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乙炔安全生产的体会_第1页
溶解乙炔安全生产的体会_第2页
溶解乙炔安全生产的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溶解乙炔安全生产的体会  前言(1)       溶解乙炔生产是一种危急性大、事故发生率高的化工生产。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诸多危急因素,然而,冀东化工集团乙炔站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克服了很多困难,于2021年实现了平安生产16年无重大、特大事故。下面将该站好的做法简洁介绍一下,以资沟通。 严格掌握原材料质量(2)       电石、漂液、丙酮是乙炔生产的三大原材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平安生产和产品质量。     电石是最主要的原材料,据有关资

2、料介绍,电石在发生中产生过多的PH3、H2S,其浓度达到乙炔气的0.15%时就可能引起自燃甚至爆炸,因此应对电石样品严格化验,保证发气量250L/kg,H2S、PH30.08%方可验收入厂投入生产;另外,电石中硅铁杂质的含量也有明确规定。电石经破裂后,要求粒度在50-80mm才可以加料发生反应。     次氯酸钠漂液的浓度掌握至关重要。首先应将次氯酸钠浓溶液(有效氯45g/L)稀释至有效氯含量为0.08%-0.1%的稀溶液方可使用。次氯酸钠是一种不稳定盐,也是一种强氧化剂,假如其含量过高,有效氯0.1%时,氧化力量很强,反应过于激烈,且其中的游离氯与乙炔反应即可发

3、生爆炸。反之,若次氯酸钠浓度太低,则清净效果不佳。     丙酮作为乙炔的溶剂也是一种主要的原材料,对其质量应严格根据GB6026-76标准执行,抽样对其密度、酸度、色度等项目逐一检验,达标放行。由于丙酮的水含量过高、酸度过高、残渣量过高都会使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降低,这样使大量乙炔在乙炔瓶中游离,导致压力过高,易造成爆炸事故。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       (一) 发生工序     在此工序,首先将电石破裂时其粒度在50-80mm之间,假如电石粒度过小,反应速度过快易引起爆炸。

4、破裂后我们实行间隙加料法,电石反应完毕后,要求坚持下料5分钟,以削减料斗内电石的残留量。停车时,用氮气置换,要求置换时间2分钟,否则,时间太短,置换不彻底,贮料斗内滞留乙炔,加料时电石摩擦生热或遇明火,很简单引起爆炸。     (二) 净化工序     这道工序主要任务是除去PH3、H2S杂质和为之产生的H+,这两种杂质含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平安。由于:PH3在100时可以自燃,使用中易引起爆炸;在焊接中,PH3、H2S中的磷、硫会转移到焊口上,影响焊缝质量;PH3、H2S使乙炔燃烧中亮度减弱;在使用乙炔作为原料的有机合成中,硫、

5、磷会使触媒中毒,从而使反应中断。故而采纳NaClO溶液作净化剂除去PH3、H2S,其原理是:     4NaClO+PH3=H3PO4+4NaCl     4NaClO+H2S=H2SO4+4NaCl     此过程中生成的H+再用NaOH溶液中和:     2NaOH+H2SO4=Na2SO4+2H2O     3NaOH+H3PO4=Na3PO4+3H2O     经上述两步净化,便除去了硫、磷杂质。     在净化工序,要求每15分钟测NaClO溶液浓度一次,每30分钟测NaOH溶液浓度一次,当有效氯浓度0.02%时,马上更换漂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