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正式版_第1页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正式版_第2页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正式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正式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小 事故范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 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 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 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为此 矿对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 估报告。一、监测监控系统 :(一)监测监控基本情况 :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 建立了瓦斯管理和瓦斯防治系统,配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 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一系 列

2、管理制度。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通风矿长审查 并签字。现采用江苏三恒科技生产的 KJ70N 型综合监测监控系统。 地面调度监控中心站配备 2 套监控主机, 1 主 1 备,确保系统 24 小时正常运行,系统具有对甲烷、一氧化碳、风速、温度、 水位、粉尘、二氧化碳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 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 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和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监控设备情况一览表名称型号设备数量(台)名称型号设备数量(台)使用备用使用备用防爆环网交换机KJJ6331监控分站KJ70N-F156甲烷传感器G

3、JC411525监控分站KJ70N-F193风速传感器KGF252温度传感器KGW5208开停传感器GT-L(A)1520烟雾传感器GQL0.155CO传感器GTH1000209风筒传感器KGV643风门状态传感器GFK30A145馈电/断电仪KHJ6.3205氧气传感器GYH2552CO2传感器GRG5H31粉尘传感器GC100051液位传感器GUY521(二)井下设备情况根据我矿目前实际情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井 下各地点安装监控设备:永久性避难硐室、中央变电室、10#联络巷变电所、中央水泵房,151采区水泵房、各采掘工作面、主井机房,共安装 23台分站、低浓度甲烷传感器 40台、一氧

4、化碳传感器 19台、 温度传感器15台、风速传感器 5台、二氧化碳传感器 5台、 水位传感器2个、负压传感器1个、氧气传感器5台、开停25 个、风门传感器14个、烟雾传感器6台、风筒传感器4个。(三)传感器监控布置地点:1、矿井总回、综采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和工作面、掘进 工作面回风巷及工作面、回风流中机电设备上风侧、避难硐室 内外、中央变电室、水泵房安装甲烷传感器。2、矿井总回、 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 避难硐室内外、 各皮带运输机头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3、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变电所、水泵房、乳化 液泵站安装温度传感器。4、各皮带运输机头上侧安装烟雾传感器。5、副斜井测风站上侧、

5、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测风 站上侧安装风速传感器。6、井下各大巷、联巷正反风门安装风门传感器。7、井下掘进供风主扇、水泵房安装设备开停传感器。8、采掘工作面安装有馈电状态传感器9、避难硐室内外安装有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10 、各采掘工作面安装粉尘浓度传感器11 、井下所有传感器进行挂牌管理,并有专人负责。采掘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报警设置 0.8% ,断电设置1.2% , 复点浓度V 0.70%,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甲烷传感器报警设置 0.8%,断电设置1.2%,复点浓度V 0.70%,掘进工作面全部 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采煤工作面实现了瓦斯电闭锁, 瓦斯一旦超限,断开该区域所有非本

6、质型安全电源。通过断电 测试,断电灵敏可靠。(四)传感器监测及标校 : 我矿配备中煤科工重庆研究股份公司 AZJ-2000 型便携式 甲烷检测报警仪 125 台,使用 100 台备用 25 台,在地面设有 专人发放、回收,定期进行标校,各类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报 警仪、光干涉式瓦斯测定仪、定期在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 并取得合格证。 县调校中心每 15 天对井下所有甲烷传感器用标 准空气样和甲烷气样做一次调校。 安全监测工每 15 天对井下所 有使用的甲烷传感器进行更换。甲烷电闭锁,风电闭锁每半个 月测定一次,并填写各种记录。(五)检测监控自查问题 :1、有时作业地点未能及时吊挂传感器。2、有时

7、掘进工作面迎头传感器未能及时跟进, 导致检测可 能出现误差。(六)检测监控解决方法 : 1、督促安全监测工及时对井下各作业地点各类传感器的接 线吊挂工作。2、针对瓦斯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贯彻瓦斯危害性,加强 瓦斯检测意识,瓦斯监测的重要性。(七)监测监控有效性评估 : 经过以上分析,我矿瓦斯系统完善,各类传感器设置齐全, 各检查点按规定设置了监测监控传感器,能够较好的监测井下 各监测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系统状态良好。加强监测监控系统的井上监管、井下巡查。经过评估,我矿监测监控系统可靠、合理、完善,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二、紧急避险系统:(一)紧急避险系统基本情况 :我矿与山西省 xx 县救护大

8、队签订了煤矿应急救援协议, 救 护的范围包括:煤矿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火灾、水灾、有毒 有害气体中毒等煤矿井下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矿井设置了兼 职救护中队,分为两个小队,兼职救护队有 21 名队员组成。为加强事故应急管理,矿编制了山西 xxx 煤业生产安全 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并已在相关部门备案。 应急预案内容全面, 危险源分析比较具体,应急指挥,抢险组织,应急响应,保障 措施等符合矿井的实际情况,能够保障应急救援的需要。(二)永久避难硐室概况 : 我矿建设了永久避难硐室位于集中轨道巷 700 米处,主要 为井底附近提升、排水、辅助运输、供电作业人员和瓦斯监测 人员、 维修人员等作业人员以及在

