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三物理复习中的若干问题(大武口)_第1页
关于高三物理复习中的若干问题(大武口)_第2页
关于高三物理复习中的若干问题(大武口)_第3页
关于高三物理复习中的若干问题(大武口)_第4页
关于高三物理复习中的若干问题(大武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关于高三物理复习中的若干问题关于高三物理复习中的若干问题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关于高三物理复习中的问题1怎样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2物理选择题的得分技巧。3怎样提高学生物理实验题的得分技能。4怎样复习选考模块。5理综考试怎样提高物理的得分技巧。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一怎样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一怎样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1指导学生经常性地进行知识的梳理指导学生经常性地进行知识的梳理 基础基础(1)宏观上要)宏观上要“高屋建瓴,运筹帷幄高屋建瓴,运筹帷幄” 力学力学力和运动功和能动量及其守恒运动学匀速直线运动匀变

2、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动力学受力分析平衡问题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转化及其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2)微观上要)微观上要“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咬文嚼字,字斟句酌”例: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的梳理与复习例: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的梳理与复习(一)一个概念:加速度(一)一个概念:加速度0tvvvatt0tvvat2012xv tat(二)三个规律(二)三个规律1.速度-时间规律2.位移-时间规律3.速度-位移规律2202tvvax(三)三个推论(三)三个推论022ttvvvv2xaT 22022tsvvv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

3、潘爱国潘爱国tvat212xat22tvax(四)五个二级结论(四)五个二级结论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第1s末、第2s末、第ns末的速度之比:2前1s、前2s、前ns的位移之比:3第1s、第2s、第ns的位移之比:4前1m、前2m、前nm所用时间之比:5第1m、第2m、第nm所用时间之比: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五)七种解题方法及典型例题(五)七种解题方法及典型例题1一般公式法一般公式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规律进行求解,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三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三个公式,但只有两个独立方程,是典型的“知三求二”的问题,即要找出三个已知条件,才能求出两个

4、未知量;(2)注意矢量的方向性,一般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其余矢量与正方向相同者为正,与正方向相反者取负;(3)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基础。例1:一质点自水平台面边缘以初速度v0=5m/s竖直向上抛出,已知台面离地面的高度为H=18.75m,计算质点自运动开始到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及到达地面瞬间的速率。重力加速度g=10m/s2。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点评:点评:1.将质点的运动分为两个阶段: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然后分别求解。2.整体求解:注意矢量的方向性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例2:如图所示,一倾角为的固定斜面AB,其长为L。一质量为m的滑块(可以看成质点)

5、受一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自斜面底端A点由静止出发,经过时间t到达斜面顶端B,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水平恒力的大小。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点评: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及其解题步骤和方法点评: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及其解题步骤和方法1.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力求运动;(2)已知运动求力。2.运用牛顿运动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步骤和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基础,不能多一个力,也不能少一个力;一般按一重、二弹、三摩进行;未知力的方向可先假设,根据计算结果的正负来判断其实际方向。(2)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进行正交分解;(3)列方程,求解并讨论

6、。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2平均速度法平均速度法例3:甲、乙两汽车,速度相同,制动后做匀减速运动甲在3s内前进18m停止,乙在制动后1.5s停止,则乙前进的距离为A9m B 18m C36m D72m点评:五说题意。点评:五说题意。例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经A、B、C三点,已知AB=BC,AB段的平均速度为3m/s,BC段的平均速度为6m/s,则B点的瞬时速度为 ( )A4m/s B4.5m/s C5m/s D5.5m/s点评:求平均速度的两个公式的联系、区别与应用点评:求平均速度的两个公式的联系、区别与应用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3中间时刻速度法中间时刻

7、速度法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有些题目中应用它可以避免常规解法中应用位移公式列出的含有时间的平方的复杂式子,从而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4逆推法逆推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情况。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静止的问题,可以逆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例5:一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s通过的位移是多少?例6: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行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的长度是14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7, g取10m

8、/s2 。则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 A7m/s B10m/s 14m/s 20m/s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5比例法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静止的运动,可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五个二级结论,用比例法求解。6.图像法图像法(1)图像及其分类)图像及其分类实物图或实物示意图原理图工具图(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v-t图 s-t图F-t图 a-t图考纲说明中只限于v-t图 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3)直角坐标系下图像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直角坐标系下图像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轴:弄清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9、二点:分析图像中特殊的点的物理意义;三线:分析直线段或曲线上各点的切线的斜率的物理意义;四面:分析图像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例8(07宁夏卷题16)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0-20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0-10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s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15s内两车位移相等D、在t=10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例9: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

