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安交通大学2001至2002学年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课 程 生理学 系 别_2000 级临床医学七年制_ 考 试 日 期 2002年7月2日 一、A1型题(从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分×30)1. 下
2、述刺激引起的反应中,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 A. 刺激坐骨神经-腓肠标本的神经,引起肌肉收缩B. 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肌肉,引起肌肉收缩C. 刺激心室肌,引起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D. 刺激迷走神经的外周端,引起心率减慢E. 刺激减压神经的中枢端,引起动脉血压降低2. 关于生理调节过程中的负反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馈信息引起的效应与原初刺激引起的效应始终是相反的B.
3、 其意义在于维持稳态C. 其调定点是固定不变的D. 在机体功能的调节中是普遍存在的E. 调节具有一定的滞后现象3. 葡萄糖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是 ( )A.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B.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C.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 D. 出胞和入胞
4、; E. 易化扩散和继发性主动转运4. 在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Na+内流达到Na+的平衡电位时 ( )A. 细胞膜两侧Na+的浓度差为零 B. Na+跨膜扩散的净通量为零C. 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为零
5、; D. Na+通道继续保持激活状态E. 细胞的兴奋性高于正常5. 可引起细胞膜去极化的因素,不包括 ( )A. Na+内流 B. Ca2+内流 C. C1-外流D. 内向刺激电流
6、160; E. 外向刺激电流6. 阈电位是指 ( )A. 阈下刺激引起的膜电位的变化B. 阈刺激引起的膜电位的变化C. 能引起膜上的Na+通道突然被大量激活的临界膜电位D. 能引起膜上的K+通道突然被大量激活的临界膜电位E 能引起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7. 在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
7、60; ( )A. 肌细胞的AP沿纵管膜 传入肌细胞内部B. 三联管处横管膜上的Ca2+通道开放C. Ca2+由胞外扩散进入肌肉D. 肌浆中Ca2+的浓度可增高100倍E. Ca2+与原肌凝蛋白结合,触发肌丝滑行8. 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血浆中的Na+和C1-形成的B.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血管内
8、外的水平衡C. 血浆胶体渗透压与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总是相等的D.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不会引起组织水肿E.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将引起组织水肿9. 血型为AB型的人 ( )A. 其血浆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B. 其红细胞上不含A凝集原和B凝集原C. 只能接受AB型血的输入D. 可接受其他任何血型的血,但只能少量,缓慢地输入E. 其血液可少量,缓慢地输给其他任何血型的人.10. 主动脉瓣
9、关闭发生于 ( )A.等容收缩期开始时 B.等容舒张期开始时 C. 快速射血期开始时 D.快速成充盈期开始时 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11.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2期的形成是由于 (
10、; )A. Na+内流B. Na+内流和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C. Ca2+内流和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D. 同时存在的Ca2+、Na+内流和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E. K+外流12. 当心率加快时,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 )A.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脉压增大B. 收缩压不变,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小C.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脉压不变D.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脉压增大E.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小13. 在下列哪一种情
11、况下,组织液的生成不会增加 ( )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血浆蛋白浓度升高 C.组织液中蛋白质浓度升高D.组织液中缓激肽增多 E. 组织液静水压降低14. 平静呼吸时,参与的呼吸肌是 ( )A. 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
12、0; B. 肋间内肌和膈肌 C. 肋间外肌和膈肌D. 胸大肌和腹璧肌肉 E. 斜方肌和腹直肌15. 肺表面活性物质增多时 ( )A. 弹性阻力增大
13、0; B. 肺泡通气量减少 C. 非弹性阻力减小D. 肺泡表面张力增大 E. 肺顺应性增大16. 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加至24次/min,潮气量从500ml减少至250ml,则( )A. 每分通气量减少 B. 每分通气量增加
14、; C. 肺泡通气量不变D. 肺泡通气量减少 E. 无效腔容量减少17.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轻度升高引起呼吸运动增强,其作用的最重要途径是通过刺激( )A.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B. 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 延髓化学感受器D. 肺牵张感受器
15、 E. 心肺化学感受器18. 下列关于肺扩张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感受器位于从气管到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B. 感受器接受肺扩张的刺激C. 传入纤维在迷走神经干中上行至延髓D. 其作用是促使吸气及时转为呼气E. 在正常人平静呼吸节律的调节控制中起重作用19. 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
16、60; ( )A. 交感神经 B. 迷走神经 C. 壁内神经丛 D. 抑胃肽 E. 前列腺素20. 食物的氧热价指 ( )A
17、. 一克营养物质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B. 一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热量C. 一克营养物质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D. 某种营养物质在氧化时消耗一升氧所释放的热量E. 机体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所需氧量之比21. 能促进机体产热的最重要的激素是 ( )A. 肾上腺素 B.
