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第三章第三章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变形监测方案设计1 1、监测内容的确定;、监测内容的确定;2 2、监测方法、仪器和监测精度的确定;、监测方法、仪器和监测精度的确定;3 3、基准点和变形观测点布置的确定;、基准点和变形观测点布置的确定;4 4、监测周期(频率)的确定。、监测周期(频率)的确定。5 5、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的确定。、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的确定。6 6、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的确定、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的确定7 7、提交成果内容的确定。、提交成果内容的确定。本章主要内容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方案设计的原则方案设计的原则 a在确定监测方法方面,充分考虑地形
2、、地质条件及监测环境,选择相适应的监测方法,人工直接监测和自动监测相结合。b在监测仪器选择方面,不要片面追求高、精、尖、多、全。监测仪器一般应满足精度、可靠度、牢固可靠三项要求,统筹考虑安排。c测点的布设不宜过多,但要保证观测质量。一般情况下,主要测点的布设应能控制结构的最大应力(应变)和最大挠度(或位移)。d各个不同的监测方案,需要进行方案的比较和验证工作,使监测工作做到技术上有保证,经济上可行,实施时安全,数据上可靠,特别要强调的是应避免“唯武器论”,单方面追求高精度、自动化、多参数,脱离工程实际需要的监测方案。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3.1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的确定主要主要根据监测
3、工程的性质和要求,在收集和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组织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施工周围的环境确定变形监测的内容。 如: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就可能包含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倾斜监测、裂缝监测以及挠度监测等。对于危岩滑坡的成灾条件,变形监测则主要包括:危岩、滑坡地表及地下变形的二维(X、Y方向)或三维(X、Y、Z方向)位移、倾斜变化的监测;有关物理参数应力应变、地声变化的监测;环境因素地震、降雨量、气温、地表(下)水等的监测。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3.2 监测方法和仪器的选择 变形监测方法和仪器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工程周围的环境条件,根据监测内容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和
4、仪器。 选择仪器时一般要注意1.选择观测仪器必须从监测实际情况出发,选用的仪器应能满足监测精度的要求。2.在选用仪器时,既要注意环境条件,又要避免盲目追求精度。3.仪器应该有足够的量程,一般要满足监测的要求。4.一般说来,电测仪器的适应性不如机械仪器仪表,而机械仪器仪表的适应性又不如光学仪器。5.静态观测与动态观测的选择。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静态监测与动态监测的关系静态监测与动态监测的关系 1.由于观测条件的影响,静态监测一般应避开阳光太强或暴风雨的恶劣天气,而这时候才是变形体变形和振动幅度最明显的时候;动态监测是全天候的,可以监测任何时候的变形。 2.静态监测可以不同精度监测建筑
5、物的不同部位,而动态监测特别是GPS只能监测变形较大的位移等。 3.静态监测体现的是相对于建筑物竣工状态的变化情况;而动态监测则是在建筑物正常运营的状态下进行的实时监控,体现了在各种荷载(特别是动荷载)情况下的瞬时状态。 4.由于两者以上不同的特点,故静态监测与动态监测可以相辅相成,全面监测建筑物的运营状态,以达到共同监测建筑物安全的目的。3.2 监测方法和仪器的选择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3.3变形监测精度的确定 1.典型精度是lmm或相对精度为10-6。2.特种工程设备(例如高能加速器,大型天线),要求变形观测的精度高达0.1mm。3.滑坡变形测定精度一般在1050mm之间。 制定
6、变形观测的精度取决于变形的大小、速率、仪器和方法所能达到的实际精度,以及观测的目的等。国际测绘工作者联合会(FIG)第13届会议(1971年)指出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如果是为了研究变形的过程,则其误差应比上面这个数值小得多,甚至应采用目前测量手段和仪器所能达到的最高精度。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大坝变形观测典型精度大坝变形观测典型精度 观测内容沉降量/mm水平位移/mm基岩上的混凝土坝11压缩土上的混凝土坝22土坝的施工期间10510土坝的运营期间535滑坡监测的精度要求滑坡监测的精度要求类型水平位移监测的点位中误差(mm)垂直位移监测