10、过A、B、C三点,AB=BC。物体在AB段加速度为a1,在BC段加速度为a2,且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 ,则Aa1 a2 Ba1= a2 Ca1 a2 D不能确定2CABvvv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7巧用推论解题巧用推论解题例10:(2008宁夏卷)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1

1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3222ssaT12671211()()66aaaassT2112ssaT点评:由纸带点迹求加速度的方法点评:由纸带点迹求加速度的方法1、相邻位移法、相邻位移法7662ssaT0.495m/s2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63323ssaT52223ssaT123456712321()41()()12aaaaassssssT41123ssaT

12、2、位移逐差法、位移逐差法74423ssaT0.496m/s2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6762ssvT12567126121()5()()1()510aaaassssvvTT1212ssvT3、相邻速度法、相邻速度法2322ssvT211vvaT322vvaT655vvaT0.496m/s2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6762ssvT12345612356712321()31()()9(22)(22 )18aaaavvvvvvTssssssT1212ssvT4、速度逐差法、速度逐差法2322ssvT4113vvaT5223vvaT6333vvaT0.496m/s22

13、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225672342(3 )9()()9sssaTTssssssT5、快速粗略计算法、快速粗略计算法234ssss 567ssss 0.497m/s2除掉第一段(?),将奇数段变为偶数段处理除掉第一段(?),将奇数段变为偶数段处理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六)两种典型的直线运动模型(六)两种典型的直线运动模型物体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某一地点或某物体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某一地点或某一时刻突然改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一时刻突然改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例1一长途公共汽车从车站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突然发现少了一名乘客

14、,司机于是刹车使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停下来等这名乘客。整个过程历时10秒,车发生位移15米,求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tata2211222211vsasa22211vtsts2vvvvACBCAB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例例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A加速度大小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1)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方)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法1.力和运动的方

15、法力和运动的方法2.功和能的方法功和能的方法3.动量及其守恒的方法动量及其守恒的方法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受力分析的方法 处理平衡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处理动力学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形式、规律及解题技巧与方法2指导学生经常性地进行方法的总结指导学生经常性地进行方法的总结手段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2)规范求解物理大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规范求解物理大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审题审题建模建模择法择法列式列式求解求解讨论讨论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审题审题1.重要性重要性2.三种不正常的现象三种不正常的现象3.正确的审题方法正确的审题方法4

16、.平常的审题训练平常的审题训练5.题后反思题后反思1.熟悉的题型2.生题和新题3.长题1.动笔前审题2.解题过程中审题3.解题结束后审题对象、情景、状态和过程关键语句和隐含条件物理知识解题方法和方程解题结果何谓反思反思什么怎样反思What?Why?How?五星级重点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建模建模物理模型物理模型解题模型三要素解题模型三要素对象模型条件模型过程模型研究对象客观条件物理过程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择法择法力和运动的方法力和运动的方法功和能的方法功和能的方法动量及其守恒的方法动量及其守恒的方法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列式列式一要列方程

17、,而不要堆砌公式一要列方程,而不要堆砌公式F=maF1sin+F2cos=ma二要列原始方程,而不要直二要列原始方程,而不要直接使用变形式接使用变形式f=mgR=mv/Bq三要用原始方程联立求解,而不三要用原始方程联立求解,而不要使用连等式要使用连等式a=g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求解: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求解: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你准备使用的字母、符号你准备使用的字母、符号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研究对象经历的物理过程研究对象经历的物理过程所列方程的理论依据所列方程的理论依据解题结果中的负号解题结果中的负号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讨论讨论1.题目要求讨论的

18、题目要求讨论的2.出现多个解题结果时出现多个解题结果时3.结果出现负值时结果出现负值时4.理论计算值回到现实中理论计算值回到现实中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3)常见解题模型)常见解题模型运动模型运动模型传送带模型传送带模型板块模型板块模型弹簧模型弹簧模型弹性正碰弹性正碰人船运动人船运动示波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示波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3指导学生经常性地进行学科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指导学生经常性地进行学科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要求 (1)提升理解能)

19、提升理解能力力(2)提升推理能力)提升推理能力加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加强对物理情景、状态和过程的理解加强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加强对图象的理解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数学是重要的推理工具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3)如何提升分析综合能力)如何提升分析综合能力学会描述学会描述物理过程物理过程方法方法目的目的语言描述法解析式描述法图象描述法明确问题与条件学会分析学会分析物理过程物理过程方法方法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方法方法方法方法两条主线与七个W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学会等效学会等效物理过程物理过程情境的等效过程的等效模型的等效具体问题模型化学会利用学会利用物理过程物理过程审题、建模、择法、