9、发生事故时从 15112 综采工 作面、 15113 综采工作面、 15115 运输顺槽掘进、 15116 回风 顺槽掘进工作面就近逃出的作业人员提供避难场所。设计永久 避难硐室额定避险人数为 100 人。永久避难硐室设置缓冲区(净化室) 、避难区(生存室) , 缓冲区(净化室)是为去除逃生人员进入避难区(生存室)时 所带入的有毒有害气体,避难区(生存室)是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的主要活动空间。永久避难硐室为一字型布置,采用双出口、双过渡室的结 构,有二个通道分别与井底车场轨道大巷和集中运输相连,生 存室长 36m ,硐室宽 4.0m 、净高 2.8m ,有效使用面积 144m2 。 人均占用

10、1.2m2 > 1m2。避难硐室生命保障系统组成及设备配备配置硐室防护、密 闭系统;正压、喷淋系统;除湿系统;压风系统供氧、压缩氧 气供氧和自救器供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供水系统、动力保 障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照明、通讯系统;附属系统等参照永 久避难硐室执行。永久避难硐室内外设有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并与室外五大 系统对接,各种救生设备、设施按设计布置,在无任何外援的 情况下,可供额定人数生存 96h 。(三)紧急避险系统自查问题 :1 、避难硐室饮用水过期。(四)紧急避险系统解决方法 :1 、编制计划进行购置。(五)紧急避险有效性评估 : 经过以上分析,我矿紧急避险系统各类设施完善,避难硐

11、 室系统整体完整,救灾物资个别存在过期需加强食用物品管理 和完善,及时补充足够的生活用品。紧急避险系统可靠、合理, 能够保障应急救援时作业人员的安全。三、压风自救系统 :(一)基本情况 :我 矿在 工 业 场 地 地 面 安 装 2 台 空 气 压 缩 机 ,型 号 为 KG-350A ,其技术参数为:额定排气量 40.8m3/min ,配用电 动机 250KW , 380V ;另一台型号为 LGFD-22/18 ,其技术参 数为:额定排气量 22m3/min ,配用电动机 132KW , 380V ;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管路,主斜井井筒中、主要大巷铺设压 风管路为:159 X4.5型无缝钢管,

12、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 铺设压风管路为:108 X4型无缝钢管。压风能力满足井下生 产及压风施救的风量需求。(二)压风自救装置 : 固定式永久自救装置选用阜宁县顺帆矿用器材生产的ZYJ(A) 型压风自救装置由外管系统、压风接头、开关阀、进气 连接管、压力表、气动减压阀、排水装置、面罩等构成,压风 自救装置安装在采煤工作面巷道和掘进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 气管道上,并设置供气阀门为所有采掘作业地点、永久避难硐 室等提供压缩空气。在回采工作面回风巷距工作面 25-40m 设 置两组 ZYJ 型压风自救装置,然后每 200m 设置一组;进风巷 距工作面 40-100m 设置两组,然后每 200m 设置

13、一组;掘进 巷道距工作面 25-40m 设置两组,然后每 200m 设置一组,每 组系统可供 6 人使用,可满足井下作业人员紧急避险压风自救 需要。并设有管理牌板,由专人巡查。压风自救装置具有减压、节流、消噪音过滤和开关等功能。(三)空气压缩机设备检测 :2017 年 12 月 25 日由山西公信安全技术对两台空压机进 行了外观质量、证件审查、压缩机油闪点、安全保护装置、风 包、温度、容积流量、排气压力、转速、比功率、机房噪音、 振动等十二项目进行了检测,提供检测报告,报告编号分别为 晋煤检【 2021 】0501-KY-D0150 和【2021 】0501-KY-D0151 检测项目全部合格

14、。(四)压风自救系统自查问题 :1、部分压风管路连接处存在漏风现象。2、压风自救管路有时出现个别连接管路断开、 或开关损坏(五)压风自救系统解决方法: 1、安排管路维护人员下井及时更换胶垫。2、加强压风自救维护及时检查各采掘面的压风施救设备, 及时维修、及时更换。(六)压风自救系统有效性评估: 经过以上分析,我矿压风自救系统能够满足井下人员灾变 期间的自救要求,所有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 供压风供风需要。 评估过程中发现部分管路设施存在漏风现象、 个别压风自救设施存在阀门损坏情况,需对井下压风自救系统 加强管理维护,确保完善、合理、可靠的压风自救系统。经过 评估,我矿压风自救系统整

