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监测江苏省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初步探索_第1页
卫星遥感监测江苏省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初步探索_第2页
卫星遥感监测江苏省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初步探索_第3页
卫星遥感监测江苏省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初步探索_第4页
卫星遥感监测江苏省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初步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卫星遥感监测江苏省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初步探索关键词:小麦 籽粒产量 籽粒品质 卫星遥感监测 氮素营养 生理参数 植株形态摘要:遥感是实现农田作物快速、无损监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对籽粒产量及其蛋白质含量进行预测对于指导小麦后期氮素调控、实现分类收获和按质收购具有重要意义。氮素营养是遥感监测的基础,前人以施肥处理为基础研究了氮素对小麦品质、产量的影响,并采用近地光谱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本试验采用卫星遥感方法,于2006-2008年度选择江苏省9个县进行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并在江苏省作物遗传重点实验室进行小麦植株

2、形态与生理参数分析,探索江苏主要小麦产区卫星遥感参数、小麦形态参数与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特征,为作物籽粒品质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2006-2008年3年度监测区域小麦籽粒产量总体比较平稳,年度间略有波动,样点籽粒品质总体水平一致j对照强、弱筋小麦国家品质标准仍存在品质差距,南部弱筋小麦存在湿面筋超标的问题,而北部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不达标。 2.开花期遥感参数与开花期生理性状参数相关性较好,其中以与SPAD值、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的相关性最高;与成熟期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品质相关性密切,能够预测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可以作为卫星遥感监测的地面验

3、证参数应用。 3.叶片SPAD值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LAI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受土壤基础地力的影响较小。 4.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的相关性高于孕穗期,并达到极显著相关,花后氮素积累量与籽粒粗蛋白产量、粗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 5.卫星遥感参数中Band4波段(波长范围为0.76-0.90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调整土壤亮度的植被指数(OSAVI)、冠层结构不敏感植被指数(SIPI)、调整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2)、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

4、这几个参数与籽粒品质、产量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在第一主成份因子PRIN1上的载荷较大。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可作为遥感监测的特征参数。正文内容 遥感是实现农田作物快速、无损监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对籽粒产量及其蛋白质含量进行预测对于指导小麦后期氮素调控、实现分类收获和按质收购具有重要意义。氮素营养是遥感监测的基础,前人以施肥处理为基础研究了氮素对小麦品质、产量的影响,并采用近地光谱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本试验采用卫星遥

5、感方法,于2006-2008年度选择江苏省9个县进行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并在江苏省作物遗传重点实验室进行小麦植株形态与生理参数分析,探索江苏主要小麦产区卫星遥感参数、小麦形态参数与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特征,为作物籽粒品质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2006-2008年3年度监测区域小麦籽粒产量总体比较平稳,年度间略有波动,样点籽粒品质总体水平一致j对照强、弱筋小麦国家品质标准仍存在品质差距,南部弱筋小麦存在湿面筋超标的问题,而北部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不达标。 2.开花期遥感参数与开花期生理性状参数相关性较好,其中以与SPAD值、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的相关性最高;

6、与成熟期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品质相关性密切,能够预测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可以作为卫星遥感监测的地面验证参数应用。 3.叶片SPAD值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LAI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受土壤基础地力的影响较小。 4.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的相关性高于孕穗期,并达到极显著相关,花后氮素积累量与籽粒粗蛋白产量、粗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 5.卫星遥感参数中Band4波段(波长范围为0.76-0.90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调整土壤亮度的植被指数(OSAVI)

7、、冠层结构不敏感植被指数(SIPI)、调整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2)、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这几个参数与籽粒品质、产量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在第一主成份因子PRIN1上的载荷较大。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可作为遥感监测的特征参数。遥感是实现农田作物快速、无损监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对籽粒产量及其蛋白质含量进行预测对于指导小麦后期氮素调控、实现分类收获和按质收购具有重要意义。氮素营养是遥感监测的基础,前人以施肥处理为基础研究了氮

8、素对小麦品质、产量的影响,并采用近地光谱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本试验采用卫星遥感方法,于2006-2008年度选择江苏省9个县进行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并在江苏省作物遗传重点实验室进行小麦植株形态与生理参数分析,探索江苏主要小麦产区卫星遥感参数、小麦形态参数与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特征,为作物籽粒品质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2006-2008年3年度监测区域小麦籽粒产量总体比较平稳,年度间略有波动,样点籽粒品质总体水平一致j对照强、弱筋小麦国家品质标准仍存在品质差距,南部弱筋小麦存在湿面筋超标的问题,而北部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不达标。 2.开花期遥感

