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图与三维建模-文档资料_第1页
零件图与三维建模-文档资料_第2页
零件图与三维建模-文档资料_第3页
零件图与三维建模-文档资料_第4页
零件图与三维建模-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零件图的作用、内容和视图选择 零件图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画零件的方法和步骤 零件的构形设计 阅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2第一节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一、零件图的作用一、零件图的作用零件图是企业设计部门提交给生产部门的最重要的技术文件,是随着生产工序而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也是企业内部进行零件加工、零件质量检验、零件安装及零件革新的最重要的依据。零件图在企业的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零件图的内容二、零件图的内容3标题栏标题栏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完整尺寸完整尺寸4第二节第二节 零件视图的选择零件视图的选择一、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一、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 零件视图的选择原则为:在正

2、确、清晰、完整地表达出零件内外结构形状及各部分结构相互位置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视图的数量,以便于绘图和读图。5 1 1主视图的选择主视图的选择(1)形状特征原则 形状特征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以满足表达零件清晰的要求。(2)工作位置原则 指以零件所在装配体中的位置作为投射时摆放的位置。 (3)加工位置原则 以零件加工时的位置作为投射时摆放的位置。 6A工作位置原则 7B加工位置原则 82 2其他视图的选择其他视图的选择其他视图的选择原则是:配合主视图,有针对性地选择所要表达的内容,在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某些结构特征的前提下,力求视图数量较少。9二、典型零件的分析表达二、典型零件的分析表达

3、常见的零件分成四种类型,即轴套类零件、轮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1 1轴套类轴套类这类零件一般用一个主视图、若干个断面图来表达,必要时辅以局部放大图。10轴类实体模型模型11轴类零件图12 2 2轮盘类轮盘类轮盘类零件大多采用一个主视图加一个基本视图来表达,必要时辅以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主视图多采用全剖视的表达形式。13法兰实体模型14法兰盘零件图153叉架类叉架类零件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来表达,必要时辅以向视图、斜视图、断面图、局部剖视图等。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原则。16叉架类实体 模型17支架零件图184 4箱体类箱体类箱体类零件一般采用三个

4、或三个以上的基本视图来表达,辅以向视图、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等。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原则。由于内部结构复杂,所以多采用全剖视或局部剖视的表达形式。19泵体零件图模型20齿轮油泵泵体零件图215.5.板金类零件的表达板金类零件的表达表达这类零件一般用基本视图和向视图。有局部细节需要表达时,辅以局部视图或局部放大图。22支座实体 模型23支座零件图24第三节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一、尺寸基准、尺寸基准尺寸基准的分类尺寸基准的分类尺寸基准按用途不同,分为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1. (1) 设计基准 设计基准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和结构特点,为保证零件的设

5、计要求而选定的基准。 25如图所示的支撑架,在机器中的位置是用底面A、侧面B和对称面C来确定的,这三个面即为支撑架长、宽和高三个方向的设计基准。 支撑架实体模型26支撑架设计基准27(2) 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是零件在加工、测量、检测时所选定的基准。如图所示套在车床上加工时,用左端大圆柱面作为径向定位面,而测量轴向尺寸12、25、28时,则以右端面为起点,因此右端面为工艺基准。 28套的工艺基准 29二、尺寸标注形式、尺寸标注形式1主要尺寸的确定 主要尺寸是装配尺寸链中的装配环,它往往影响机器性能规格、工作精度、互换性、配合要求以及零件在机器中的准确位置。主要尺寸在零件加工时必须予以保证,而非主

6、要尺寸允许有稍大的误差。2. 尺寸标注形式零件图上同一方向的尺寸标注有链状式、阶梯式和混合式三种形式。 30 尺寸标注形式31三、零件尺寸标注应注意的问题、零件尺寸标注应注意的问题1 1考虑设计要求考虑设计要求(1) 正确地选择尺寸基准。(2) 主要尺寸要直接标出。(3) 尺寸标注应避免出现封闭的尺寸链。2 2考虑工艺要求考虑工艺要求(1) 尺寸标注应尽量符合加工顺序,以方便加工和检测。 32 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尺寸链尺寸链33(2) 按加工方法集中标注尺寸。 34(3) 按测量方便标注尺寸。 (4) 按加工面与毛坯面标注尺寸。 35四、常见孔的结构及尺寸注法四、常见孔的结构

