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张家界的黄龙洞1200字_第1页
游张家界的黄龙洞1200字_第2页
游张家界的黄龙洞12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游张家界的黄龙洞_1200字这单元语文习作要求我们介绍一处自己到过的风景名胜,题目要求刚看完我立马想到了张家界的黄龙洞。记得是去年暑假,我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前往风景明珠张家界索溪峪自然保护区中久负盛名的“中华最佳洞府”、“天下第一奇洞”黄龙洞。我们从张家界火车站坐出租车大约用了1个多小时才到达黄龙洞广场。广场好大哟!我惊叹不已:大约有十几个我们学校操场那么大!可它一点也不单调。广场上有维多利亚音乐厅、有袖珍葫芦和南瓜、十二生肖大理石雕像、还有大大小小的水车呢。我心中赞叹道:黄龙洞,外围景物尚且这么丰富,那洞内的景物肯定更是令人神往了。正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黄龙洞洞口。洞口上方,“黄龙洞”三个刷着

2、红漆的大字格外显眼。走近洞口,习习凉风便向我们袭来,使刚在烈日烘烤下的我们凉爽了许多。可一进洞,才暗暗叫苦:仿佛到了三九寒冬,冷得叫人瑟瑟发抖。可我没办法,只得颤颤抖抖地跟随导游行走。走过洞的“咽喉”百米长廊后就来到了我们所观赏的第一个景点“龙舞厅”。只见高高的崖壁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石窟,窟里四处遍布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和石笋,在五颜六色的灯光衬托下,可真像一个灯光灿烂、奇幻天伦的舞台。听导游说这是龙王跳舞的地方,也是洞中最小的厅子。望着龙舞厅,我突然想到:也许龙王就在这厅子里,正欣赏着舞蹈呢!离开“龙舞厅”后,我又观赏了许多令我称奇的钟乳石和石笋。也不知走了多远,竟到了洞中第一条暗河

3、水深十几米的“响水河”。听导游介绍在这深不见底的河里竟生活这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又名娃娃鱼)。我们坐上小艇,一边玩耍着清凉的河水一边逐个观赏导游指点的河岸两边的景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个栩栩如生的“龙头”(一个巨大的钟乳石)。钟乳石上方是一对貌似树枝的精致“龙角”,“龙角”下方,一对绿色的碗口大的“眼睛”凶神恶煞地瞪着我们,使人一看就毛骨悚然,更可怕的是“眼睛”下方那房门般宽的半开半合露出尖牙利齿的“嘴巴”,似乎一口就能把整个人生吞活吃下去。虽然这个龙头十分可怕,可它却是黄龙洞最引人注目的景物之一,“黄龙洞”的名字也由此而来。上了岸,我才真正感受到黄龙洞的绮丽:仿佛进入了“龙宫”。有巍峨

4、的“雪松”;层层叠叠的“千丘田”;直冲云霄的“火箭”1、2号;调皮的“花果山”的“小猴子”们;五谷丰登的“粮仓”;奇妙动人的“钢琴”;金碧辉煌的“后宫”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龙王的至宝顶天立地的“定海神针”。只见一根又细又长的钟乳石耸立在众石之间,高度远远超过众石,倒像是枝梅独秀、鹤立鸡群。这可是黄龙洞里最长的一根钟乳石,离洞顶仅有5、6米,也是黄龙洞的标志性景物,来了黄龙洞不观赏“定海神针”,那可就是遗憾了。黄龙洞除了以“龙宫”着称外,还有一个洞中唯一需要另外买票观光的“迷宫”也很着名。我们离开“龙宫”后就去观赏“迷宫”。“迷宫”里的钟乳石和石笋并不像“龙宫”里的那样分散,而是许多都连在一起,大部分钟乳石和石笋都滴着水。正是这样连着,游人稍一走走神就会迷路,所以才有了“迷宫”这个名字。“迷宫”里天然白玉般的石笋遍布,还有波浪卷般的一朵石花。我想:这门票可真没白花,比起雄伟粗犷的“龙宫”来说,这“迷宫”就更显得精巧可爱。走出“迷宫”,通过洞中第二条暗河“迷宫”之下的“水晶河”上的廊桥后,不知不觉就回到了黄龙洞的出口,我们只得依依不舍地向黄龙洞告别。至今黄龙洞的景物还时不时在我脑海中呈现,真希望能再次有机会重游黄龙洞!你的文章已经开始成熟:移步换位用得好,文章思路清晰。描写有详有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