15、改后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四、供水施救系统:(一)基本情况: 我矿建立有完善可靠的供水施救系统,由井上、下两部分 并联组成, 并按规定在井下各地点供水管路上每隔 50m 及避难 硐室处设置有一个三通供水阀门地面建有 200m 3 静压水池, 水 源来自深水井,井下防尘水源均通过副立井井、各巷道沿线铺设的防尘管路与静压水池相接,井下大巷道均铺设直径108 X4防尘洒水管路,掘进头、生产工作面铺设54 X2防尘洒水管路,且防尘管路上每 50m 安设有三通阀门, 用以满足防尘洒水及各 转载点用水。(二)供水自救装置: 固定式永久自救装置选用阜宁县顺帆矿用器材生产的ZYJ(A) 型供水施救装置由供水管

16、网、三通、阀门、过滤装置等 构成,每套可供 6 人使用,分布安装在采掘工作面进风、回风 和主要大巷中,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安装,采掘工作面进风、回 风巷距工作面作业地点 50m 安装一组,其后每 200m 安装一 组,主要大巷每 200m 安装一组, 并设有管理牌板由专人看管。供水施救系统在各采掘作业地点、主要硐室等人员集中地 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应急供水动能。(三)供水施救系统自查问题:1 、部分供水管路连接处存在漏水现象。2、供水自救管路有时出现个别连接管路断开、或开关损坏(四)供水施救系统解决方法:1、安排管路维护人员下井及时更换胶垫。2、加强供水自救维护及时检查各采掘面的压风施救设备, 及

17、时维修、及时更换。(五)供水施救系统有效性评估: 经过以上分析,我矿供水系统能够满足井下人员灾变期间 的自救要求,能够按照所有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提 供供水自救要求。对于部分管路设施存在漏水现象、个别供水 施救设施存在阀门损坏情况,需要进行维护和管理。经过评估, 我矿供水施救系统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五、人员定位系统:(一)人员定位基本情况:我矿井装备江苏三恒科技生产的 KJ128A 型煤矿井下人员 定位系统,系统由地面中心站、传输系统、 UPS 、避雷器、光 纤环网交换机、分站、电源、井口公示屏与唯一性检测装置、 井下定位读卡器、识别卡等组成。(二)人员定位设备情况: 地面中心站设在

18、矿调度指挥中心,监控主备机各一台。井 下安装(KJJ63型)交换机采用光缆连接,交换机下接KJ128A-F 人员定位分站。(三)井下设备情况:井下设置了 14台主分站,配置(KJ128A-F1 )矿用读卡器45 台,安设在变电所及主要大巷中, 采区水泵房、 主要大巷中、 各采掘工作面巷口,所有下井人员全部佩带 ( KJ128A-K1K2K3 )矿用识别卡,实现了对矿井人员活动范 围的全覆盖,可为矿井提供人员出、入井作业、监测监控等多 方面的管理信息。(四)人员定位系统自查问题:1、电源电池蓄电时间短。(五)人员定位系统解决方法:1、更换蓄电池。(六)人员定位系统有效性评估: 经过以上分析,我矿

19、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建设完善,有健全 的安全管理制度能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具 备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系统监测日常管理制度、 安装、使用、维护的基本要求,存在电源电池蓄电时间短的情 况,对蓄电池进行及时排查及时更换,建设完善、合理、可靠 的人员定位系统。经过评估,我矿人员定位系统能够满足安全 生产需要。六、通信联络系统:(一)通信联络系统概括:我矿通信系统由( KT103 型)矿用广播系统、 (KT158 )无 线通讯系统、( JMT-2000 型)调度系统组成。 按照专项设计 建成了可靠完善的通讯联络系统。矿用广播系统为全数字型系统,地面广播主机通过通讯光 缆连接井下

20、的本安广播终端,通过光缆与网线传输。本系统可 通过控制主机对井下安装的本安广播终端进行对讲、分组和全 部语音广播。扩音话站实现矿井事故状态下可对区域性或全矿 井下人员进行人员紧急呼叫,为应对紧急突发事件提供通讯保 障。无线通讯系统作为矿井调度交换机用户的延伸,该系统采 用数字传输体系和基于 PHS 标准的无线传输技术,地面安装 ( HK-DJ 型)大功率基站 2 套,井下( KT158-F )基站信号覆 盖至采区大巷和采掘作业面。可以满足井下移动通信的需求, 并提供紧急情况下报警及抢险救灾的应急通信手段。目前,为 生产业务管理人员、基层队组主要岗位和工种配备移动本安 60 台。调度系统提供所有

21、传统的调度、数字交换、汇接等功能, 采用矿用通信电缆直接连接。该系统与( KT158 )无线通讯系 统互联互通,具有无线通讯与调度 互打功能。该机容量为 512 门。(二)通讯 布置情况:目前井上、下共设置 机 190 部,矿井对外 10 对中继线 与市话电缆相继,构成对外通讯干线,与集团总调度直线连接。 井下安设 54 部,覆盖各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皮带机头、 变电所、水泵房等,该系统具有选呼、急呼、全呼、强插、强拆、监听、录音等功能在矿井地面变电所、地面主通风机房、主副井提升机房、 井下水泵房、变电所、地面空压机房、火药库等主要地点安装 18 部直通 ,符合设计与现场安全需要。(三)通讯联