7、及尺寸注法3637五、零件图尺寸标注示例、零件图尺寸标注示例零件尺寸标注的方法步骤零件尺寸标注的方法步骤(1) 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从装配图或装配体上了解零件的作用,弄清该零件与其他零件的装配关系。(2) 选择基准和标注主要尺寸。(3) 考虑工艺要求,结合形体分析法注全其余尺寸。(4) 检查。认真检查尺寸的配合与协调,是否满足设计与工艺要求,是否遗漏了尺寸,是否有多余的重复尺寸。382. 2. 零件图尺寸标注示例零件图尺寸标注示例图7-19 确定齿轮轴上设计及工艺基准 39标注齿轮轴主要尺寸40齿轮轴的尺寸标注结果41第四节第四节 零件的技术要求零件的技术要求一、表面结构的表示法、表面结构的表

8、示法1基本概念表面结构的表示法适用于对表面结构有要求时的表示法。(42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国家标准规定了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及其数值。主要评定参数有以下两个: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z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在取样长度l内,5个最大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43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44L L= =取样长度取样长度RpRzRmYXRp-Rp-最大轮廓峰高最大轮廓峰高Rm-Rm-最大轮廓谷深最大轮廓谷深Rz = Rz = Rp + RmRp + Rm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Rz45(2) 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当确定了表面粗糙度评定参

9、数类型后,在选择数值时,既要考虑零件的使用要求,又要考虑加工的经济性。具体选用时,可参照生产中的实例,用类比法确定。 462表面结构的符号 表面结构符号 国家标准GB/T131-2006规定了表面结构符号以及他们的含义。47表面纹理标注及表面纹理图示48表面粗糙度的代号举例49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1.标注规则(1)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代(符)号。(2)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线、尺寸界线或其延长线上。若位置不够时,可引出标注。(3)符号的尖端必须与所注的表面(或指引线)相接触,并且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被注表面。503.23.23.23.23.23.23.23.

10、23.23.2303.23.230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方向51二、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1尺寸公差(1) 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GB/T1800.11997)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中有关尺寸、偏差与公差的数值以及基本概念列于教材表7-10中。 52(2) 尺寸公差的确定尺寸公差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来确定。前者确定了公差带的大小,后者确定了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1) 标准公差 国家标准将标准公差分为20个等级,即IT01、IT0、IT118。IT表示“标准公差”符号,数字表示公差等级。IT01为最高公差等级,其公差值为最小。IT18为最低公差等级,其公差值为最大。标准公差数值可查教材中的

11、附表。2) 基本偏差 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分别规定了28种基本偏差,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表示孔的基本偏差,小写表示轴的基本偏差。53基本偏差系列543) 公差的确定及画公差带图 确定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就可以确定公差 (3) 公差的标注(GB/T4458.52003)零件图中公差带的标注有三种形式:第1种注法适用于成批大量生产的零件;第2种注法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零件;第3种注法适用于产量不定的情况。 55零件图中公差带的标注 562配合及配合制(1) 配合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基本尺寸相同的孔、轴之间的装配联接关系称为配合。孔与轴配合时,依据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将孔、轴之间的配合关系分成

12、如下三种:间隙配合 2) 过盈配合1) 3) 过渡配合 5758(2) 配合制及其选用国家标准规定两种基准配合制度。基孔制配合 以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为基准,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1) 基孔制中的孔为基准孔,规定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其下偏差为零,上偏差为正值。592) 基轴制 以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为基准,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轴制中的轴为基准轴,规定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其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值。基孔制 配合60基轴制配合 61(3) 常用及优先配合国家制定标准时,对公差带进行了筛选和限制,规定了一般用途的、常用的和优先选

13、用的轴、孔公差带。同时还规定了基孔制和基轴制的常用、优先配合。(4) 配合代号在装配图中的标注(GB/T4458.52003) 62配合代号在装配图中的标注63三、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三、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GB/T1182(GB/T11821996)1996)1 1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经机床切削加工的零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如果不加以限制就会影响装配和使用,满足不了设计要求。2 2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及符号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及符号国家标准制订了形位公差的类型、特征项目和表示符号,见教材中表7-9所列。64 3 3形位公差带形位公差带形位公差带是指被测要素

