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示例第二节采煤系统分析第三节采煤工艺特点_第1页
第一节示例第二节采煤系统分析第三节采煤工艺特点_第2页
第一节示例第二节采煤系统分析第三节采煤工艺特点_第3页
第一节示例第二节采煤系统分析第三节采煤工艺特点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示例示例第二节第二节 采煤系统分析采煤系统分析第三节第三节 采煤工艺特点采煤工艺特点 第五章第五章 倾斜煤层走向长壁下行跨倾斜煤层走向长壁下行跨落采煤法落采煤法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倾斜分层、倾斜分层将厚煤层分成若干与煤层层面相平将厚煤层分成若干与煤层层面相平行的分层,然后逐层开采行的分层,然后逐层开采2、回采顺序:下行式、回采顺序:下行式 先采顶分层,依次下行先采顶分层,依次下行回采各分层,垮落法管理顶板,称倾斜分层下行回采各分层,垮落法管理顶板,称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垮落采煤法。3、分层同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分层同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作面错开一

2、定距离同时采煤,称:作面错开一定距离同时采煤,称:“分层同采分层同采” 4、分层分采、分层分采 :在同一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在同一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分层分采”或或“大扒皮大扒皮” 第一节第一节 示例示例 (一)采区巷道布置(一)采区巷道布置1、条件:、条件:厚煤层,分三层,厚煤层,分三层, =15O,埋藏稳定,埋藏稳定,低沼气矿;沿倾斜划为低沼气矿;沿倾斜划为3 5个区段个区段2、巷道布置特点、巷道布置特点阶段运输大巷阶段运输大巷 (1)和和 回风大巷回风大巷 (2) 均布置在距煤层均布置在距煤层15 20m的底板岩石中。的底板岩石中。

3、 各分层采用集中(共用)上山、集中(共用)区各分层采用集中(共用)上山、集中(共用)区段平巷段平巷 联合布置方式(之一)联合布置方式(之一) 981513127l611261012201854141721102022311911451839102014127822119176132211513(二)巷道掘进顺序(二)巷道掘进顺序1、 原则:原则: 2、顺序:、顺序:3、生产中,随分层工作面推进,继续掘上分层超、生产中,随分层工作面推进,继续掘上分层超前运输和回风平巷,超前距保持两个溜煤眼与之前运输和回风平巷,超前距保持两个溜煤眼与之相通相通 4、中分层准备、中分层准备 上分层工作面采过第一个溜

4、煤眼之后,再准备中上分层工作面采过第一个溜煤眼之后,再准备中分层。自(分层。自(9)(11)在假顶下,反向掘()在假顶下,反向掘(20)开切眼,自(开切眼,自(2) (13) (21)第一区段底分层采完之前,要准备第一区段底分层采完之前,要准备第二区段顶分层工作面,以备接替第二区段顶分层工作面,以备接替 n运煤系统运煤系统 n物料运输系统物料运输系统n排矸系统及掘进出煤系统排矸系统及掘进出煤系统n通风系统通风系统 n供电系统供电系统n压风系统压风系统 n供水系统供水系统 (三)生产系统(三)生产系统第二节第二节 采煤系统分析采煤系统分析一、区段分层平巷的布置一、区段分层平巷的布置倾斜式:倾斜式

5、:内错(向工作面错)内错(向工作面错) a2025垂直式:垂直式:a10m。2.两面不能同时跨越。两面不能同时跨越。3.停采线不能与上山太近,停采线不能与上山太近,20m。4.不留区段煤柱,以防压上山。不留区段煤柱,以防压上山。五、无煤柱护巷时的巷道布置五、无煤柱护巷时的巷道布置沿空留巷沿空留巷只在顶分层,中下分层无定论只在顶分层,中下分层无定论沿空掘巷沿空掘巷恢复溜煤斜巷(书上恢复溜煤斜巷(书上P90),指有),指有区段集中巷。区段集中巷。通过区段石门,没有区段集中巷。通过区段石门,没有区段集中巷。第三节第三节 采煤工艺特点采煤工艺特点一、顶分层回采工艺特点一、顶分层回采工艺特点顶分层增加了

6、为下分层铺设人工假顶或形成再顶分层增加了为下分层铺设人工假顶或形成再生顶板的工作生顶板的工作顶板顶板 煤层原生顶板煤层原生顶板顶分层采煤工作面顶分层采煤工作面 | 工艺同中厚煤层工艺工艺同中厚煤层工艺 底板底板 煤层(二分层)煤层(二分层) 铺假顶或形成铺假顶或形成再生顶板(下分层用)再生顶板(下分层用)(一)人工假顶(一)人工假顶1、竹笆、荆笆假顶、竹笆、荆笆假顶 竹笆:竹笆:宽宽0.7 1.0m,长,长2.2 2.4m,竹片或细,竹片或细竹用铁丝编成。竹用铁丝编成。荆笆:荆笆:宽宽0.9 1.0m,长,长2.2 2.4m,用细铁丝,用细铁丝编成。编成。 底梁:底梁:半圆木,或厚木板。半圆木