22、络系统自查问题:1、调度通讯主机故障。(四)通讯联络系统解决方法:1、联系厂家处理。(五)通讯联络系统有效性评估: 经过以上分析, 我矿井上、 下通讯联络系统建设完善, 布置基本达到要求,按照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与 避险通话的要求,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能保障系统的可靠运 行,矿井内、外通讯畅通,主体故障及时处理后,能够满足矿 井通信联络的全部任务。经过评估,我矿人员定位系统建设完 善、合理、可靠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经综合评定目前: 发生紧急情况时我矿采区人员可以进入 采区避难硐室避险,也可以使用自救器安全到井底升井,我矿 安全避险系统能够满足人员需要。一八年一月一日安全避险系统有效

23、性评估报告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 小事故范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 七十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 的实际需要, 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 并与监测监控、 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 统。为此矿对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 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一、监测监控系统(一)监测监控基本情况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建 立了瓦斯管理和瓦斯防治系统,配合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 立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 一系列管理制度。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通风

24、 科 长审查并签字。地面装备有一套由天地科技(常州)自动化股份生产的KJ95N 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系统具有对瓦斯、一氧化碳、风 速、温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具有对馈电 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 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和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二)井下设备情况根据规定,井下及地面各主要场所共安装分站 10 台、 低浓度甲烷传感器23 台、一氧化碳传感器 12 台、温度传感器 10 台、风速传感 器 2 台、二氧化碳传感器 5 台、负压传感器 1 个、氧气传感 器 5 台、开停 12 个、风门传感器 4 套、烟雾传感

25、器 10 台、 风筒传感器 2 个。(三)传感器监控布置地点1、 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和工作面、乳 化液泵站、 避难硐室内外、 各变电所安装甲烷传感器。 矿井 总回、避难硐室内外、 各皮带运输机头内侧安装一氧化碳传 感器。2、矿井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避难硐室内、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乳化液泵站、机电硐室安装温度传感器。3、各皮带运输机头上侧安装烟雾传感器。4、矿井主序号项目评估内容存在问题整改情况评估结果评估5、部门负责人 东采区回风巷测风站安装风速传感器。6、井下各大巷、联巷正反风门安装风门传感器。7、矿井主扇风机、井下掘进供风机、副局扇风机安装设备开停传感器。8、矿井主斜井、

26、采掘工作面安装有馈电状态传感器。9、避难硐室内外安装有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10、井下所有传感器挂牌管理,并有专人负责。采掘工作面瓦斯报警设置 0.8%,断电设置1.2%,复电浓度V 0.8%,掘进工作面全部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 锁,采煤工作面实现了瓦斯电闭锁,瓦斯一旦超限,断开该 区域所有非本质型安全电源。 通过断电测试, 断电灵敏可靠。(四)传感器监测及标校各类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光干涉式瓦斯测定仪,定 期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并取得合格证。监测监控 巡检员每 15 天对井下所有甲烷传感器用标准气样做一次调 校。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每 15 天测定一次,并填写测定 记录

27、。(五)监测监控自查问题1 、 E304 工作面上隅角甲烷传感器吊挂有歪斜现象。2、北翼运输大巷掘进迎头甲烷传感器煤尘较多, 需清理。(六)监测监控自查问题解决办法1、 督促井下监控工及时进行井下各作业地点传感器的接 线吊挂与煤尘清理工作,保证传感器性能稳定, 读书灵敏 。2、 对井下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普及“一通三防”知识,贯彻瓦斯危害性,加强瓦斯检测意识,瓦斯监测的重 要性。(七)监测监控系统有效性评估经过以上分析,我矿监测监控系统完善,各类传感器设 置齐全,各检查点按规定设置了监测监控探头,能够较好的 监控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情况。系统状态良好,日常应加强 监测监控系统的井上监管、井

28、下巡查。经过评估,我矿监测 监控系统稳定、 可靠、 合理、 完善,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二、紧急避险系统(一)紧急避险系统基本情况我矿与长治 县矿山救护中队签订了煤矿应急救援协议, 救护的范围包括:煤矿发生瓦斯、 煤尘爆炸、 火灾、 水灾、有毒有害气体中毒、 顶板等煤矿井下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矿井设置了兼职救护 中队,分为两个小队,兼职救护队有 21 名队员组成。为加 强事故应急管理,矿编制了山西长治县雄山振义煤业生产 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矿井灾害预防 于处理计划 ,并 已在相关部门备案,抢险组织,应急响应,保障措施等符合 矿井的实际情况,能够保障应急救援的需要。(二)永久避难硐室概况根据

