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节 光的干涉_第1页
第4章 第4节 光的干涉_第2页
第4章 第4节 光的干涉_第3页
第4章 第4节 光的干涉_第4页
第4章 第4节 光的干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光的干预13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水是光密介质B因为水的折射率小于酒精的折射率,所以水对酒精来说是光疏介质C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大D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小【解析】此题考察对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理解因为水的折射率为1.33,酒精的折射率为1.36,所以水对酒精来说是光疏介质;由v可知,光在光密介质中的速度较小【答案】BD23分如图441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F点,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30°,E、F分别为AB、BC的中点,那么图441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B光在F点发生全

2、反射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D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解析】在E点作出法线可知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折射率为;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在BC边上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不会发生全反射,B错;由公式介,可知C对;三棱镜两次折射使得光线都向底边偏折,不会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故D错【答案】AC34分如图442所示,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空气中,三条同一颜色、强度一样的光线,均由空气射入玻璃砖,到达玻璃砖的圆心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442A假假设三条光线中有一条在O点发生了全反射,那一定是aO光线B假假设光线bO能发生全反射,那么光线cO一定能发生全反射C假

3、假设光线bO能发生全反射,那么光线aO一定能发生全反射D假假设光线aO恰能发生全反射,那么光线bO的反射光线比光线cO的反射光线的亮度大【解析】三条入射光线沿着指向圆心的方向由空气射向玻璃砖,在圆周界面,它们的入射角为零,均不会偏折在直径界面,光线aO的入射角最大,光线cO的入射角最小,它们都是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都有发生全反射的可能假如只有一条光线发生了全反射,那一定是aO光线,因为它的入射角最大,所以选项A对假假设光线bO能发生全反射,说明它的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光线aO的入射角更大,所以,光线aO一定能发生全反射,光线cO的入射角可能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也可能小于临界角,因此,cO

4、不一定能发生全反射所以选项C对,B错假假设光线aO恰能发生全反射,光线bO和cO都不能发生全反射,但bO的入射角更接近于临界角,所以,光线bO的反射光线较光线cO的反射光线强,即bO的反射光线亮度较大,所以D对,此题答案选A、C、D.【答案】ACD课 标 导 思1观察光的干预现象,认识干预条纹的特点2能阐述干预现象的成因及明暗条纹的位置特点3知道相干光源的概念和产生干预现象的条件. 学生P491双缝干预现象1实验过程:把一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双缝上,经过双缝后成为两列频率一样的光,它们在相遇的区域产生干预现象现象: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结论:光是一种波2解释:频率一样的两列光波在相遇的区域叠

5、加,使得某些区域得到加强,显得更亮了;某些区域得到了削弱,显得更暗了;而且明暗区域也是相间的2产生干预的条件1干预条件:频率一样、相差恒定、振动方向一样,即光波为相干光波2明、暗条纹的条件明条纹:rk,k0,±1,±2,暗条纹:r2k1,k0,±1,±2,其中r为两列相干光波到空间某点P的光程差,即路程差3相邻明暗条纹间的间隔 x3薄膜干预1形成原因:从薄膜的前、后外表反射出两列相干光波发生干预2应用: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度,增透膜 学生P50一、对双缝干预实验及现象的理解,实验操作时常在双缝前加一条单缝1双缝干预的示意图如图443图4432单缝屏的作用获

6、得一个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3双缝屏的作用平行光照射到单缝S上后,又照到双缝S1、S2上,这样一束光被分成两束频率一样和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4屏上某处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频率一样的两列波在同一点引起的振动的叠加,如明条纹处某点同时参与的两个振动步调总是一致,即振动方向总是一样,总是同时过最高点、最低点、平衡位置;暗条纹处振动步调总相反,详细产生亮、暗条纹的条件为:1明条纹的条件:屏上某点P到两缝S1和S2的路程差正好是波长的整数倍或半波长的偶数倍即|PS1PS2|k2k·k0,1,2,3【特别提醒】k0时,PS1PS2,此时P点位于屏上的O处,为明条纹,此处的条纹叫中央明

7、纹.2暗条纹的条件屏上某点到两条缝S1和S2的路程差正好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即:|PS1PS2|2k1k0,1,2,33时间上的关系明条纹:tnT暗条纹:t2k1式中t,表示两光波到同一点的时间差;n,k为0,1,2,;T,光波的周期【特别提醒】(1)双缝干预的条件是必须有相干光源,且双缝间间距必须很小;(2)由于不同光源发出的光频率一般不同,即使是同一光源,它的不同部位发出的光也不一定有一样的频率和恒定的相位差,故一般情况下不易观察到光的干预现象,所以杨氏双缝干预实验采用将一束光“一分为二的方法获得相干光源.二、双缝干预图样的特点1假设用单色光作光源,那么干预条纹是明暗相间的条纹,且条纹间距相

