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1.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 (1)(1)内容:内容: (2)(2)特点:特点: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中央中央 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地方 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商朝的方国首领,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2. 2.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背景,过程,结果内容(重点掌握)影响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诸侯势力强大,诸侯势力强大,周王室衰微周
2、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度遭到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权力下移;破坏,权力下移;擅自分封,小宗代擅自分封,小宗代大宗大宗 春秋大国争霸春秋大国争霸 诸侯割据混战诸侯割据混战统一趋势加强统一趋势加强各国掀起自上而下变法运动各国掀起自上而下变法运动秦商鞅变法秦商鞅变法成效最大成效最大秦的统一秦的统一 秦朝能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秦朝能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的原因有哪些?秦的统一有何的原因有哪些?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历史意义?富国强兵富国强兵特征特征1 1. .皇帝独尊:皇帝独尊:后世沿袭。后世沿袭。 2.2.皇权至上: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基本特征)的首要表现。权力高度集中(基本特征)的首要表现。国国家的司法
3、、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与皇帝一人之手。家的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与皇帝一人之手。3.3.皇位世袭:皇位世袭:“家天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另一体现。 v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本质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本质是 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即,皇,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律令律令 图籍图籍监察百官监察百官百官之首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全国政务军务军务三公三公九卿九卿关系:关系:“三公三公”之间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之间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一,
4、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三公九卿” ”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权完全操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第二,充分体现出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家天下”的特点。的特点。“九卿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1 1)推行郡县制的原因:)推行郡县制的原因: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封国控制有限,地方独立性强。分封制
5、下,中央对地方封国控制有限,地方独立性强。郡县制下,中央任命长官,地方限制于中央。郡县制下,中央任命长官,地方限制于中央。(2)形成过程:形成过程:春秋时期初设郡县;战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全面推行。(3)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郡郡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为郡守。负责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县令或县长。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秦朝从中央到秦朝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型官地方金字塔型官僚机构示意图僚机构示意图中中央央郡郡县县乡乡里里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
6、方的垂直管理,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标志着地方政权从贵族政治向官僚体制的转变。标志着地方政权从贵族政治向官僚体制的转变。v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分封制分封制郡县制郡县制划分标准划分标准首领产生首领产生方式方式与中央政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府的关系和影响和影响共同点共同点1.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是为了巩固统治。2.2.都是古代重要地方行政制度。都是古代重要地方行政制度。3.3.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1 1
7、、对秦朝的影响:、对秦朝的影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我国疆域的初步奠定;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我国疆域的初步奠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秦的暴政使人民处境不断恶化。(不利影响)秦的暴政使人民处境不断恶化。(不利影响)2 2、对后世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彻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奠定了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提高了行政效率,行政效率,强化了强化了对地方的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控制,对此后
8、2000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课标要求: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第第3 3课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阅读教材第阅读教材第1010页梳理出汉、隋唐、宋、元统治者如何创新制页梳理出汉、隋唐、宋、元统治者如何创新制度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度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朝代朝代 中枢权力机构或制度中枢权力机构或制度秦朝秦朝西汉西汉东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宋宋元元三公九卿三公九卿设中朝设中朝尚书台(代三公)尚书台(代
9、三公)三省制萌芽(职掌和权力分配尚未定型)三省制萌芽(职掌和权力分配尚未定型)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二府三司一省制(中书省)一省制(中书省)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建立中朝建立中朝皇皇 帝帝尚书令尚书令侍侍 中中常常 侍侍丞丞 相相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太太 尉尉 九九 卿卿 中中 朝朝 外外 朝朝有事上报有事上报2 2、西汉武帝时:、西汉武帝时: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决策机构决策机构由随待皇帝左右的,出身低微由随待皇帝左右的,出身低微的,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的近臣亲信和将领近臣亲信和将领组成。组成。 由由朝廷官僚朝廷官僚组成组成 执行执
10、行皇皇帝帝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吏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礼仪、科举军政军政刑狱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国家的工程建设等草拟草拟审议审议尚书省尚书省户部户部礼部礼部兵部兵部刑部刑部工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户籍、土地、赋税作用:三分相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作用:三分相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既保证君权独尊又减少决策的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既保证君权独尊又减少决策的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效率。皇皇 帝帝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枢枢 密密 院院(西府)(西府)度度支支盐盐铁铁户户
