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_第1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2、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教学重、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方法:教师启发、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思考, 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过程:复习旧课: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如何?新课导入: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有几千年 了,也因此出现各

2、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他们往往会抱着某个问题争 辩不休,从而使得哲学领域出现“百舸争流”的思想,但哲学家们, 争来争去,最终都要回答一个共同的基本问题,从而将思绪纷繁的 哲学派别化为两大对立的阵营, 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我们今天, 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我们要知道如何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首先就要来了解“ 哲学的基本问题 ” 是什么。 提问学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教师:从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里,我们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就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或许大家对思维和存在这两个名词比较 陌生,不过,我们可以用另外两个

3、词语进行替换。大家知道是哪两 个吗? 将两组词语对应板书在黑板上,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教师:我们知道这两组词语的意思是一样,为了不使大家的思 路混乱,我们这节课只以一组词语作为代表来分析,同学们选哪组 呢?学生一般选择意识和物质。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节课里都是以意 识和物质为表述, 不过要提醒学生注意, 它们两组词语可以互换的。 教师:那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呢? 虽然意识和物质的概念在以后才能学到,不过我觉得在这里, 应该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教师:所谓的意识比较简单,它主要是我们对这个客观世界的 反映;但什么是物质呢?停顿一分钟左右,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时间;学生也会说上几 句。教

4、师:其实,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物质,比如我们身上穿 的、脖子上带的、手腕上带的、书桌上摆的,都是物质,只不过它 们是具体的一个个事物而已。总而言之,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 在就是物质。 比如说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流水、 房子汽车、 书桌黑板、 钢笔铅笔等等,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教师:在大致明白了什么是物质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来考察下 这两个词语的关系,大家想想,你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 们谁决定着谁?、学生七嘴八舌地答开了,这时候无需告诉它们正确的答案。 教师:这个问题在哲学上我们表述为: 意识(思维) 和物质(存 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我觉得在意识和物质后面用括弧标出思维和存在, 或许更

5、容易 让他们理解吧。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教师: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谁为 “ 第一 性”?提问若干学生,看看它们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看法如何,谁决 定谁。这个时候学生的回答还不太正确,不过,终究有两种看法,一 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一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这里先不用去判断 谁对谁错,直接引导下去。教师: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凡是认 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我们说它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的,我们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这样哲学就分成了两大阵营。如果学生可以接受,在这里也可以适当展开一点点,简单分析 下哪种是正确的。教

6、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我现在和大家谈到手机、mp3、 电脑等东西的时候, 大家脑海中是不是就会浮现它们的形象啊?比 如说mp3,大家脑海中出现的就是, 要么长长的要么扁扁的要么圆 圆的,可以听歌做u盘的小玩意儿。这个就是我们哲学上的说的 意识。教师:不过,如果老师现在和一个古人谈,他们的脑种会出现 这样的反映吗?我想,留给它们的仅仅是大大的问号而已。教师:从这里看,大家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啊?是物质 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啊?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先有物质后 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教师:那我们现在来看看意识和物质关系的第二个问题: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

7、性的问题。教师:或许大家看到这个 “ 同一性 ”都觉得一头雾水,其 实,同一性就是说意识 (思维) 能否正确认识物质 (存在) 的问题。随机提问若干学生,让他们说说,觉得意识(思维)能否正确 认识物质(存在) 。从学生的实际回答来看,让他们迷惑的是,人类目前尚有很多 很多未解之谜, 因此他们认为意识 (思维)有时能正确认识物质 (存 在),而在有些时候不能正确认识物质,他们这种属于不彻底的不 可知论者。教师:在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同学有三种看法,认为意识 (思维)可以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属于可知论者;凡是认为 意识(思维)不能正确认识物质(存在) ,属于不可知论者。当然 也有些同学是两者

8、观点都有,这种同学我们把他称为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教师:那大家看看自己是属于可知论者还是属于不可知论者呢? 我们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庄周梦蝶。 睡着了会做梦,这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正常人都能分清梦和 真实,不会把它们混淆起来。如果有谁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 醒来后继续把自己当做蝴蝶,张开双臂整天在花丛草间作飞舞状,大家一定会认为他疯了。 然而, 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名叫庄周的中国 哲学家,有一回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 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 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这么看来,庄周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哲学问题。这个问题

9、便是: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 是否真的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的。在他看来,既然我们在 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 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 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 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但是庄子的本意却 是由此进一步推理, 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哲 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 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就是讲到计划和学习的时候,我不动声色地说:有些同学在新 学期非常的发奋,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在他的计划里

10、说到 “ 我 在2月31日全天学英语!从早上五点到晚上十二点! ” ,可谓 雄心壮志。大家认为这种计划好不好?一开始学生没有反应过来, 当他们意识到2月没有31日的时候,都纷纷笑了, 自然就理解了, 我们的计划(意识)和实际(物质)的关系。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 的问题不同的回答,直接决定着哲学的不同发展方向。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是划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比如:老子的塞翁失马中富含了辩证法的思想,但他却坚持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由此决定了他的哲学思想最终掉入唯心主义 的泥潭。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课堂总结:哲学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