7、的高程中误差(mm)地表裂缝的观测中误差(mm)岩质滑坡6.03.00.5土质滑坡121053.3变形监测精度的确定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 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适用范围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适用范围变形测量等级沉降观测位移观测主要适用范围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mm)观测点坐标中误差(mm)特级0.050.30特高精度要求的特种精密工程的变形测量一级0.151.0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重要的古建筑和特大型市政桥梁等变形测量等二级0.503.0地基基础设计为甲、乙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场地滑坡测量;重要管线的变形观测;地下工程施工及运营中变形测量;大型市政
8、桥梁变形测量等三级1.5010.0地基基础设计为乙、丙级的变形测量;地表、道路及一般管线的变形测量;中小型市政桥梁变形测量等3.3变形监测精度的确定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例例1 1某建筑物为框架结构,基础土层为高压缩性土,相邻两沉降观测点(埋设在柱基上)的距离=8m,建筑物的倾斜不允许超过3求任一观测点高程中误差。解:由于建筑物地基上两点差异沉降量允许值为而一般观测误差为变形量的1/10,故m差=2.4mm而hi=HB-HA 为两点高程之差 故:hmm2Hhmm2mH=m/2=1.2mm所以)(248003. 0003. 0mml因差异量为两次高差之差=h1-h28m3.3变形监测
9、精度的确定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3.4 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一、变形监测的测量点分类一、变形监测的测量点分类 变形监测的测量点,一般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3类。1. 1. 基准点基准点基准点是测定工作基点和变形点的依据。基准点的通常埋设在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域以外,长期保存稳定不动。一般应建立至少3个基准点,以便相互检校,确保坐标系统的统一。应采用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垂直位移基准点宜采用双金属标或钢管标。变形监测中设置的基准点应定期复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观测墩浇筑观测墩浇筑3.4 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
10、确定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观测墩形式观测墩形式3.4 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3.4 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3.4 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2. 2. 工作基点工作基点现场设置可以直接观测变形点并且相对稳定的测量控制点即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宜采用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可采用钢管标。对通视条件较好的小型工作,可不设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观测变形观测点。工作基点要求观测
11、期间保持点位稳定,其点位由基准点定期检测。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3.4 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3. 3. 变形观测点变形观测点变形观测点是直接布设在变形体上的敏感位置能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的测量点,又称观测点。设立在能反映监测体变形特征的位置或监测断面上。需要时,还应埋设一定数量的应力、应变传感器。变形观测点布设后,应在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一般不宜少于15天。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变形部位和测点布置原则:1 1在满足监测目的前提下,测点数量和布置必须是充分的、足够的;在满足监测目的前提下,测点数量和布置必须是充分的、足够的;同时测点宜少不宜多,不能盲
12、目设置测点。同时测点宜少不宜多,不能盲目设置测点。2 2测点的位置必须具有代表性,以便于分析和计算。主要测点的布设测点的位置必须具有代表性,以便于分析和计算。主要测点的布设应能反映结构的最大应力(应变)和最大挠度(或位移)。应能反映结构的最大应力(应变)和最大挠度(或位移)。3 3测点的布置对观测工作应该是方便的、安全的。测点的布置对观测工作应该是方便的、安全的。4 4应该布置一定数量的校核性测点,以保证观测结果绝对可靠,另一应该布置一定数量的校核性测点,以保证观测结果绝对可靠,另一方面也可提供多余观测数据,供分析时采用。方面也可提供多余观测数据,供分析时采用。5 5观测点应该布置在点位稳定并