18、肾上腺皮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生长素 E. 胰岛素22. 关于皮质肾单位,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占肾单位总数的10-15% B. 髓袢长至内髓层
19、160; C. 体积大 D. 位于内皮质层 E.入球小动脉口径大于出球小动脉口径23. 某患者的尿中肌酐浓度为196mg/ml,血浆肌酐浓度为1.4mg/ml,尿量为1ml/min,其肌酐清除率为 ( )A. 75ml/min
20、60; B. 98ml/min C. 125ml/minD. 140ml/min E. 196ml/min24. 下列关于肾素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肾素由致密斑分泌B. 肾素分泌是由
21、平均动脉压升高引起的C. 它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D. 它使血管紧张素I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IE. 肾素由间质细胞分泌25. 关于排尿反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排尿反射是一种神经反射活动B. 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骶段脊髓C. 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 高级中枢对初级中枢可施加易化或抑制性作用E. 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抑制排尿反射,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26. 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A. 与直径
22、的平方成正比 B. 与直径成正比 C. 与髓鞘的厚度无关D. 不受温度的影响 E. 与刺激强度有关27. 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 )A. 突触前末梢超极化
23、0;B. 突触前末梢去极化 C. 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D. 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E.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28. 传导慢痛及内脏痛的纤维主要是 ( )A. A纤维 B. B类纤维 &
24、#160; C. A纤维D. C类纤维 E. A类纷纷29. 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突触前末梢去极化B. 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C.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后膜受体结合D. 突触后膜对Cl-,K+的通透性升高E. 突触后膜去极化30. 在cAMP作为第二
25、信使的作用机制中,激素与膜受体结合后首先激活( )A. 腺苷酸环化酶 B. 磷脂酶C C. 蛋白激酶 D. DNA酶
26、60; E. 磷酸化酶二、A2型题(从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最佳答案)(1分×10)1. 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的K+浓度时,神经细胞的 ( )A. RP减小,AP的幅度减小B. RP减小,AP的幅度不变C. RP增大,AP的幅度增大D. RP增大,AP的幅度不变E. RP不变,AP的幅度减小2.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 )A. Rh+的母亲孕育了Rh-的胎儿
27、B. Rh+的母亲孕育了Rh+的胎儿C. Rh-的母亲孕育了Rh+的胎儿D. Rh-的母亲孕育了Rh-的胎儿E. A和C均有可能3. 在动物(兔)实验中,下列哪一项试验可使动脉血压升高? ( )A. 牵拉一侧颈总动脉10秒钟B. 夹闭一侧颈总动脉10秒钟C. 电刺激迷走神经末梢端D. 电刺激减压神经末梢端E. 用力按摩颈动脉窦区4. 测量某人的每分通气量为7.5L,呼吸频率20次/min,无效腔容量为125ml,每分心输出量5L,他的肺通气/血流比值应
28、是 ( )A. 0.4 B. 0.6 C. 0.8 D. 1.0 E. 1.25. 如切断兔颈部双侧的迷走神经,兔的呼吸节律将会 (
29、160; )A. 变慢,变浅 B. 变快,变深 C. 变浅,变快 D. 变深,变慢 E. 无明显变化6. 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
30、#160; ( )A. Cl B. Na+ C. HCl D. 内因子 E. 胃泌素7. 临床上用冰帽给高烧病人降温,其原理是利用
31、冰水的导热度较大, 从而增加 ( )A. 对流散热 B. 传导散热 C. 对流和传导散热 D. 蒸发散热
32、 E. 传导和蒸发散热8. 精神性发汗部位最常见于 ( )A. 四肢 B. 手掌 C. 前额 D. 手掌和前额
33、; E. 躯干9. 缓慢持续的牵拉肌腱(如重力),引起机体被牵拉肌肉的紧张性收缩。 这一反射称为 ( ) A. 腱反射
34、60; B. 搔爬反射 C. 屈肌反射D. 肌紧张 E. 条件反射10. 切除肾上腺后动物不能长时间存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 ( )A. 去甲肾上素
35、160; B. 肾上腺素 C. 醛固酮D. 糖皮质激素 E. 胰岛素三、B1型题(如果某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选A;如果某题只与答案B有关,则选B; 余类推,每答案可选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以一次也不选用)(1分×10)A. 阈刺激
36、0; B. 阈强度 C. 阈电位 D. 锋电位 E. 后电位1.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
37、60; ( )2. 组织发生兴奋的可靠指标是 ( )A. 等容收缩期开始时 B. 等容舒张期开始时 &
38、#160;C. 快速射血期D. 减慢射血期 E. 快速充盈期3. 心室内压达到最高是在 ( )4. 房室瓣关闭发生于 ( )5.