7、,或厚木板。铺设:铺设:底梁与煤壁呈底梁与煤壁呈45 60布置,将竹笆放布置,将竹笆放在底梁上,每片间搭接,用铁丝联好。腐朽期在底梁上,每片间搭接,用铁丝联好。腐朽期为为6 8月。月。垮落矸石胶结性能好时可不铺底梁垮落矸石胶结性能好时可不铺底梁2、金属网假顶、金属网假顶金属网假顶一般用金属网假顶一般用12 14#镀锌铁丝编织而成。镀锌铁丝编织而成。网边用网边用8 10#铁丝编成。网孔铁丝编成。网孔20 25mm网孔形状:正方形(经纬网)、菱形、蜂窝形。网孔形状:正方形(经纬网)、菱形、蜂窝形。菱形网:承力好,延展性好,寿命长,广泛应菱形网:承力好,延展性好,寿命长,广泛应用。用。 3、塑料网假

8、顶、塑料网假顶塑料网假顶:塑料网假顶:聚丙稀树脂制成的塑料编织而成。聚丙稀树脂制成的塑料编织而成。规格:规格:网带宽网带宽13 16mm,5 6 0.9m或或2.0 0.9mm,网孔,网孔15mm塑料网:塑料网:无毒、无味,阻燃,抗静电,重量轻,无毒、无味,阻燃,抗静电,重量轻,柔性大,耐腐蚀等。柔性大,耐腐蚀等。强度高,寿命长;抗剪性能差;延展性大,易强度高,寿命长;抗剪性能差;延展性大,易形成网兜。形成网兜。312452312314、人工假顶铺设方法、人工假顶铺设方法铺顶网铺顶网 铺底网:手工、机械铺底网:手工、机械(二)再生顶板(二)再生顶板煤层的顶板为页岩或含泥质成份较高的岩层,冒煤层

9、的顶板为页岩或含泥质成份较高的岩层,冒落后注水或注泥浆,在上覆岩层重压下形成再生落后注水或注泥浆,在上覆岩层重压下形成再生顶板。一般顶板。一般4 6个月胶结形成。个月胶结形成。二、假顶下采煤工艺的特点二、假顶下采煤工艺的特点(一)假顶下支护及顶网管理(一)假顶下支护及顶网管理假顶下回采,顶板是已垮落的碎石,老顶周期来假顶下回采,顶板是已垮落的碎石,老顶周期来压不明显,顶板压力压不明显,顶板压力 较顶分层小。顶板管理的关较顶分层小。顶板管理的关键是护好破碎顶板。键是护好破碎顶板。 护好破碎顶板技术措施护好破碎顶板技术措施 : 1)浅截深采煤机;)浅截深采煤机;2)滚筒距网)滚筒距网 100mm;

10、3)及时支护;及时支护; 4)普采面:)普采面:a、采用正倒悬臂错梁直、采用正倒悬臂错梁直线柱布置;线柱布置;b、割煤后及时挂梁,支贴帮柱;、割煤后及时挂梁,支贴帮柱;c、 型钢梁护顶。型钢梁护顶。5) 综采面:掩护式支架,或支撑综采面:掩护式支架,或支撑掩护式支架。掩护式支架。(二)假顶下的放顶工艺(二)假顶下的放顶工艺 单体支柱采面单体支柱采面 无密集放顶。假顶下易拉无密集放顶。假顶下易拉斜歪支柱、推垮采面,必须设抬棚,或打斜斜歪支柱、推垮采面,必须设抬棚,或打斜撑柱。(戗柱)撑柱。(戗柱)(三)分层采高的控制(三)分层采高的控制主要控制底分层采高足够。主要控制底分层采高足够。在开切眼、采面及上、下平巷每隔在开切眼、采面及上、下平巷每隔30m向底煤打钻孔探煤厚。向底煤打钻孔探煤厚。三、评价三、评价优点:优点:1)有效解决中倾斜以下厚煤层开采时顶板支护)有效解决中倾斜以下厚煤层开采时顶板支护和采空区处理问题;顶分层以下各分层矿压显和采空区处理问题;顶分层以下各分层矿压显现缓和。现缓和。2)安全;)安全;3)采出率高;)采出率高;4)技术经济指标较好。)技术经济指标较好。 缺点:缺点: 1)铺假顶工作量大;)铺假顶工作量大;2)巷道维护较困难;)巷道维护较困难;3)生产组织管理工作较复杂;)生产组织管理工作较复杂;4)开采易自燃煤层,采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