格的边长为1 cm4分子直径d代入数据时注意单位的统一7误差分析产生原因减小方法偶尔误差数不完好格数时,对缺乏半格的判断存在误差数出全部不完好的格数n,它们相当于有个完好的格数系统误差油酸分子C17H33COOH的形状为长链形,将其视为球体那么与实际分子形体有区别,所以实验只能得到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