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观后感_第1页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_第2页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_第3页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港珠澳大桥观后感Document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创新改变生活,科技引领未来?港珠澳大桥有感我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棒的纪录片,虽然U前我只看了第一集。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全长为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公里,设计时速为100公里。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一期讣划于2017年完成,大桥投资超1000多亿元,约需8年建成。这座大桥采用的是“桥隧相接”的方式。对于桥梁的建设者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连接桥和海底隧道的两个东四人工岛。然而问题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一一海底是一片巨大的淤泥,常规的人工造岛

2、方式并不适用,于是工程人员想到了用圆钢筒固定住淤泥,并直接填土造岛。每个圆钢筒直径22米,高米至50.5米,重约500吨。负责生产这些巨型圆钢筒的是位于上海长兴岛的钢结构制造中心,然而工厂的卷板机和模具都无法用来生产如此巨大的圆钢筒。那么,如此巨大的圆钢筒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工程师们将圆钢筒分解成72个板单元,同时采用一个可以控制圆钢筒外型的钢结构支架作为内胆,采用焊接成型的,艺对板单元进行拼接。在生产圆钢筒的同时,海底隧道的生产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海底隧道采用“沉管”技术,首先要做的是沉管隧道的钢结构模板。德国工程师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一一一种快速完成拼接的模版方案能够帮助工程大大提高效率,确保

3、模板在20分钟之内顺利就位,并采用焊接成型的工艺拼接而成。沉管的预制长度是米,高度是米,宽度是米,需要3400方混凝土在24小时内一次浇筑完成,然后养护3天,最后顶推出模。与此同时,有一项重要的实验在大连进行着。实验模拟在最恶劣的环境下,洋流对沉管隧道的运输与安装的影响。实验人员必须得到一组数据来告诉工程人员采用多大的钢缆才能够安全地牵引重大76000吨的沉管隧道。牵引沉管隧道的钢缆必须具备足够的力学强度,否则在洋流的作用下沉管隧道会发生很大的运动,可能会导致钢缆断裂,后果将不可设想。建造的大桥不仅要面对大风大浪,还有另外一种看不见危害一一氯盐。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块放在海边的混凝土试件

4、经20多年的海水侵蚀,氯离子已经渗透到了钢筋的表面,引起了钢筋的锈蚀,这对于一座设计使用寿命120年的大桥是个巨大的威胁。尽管如此,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诞生了,它抵抗氯离子的能力比普通混凝土提高了数倍以上。决了氯盐的问题以后,工程师们还要找到一个最好的办法保护这座大桥不受地震的威胁,于是高阻尼橡胶的减震方案应运而生。港珠澳大桥总工期计?划为八年,预IT2017年建成通车。这是一座让我很期待的大桥。在观看纪录片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到这项超级工程项目的缜密计划、周到安排以及工程人员、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材料成型技术以及材料力学性能贯穿了超级工程的始终,让我大开了眼界,使我对专业的学习充满了兴趣。作为科学技术的实践者,工程师永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