11、部部中书门下中书门下(东府)(东府)军政军政行政行政财政财政4、宋代:、宋代:隋隋 唐唐 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二府三司制二府三司制相权再被分割相权再被分割皇权继续加强皇权继续加强三三 司司皇皇 帝帝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枢密院枢密院度度支支盐盐铁铁户户部部中书门下中书门下军政军政行政行政财政财政财政财政宋代:二府三司制宋代:二府三司制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归入归入归入归入5、元代:、元代: 一省制一省制三司三司相权反弹相权反弹 威胁皇权威胁皇权元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元朝加强中央
12、集权措施中央中央“一省制一省制”地方地方行省制行省制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是中国古代地方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中国省制的开端。明初时期的明初时期的中枢权力体系中枢权力体系皇 帝中书省元代:中书一省制归入归入归入归入亲自掌管相权反弹相权反弹相权过重、威胁皇权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丞相制度被废除了! 归入归入归入归入工工部部刑刑部部兵兵部部礼礼部部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皇 帝明太祖始设明太祖始设位低权轻位低权轻明成祖始设明成祖始设位高权重位高权重明初时期
13、的明初时期的中枢权力体系中枢权力体系废除丞相制度,专制皇权发展废除丞相制度,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高度到了新高度 内 阁亲自掌管 殿阁大学士工工部部刑刑部部兵兵部部礼礼部部吏吏部部户户部部时时 期期名名 称称职职 权权特特 点点明太祖明太祖明成祖明成祖明朝内阁设立和发展的过程:明朝内阁设立和发展的过程: 殿阁大学殿阁大学士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理章奏 品秩较低,品秩较低,不不参与决策参与决策内阁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的决策地位逐渐上升,地位逐渐上升,有专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门的衙署和属官 可以可以“票拟票拟”对奏章的处理对奏章的处理意见意见 地位进一步提高,地位
14、进一步提高,阁臣权力更大阁臣权力更大票拟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顺治顺治康熙康熙 雍正雍正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内阁 皇权受限皇权受限南书房南书房皇权得以加强皇权得以加强军机处军机处皇权高度发展皇权高度发展 二、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二、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选官制度选官制度时段时段标准标准西周以来西周以来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期东汉末年、魏晋东汉末年、魏晋隋唐时期隋唐时期血缘血缘军功军功孝廉孝廉门第
15、门第才学才学世卿世禄世卿世禄军功爵制军功爵制九品中正九品中正科举制科举制察举征辟察举征辟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八股取士八股文八股文 阶段阶段 皇帝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对科举制的贡献 创创 立立 隋文帝隋文帝分科考试分科考试 隋炀帝隋炀帝设进士科设进士科 完完 善善 唐太宗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武则天 开创殿试、武举开创殿试、武举唐玄宗唐玄宗用高官主持考试,把诗赋作为进士考试内容用高官主持考试,把诗赋作为进士考试内容 宋宋严格考试程序,严密考试方法,减少考试科严格考试程序,严密考试方法,减少考试科目,增加录取名额目,增加录取名额僵化僵化明清明
16、清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文体为八股文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文体为八股文1、监察官员或机构朝代朝代监察官员或监察官员或机构机构职能职能秦朝秦朝汉朝汉朝明清明清(顶(顶峰)峰)中央中央地方地方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监察百官监察百官御史府御史府中央:御史大夫中央:御史大夫监察和弹劾百官监察和弹劾百官地方:刺史地方:刺史地方专职监察官员地方专职监察官员 监督郡国长官监督郡国长官“科科道道”都察院都察院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六科给六科给事中事中分十三道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分十三道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监督六部业务监督六部业务按察使司按察使司 省级机构设立,负责司法、监察省级机构设立,负责司法、监察注:宋朝设通判注:宋朝设通判
17、(补充)2、谏议机构朝代朝代机构机构职能职能隋唐隋唐宋朝宋朝门下省门下省谏院谏院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决策提出异议,对皇帝的决策提出异议,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的意见。做法提出不同的意见。独立的谏官机构独立的谏官机构明清明清取消谏议机构取消谏议机构上述两种制度的演变情况来看,各自呈现什么趋势?上述两种制度的演变情况来看,各自呈现什么趋势?监察越来越紧,对官员的控制越来越强;谏议越来越监察越来越紧,对官员的控制越来越强;谏议越来越松,对皇帝的监督越来越弱。松,对皇帝的监督越来越弱。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之争(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
18、与集权措施)皇权与相权之争皇权与相权之争(皇权的不断加强)(皇权的不断加强)收精兵收精兵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2)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平削权和平削权中央:三衙枢密院,兵权互牵制中央:三衙枢密院,兵权互牵制削实权削实权 中央:中央:三分宰相权三分宰相权,财政属三司财政属三司,军政枢密院军政枢密院制钱谷制钱谷: :(对地方)财赋运京师(对地方)财赋运京师(转运使转运使)(集中军权)(集中政权)(集中财权)地方:地方:州郡属中央州郡属中央,文臣任知州文臣任知州, 设通判监督设通判监督枢密使-割军权计相-割财权宰相-仅有行政权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宋初
19、中央集权的强化 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评价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评价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一。积极:积极: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机构臃肿,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机构臃肿,形成形成“冗官冗官”,效率低下;军制紊乱,形成,效率低下;军制紊乱,形成“冗兵冗兵”,战斗力衰退;财政危机严重,形成,战斗力衰退;财政危机严重,形成“冗费冗费”,造成,造成“积贫积弱积贫积弱” ” 的局面。的局面。消极:消极:学了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利学了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房屋建筑识图仿真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中医药大学《编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nux系统与大数据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营销效果评估与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剧目与舞台表演》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人文经典(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创业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工程会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环境影响评价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及答案详解1套
-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 2025投资咨询合同范本
- Unit8SectionA1a2d课件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二模议论文《从知到智》范文
- 饭店员工劳务合同9篇
- 压敏电阻材料在织物上的印刷技术应用
- 2025民宿租赁合同标准范本
- 交通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试题及答案
- 《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6700字
- 2025年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