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动力检测声波透射法_第1页
基桩动力检测声波透射法_第2页
基桩动力检测声波透射法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桩动力检测声波透射法米用超声波(又简称声波)穿透法进行灌注桩桩身完整 性检测早已被国外采用,近年来国内逐渐广泛加以采用,有 的工程甚至对全部桩进行 100%的超声透射检测来控制施工 质量。本方法适用于已埋设声测管的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 性检测,本章就这种检测方法的原理、仪器、方法、解释进 行讨论。第一节基本工作原理声波检测的工作过程可用图 3.1加以说明。发射换能器 置于被测桩的声测管中,它把发射系统送来的电信号转换成 脉冲并向桩身内幅射,声波在桩身砼中传播后到达另一个声 测管。被安置在其中的接收换能器接收。接收换能器将声波 转换成电信号,由接收放大器放大,并由数据采集系统将声 信号离散化(

2、按一定时间间隔采样)转换成二进制数码送入 微型计算机(PC机),一方面将采集到的时间序列的数字信 号存储,另一方面把它显示在显示器上加以观察、判读,即 可作出被测砼的质量判断。被存储的数据还可通过专用处理 软件进行砼强度的推算及缺陷的判断。接收到的声波信号随砼的质量、缺陷的性质的客观情况, 使穿透的声波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绕射、折射、多次的反 射及不同的吸收衰减,使接收信号的传播时间、 声波的振幅、 频响特性(主频)以及脉冲波的波形、波列长度发生变化, 即可对桩身砼是否完整、致密(胶结的优劣)及缺陷是否存 在及其分布情况作出判断,从而完成检测工作。发射接收第二节声波检测仪器及发射、接收换能器、

3、声波检测仪声波检测仪当前存在的有两大类:模拟声波检测仪及数 字化声波检测仪。后者是当今测试主要采用的仪器,前者是 七十年代开发出的仪器,目前仍在沿用,发挥作用较少。这 里仅论述数字化仪器的构成,见图3.1中由立体方框的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由微机(PC机)加数据采集再加接收放大 系统与发射系统组成的超声检测分析仪。工作过程见图3.2由微机的控制软件“指挥”着整机的正常运转。发射同步信 号触发发射系统,由发射换能器发射出的声脉冲,经被测桩 身传播到接收换能器,经接收放大器放大后的声信号送入数 据采集系统,采样后形成离散信号, 由A/D转换器转换成二 进制数码存入数据存储器,同时将其波形显示在显示器上

4、。23ff反射同歩信号 hKkXa-aa-小j )CD23AA图3.2声波检测的工作原理发射信号可以是连续多次发射,由1、2、3至n,也可只发射一次即完成上述接收、采集、存储过程,完成测 试。声波检测仪的技术性能应符合:I .接收放大系统的频带宽度应宽於550kHz ;增益应大于80dB (模拟仪器大於100dB);带有060 (或80) dB的衰减器,分辨率为 1dB,误 差小於1dB;发射系统应可输出 2501000V脉冲电压;V. 显示器可显示接收波形、声传播时间,时间显示范围应大于2000卩s,计时精度高於1卩s;二、换能器基桩完整性检测使用换能器,由压电材料做成。目前推 荐采用柱状径

5、向振动的换能器,原因是它在径向无指向性, 对波幅测试不会带来误差;此外它应具有一定的长度,使仪 器在轴线方向不要有明显的指向性,可使两个测点之间声场 可以复盖。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I .频率宜在2550kHz ;长度在20cm左右;川.接收换能器宜内装前置放大器,其带宽应为550kHzW.其水密性能应满足 1MPa水压下不漏水。第三节现场测试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2003 )规定该方法适用于已埋设声测管的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一、埋管数量及埋设方法桩径不同时声测管的埋设数量不等,如图3.3所示。桩径0.61.0m埋设双管;1.02.5m埋设三管;桩径 2.5m以上 四管。声

6、测管时声测管可代替钢筋笼的竖筋,连接用螺纹联 结,其管底应封死,施测时管内注满清水,作为声波耦合介 质。1.2.3.4 为检测管埋设位置图3.3埋管克波透射编组示意、声时的修正测试前必须取得声波检测仪发射至接收系统的延迟时间to,同时按下式计算声时修正值t: t丄口 dVtVw式中:D检测管外径(mm);d检测管内径(mm);d'负能器外径(mm);vt检测管壁厚度方向声速 (km/s);vw水的声速(km/s);t'声时修正值(卩s)。三、测试步骤及方法接收发射换能器装好扶正后置于检测管内,并能顺利提 升及下降。测量时上述两换能器可置于同一标高(水平同步),或相关一定高程(高

7、差同步)。高差同步测量时,两换能器的 水平测角可取 30°40°。见图3.4,测量点距不宜大于 250mm发现读数异常时,应加密点距细测。两换能器必须同步升降,各测点两个换能器累计相对高差 不允许超过2cm,并应随时校正。宜由检测管底部开始检测。发射电压固定在适当值并应始终保持不变,放大器增益调节至适当值也应始终固定不变。 调节衰减器的衰减量,使接收信号初至波幅度在荧光屏上为2或3格。由光标确定首波初至,读取声波传播时间及衰减 器衰减量,依次测取各测点的声时及波幅,并进行记录。有 条件时还可测量接收信号的主频(訂水平同步测法b斜测送扇面测法图3.4声波透射测试方法四、重复观

8、测为保证测点质量完成每组检测管测试后,测试点必须随机重复抽测10%20%。应特别注意声时及波幅异常部位的重复抽测:测量的相对标准差可按下式计算:)2/2ntm(i 4An)2/2nti tji2Ai Aji2式中:t声波相对标准差;a' a波幅相对标准差;ti 第i测点声时原始测试值(卩s);Ai第i测点波幅原始测试值(dB);山一一第i测点第j次抽测声时值(卩s);A,一一第i测点第j次抽测波幅值(dB)。以相对标准差作为评价测试可靠性的依据, 声时相对标准 差不应大于5%;波幅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 10%。这时可认 为该次测试是有效的。对具有自动连续的测试仪亦可重复测 试将记录进行比较,排除偶然干扰第四节资料解释及缺陷判断、数据整理各测点的声时tc、声速V、波幅Ap及主频f就根据现场检-z)曲线和波-深度(f -Z)(1O.4.1 -1)1 l Vi _ t ii(1O.4.1 -2)(1O.4.1 -3)r 1OOOfiTi(1O.4.1 -4)tci = ti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