9、参数与开花期生理性状参数相关性较好,其中以与SPAD值、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的相关性最高;与成熟期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品质相关性密切,能够预测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可以作为卫星遥感监测的地面验证参数应用。 3.叶片SPAD值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LAI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受土壤基础地力的影响较小。 4.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的相关性高于孕穗期,并达到极显著相关,花后氮素积累量与籽粒粗蛋白产量、粗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 5.卫星遥感参数中Band4波段(波长范围为0.76-0.90

10、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调整土壤亮度的植被指数(OSAVI)、冠层结构不敏感植被指数(SIPI)、调整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2)、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这几个参数与籽粒品质、产量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在第一主成份因子PRIN1上的载荷较大。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可作为遥感监测的特征参数。遥感是实现农田作物快速、无损监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对籽粒产量及其蛋白质含量进行预测对于指导小麦后期

11、氮素调控、实现分类收获和按质收购具有重要意义。氮素营养是遥感监测的基础,前人以施肥处理为基础研究了氮素对小麦品质、产量的影响,并采用近地光谱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本试验采用卫星遥感方法,于2006-2008年度选择江苏省9个县进行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并在江苏省作物遗传重点实验室进行小麦植株形态与生理参数分析,探索江苏主要小麦产区卫星遥感参数、小麦形态参数与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特征,为作物籽粒品质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2006-2008年3年度监测区域小麦籽粒产量总体比较平稳,年度间略有波动,样点籽粒品质总体水平一致j对照强、弱筋小麦国家品质标

12、准仍存在品质差距,南部弱筋小麦存在湿面筋超标的问题,而北部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不达标。 2.开花期遥感参数与开花期生理性状参数相关性较好,其中以与SPAD值、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的相关性最高;与成熟期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品质相关性密切,能够预测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可以作为卫星遥感监测的地面验证参数应用。 3.叶片SPAD值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LAI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受土壤基础地力的影响较小。 4.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的相关性高于孕穗期,并达到极显著相关,花后氮素积累量与籽粒粗

13、蛋白产量、粗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 5.卫星遥感参数中Band4波段(波长范围为0.76-0.90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调整土壤亮度的植被指数(OSAVI)、冠层结构不敏感植被指数(SIPI)、调整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2)、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这几个参数与籽粒品质、产量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在第一主成份因子PRIN1上的载荷较大。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可作为遥感监测的特征参数。遥感是实现农田作物快速

14、、无损监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对籽粒产量及其蛋白质含量进行预测对于指导小麦后期氮素调控、实现分类收获和按质收购具有重要意义。氮素营养是遥感监测的基础,前人以施肥处理为基础研究了氮素对小麦品质、产量的影响,并采用近地光谱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本试验采用卫星遥感方法,于2006-2008年度选择江苏省9个县进行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并在江苏省作物遗传重点实验室进行小麦植株形态与生理参数分析,探索江苏主要小麦产区卫星遥感参数、小麦形态参数与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特征,为作物籽粒品质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2006-2008年3年度监

15、测区域小麦籽粒产量总体比较平稳,年度间略有波动,样点籽粒品质总体水平一致j对照强、弱筋小麦国家品质标准仍存在品质差距,南部弱筋小麦存在湿面筋超标的问题,而北部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不达标。 2.开花期遥感参数与开花期生理性状参数相关性较好,其中以与SPAD值、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的相关性最高;与成熟期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品质相关性密切,能够预测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可以作为卫星遥感监测的地面验证参数应用。 3.叶片SPAD值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LAI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受土壤基础地力的影响较小。 4

16、.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的相关性高于孕穗期,并达到极显著相关,花后氮素积累量与籽粒粗蛋白产量、粗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 5.卫星遥感参数中Band4波段(波长范围为0.76-0.90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调整土壤亮度的植被指数(OSAVI)、冠层结构不敏感植被指数(SIPI)、调整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2)、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这几个参数与籽粒品质、产量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在第一主成份因子PRIN1上的载荷较大。B4、NDVI、O