14、充许变动的区域。形位公差带的定义、解释及选取可阅读相关的专业手册。 4. 4. 形位公差的标注形位公差的标注采用“带箭头的指引线 + 公差框格”的形式对图样上被测要素进行形位公差标注。公差框格 (1) 公差框格和字体的线宽相同,为字高的1/10或1/14,在标注形状公差时框格分成两格,在标注位置公差时框格分成三格或三格以上;65框格内的内容从左向右填写。 形位公差框格形位公差框格66被测要素标注示例(2) 被测要素的标注67 (3) 基准画法及标注轮廓基准标注 中心基准标注 68滚轮形位公差标注 69第五节第五节 零件的构形设计零件的构形设计一、零件常见的工艺结构、零件常见的工艺结构1.铸造工

15、艺结构起模斜度(1)造型期间,为了顺利地将木模从砂型中取出,铸件的内外壁上沿起模方向应设计出必要的起模斜度,木模的起模斜度为13,金属模的起模斜度为12。 70(2) 铸造圆角铸件表面的相交处应圆角过渡,以防止起模时砂型尖角处落砂和浇注金属液体时冲坏砂型尖角处,导致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缩孔和裂纹,圆角半径一般取壁厚的0.20.3倍,且同一铸件的圆角半径尽可能相同。 71(3) 过渡线因铸件上两表面汇合处用圆角过渡,就使表面相交不够明显,这时两表面的交线称为过渡线。 过渡线实例72(4)铸件壁厚铸件壁厚应尽量设计均匀或一致,以防止金属液体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缩孔、裂孔。铸件壁厚实例73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16、倒角或圆角为防止装配时划伤人手和便于安装,在轴端、孔端和台阶处常加工出倒角。(1)为了避免应力集中,在轴肩、孔肩的转角处常加工成圆角。倒角 圆角74(2)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车削螺纹或磨削加工时,为便于刀具或砂轮进入或退出加工面,装配时保证与相邻零件贴紧可预先加工出退刀槽、砂轮越程槽或工艺孔。退刀槽、砂轮越程槽75(3) 钻孔结构零件上各种不同形式和用途的孔,多数是用钻头加工而成。不通孔要画出由钻头切削时自然形成的120锥角。当用两个直径不同的钻头钻台阶孔时,中间出现的锥孔,应注出锥角,但此类锥角在图上不注尺寸。 钻孔结构 76(4) 凸台和凹坑零件上与其他零件相接触的表面,一般都要进行加工。

17、为了减少加工面积,同时保证良好接触,常把要加工的部分设计成凸台或凹坑。 凸台与凹坑77第六节第六节 典型零件的三维建模典型零件的三维建模一、轴套类零件的三维建模一、轴套类零件的三维建模短轴的三维建模过程: 轮廓线与轴线组成的平面图轮廓线与轴线组成的平面图轮廓线绕轴线旋转轮廓线绕轴线旋转360360形成立体形成立体78 欲挖出长圆柱形键槽的平面图挖出长圆柱形键槽模型79二、盘套类零件的三维建模二、盘套类零件的三维建模 齿轮的三维建模过程: 齿根圆图齿根圆柱齿部端面图80齿部立体图齿部立体图齿镶于齿根圆柱表面齿镶于齿根圆柱表面齿轮立体图齿轮立体图圆柱叠于齿轮端面圆柱叠于齿轮端面欲挖的内孔轮廓平面欲

18、挖的内孔轮廓平面挖出内孔及键槽的齿轮挖出内孔及键槽的齿轮模型81三、叉架类零件的三维建模三、叉架类零件的三维建模拉伸出连接板支架三维建模过程:拉伸出空心圆柱体画出支撑板草图82拉伸出支撑板拉伸出支撑板拉伸出肋板拉伸出肋板拉伸出凸台拉伸出凸台挖出凸台上内孔及支撑板上的两个槽挖出凸台上内孔及支撑板上的两个槽模型83四、箱体类零件的三维建模四、箱体类零件的三维建模齿轮油泵泵体的三维建模过程:泵体实体模型84画出草图拉伸出立体85拉伸出圆柱凸台挖出凸台内孔及底板台阶孔86挖出端面孔及螺旋形成 87第七节第七节 读零件图读零件图一、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一、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1读标题栏2分析视图3分析尺寸4了解技术要求二、读零件图示例、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