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110个成语,你就读懂了《论语》丨可读_第1页
记住这110个成语,你就读懂了《论语》丨可读_第2页
记住这110个成语,你就读懂了《论语》丨可读_第3页
记住这110个成语,你就读懂了《论语》丨可读_第4页
记住这110个成语,你就读懂了《论语》丨可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住这110个成语,你就读懂了论语 可读中国经济网新媒体 2018-11-03 18:20:43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广为流传。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典故,竟有 110个之多! 1、哀而不伤解释: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此外也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c 常用来比喻做事情没有过头。出处:论语八信:“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13、北辰星拱 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

2、,天下便会归附。后比 喻受众人拥戴的人。出处: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同“拱”。)14、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指坏人为谋求私利勾结在一起,做事没有原则、背弃忠信。出处: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暂时抑止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开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16、博施济众解释: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17、博文约礼解释: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出处: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

3、8、不耻下问解释: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1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出处: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110 不舍昼夜解释:舍:停止,停留。无论白天黑夜都不止息。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不亦乐乎解释: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用来表示程度极深,达到极致。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担任某职务,就不去过问某职务范围内的事。出处:论语泰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察言观色解

4、释:察:详审。留意别人的言语、脸色来揣摸别人的心意。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114、志士仁人解释:指有远大志向和高尚道德的人。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15、成人之美解释:成:成全,帮助人使他成功。成全别人的好事。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6、从心所欲 解释: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也代指七十岁。出处: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大动干戈解释: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合用作武器的通称,代指武力、战争。大规模地动用武力进行战争。也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出处:论语

5、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8、待价而沽解释:沽:卖。等有了好价钱才卖。比喻有才能的人等待机会才肯出仕效力。出处: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119、箪食瓢饮解释:一箪食,一瓢饮。形容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20、当仁不让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121、道不同,不相为谋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122、道听途说解释:道、

6、途:路。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说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123、恶衣恶食解释: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形容生活俭朴。出处: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124、耳顺之年 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六十岁的代称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25、发愤忘食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26、犯上作乱解释: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处:论语学而

7、:“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127、肥马轻裘解释: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128、斐然成章解释: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129、分崩离析解释: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出处: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130、父母之邦解释:指祖国。出处: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131、刚毅木讷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

8、四种品质。出处: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132、割鸡焉用牛刀 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133、各不相谋解释: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134、恭而有礼解释: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1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出处: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 友其

9、士之仁者136、攻乎异端 解释: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斥责异端。出处: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137、过犹不及解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38、怪力乱神解释: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出处: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舌L、神。”139、后生可畏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解释:义:应该140、患得患失 解释:患:忧患,担

10、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141、诲人不倦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142、不念旧恶解释: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出处: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143、见义勇为见到应该做的事情就去做 出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14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5、既往不咎解释:咎:责怪。原指已

11、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出处:论语八信:“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146、见贤思齐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7、尽善尽美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出处:论语八信:“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148、敬而远之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149、举一反三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俳

12、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50、侃侃飘飘解释: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飘飘如也。”151、空空如也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出处: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152、巧言令色解释: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出处: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15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解释: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出处: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154、乐以忘忧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出

13、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155、乐在其中解释: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出处: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156、良师益友解释:良,好;益,有帮助。能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 友便佞,损矣。”157、苗而不秀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出处: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158、敏而好学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

14、聪明而又好学。159、敏于事,慎于言解释:敏:奋勉,慎:小心 办事勤勉,说话谨慎。出处: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160、鸣鼓而攻之解释:比喻宣布罪状,遗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61、名正言顺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162、内省不疚解释: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163、能近取譬 解释: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出处:论语

15、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64、以文会友解释: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165、匹夫不可夺志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 摇。出处: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66、披发左衽解释: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出处:论语先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16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释: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 的考虑。出处: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68、任重道远解释:任:负

16、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形容责任重大。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69、非礼勿视解释:不合乎礼的事不看。出处: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70、三十而立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171、三月不知肉味175、生荣死哀解释:很长时间感受不到肉味的鲜美。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172、杀身成仁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彳惠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17

17、3、色厉内荏解释: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硬,内心虚弱。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寄之盗也与。”174、三思而后行解释: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出处: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冉,斯可矣。 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出处: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176、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解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 意。出处:论语颜渊:“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177、升堂入室解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8、,逐步达到 很高的成就。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开堂矣,未入于室也。”178、手足无措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79、是可忍,孰不可忍解释:是:这个;孰:那个 原意是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干得出来,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呢。现指绝不能容忍。出处:论语八信:“孔子谓季氏,八信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80、食无求饱解释: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节制。出处: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81、逝者如斯解释: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82、述而不作解释:述:

19、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183、死而后已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84、驷不及舌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185、四海之内皆兄弟解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8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解释:

20、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实用的生活知识。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187、中庸之道 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出处: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188、温故知新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的经验,能更好地认识现在。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89、文质彬彬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有文采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21、子。”190、无为而治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解释: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 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出处: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192、血气方刚解释: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出处: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193、学而优则仕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1

22、94、朽木不可雕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局势败坏无法逆转。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土亏也! ”195、循循善诱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一步一步地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196、言必信,行必果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硅硅然小人哉197、言必有中解释: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198、言不及义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出处: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99、言而有信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00、一言以蔽之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思无邪。曾子曰:唯。子出,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101、一以贯之解释:贯:贯穿。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