8、等,中央为亮条纹2假设用白光作光源,那么干预条纹是彩色条纹,且中央条纹是白色的3两相邻亮纹或暗纹间间隔 与光的波长有关,波长越大,条纹间距越大三、用白光做双缝干预实验时,中央出现白色条纹,两侧出现彩色条纹的形成原因1从双缝射出的两列光波中,各种色光都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各种色光都在中央条纹处形成明条纹,从而复合成白色条纹2两侧条纹间距与各色光的波长成正比,即红光的明纹间宽度最大,紫光明纹间宽度最小,即除中央条纹以外的其他条纹不能完全重合,这样便形成了彩色干预条纹四、薄膜干预1形成原因如图444所示,照射到液膜上的光线从前、后两个外表反射回来,形成两列光波由于这两列光波是由同一入射光波产生的,

9、因此频率一样、相差恒定,满足干预条件图444【特别提醒】因为薄膜干预中的条纹是从薄膜前、后两个外表反射的光在光源这一侧发生干预形成的,所以应在与光源同一侧才能观看到干预条纹.2薄膜干预在技术上的应用1干预法检查平面平整度a原理:如图445所示在被测平面上放一个透明的样板,在样板的一端垫一个薄片,使样板的标准平面与被测平面之间形成一个楔形空气薄层用单色光从上面照射,空气层的上、下两个外表反射的两列光波发生干预空气层厚度一样的地方,两列波的路程差一样,两列波叠加时互相加强或减弱的情况一样,因此假设被测外表是平的,干预条纹就是一组平行的直线,假如干预条纹是弯曲的,就说明被测外表不平图445b被测平面

10、凹陷或凸起的判断方法由于同一空气层厚度的地方路程差一样,故出如今同一条纹上,假设条纹发生了弯曲,我们只要抓住弯曲处的空气层厚度与左侧还是右侧的一样就能判断是凸起还是凹陷如图446,条纹向左弯曲,说明弯曲处的空气层厚度与右侧的一样,即该处有凹陷图4462增透膜a原理:利用薄膜干预,在透镜外表涂一层薄膜常用氟化镁,当薄膜厚度等于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时,在薄膜的两个外表上反射的光,光程差恰等于半个波长,互相抵消,大大减少了光的反射损失,增强透射光的强度这层薄膜叫增透膜b应用:有些光学仪器,比方照相机的镜头呈现淡紫色,这是因为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涂了一层增透膜,它可以增加透射光,减少反射光因为光学仪

11、器假如反射光太厉害,而透射光太弱,影响仪器的成像质量利用薄膜干预的原理,假如一束光在前后两个外表的反射光干预的结果是互相减弱的,那么势必会增加透射光一般人眼对绿光比较敏感,所以我们要减少绿光的反射,而不同颜色光的波长不同,所以红色、紫色部分不能完全减弱,镜头呈淡紫色增透膜的厚度为光在介质中波长的1/4.一、干预条件及干预图样分析关于光的干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双缝干预现象里,相邻两明条纹和相邻两暗条纹的间距是不等的B在双缝干预现象里,把入射光由红光换成紫光,相邻两个明条纹间距将变宽C只有频率一样的两列光波才能产生干预D频率不同的两列光波也能产生干预现象,只是不稳定【导析】从光波干预条件

12、及干预图样分析判断【解析】在双缝干预现象里,相邻两明条纹和相邻两暗条纹的间距是相等的,A错误;入射光的波长越长,相邻两个明条纹间距越大,因此,把入射光由红光换成紫光,相邻两个明条纹间距将变窄,故B错误两列波产生干预时,频率必须一样,故C正确,D错误【答案】C此题易误选A.认为相邻两明条纹和相邻两暗条纹间距是不等的,这主要是没弄清条纹宽度与条纹间距的区别条纹间距是相邻两明条纹或相邻两暗条纹的中心间距,而条纹宽度在离中央明纹较远处,是有所不同的. 1从两只一样的手电筒射出的光,当它们在某一区域叠加后,看不到干预图样,这是因为A手电筒射出的光不是单色光B干预图样太细小看不清楚C周围环境的光太强D这两

