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跨文化在美术中的应用 2010-2011第一学期一、研究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表示,将呼吁和推进世界各国大力发展艺术教育,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与道德能力,促进创造、创新和文化多样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各地艺术教育的模式与目标具有共通性。在拉丁美洲,艺术教育在增强青年人的和平意识和文化理解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非洲,艺术教育着重培育民族和地区的特性与融合。在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地区,艺术教育的目标同样是增进社会凝聚力和促进社会平等。在亚洲地区,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创造、创新和解决问题。
2、16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对于如何理解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文化积累与文化创新,跨文化教育思想极具重要意义。学校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更要紧随时代步伐,着力成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途径之一。学校设有国际部,开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发的IB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课程,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一百多人,还有来自不同欧美、非洲、亚洲等不同国家的外籍教师35人,学校每年组织数百名师生赴德国、美加等友好学校进行交流,每年有不同国家的师生来访,多元化的背景适合于跨
3、文化教育资源的运用。运用国际友好学校交流这一载体和国际部外籍师生这一群体,组织不同国家的教师和学生就同一课题展开研究,可以通过相互观摩、网络交流等不同形式进行过程性探究,促进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跨文化:以本民族文化熏陶为主,对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理解和包容。目前跨文化意识的提倡主要是在外语学习领域,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抛开文化学语言很难学到一门语言的精髓,也很难提高自己与
4、对象国人的实际交际能力。跨文化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的眼光,要明白今天自己所处的世界文化交融的大环境和自己所能接触的世界视觉文化资源,从中寻找到人类视觉艺术的发展之路,跨文化赋予我们汇通中西的可能,但文化的生成并非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在跨文化的遨游中,寻找我们这个时代本源性的东西,使我们的学生建构起具有当代性和创造性的中国文化精神。国际理解能力:尊重并学习不同族群文化,理解与欣赏本国及世界各地历史文化,并深切认识世界为一整体的地球村,培养相互依赖、互信互助的世界观,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有“包容异己”的世界公民胸怀,并勇于追求社会正义与平等,维持人际和谐、生态安全及世界和平。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
5、培提出“五育”并举,创造性地提出了“世界观及美育”教育,尤其是美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人们给予“美育”更丰富的内涵,我们更应以一种平等的、开放的、全球性思维框架的视野来探索现今的美术教育。通过跨文化美术教育,促使师生努力“融合中西方文化之精华 、汇聚传统与现代之精粹”,着力培养国际理解能力。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在英语教育范围内对学生跨文化、国际理解能力的培养研究得比较多,但是从美术的角度来展开研究还是比较少。国外研究现状 在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上,各国专家都提出要把
6、“多元文化教育”、“多元社会的价值教育”和“全球教育”等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作为重点,以迎接全球化时代日益严峻的挑战。 随着时间的流变,地域的更移,文化被赋予不同的色彩,美术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其它艺术及科学、道德、宗教等文化层次密不可分,互为影响.由于世界的飞速发展,带来国际间文化的密切交流,跨文化与多元文化并存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然态势,为了适应这种状况,美术教育须紧跟时代,将美术放到文化中,使其得到优秀文化精神的支撑。“跨文化”不同于“多元文化”,“跨文化”可以探讨多种不同的文化以及这些文化间彼此的互
7、动,学生自身的文化只是其中之一。在美国,“跨文化”一词应用于教育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跨文化教育旨在协助移民(主要是欧洲移民)更顺利地融入美国社会。到1960、70年代,跨文化教育演变为教导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技巧,探讨美国社会的种种偏见。由此,跨文化教育与新兴的多元文化教学互为呼应。跨文化教育应地方社区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以保存各自独特的文化和价值,同时又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在欧洲,跨文化教育通常与多元文化教育划上等号,但由于国家和语言众多,分布密集,因而促成比较国际教育的课程。全球性议题,例如分享自然资源、科技、移民、经济互赖、气候转变、社会冲突等都是跨文化课程中的重要议题。全球各地
8、,从尼泊尔到加纳,从澳洲到美国,美术课程都强调本土题材、本土艺术家和工艺家的参与、传统技巧与视觉资源,以及职业上和生活上的需求。 跨文化美术教学中,本土的美术作品与外来文化的美术作品,在学习及研究上的价值是相等的。美国的美术教师整合多元文化取向及社区取向开展视觉艺术教学,取得了值得推广的经验。四、理论依据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是20世纪后期世界教育民主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也是21世纪为了实现全民教育目标而产生的国际教育热点问题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发布了国际理解教育:一个富有根基的理念专题报告。该报告强调,通过跨文化教育,可以促进
9、国际理解,并可以从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进行跨文化教育。其目的不仅在于促使各国儿童尊重自身文化背景,而且也倡导理解其他文化,增强彼此间的公正、团结与容忍,引导他们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的文化差异,促进世界和平。目前,跨文化教育思想已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和运动。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总结人类发展的教训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及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教育应在不同文化和民族种族之间促进人们的相互理解,依靠教育合作促进国际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回望美术教育发展历程,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和以中西比较的跨文化视野为基础形成的两套中西融合方案几