29、井下紧急避难系统设计要求,我矿在井底南车场东侧布 置永久避难硐室,能容纳 80 人,可以满足全矿井井下工作 人员紧急避险要求。永久避难硐室设置缓冲区 (过渡室)、避难 去(生存室), 缓冲区(过渡室)是为去除逃生人员进入避难区(生存室) 时所带入的有毒有害气体,避难区(生存室)是逃生人员进 入避难硐室后的主要活动空间。永久避难硐室为 L 型布置,采用双出口、双过渡室的结构, 有两个通道分别与井底车场轨道大巷和东采区运输上山相 连,生存室长42m硐室宽4.0m,净高3.3m,硐室净断面积 12.2m2,有效使用面积 168m2,人均占用 2.1m2。避难硐室生命保障系统组成及设备配备:配置硐室防

30、护、密 闭系统;正压、喷淋系统;二氧化碳制冷、除湿系统;压风 系统供氧、 压缩氧气供氧和自救器供氧系统; 空气净化系统; 供水系统、 动力保障系统; 环境监测系统; 照明、 通讯系统; 附属系统等参照永久避难硐室执行。永久避难硐室内外设有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并与室外五大系统对接,各种救生设备、设施按设计布置,在无任何外援的 情况下,可供额定人数生存 96h。(三)紧急避险系统自查问题1、 避难硐室饮用水过期。2、 压缩饼干过期。3、氢氧化钙、一氧化碳吸附剂、二氧化碳吸附剂过期。(四)紧急避险系统自查问题解决方法1、 编制计划进行购置。(五)紧急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经过以上分析,我矿紧急避险系统各类

31、设施完善,避难硐室系统整体完整,救灾物资个别存在过期需加强食用物品管理和完善,及时补充足够的生活用品。紧急避险系统可靠、合 理,能够保障应急救援时作业人员的安全。三、压风自救系统(一)基本情况我矿在主斜井工业场地地面安装 2 台 SA160A 型空气压缩 机,其技术参数为:额定排气量 27.6m3/min ,配用电动机 160KWMP。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管路,主斜井井筒、主要大巷铺设压风管 路为:159mm88mm型无缝钢管,掘进工作面、采煤工 作面铺设压风管路为:57mm型无缝钢管。压风能力满足井 下生产及压风施救的风量需求。(二)压风自救装置固定式永久自救装置选用济南宏科科技生产的YSJ-A

32、 型压风自救装置由外管系统、压风接头、开关阀、进气连接管、压 力表、气动减压阀、排水装置、面罩等构成,井下共配置 26 套,每套可供 6 人使用,分布安装在采掘工作面进风、回风 和主要大巷中,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安装,采掘工作面进风、 回风巷距工作面作业地点 25m-40m 安装一组,其后每 200m 和临时避难硐室各安装一组,主要大巷每 500m 安装一组, 并设有管理牌板,由专人巡查。压风自救装置具有减压、节 流、消噪音过滤和开关等功能。(三)空气压缩机设备检测2021年3月31日由山西省公信安全技术对 SA160A螺杆式空压机进行了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外观质量、安全保护装 置、容积流量、温度

33、、振动等十一项进行了检测,提供检测 报告,检测项目全部合格。(四)压风自救系统自查问题1 、 部分压风管路连接处存在漏风现象。2、 压风自救管路有时出现个别连接管路断开、或开关 损坏。(五)压风自救系统自查问题解决方法1、 安排管路维护人员下井及时更换胶垫。2、 加强压风自救维护及时检查各采掘面的压风施救设备,及时维修,及时更换。(六)压风自救系统有效性评估经过以上分析,我矿压风自救系统能够满足井下人员灾变期 间的自救要求,所有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 供压风供风需要。评估过程中发现部分管路设施存在漏风现 象、个别压风自救设施存在阀门损坏情况,需对井下压风自 救系统加强管理维护,确保

34、完善、合理、可靠的压风自救系 统,。经过评估,我矿压风自救系统整改后能够满足安全生 产需要。四、供水施救系统(一)基本情况我矿建立有完善可靠的供水施救系统, 由井上、 下两部分并 联组成,并按规定在井下各地点供水管路上每隔50m 及避难硐室内设置有一个三通供水阀门,地面建设有400 m3静压水池,井下防尘水源均通过主斜井、 各巷道沿线铺设的防尘管 路与静压水池相接,井下大巷道均铺设直径 75mm静压管路, 掘进头、生产工作面铺设直径 50mM防尘洒水管路,且防尘 管路上每50m安设有三通阀门,用以满足防尘洒水及各转载 点用水。(二)供水自救装置固定式永久自救装置选用济南宏科科技生产的 YSJ-