13、能长期保存的地方,同时要求观测点观测点应该布置在点位稳定并能长期保存的地方,同时要求观测点与建筑物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观测点的变形量,就代表了建筑与建筑物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观测点的变形量,就代表了建筑物的变形。物的变形。 3.4 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 变形监测平面网是变形监测平面网是小型的、专用的、小型的、专用的、高精度高精度的。通常由三种点、两种等级的。通常由三种点、两种等级的网组成:的网组成: 1 1基准点基准点。 2 2,工作点工作点。工作点与基准点构成变。工作点与基准点构成变形监测的形监测的首级网。首级网。 3 3变形监
14、测点。变形监测点。变形监测点与工作变形监测点与工作点组成点组成次级网次级网。 4. 4. 变形监测网变形监测网3.4 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3.53.5 变形监测频率的确定变形监测频率的确定 1.变形监测的频率取决于变形的大小、速度以及观测的目的。 2.通常,在工程建筑物建成初期,变形的速度比较快,因此观测频率也要大一些。经过一段时间后,建筑物趋于稳定,可以减少观测次数,但要坚持定期观测。 3.对于周期性的变形,在一个变形周期内至少应观测两次。一个周期所有的工作必须在所允许的时间间隔内完成,否则将歪曲目标点坐标值。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
15、空间信息系3.6 综合变形监测系统综合变形监测系统 在坝顶、1号和3号廊道内 设置了激光准直系统;在1号和3号廊道中还分别进行了“引张线法”和“测小角法” 在主坝段埋设了3条倒锤,用于测定大坝的挠度。在主坝的下游,设计了一个变形观测参考网,参考网以一等三角测量精度观测(角度测量中误差为土0.5),从参考网点用前方交会法测定大坝下游面上目标点的位移。用精密水准测量测定坝和基础的沉陷以及基础的倾斜另外,还在底层廊道中设置了静力水准测量网,可以和几何水准测量成果互相校核。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3.6 3.6 变形网设计变形网设计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原则:1.变形监测网应为独立控制网。2.变形监
16、测控制点埋设的位置最好能选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又要考虑不能将基准点处于网的边缘。3.布网图形应与变形体的形状相适应。4.要考虑哪些点位在特定方向上的精度要求要高一些,应有所侧重。5.由于边短,所以要尽可能减少测站和目标的对中误差。6.测站点应建造具有强制对中器的监测墩,用以安置测角仪器和测距仪。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控制网控制网3.6 3.6 变形网设计变形网设计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工程控制网布网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的各个部位能处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当中。衡量控制网等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网的最弱边。变形网布网的目的是为了测定网点的变形,而网点之间的相对精度则不是主要的。由于布网的目的不同,影响网的质量因素也就不同,强调观测条件相同。1.1.布网的目的不同布网的目的不同与工程控制网相比变形网的特点:3.6 3.6 变形网设计变形网设计工程控制网布网时,网点的选择一般是对网形要求较高,网点之间构成的图形要规则,最好是等边三角形。而变形网则完全根据变形测量的需要来布设网点,主要强调点位稳定。2.2.布网的原则不同布网的原则不同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3.3.变形网的多余观测多变形网的多余观测多 变形网图形复杂,多余观测多。工程控制网平差时既可以按条件平差,也可以按间接平差。而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度学习 课件 第2章 卷积神经网络
- 聚焦未来2025年公共关系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直观理解市政工程考试案例的试题及答案
- 项目启动会议的试题及答案
- 印刷及广告宣传品制作合同
- 水文分析工具及其应用试题及答案
- 猪场规划设计要点
- 专科内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经济法概论考试重难点梳理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考试环境评价内容要点及试题及答案
- 关于电子旅游合同范例
- 中国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 煤矿数字化智慧矿山整体解决方案(技术方案)
- 理化外包合同协议
- 水务集团笔试题目及答案
- 实际施工人装修合同协议
- 无人机在水利行业的应用
- 特种设备-叉车应急预案
- 粘土心墙土石坝设计计算书
- 2025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
- 2024年食品安全员考试必会试题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