13、束光为非相干光源【解析】两束光的频率不同,不满足干预产生的条件:两束光是非相干光源【答案】D二、明、暗条纹的判断在双缝干预实验中,光屏上P点到双缝S1、S2的间隔 之差S10.75 m,光屏上Q点到双缝S1、S2的间隔 之差S21.5 m,假如用频率为6.0×1014 Hz的黄光照射双缝,那么AP点出现明条纹,Q点出现暗条纹BQ点出现明条纹,P点出现暗条纹C两点均出现明条纹D两点均出现暗条纹【导析】根据光发生干预在屏上形成明条纹和暗条纹的条件进展分析和判断【解析】由cf知黄光的波长为 m0.5 m到P点的光程差与黄光的半波长相比为:3即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所以P点出现暗条纹到Q点的光程

14、差与黄光的半波长相比为:6即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所以Q点出现明条纹【答案】B判断屏上某点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要看该点到两光源双缝的路程差与波长的关系同时,还要记住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两个光源为相干光源. 2在双缝干预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间隔 之差为0.6 m,假设分别用频率为f15.0×1014 Hz和f27.5×1014 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试分析判断P点应出现明条纹还是暗条纹?分别为第几条明纹或暗纹?【解析】如下图,双缝S1、S2到光屏上任一点P的路程之差rS2S2,当r等于单色光波长的整数倍时,由S1和S2发出的光在P点互相加强,P点出现明条纹;当r等于单

15、色光半个波长的奇数倍的,这样由S1和S2发生的光在P点互相抵消,出现暗条纹单色光f1的波长1 m0.6×106 m0.6 m,单色光f2的波长2 m0.4×106 m0.4 m.即r1,r2.可见,用单色光f1照射时,P处应出现明条纹,且为第一条明纹;用单色光f2照射时,P处应出现暗条纹,且为第二条暗纹【答案】见解析三、薄膜干预及其应用劈尖干预是一种薄膜干预,其装置如图447a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块玻璃外表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向下看的干预条纹,如图447b所示有如下特点:任意一条明纹或暗纹所在位置下面

16、的薄膜厚度相等;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图447现假设将图447a所示的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那么当光垂直入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膜后,从上向下观察到的干预条纹A变疏B变密C不变 D消失【导析】抓住题中相邻明条纹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分析、推理【解析】在薄膜干预中,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的薄膜的厚度相等,并且任意两条相邻的明条纹或暗条纹下薄膜的厚度差h恒定,如下图,图中A1、A2、A3、A4、A5是连续分布的5条明条纹,由此可知,相邻两条明条纹或暗条纹间的间隔 d,跟劈尖的张角及相邻明条纹对应的薄膜厚度差h,满足以下关系:d当将图a中的纸片抽去一张后,空气膜张角减小

17、其sin相应减小,而此时h仍不变,所以相邻明或暗条纹间的间隔 d增大,即条纹变疏,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此题正确选项只有A.【答案】A1如图448所示,在双缝干预实验中,假设把单缝S从双缝S1、S2的中心对称轴位置略微向上挪动一些,那么图448A不再产生干预条纹B仍可产生干预条纹,其中央明纹的位置不变C仍可产生干预条纹,其中央明纹的位置略上移D仍可产生干预条纹,其中央明纹的位置下移【解析】S稍向上挪动,那么S、S1的间距稍减小,S、S2的间距稍增大,从S发出的光到达S2稍滞后一些,那么由S发出的光经S1、S2后到达光屏上光程差为零的点必在P点的下方答案为D.【答案】D2两个普通白炽灯发出的光相遇时

18、,我们观察不到干预条纹,这是因为A两个灯亮度不同B灯光的波长太短C两灯光的振动情况不同D电灯发出的光不稳定【解析】该题考察光发生干预的条件一般情况下,两个不同的光源发出的光或同一个光源的不同部分发出的光振动情况往往是不同的,由点光源发出的光或同一列光分出的两列光其振动情况是一样的,应选C.【答案】C3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油膜上出现彩色花纹,这是两列相干光波发生干预的结果,这两列相干波是太阳光分别经_而形成的【解析】薄膜干预是因为薄膜的两个外表反射的光波在区域重叠产生的【答案】油膜上、下外表反射4如下图,在双缝干预实验中,假设用15.0×107 m的光照射,屏上O为中央亮条纹,屏上A为第二级亮条纹所在处假设换用2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