35、A 型压 风自救装置供水施救装置由供水管网、 三通、 阀门、 过滤装 置等构成,井下共配置 26 套,每套可供 6人使用,分布安 装在采掘工作面进风、 回风和主要大巷中, 按照煤矿安全规 程安装,采掘工作面进风、回风巷距工作面作业地点50m安装一组,其后每200m和安装一组,主要大巷每200m安装 一组,并设有管理牌板由专人看管。供水施救系统在各采掘作业地点、 主要硐室等人员集中地点 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应急供水动能。(三)供水施救系统自查问题1、部分供水管路连接处存在漏水现象。2、供水自救管路有时出现个别连接管路断开、或开关损 坏。(四)供水施救系统自查问题解决方法 1、 安排管路维护人员下井

36、及时更换胶垫2、 加强供水自救维护及时检查各采掘面的供水施救设备,及时维修,及时更换。(五)压风自救系统有效性评估经过以上分析,我矿供水自救系统能够满足井下人员灾变期间的自救要求,所有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 够提供供水自救要求。对于部分管路设施存在漏水现象、个 别供水自救设施存在阀门损坏情况。经过评估,我矿压风自 救系统整改后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五、人员定位系统(一)人员定位基本情况我矿井装备一套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神州鼎天数码信息技术公司生产的 KJ236 煤矿人员管理系统,系统由地面中心站、传输系统、UPS避雷器、光纤环网交换机、分站、电源、井口公示大屏与唯一性检测装置、井下定位读

37、卡器、识 别卡等组成。(二)人员定位设备情况地面中心站设在矿调度指挥中心,监控主备机各一台。井上安装 KJ236-J 数据传输接口采用 ( MHYVR1*4*7/0.52 型) 通讯电缆连接,井下 KJ236-F 型人员定位分站、 KJ236-D 矿 用本安型读卡器用于数据采集传输。(三)井下设备情况井下设置了 KJ236-F型人员定位分站 5 台,配置(KJ236-D型)矿用读卡器 27 台,安设在中央变电所及主要大巷中、 避难硐室、 采取 变电所、各采掘工作面巷口,所有下井人员 全部配带 (KJ236-K 型) 矿用识别卡,实现了对矿井人员活动 范围的全覆盖,可为矿井提供人员进出限制、考勤

38、作业、监 测监控等多方面的管理信息。(四)人员定位系统自查问题1、 识别卡电池蓄电时间短(五)人员定位系统自查问题解决方法1、 及时更换电池。(六)人员定位系统有效性评估经过以上分析,我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建设完善,有健全的 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具备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可靠运行,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具备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监测日常管理制 度、安装、使用、维护的基本要求,存在的情况,及时排查 及时更换,建设完善、合理、可靠的人员定位系统。经过评 估,我矿人员定位系统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六、通信联络系统(一)通信联络系统概括我矿通信系统由(KT590型

39、)矿用广播系统、(KT105A)无线 通讯系统、(KTJ103型)调度系统组成。按照专项设计 建成了可靠完善的通讯联络系统。矿用广播系统为全数字型系统,地面广播主机通过通讯光缆连接井下的本安广播终端,通过光缆与网线传输。本系统可 通过控制主机对井下安装的本安广播终端进行对讲、分组和 全部语音广播。配置广播音箱(KXY21)实现矿井全覆盖,在事故状态下可对区域性或全矿井下人员进行人员紧急呼 叫,为应对紧急突发事件提供通讯保障。无线通讯系统作为矿井调度交换机用户的延伸,该系统采用 数字传输体系和基于 PHS 标准的无线传输技术,地面安装( KT105-F 型)大功率基站 2 套,井下( KT105

40、-F1 )基站信 号覆盖至大巷和采掘作业面。可以满足井下移动通信的需 求,并提供紧急情况下报警及抢险救灾的应急通信手段。调度系统提供所有传统的调度、数字交换、汇接等功能,采用矿用通信电缆直接连接。该系统与(KT105A无线通讯系统互联互通,具有无线通讯与调度互打功能。(二)通讯 布置情况目前井上、下共设置 机 128 部,矿井中继线与市话电 缆相继构成对外通讯干线。井下安设 38 部覆盖各采掘工 作面作业地点、皮带机头、变电所、水泵房等,该系统具有 选呼、急呼、全呼、强插、强拆、监听、录音等功能。在矿井地面变电所、地面主通风机房、主副井提升机房、 井下水泵房、变电所、地面空压机房、火药库等主要

41、地点安 装 16 部直通 ,符合设计与现场安全需要。(三)通讯联络系统有效性评估经过以上分析,我矿井上、下通讯联络系统建设完善, 布置基本达到要求,按照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 与避险通话的要求,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能保障系统的可 靠运行,矿井内外通讯畅通,主体故障及时处理后,能够满 足矿井通讯联络的全部任务。经过评估,我矿人员定位系统 建设完善、合理、可靠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综合评价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 ,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对于完