17、SAVI、SAVI、SIPI、NDWI2、GNDVI可作为遥感监测的特征参数。遥感是实现农田作物快速、无损监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对籽粒产量及其蛋白质含量进行预测对于指导小麦后期氮素调控、实现分类收获和按质收购具有重要意义。氮素营养是遥感监测的基础,前人以施肥处理为基础研究了氮素对小麦品质、产量的影响,并采用近地光谱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本试验采用卫星遥感方法,于2006-2008年度选择江苏省9个县进行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并在江苏省作物遗传重点实验室进行小麦植株形态与生理参数分析,探索江苏主要小麦产区卫星遥感参数、小麦形态参数与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特

18、征,为作物籽粒品质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2006-2008年3年度监测区域小麦籽粒产量总体比较平稳,年度间略有波动,样点籽粒品质总体水平一致j对照强、弱筋小麦国家品质标准仍存在品质差距,南部弱筋小麦存在湿面筋超标的问题,而北部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不达标。 2.开花期遥感参数与开花期生理性状参数相关性较好,其中以与SPAD值、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的相关性最高;与成熟期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品质相关性密切,能够预测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可以作为卫星遥感监测的地面验证参数应用。 3.叶片SPAD值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叶片氮素积累量、植

19、株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LAI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受土壤基础地力的影响较小。 4.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的相关性高于孕穗期,并达到极显著相关,花后氮素积累量与籽粒粗蛋白产量、粗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 5.卫星遥感参数中Band4波段(波长范围为0.76-0.90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调整土壤亮度的植被指数(OSAVI)、冠层结构不敏感植被指数(SIPI)、调整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2)、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这几个参数与籽粒品质、产量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B4、NDVI、OSAVI、

20、SAVI、SIPI、NDWI2、GNDVI在第一主成份因子PRIN1上的载荷较大。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可作为遥感监测的特征参数。遥感是实现农田作物快速、无损监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对籽粒产量及其蛋白质含量进行预测对于指导小麦后期氮素调控、实现分类收获和按质收购具有重要意义。氮素营养是遥感监测的基础,前人以施肥处理为基础研究了氮素对小麦品质、产量的影响,并采用近地光谱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本试验采用卫星遥感方法,于2006-2008年度选择江苏省9个县进行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并在江苏省作物遗传重点实验室进

21、行小麦植株形态与生理参数分析,探索江苏主要小麦产区卫星遥感参数、小麦形态参数与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特征,为作物籽粒品质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2006-2008年3年度监测区域小麦籽粒产量总体比较平稳,年度间略有波动,样点籽粒品质总体水平一致j对照强、弱筋小麦国家品质标准仍存在品质差距,南部弱筋小麦存在湿面筋超标的问题,而北部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不达标。 2.开花期遥感参数与开花期生理性状参数相关性较好,其中以与SPAD值、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的相关性最高;与成熟期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品质相关性密切,能够预测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可以作为卫星遥感监

22、测的地面验证参数应用。 3.叶片SPAD值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LAI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受土壤基础地力的影响较小。 4.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的相关性高于孕穗期,并达到极显著相关,花后氮素积累量与籽粒粗蛋白产量、粗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 5.卫星遥感参数中Band4波段(波长范围为0.76-0.90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调整土壤亮度的植被指数(OSAVI)、冠层结构不敏感植被指数(SIPI)、调整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2)、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

23、NDVI)这几个参数与籽粒品质、产量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在第一主成份因子PRIN1上的载荷较大。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可作为遥感监测的特征参数。遥感是实现农田作物快速、无损监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对籽粒产量及其蛋白质含量进行预测对于指导小麦后期氮素调控、实现分类收获和按质收购具有重要意义。氮素营养是遥感监测的基础,前人以施肥处理为基础研究了氮素对小麦品质、产量的影响,并采用近地光谱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本试验采用卫星遥

24、感方法,于2006-2008年度选择江苏省9个县进行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并在江苏省作物遗传重点实验室进行小麦植株形态与生理参数分析,探索江苏主要小麦产区卫星遥感参数、小麦形态参数与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特征,为作物籽粒品质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2006-2008年3年度监测区域小麦籽粒产量总体比较平稳,年度间略有波动,样点籽粒品质总体水平一致j对照强、弱筋小麦国家品质标准仍存在品质差距,南部弱筋小麦存在湿面筋超标的问题,而北部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不达标。 2.开花期遥感参数与开花期生理性状参数相关性较好,其中以与SPAD值、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的相关性最高;

25、与成熟期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品质相关性密切,能够预测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可以作为卫星遥感监测的地面验证参数应用。 3.叶片SPAD值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LAI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受土壤基础地力的影响较小。 4.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的相关性高于孕穗期,并达到极显著相关,花后氮素积累量与籽粒粗蛋白产量、粗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 5.卫星遥感参数中Band4波段(波长范围为0.76-0.90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调整土壤亮度的植被指数(OSAVI)

