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课题草原教学目标知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力:1.通过自读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2.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来。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情感: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教学重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前置性作业设计(理念:发展原有知识引领教学内容展示教学重点)(内容:识

2、字写字读文解词语言积累拓展延伸)识字写字: 1.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句子读通。理解:一碧千里翠色迷流羞涩的意思。4.查找老舍资料。5,理解: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6.找出描写草原之大和美的句子。7.思考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 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预设、板书设计等)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3.交流作者资料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1.

3、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桌互读互教生字条里的生字。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以及课文朗读情况。小老师领读生字词,开火车分自然段检查读文。读文。要求:自由读文遇到刚才容易读错的词语,多读几遍。指导读文。指名分段读-重点指导读难读段。3.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吗?(板书:美)师:草原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板书:风光(景色)美人情美)6.指导书写:9.课前大家读了课文,现在打开书,浏览课文,思考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文章的主要内容。预设:主要内容: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和人情美。写作顺序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自读自悟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2.自读自悟,批

4、注体会。3.教师巡视指导。第 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品读课文,感受草原的风光美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展示读。2.师: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品读句(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课件出示句子)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出示草原图片体会清鲜、明朗的准确。课件出示图片)品读句(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出示草原图片理解“一碧千里”。积累词语: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迷流”意思。)品读“四面都

5、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生谈体会。师:同学们再反复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作者用得最为巧妙?引导学生抓住“绣”谈体会。请同学们看着课件,也向老舍先生学习,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生想象说话。品读句(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迷流,轻轻流入云际。出示草原图片体会“柔美”的感觉。品读句(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说话练习:用“既又”说一句话,能连用两次更好。品读句(5)“在这境界里,

6、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预设:句子比较: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想象: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生想象说话。2.小结: 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正是作者这些优美的描写,才给了读者这样丰富的联想,让我们和作者一样,深深陶醉于草原的美景,和作者一样惊喜不已,赞叹不已。请同学们反复

7、读一读自己画出的句子,并抄写下来。3.练习背诵第一段。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之“大”1.请你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生分层学习。2.品读句子。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理解“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人情之美1.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

8、:草原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会用哪个词?(板书:热情好客)2.品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生读文勾画相关词句。3.交流讨论。预设:句(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出示图片体会“襟飘带舞”师:瞧,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体会写法: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将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句(

9、2)奶茶倒上了,手抓羊肉。敬酒回敬再回敬”、“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预设:理解: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体会句意: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4.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与句子。思考: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总结全文,拓展。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草原人民热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款待客人,热情欢腾的动态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2.如果你就是随从老舍先生一同进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拿出你的笔,尽情释放,写出你的感受,好吗?板书设计1 草原风光美一碧千里翠色迷流美惊叹喜爱情景交融热情好客人情美迎客 待客 联欢 话别教学反思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播放了德德玛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用优美的歌声把学生们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学生们初步感受到了草原的美,然后,我让学生说说歌曲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让学生说说自己脑海里浮现了哪些画面?这样的引文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教学中,我努力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