42、善企业内部管理、 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都具 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管理者认证意识、员工参与 意识以及体系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影响,某些已认证 企业在建立和运行质量体系时存在一定的误区和盲 区,如有些企业为取得认证证书只做表面文章 ,使认证 流于形式;认证机构急功近利,为利润而追求数量, 随意简化体系要素,甚至帮助申请认证的组织作伪 导致质量体系审核和认证质量下降,其结果必然是导 致组织的经营效果达不到目标的要求。 针对这些情况, 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韩福荣等提出 IS09000 标准的路径依赖效应、体 系疲劳化、体系空洞化、体系的寿命周期、生态质量 管理等新

43、观点 ,指出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根本 在于体系创新 11;袁俊认为,制约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最高领导层对认证的认识、质量 管理与企业缺乏系统性融合、质量管理体系程序的合 理性、企业管理基础差、培训及认证市场不规范等,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121;辛熠平等认为,质量 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主要是指认证证书的有效性,证 书的有效性又体现为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证 书的权威性 131.作者在明确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含 义和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将直觉模糊集理 论和TOPSI懿41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质量 体系运行有效性的模糊TOPSIS去,通过不同企业质量 体

44、系运行有效性的评价,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建设和运 行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误区和盲区 ,提高企业运行质量 管理体系所带来的增值效果,提升企业组织管理、产 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1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涵义与特点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涵义所谓质量管理体系 ,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施持续 有效的质量控制,在组织内部所建立的内部质量体 系:2000 族标准中对有效性有明确的定义: “有效性是 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因此,有效 性是组织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结果实现预期目 标的程度,是一种度量。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包含两 个基本特征 : 质量体系本身的有效性 ,即体系的组成要素 ,如

45、 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是合理的、完善的,且 易于操作和评价 ;组织的日常质量管理活动符合标准、 体系程序及相关文件的要求, 而且紧密结合组织实际, 包括产业规模、产品结构、特点、类型、人员素质和 以往的管理经验 . 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即体系运行平稳可靠,并 且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 通过自我改进机制 ,不断 提高其适宜性 .体系自身的有效性是体系运行有效性 的基础,它为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必要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源于过程结果的增值,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最高管理者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 ,企业综合 管理素质和质量意识不断提高; 质量方针全面贯彻落实,质量目标全面实现并 有新的

46、提高 ; 产品的实物质量得到提高,产品成本下降,经 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质量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自我完善、自我纠正 能力,体系持续改进已形成机制,具有持续稳定的运 行能力; 产品赢得顾客的信任,顾客满意程度达到或超 过目标要求,市场竞争力提咼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特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特点包括符合性、适宜性 和充分性等。符合性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首先是一种符合性 评定 .符合性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符 合性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产品质量的符合性; 二是质量 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产品质量的符合性是组织提供的 产品或服务符合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 际标准以及顾客的

47、需要。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是指 组织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09000标准的要求, 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人员的资格等 符合规定的要求。 适宜性。适宜性表明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动态性。 适宜性体现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能结合组织产品的特 点,针对IS09000有关标准的控制要求,规定适宜的具 有可操作的控制措施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与产品实物 质量有关,应适宜、可度量并能实现。随着经营环境 是在不断地变化的,组织应能够适宜地调整其质量目 标和质量方针 ,以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 充分性。充分性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能力.充分性关注是否识别质量管理的所有过程以及关键过 程;关注员工的职责以及

48、其资格条件是否满足职责的 要求;关注过程控制方法、规章制度是否全面实施,并 对结果进行评价 ;关注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得到全面 的实施 ,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关注组织内部质量管理体 系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范围、深度和频次的充分性等 .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后,会发现有些不完善 或不适应环境变化的情况,因此应对它的有效性进行 系统的、定期的评价。组织进行质量体系有效性的评 价的主要目的是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不完善 或不适应环境变化的情况,改进和提高组织的能力和 经营业绩 ,增强使顾客满意的能力,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和工作能力。按照以顾客为中心、实现过程增值

49、、质 量体系具有动态性和实用性等原则, 从质量方针目标、 产品质量稳定性、质量改进与创新、资源管理、财务 运行状况 5 个方面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进行综 合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如表 1 所示。3质量者A=/x.显然,每一个模糊集A对应于下列 直觉模糊集:A= IxGX 对于任一 xGX,称n(x)=1-AA(xYa( x)为直觉模 糊集A中元素x的直觉指数(intuitionis ticindex)它 表示元素x对A的犹豫度(hesitancydegree)显然,对于每一个 xGX,0(X1。设X是给定的非空经典集合,A、B是集合X上的 两个直觉模糊集A= = IxGX

50、则A=B当且仅当 (1)= 抑( 1)且 Ya(x)=Yb ( x), xGX.定义 2 设 XA=B difs(AC)dFS(A,B)+difs(B,C其 中 A,B,CGIFS)设 A,B,CGIF(X)B比 C更靠近 A 当且仅当 difs(A, BXdips( AC).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模型设有m个企业代,A2, 厂Am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运 行有效性的评价, 评价体系有效性的指标集为 C= G, C2,Cn评价指标Cj的权重为w/,其n 中 0w/<1(=1, 2,”)且 Ew/=1.。/一 1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作者选取质量方针目标、产品质量稳定性、质量 改进与创新、资源