26、、冠层结构不敏感植被指数(SIPI)、调整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2)、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这几个参数与籽粒品质、产量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在第一主成份因子PRIN1上的载荷较大。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可作为遥感监测的特征参数。遥感是实现农田作物快速、无损监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对籽粒产量及其蛋白质含量进行预测对于指导小麦后期氮素调控、实现分类收获和按质收购具有重要意义。氮素营养是遥感监测的基础,前人以施肥处理为基础研究了氮

27、素对小麦品质、产量的影响,并采用近地光谱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本试验采用卫星遥感方法,于2006-2008年度选择江苏省9个县进行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并在江苏省作物遗传重点实验室进行小麦植株形态与生理参数分析,探索江苏主要小麦产区卫星遥感参数、小麦形态参数与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特征,为作物籽粒品质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2006-2008年3年度监测区域小麦籽粒产量总体比较平稳,年度间略有波动,样点籽粒品质总体水平一致j对照强、弱筋小麦国家品质标准仍存在品质差距,南部弱筋小麦存在湿面筋超标的问题,而北部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不达标。 2.开花期遥感

28、参数与开花期生理性状参数相关性较好,其中以与SPAD值、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的相关性最高;与成熟期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品质相关性密切,能够预测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可以作为卫星遥感监测的地面验证参数应用。 3.叶片SPAD值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LAI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受土壤基础地力的影响较小。 4.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的相关性高于孕穗期,并达到极显著相关,花后氮素积累量与籽粒粗蛋白产量、粗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 5.卫星遥感参数中Band4波段(波长范围为0.76-0.90

29、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调整土壤亮度的植被指数(OSAVI)、冠层结构不敏感植被指数(SIPI)、调整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2)、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这几个参数与籽粒品质、产量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在第一主成份因子PRIN1上的载荷较大。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可作为遥感监测的特征参数。遥感是实现农田作物快速、无损监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对籽粒产量及其蛋白质含量进行预测对于指导小麦后期

30、氮素调控、实现分类收获和按质收购具有重要意义。氮素营养是遥感监测的基础,前人以施肥处理为基础研究了氮素对小麦品质、产量的影响,并采用近地光谱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本试验采用卫星遥感方法,于2006-2008年度选择江苏省9个县进行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并在江苏省作物遗传重点实验室进行小麦植株形态与生理参数分析,探索江苏主要小麦产区卫星遥感参数、小麦形态参数与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特征,为作物籽粒品质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2006-2008年3年度监测区域小麦籽粒产量总体比较平稳,年度间略有波动,样点籽粒品质总体水平一致j对照强、弱筋小麦国家品质标

31、准仍存在品质差距,南部弱筋小麦存在湿面筋超标的问题,而北部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不达标。 2.开花期遥感参数与开花期生理性状参数相关性较好,其中以与SPAD值、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的相关性最高;与成熟期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品质相关性密切,能够预测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可以作为卫星遥感监测的地面验证参数应用。 3.叶片SPAD值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LAI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受土壤基础地力的影响较小。 4.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的相关性高于孕穗期,并达到极显著相关,花后氮素积累量与籽粒粗

32、蛋白产量、粗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 5.卫星遥感参数中Band4波段(波长范围为0.76-0.90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调整土壤亮度的植被指数(OSAVI)、冠层结构不敏感植被指数(SIPI)、调整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2)、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这几个参数与籽粒品质、产量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在第一主成份因子PRIN1上的载荷较大。B4、NDVI、OSAVI、SAVI、SIPI、NDWI2、GNDVI可作为遥感监测的特征参数。遥感是实现农田作物快速

33、、无损监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对籽粒产量及其蛋白质含量进行预测对于指导小麦后期氮素调控、实现分类收获和按质收购具有重要意义。氮素营养是遥感监测的基础,前人以施肥处理为基础研究了氮素对小麦品质、产量的影响,并采用近地光谱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本试验采用卫星遥感方法,于2006-2008年度选择江苏省9个县进行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并在江苏省作物遗传重点实验室进行小麦植株形态与生理参数分析,探索江苏主要小麦产区卫星遥感参数、小麦形态参数与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特征,为作物籽粒品质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2006-2008年3年度监测区域小麦籽粒产量总体比较平稳,年度间略有波动,样点籽粒品质总体水平一致j对照强、弱筋小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