39、 第二心音的产生是在 ( )A. 胰泌素 B. 胆囊收缩素 C. 生长抑素 D. 组胺 E. 胃泌素6. 胃体和胃窦部粘膜内的D细胞分泌的激素是 &
40、#160; ( )7. 胃窦部粘膜的G细胞分泌的激素是 ( )A. 调节肌紧张 B. 调节身体平衡 &
41、#160; C. 调节随意运动D. 调节内脏活动 E. 调节躯体感觉8. 皮层小脑的功能是 ( )9. 绒球小结叶的功能是
42、160; ( )10. 小脑前叶的功能是 ( )四、X型题(下列A、B、C、D、E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应将所有正确的答案选出,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分×6)1. 关于单个神经细胞AP的叙述,正确的是 (
43、 )A. Na+通道处于备用状态是AP产生的前提B. 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是AP产生的必要条件C. AP的上升支和下降支分别是由Na+内流和K+外流形成的D. AP的幅度、频率增高到一定程度时,AP可以发生总和E 当刺激频率增高到一定程度时,AP可以发生总和2. 静脉注射一定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可引起 ( )A. 皮肤、内脏血管收缩B. 动脉血压升高C. 毛细血管血
44、压升高D. 组织液生成增多E. 心率减慢3. 肺活量可等于 ( )A. 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B. 潮气量+功能残气量C. 潮气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D. 肺总量+残气量E. 肺总量-残气量4. 体温的昼夜变动规律为 (
45、 )A. 清晨5-8时最高 B. 清晨2-5时最低 C. 中午12时最高D. 午后2-5时最高 E. 下午5-8时最低5. 导致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高的因素是 (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肾小球毛细
46、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C.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升高D. 肾小囊囊内压升高E. 肾小囊囊内压降低6. 感受器的生理特性是 ( )A. 有适宜的刺激 B. 换能作用 C. 编码作用 D. 适应现象
47、0; E. 整合作用五、简答题(6分×4)1. 何谓跨膜信号转导?其主要方式有哪几种?2. 简述小肠分节运动及其生理意义。3. 循环血量过多时,尿量有何改变,其机制如何?4. 简述CO2对呼吸的调节六、论述题(10分×2)1. 试述心脏泵功能的调节。2. 何谓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简述其反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参考答案一、A1型题(从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
48、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分×30)1. E 2. C 3. E 4. B 5. D 6. C 7.D 8. A 9. D 10. B
49、 11. C 12. E 13. B 14. C 15. E 16. D 17.C 18. E 19. B 20. D21. C 22. E
50、 23. D 24. C 25. E 26. B 27. B 28. D 29. E 30. A 二、A2型题(从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最佳答案)(1分×10)1. A 2. C 3.
51、0;B 4. D 5. D 6. C 7. B 8. B 9. D 10. D 三、B1型题(如果某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选A;如果某题只与答案B有关,则选B; 余类推,每答案可选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以一次也不选用)(1分×10
52、) 1. B 2. D 3. C 4. A 5. B 6. C 7. E 8. C 9. B 10.
53、0;A 四、X型题(下列A、B、C、D、E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54、0; 应将所有正确的答案选出,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分×6) 1. ABC 2. ABE 3. AE 4. BD 5. ABE 6. ABCD 五、简答题(6分×4)1. 何谓跨膜信号转导?其主要方式有哪几种?
55、 答:是指绝大多数水溶性分子可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并激活膜受体,通过膜受体的介导及一系列信号分子的信号转导,从而对细胞的代谢或功能活动发挥作用2。如含氮激素就是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并经膜受体的介导,引起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增加,再经细胞内信号分子的信号转导,最终引起细胞产生生理、生化反应1。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方式:(1)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G蛋白偶联受体是细胞膜上最大的受体超级家族。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几种主要的信号转导途径有:1)cAMP-PKA途径;2)IP3-Ca2+
56、60;途径;3)DG-PKC途径;4)G蛋白-离子通道途径。1 (2)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1)具有酪氨酸激酶的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2)结合酪氨酸激酶的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3)具有鸟苷酸环化酶的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1 (3)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 有些受体就是离子通道,配体与此类受体结合可激活离子通道,引起某些离子跨膜流动,使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进行信号转导。1 2. 简述小肠分节运动及其生理意义。
57、 答:分节运动是指小肠环行肌的节律性收缩与舒张运动,表现为一段肠管的多点同时收缩,其相邻处舒张;然后交替并如此反复进行3。小肠分节运动的生理意义是:1)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酶对食物进行消化1;2)使食糜与小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消化产物的吸收1;3)可挤压肠壁,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13. 循环血量过多时,尿量有何改变,其机制如何?答:循环血量过多时,尿量增多。1机制:1)循环血量过多,牵张刺激心肺主要是心房中的容量感受器,使其兴奋,通过迷走神经将兴奋冲动传入中枢,引起交感中枢紧张性降低,心迷走中枢的紧张性增强,通过传出途径,导致心率减慢,血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人机驾驶员资格考题与答案
- 医疗AI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展望
- 审计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检测及试题答案
- 护理实务试题及答案解析
- 消防工作中的团队建设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湖北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应用题100道及答案
- 专注审计技能的2024年高级审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外语实际运用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初级审计师应考知识点整合试题及答案
- 企业战略与审计实践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手机拍照技巧大全课件
- 送达地址确认书(诉讼类范本)
-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审核表
- 电机检测报告
- 高效水泥助磨剂PPT课件(PPT 66页)
- 生物防治第三讲
- 旁站监理实施细则(完整版)
-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本翻译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卷含期中期末(有答案)
- 常用原料净料率参照表
- 高低温试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