51、管理、财务运行状况 5 个方面作为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指标 .由于每个指标对 体系有效性的重要程度不尽相同,所以在评价时的权 重大小也应有所区别。作者通过层次分析法、熵值法 等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取上述 5 个指标的权重向量为 w=(w/, W2,W3,W4,W5)(=,, ,). 构建直觉模糊评价矩阵通过专家打分可以得到企业 代第/个指标的评价值,可用直觉模糊值P/= (A/, YYn表示。于是可得 参评企业集 Az, A2, 企业A1, A2, As, A4, A5的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所考虑的评 价指标为质量方针目标、产品质量稳定性、质量改进 与创新、资源管

52、理、财务运行状况 5 个方面 .决策者根 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统计数据等确定出每个参评 企业关于评价指标的直觉模糊评价矩阵如表 2 所示。根据直觉模糊理想解的定义,构造直觉模糊理想 解方案与负理想解方案如表 3 所示.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d+和d以及各参评 企业的综合评价指数 U 计算结果如表 4 所示。根据各参评企业的综合评价指数大小可得其体可 知企业 A4 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最佳 .5 结论 建立和运行有效的质量体系,对于完善企业内部 管理、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作 者在界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涵义和建立了质量管 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 种基

53、于直觉模糊集和TOPSI法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 效性评价的新方法,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和有效性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 ,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 (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 万事如 意!设备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维护性管理测试规范制度1. 目的1.1 这份文献通过提供测试半导体制造设备在制造环境中的三性(可靠性、有效性、可维 护性)的标准,为设备的使用者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建立了一个通用基础。2. 范围2.1 这份文献定义了设备的 6 种基本状态。它包括了设备的任何时间所有可能的状态。设 备的状态由其功能状况决定,而不

54、管操作者是谁。在这里所做的对设备可靠性的测试强调的是 对正在使用中的设备的突然中断,而不是对设备的所有时间。2.2 本文献第三节(设备状态)定义了如何对设备时间分类。第六节(三性测试)定义了 测试设备状态的公式。第七节(不确定测试)另外给出方法用来评估所得数据的统计意义。2.3 有效的应用这份规范需要设备的工作遵循它的周期及或时间。自动监测设备状态是标 准SEMIE58中的内容,并不在本规范中。设备使用者与供应商之间清晰有效的沟通将持续提高 设备的工作状况。2.4 在这份规范中的三性的指数可以直接运用于整个设备的非成套工具和子系统水平级。 三性指数可以适用于子系统水平(例如过程模块)的多路径组

55、工具。2.5 这份标准虽然有提到安全事宜,但目的并不旨在追求这个方面。它将是这个标准使用 者的责任来建立合适的安全和健康条款,以及在使用前决定限制章程的运用。3. 参考标准SEMIE58自动化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维护性的标准注释 1:本文列出的所有文献都使用其最新的适应版本。4. 术语4.1 辅助 - 在一个设备周期中设备工作突然中断时发生,它有以下三种情况:c 通过外部干涉使中断的设备周期继续。 (比如通过操作工和使用者的干涉,无论它是人 或电脑。)c 除了一些特殊的消耗品,零件不可替换。c 在设备操作规范方面没有进一步改变。4.2 成组工具 - 由机械地连接在一起的集成过程模块组成的制造系

56、统。 (这些模块可能来自 于同一或不同供应商)4.2.1 单路径成组工具 - 只有一条流水线的成组工具。4.2.2 多路径成组工具 - 超过一条独立流水线的成组工具。 (比如,多负荷闸、同样型号的 多流程单元室)4.3 周期(设备周期) - 一个设备系统或子系统的完全操作过程 (包括装卸产品),有流程、 制造、测试步骤。在一个单元流程系统中,周期数等于流经的单元数。在多批系统中,周期数 等于批量数。4.4 停工时间(设备停工时间) - 设备不在工作状态或没有执行到它应有水平的时间,不包 括任何不在计划安排上的时间。4.5 故障(设备故障) - 在没有外来干涉下发生的意外故障或偏离。注释 2:正

57、确分类设备故障对于方便解决问题和提高设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4.6 宿主 - 联系设备的智能系统,作用相当于代表工厂领导下属的制造主任。 (比如,一个 非植入的计算机或单元控制器)4.7 中断 -任何干预和故障注释3:中断=干预之和+故障之和4.8 维修-保证设备在预定功能状态下工作。 在本文献中, 维修的目的是功能不是设备结构; 不论是谁来维修,它都包括调整、材料变化、软件开放、修理、预定检测等等。4.9 制造时间 -所有生产产品的时间及相应停留等待时间。4.10 非计划时间 -计划中设备不在用于生产的时间。4.11 生产时间 -总时间减非计划时间。4.12 操作工 -在设备旁通过设备控制面板操作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