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节 随堂自测_第1页
第四章 第一节 随堂自测_第2页
第四章 第一节 随堂自测_第3页
第四章 第一节 随堂自测_第4页
第四章 第一节 随堂自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以下有关ATP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B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ADP的含量增加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时,ATP含量增加D几乎所有生物都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这是生物界的共性解析:选D。此题考察ATP的分子构造和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ATP是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其构造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嘌呤核苷,而不是腺嘌呤;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属于简单扩散,不消耗ATP;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消耗能量,ATP转化为ADP,故ATP含量降低,ADP含量增加;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ATP与ADP互相转化的能量供给机制是

2、生物界的共性。2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式中X代表AH2OBO2C磷脂 D磷酸解析:选D。两者之间的互相转化的反响式为:ATPADPPi能量。3多酶片中含有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关于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多酶片中的酶都是蛋白质B一个酶分子只起一次作用C酶提供反响开场时所必需的活化能D食物消化过程需要酶的作用,而细胞内的化学反响不需要酶的作用解析:选A。多数酶为蛋白质,少数酶为RNA。多酶片中的酶全为消化酶,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响的活化能,而不是提供反响开场时所需的活化能。另外,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响,不管是食物消化,还是细胞内的化学反响,均需

3、酶的催化。4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3上升到6的过程中,该酶活性将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解析:选B。此题主要考察酶的活性需要的适宜条件。适宜的pH是酶发挥活性的条件之一。唾液淀粉酶的适宜pH6.8,此题中在pH3的环境中时就已经使唾液淀粉酶的分子构造发生改变,失去了活性。尽管后来pH升到了6,也不能恢复其活性。5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响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酶反响的最适温度B酶因高温而失活C酶反响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D酶反响速率和酶量的关系解析:选D。从图可知,40 是酶反响的最适温度;50 及50 以上温度会使酶变性失活;该图还反映出

4、酶促反响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该坐标图是在酶量一定时测定的,故不能得出D项信息。6右图是有关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示意图,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中的a、b分别代表_、_。2c指_。3运动时,肌细胞中消耗的直接能源物质是_。4进展反响时能量用于_,进展反响时能量用于_,由此可见ATP和ADP的互相转化中能量是_的,而物质是_的。解析: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动物和人来源于a呼吸作用,绿色植物来源于a呼吸作用和b光合作用。ATP转化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ATP是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答案:1呼吸作用光合作用2生命活动3ATP4合成ATP各项生命活动

5、不可逆可逆12019·福州高一检测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表达,其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ATP与ADP的互相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给DATP与ADP的互相转化,使生物体内各项化学反响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地进展解析:选A。生命活动需要消耗ATP,细胞不断合成ATP,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ATP与ADP是两种物质。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少,但合成很快,以适应生命活动的需要。ATP与ADP的互相转化,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酶才具有催化作用,在常温常压下,使生物体内各

6、项化学反响能快速顺利地进展。2生物体的储能物质、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依次是A脂肪、糖类和ATPB脂肪、蛋白质和ATPC脂肪、糖类和ADP D糖类、脂肪和ATP解析:选A。生物体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糖类、脂肪和ATP。细胞代谢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ATP直接供给的。3以下关于ATP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ATP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B动植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是以ATP作为能量“通货的,说明了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核苷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DATP分子水解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变成了RNA的根本单位解析:选C。ATP由C、H、O、N、P五种元

7、素组成,它是生物的直接供能物质,由1个腺嘌呤核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假设去掉两个磷酸基团那么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根本单位。4嫩肉粉是以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就酶的作用特点而言,以下使用方法中最正确的是A炒肉的过程中参加B肉炒熟后起锅前参加C先用沸水溶解后与肉片混匀,炒熟D室温下与肉片混匀,放置一段时间,炒熟解析:选D。蛋白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其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炒、煮等措施都会因温度过高而导致酶失活。5某作家脑溢血导致右侧肢体瘫痪,为尽快改善患者新陈代谢状况,尽快恢复其右手书写才能,在治疗时可用以下哪种方法辅助治疗A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 B口服含钙片剂C服用

8、多种维生素液 D肌肉注射ATP制剂解析:选D。葡萄糖中的能量氧化分解释放出来,转移到ATP中才能直接利用,B、C选项中的物质不是能源物质,只有ATP才是直接能源物质。6啤酒、果酒有时易出现沉淀,但只要参加极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参加其他酶那么无济于事,这说明多项选择A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酒中的沉淀物是氨基酸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D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特异性解析:选CD。啤酒、果酒中出现的沉淀,参加极少量酶便可消失,说明了酶具有高效性;这种沉淀能被蛋白酶水解,不能被其他酶水解,说明这种沉淀是蛋白质,从而说明酶具有特异性。7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的,假如将这种酶

9、中的蛋白质除去并进步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一样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说明A某些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解析:选A。题干中提到RNA具有酶所具有的催化活性,即某些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8以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A萎蔫的菜叶放在清水中B葡萄糖果糖蔗糖C水分从叶片气孔中散发D甘油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中解析:选B。ADP含量增加是生命活动消耗ATP所导致的。水、甘油进出细胞属于简单扩散,不消耗能量,而物质的合成过程需要消耗ATP。9如图表示的是ATP和ADP之间的转化,可以确定A

