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措施_第1页
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措施_第2页
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措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一、 减少或清除口咽部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1、改进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尽可能采用胃肠内营养,小肠喂养可最大限度减少细菌 通过肠粘膜向外移行,并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2、控制胃内容物返流 使病人采用半卧位,尤其是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此姿势是减 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3、使用硫糖铝替代H2-受体阻滞剂和抗酸剂防治消化道应激性溃疡。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使用可引起口咽部菌群失调,因此应合理使用,以维持正常的菌群状态。二、切断传播途径 1、洗手 医务人员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后应洗手。2、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呼吸机管道、湿化瓶

2、、雾化液等呼吸道治疗设备的污染是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应定期对呼吸机管道及湿化瓶等 进行更换消毒,用于雾化的液体一定要严格无菌。3、隔离措施 对病人及病原体携带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 对MRSA、铜绿假单胞 菌感染病人及携带者积极治疗的同时, 予以隔离。对耐万古霉素肠球 菌感染的病人或携带者必须隔离。 对高危病人如器官移植、粒细胞缺 乏症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三、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功能。四、护理工作中的预防控制措施 1、坚持病室通风换气,湿式清扫, 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单等。 2、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3、在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在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 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应更换手套和洗手。4、直接接触下呼吸道粘膜的物品必须灭菌或用高效消毒法处理。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天消毒,内盛无菌液体每天更换。备用的湿化瓶每周消毒 干燥保存。5、对于气管切开病人,切开部位及其周围应保持清洁干 燥;在切开部位的一切操作均应采用无菌技术; 吸痰时原则上吸痰管 只能提拉一次。6、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