20、列式、求解、讨论解决实际问题五星级重点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例:如图所示,a、b是一对平行金属板,板间存在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及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两板左侧正中位置以初速度沿平行于金属板的方向射入。若撤去磁场,电场保持不变,则带电粒子进入后将向上偏转,并恰好从a板的右边边缘处飞出;若撤去电场,磁场保持不变,则带电粒子进入后将向下偏转,并恰好从b板的右边边缘处飞出。现电场和磁场同时存在,下面的判断中哪个是正确的 A带电粒子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B带电粒子将偏向a板一方作曲线运动 C带电粒子将偏向b板一方作曲线运动 D无法确定带电粒子作哪种运动 2

21、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点评点评1.情境情境(1)带电粒子 匀强电场 a板右端(2)带电粒子 匀强磁场 b板右端(3)带电粒子 复合场 运动方向2.模型模型类平抛匀速圆周?3.方法方法比较电场力与洛仑兹力的大小4.选项设置选项设置排斥性5.定性、定量定性、定量6.能力要求能力要求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例:如图所示AB段为一倾角为37的斜面,BC为一光滑的水平面,物体M自斜面的A点由静止自由下滑,已知M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A点离水平面的竖直高度H=2.4m。一质量为m的小球由一长度为L=0.5m的轻线系于C点正上方,且小球置于C点但对水平面的压力恰好为0

22、。M运动至C点与m相碰后,m恰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M落在图中E点。已知CD=0.8m,DE=1.2m。求: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m=?(g=10m/s2)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点评点评1.情境分析情境分析与上道题的区别时间主线空间主线2.分析综合分析综合拆拆合合3.知识点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圆周运动平抛运动4.能力要求能力要求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运算问题函数问题几何条件问题图象问题求极值问题数学归纳法求通项问题形式运算具体运算提供解题信息判断运动形式分析

23、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复合场问题中特别多见实物示意图原理图工具图用导数求极值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均值定理定和求积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点评: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点评: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方法一:方法一:合力特点合力特点方法二:方法二:运动特点运动特点速度或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速度或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点评:高考物理一题多问型考题点评:高考物理一题多问型考题特点特点应试技巧应试技巧1.第一问往往非常简单第一问往往非常简单2.问题之间存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一定的联系3.最后一问较难最后一问较难前一问的结果做为后一问的已知条件前一问的解题过程为

24、后面提供指导和帮助物理知识数学应用1.快速准确快速准确拿下第一问拿下第一问2.找联系找联系3.明确难点,明确难点,各个击破各个击破理解关键语句排除干扰因素挖掘隐含条件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例:如图所示,ABDO是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AB是半径为R=15m的1/4圆周轨道,半径 OA处于水平位置,BDO是直径为15m的半圆轨道,D为BDO轨道的中央。一个小球P从A点的正上方距水平半径OA高H处自由落下,沿竖直平面内的轨道通过D点时轨道的压力等于其重力的14/3倍。取g=10m/s2。(1)H的大小? (2)试讨论此球能否到达BDO轨道的O点,并说明理由。(3)小球沿轨道运

25、动后再次落到轨道上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点评: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点评: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1.一般考非匀速情况一般考非匀速情况2.常结合机械能守恒定律考查常结合机械能守恒定律考查3.特殊位置:特殊位置:最高点最高点最低点最低点与圆心等高的点与圆心等高的点4.几何条几何条件的应用件的应用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例:一物体沿一木板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上滑,它能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与木板对地的倾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图中最低点P的坐标。 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点评点评1.该题特点该题特点2.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收集点(0,20)的意

26、义、情境和模型点(90,15)的意义、情境和模型点P的意义、情境和模型3.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加工vo和文字量小考什么而不见什么物理和数学完美结合能力要求较高4.信息的利用信息的利用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点评:点评:一题一问型考题特点与应试技巧一题一问型考题特点与应试技巧特点:特点:问题单一问题单一貌视简单貌视简单情境过程复杂情境过程复杂考查分析综合能力考查分析综合能力思维量大思维量大涉及物理知识较多涉及物理知识较多应试应试技巧技巧自找台阶自找台阶情境过程分析情境过程分析顺藤摸瓜顺藤摸瓜找准切入点找准切入点跟踪追击跟踪追击一环扣一环一环扣一环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5)实验能力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与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规定的学生实验的理解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探究性实验。2010年复习备考年复习备考潘爱国潘爱国二高考物理试题题型功能与应试技巧二高考物理试题题型功能与应试技巧1.选择题(1)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