10、A为ADP,B为ATPB能量1和能量2来源一样C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D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解析:选D。由图中能量的方向可以看出,A为ATP,B为ADP;能量1来自ATP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所释放的化学能,能量2在动物体内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在植物体内除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所释放的化学能外,还可来自光能;酶1和酶2分别是水解酶和合成酶;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Pi。10以下图中,甲表示的是植物的淀粉酶与人的淀粉酶的活性受pH影响的情况,乙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pH6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B假设细胞质由中性变成酸性,人的淀粉酶的活性

11、逐渐升高C乙图中,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BD乙图中无法知道C酶的最适温度解析:选D。由甲图可知,pH5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由中性变为酸性时,人的淀粉酶活性降低;由乙图可知,A酶的最适温度为35 左右,B酶30 左右,C酶的最适温度不可知,活性温度范围也不可知。11有一种酶的催化反响为PQR,图中的实线表示没有酶时此反响的进程,t1时,将催化反响的酶参加反响混合物中,图中的哪条曲线表示此反响的真实过程A和 BC D解析:选B。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与一般催化剂一样,能显著地改变反响速率,使之加速到达平衡,但不能改变反响的平衡常数或平衡点。图中实线平衡于横坐标的线段延长相交于纵坐标的那个交

12、点即为此反响的平衡点。显然,曲线、均为虚线均改变了此平衡点,因此、都不对。曲线反映酶使反响缩短了到达平衡点的时间,而并不改变原来反响的平衡点。曲线与实线重合从t1至平衡前的线段不符合加酶后反响的真实过程。故正确选项是B。12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响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响速率的关系B图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的变化示意曲线C假设图中的实线表示MnO2的催化效率,那么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图不能表示在反响开场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响速率与时间的关系解析:选D。此题主要考察酶的作用及特性。底物浓度充足

13、时,酶促反响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图中虚线反响速率加快一倍,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所引起的变化;催化剂只能缩短到达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但不改变化学反响的平衡点,同时酶的催化效率高,故图 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时生成物量的变化示意曲线;假设实线表示MnO2的催化效率,那么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酶促反响开场时底物浓度高反响快,后来底物逐渐被分解反响速率降低,可用图表示。13以下图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响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反响前、中、后过程,请据图说明:1图中代表酶的是_,作出判断的根据是_。2从1和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性,作出判断的根据是_。3假如D代表麦芽糖,那么E和F那么是

14、_、_,A那么是_。4假如D代表二肽,那么E和F那么是_、_,A那么是_。解析:由图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响前后A的状态不变,D分解成E和F,说明A是酶。在B、C、D物质同时存在时,酶只能催化D分解,说明了酶的特异性。答案:1A反响前后酶本身不发生变化2特异在B、C、D物质同时存在时,只催化D物质的反响3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酶4氨基酸氨基酸肽酶14胰蛋白酶是存在于人体小肠中的一种消化酶。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 ,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响时间的关系如图。请答复以下问题: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2假设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响液pH由2逐渐升高到10,那么酶催化反响

15、的速率将_,原因是_。3以下四项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和温度的关系的是_。解析:1酶有特异性,胰蛋白酶的作用是催化蛋白质的水解。2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8.09.0,在pH为2的强酸环境下,胰蛋白酶变性失活,无催化才能。3在37 时胰蛋白酶的催化效率最高,所以在037 这个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度应逐渐加快。答案:1蛋白质2不变在pH2时酶已经失活3C15探究创新题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光现象普遍存在,生物通过细胞的生化反响而发光。请设计实验探究萤火虫的发光强度与ATP浓度的关系。实验材料:萤火虫的荧光器晒干后研成的粉末、ATP粉末、蒸馏水、大小一样的小烧杯假设干、大小一样

16、的试管假设干、标签纸假设干及其他实验所需材料。1实验步骤配制不同浓度的ATP溶液,置于小烧杯中,贴上标签;将_分成假设干等份,分别放入试管中,贴上标签;在每支试管中参加_;观察发光现象并记录。2实验现象预测及结论现象预测结论a.随ATP浓度升高,发光现象渐强荧光强度与ATP浓度_b.随ATP浓度升高,发光现象_荧光强度与ATP浓度_c._荧光强度与ATP浓度无关3实验讨论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哪一个?_。萤火虫发光是_能转变成_能的过程。解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而不是一般的实验验证题。为了探究萤火虫的发光强度与ATP浓度的关系,首先应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ATP溶液,随后将等量的荧光器晒干后研成的粉末放入上述溶液中,观察不同浓度ATP溶液中粉末的发光情况。实验现象有三种可能:a.随ATP浓度升高,发光现象增强,说明荧光强度与ATP浓度成正比。b随ATP浓度升高,发光现象减弱,说明荧光强度与ATP浓度成反比。c随ATP浓度升高,发光现象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