10、乎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美术教育。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林风眠等的成功共性在于除了具备深厚的中西文化修养,更重要的是具备宽广的中西美术比较视野。中国学生已经与全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无论是目前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因此,中国学生从现在起就要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的民俗和文化,学习与不同国家的人民交流和合作,培育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胸怀。由此可见,通过跨文化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也正是今天全球化和中西文化充分交流语境中值得思考的命题之一。五、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研究目标 1探明跨文化美术课程对培养中小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作用。2开发以培养中小学生国际理解能力为重点
11、的跨文化美术课程。3总结以培养中小学生国际理解能力为重点的跨文化美术课程的评价方法。研究内容1. 国际理解能力的内涵以及表现形式。2. 了解外校及周边学校学生的美术学习现状,就他们学习美术的基础和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3.开发以培养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校本课程,进行教学实践。4.对学生国际理解能力进行个案跟踪。5.开发以培养中小学生国际理解能力为重点的跨文化美术教育的评价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结合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方法。第一阶段:1制订跨文化美术课程的课题计划,明确任务要求。2对学校的本
12、地和外籍学生课堂情况、作业以及不同的文化意识、思维进行比较,作好前后测试。3阅读相关书籍、报刊和杂志,浏览相关网站,关注跨文化教育的最新动态。4建立配套工作室,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教材中寻找不同文化比较、融合的课题,分步骤进行研究,定期进行研讨、交流,开始案例分析和研究,撰写随笔、文章。5结合学校每年的国际文化艺术节、双语节等系列活动,展示学生成果,拓展学生视野,积累底蕴,培养能力。6联合本校外籍教师一起进行专题探讨,相互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以及美术表现形式。开发课程资源,着手编写校本教材。 第二阶段1请相关教育名家来校做报告,感受名家风采,并且走近名家,进行交流。2和外籍教师进行专题探
13、讨,尝试同题异构练习,进行分层次、分学段系统比较、研究。3借助学校每年假期的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异国实践,实地进行跨文化交流。通过课题的展开,从空间、时间上创设使师生共同发展的有利环境。4加强实践和研究,培养师生良好的不同语言沟通、不同文化链接的意识,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5尝试表现和表述:教师写随笔和案例分析,学生写“主题感受”,深化感悟。学生作品集结成册。6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实地考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7撰写中期报告。第三阶段1不断调整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加强和其他人文学科的联系、交流,实现优势互补。2通过研究,让师生不断积淀文化底蕴,为师生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提
14、高教师的理论素养。3通过研究,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我研究,我快乐”,让老师和学生都在共同研究中找到快乐,达到“成长并快乐着”的境界。实行跨文化交流,提高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4对校内和周边兄弟学校开课等立体展示。5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归因和分析,写出实验报告,请有关专家评价;实验报告争取在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等杂志发表。6进行调查和测试,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邀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七、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负责人 阶 段 成 果(限填5项)建立专题网站,初具规模网络展示2011.12-2012.6杨文邃不同文化背景学生、教师作
15、品交流相关主题活动集结成册2012.3-2013.12汤梅萍学生案例分析汇总相关论文发表集结成册2012.12-201312唐启英课堂教学展示(不同学段、不同国家同课异构)汇报展示2013.12-2014.12许文琴完成校本教材集结成册2013.12-2014.12方理(限填3项)最 终 成 果不同文化背景学生、教师交流作品系列展览201212汤梅萍案例分析汇总、校本教材结集成册201312方理课堂教学展示、研究报告、系列论文研究汇报展示201412许文琴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1.研究力量课题负责人,组长许文琴:苏州市名教师,她善于整合资源,遵循个性化教学规律,独创寻找“触发点”、拨动“
16、兴奋点”、感受“共振点”的“三点式教学”,曾获苏州市评优课一等奖,市首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课一等奖”。2003年创造性地将美术和语文结合上染艺一课,展示美术双语课, 2008年在苏州市名教师例会上展示一花一叶总关情等,近年来上公开课近10节。她培养指导多名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2005年勇接挑战,担任学校国际教育交流工作,从中澳到中美国际课程到目前运作的IB(国际文凭课程),不断探索着中西方教育的特点,在她的指导下,100多名学子顺利踏入国外一流学校大门。课题组副组长方理:张家港市中学美术学科教改带头人,艺术教研组长。曾获苏州市评优课一等奖,省年会美术观摩课评比二等奖;全国艺
17、术录像课评比一等奖;近几年5次在全市开设教学观摩课、精品课,有数十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辅导学生多人在全国中小学生书画比赛中获奖。带领全组教师进行艺术选修课改,与必修课形成互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艺术校本课程。07年学校被评为苏州市先进艺术学校。主要成员汤梅萍:张家港市中学美术学科教改带头人, 曾获苏州市美术评优课一等奖、全国录像课评比一等奖、市评优课一等奖,2007 市生态课展示,2008市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有数十篇文章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孙红:张家港市美术教学能手。评优课、论文多次在市级、省级获奖。辅导学生在各级各类绘画作品比赛中屡次获奖。2006、2007年美术作品入展“张家港市美术家作品展”。唐启英:张家港市美术教坛新秀,多篇文章在教师报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 2010年参加市美术教师说课和评优课比赛中均获一等奖。李霜:多篇文章在省级刊物发表,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均获得较好成绩。杨文邃: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毕业,有海外教育经历,目前担任国际小学、幼儿园美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容丰富的2025年市政工程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经济实战技巧试题及答案
- 教研学期工作成果分享计划
-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 营销行业安全管理回顾计划
- 树立积极职场心态的实施方案计划
- 2024年石英电涡流水平倾斜仪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程经济行业与市场趋向试题及答案
- 车辆及交通工具采购协议
- 卡点清晰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试题及答案
- 一年级抢答题
- 小学四年级语文综合知识竞赛(含答案)
- 广西某高速公路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大纲
- 阿舍勒铜矿-采矿毕业设计
- 初中生如何考后试卷分析和总结写法
- 思考,快与慢课件完整版
- JJF 1753-2019医用体外压力脉冲碎石机校准规范
- 体育商业综合体规划方案
- 防雷和接地安装施工组织方案
- YY∕T 0617-2021 一次性使用人体末梢血样采集容器
- 5以内的加减法(可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