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医综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复习课程_第1页
安徽省中医综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复习课程_第2页
安徽省中医综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复习课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省中医综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29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下列各类药物中,性属沉降的是A 行气药B涌吐药C 祛风寒湿药D 利水渗湿药2、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强调下列何种治法为主A 豁痰泄浊B 宣痹通阳C. 活血化瘀D 温阳散寒3、七情致病,思伤则可见A .语无伦次、举止失常B .神昏暴厥C.闷闷不乐、神疲乏力D .怔忡,睡眠不佳4、”五志过极皆能生火”是以下哪个医家提出来的A .刘完素B .张从正C.李东垣D .朱丹溪5、黄药子的功效不包括A. 散结消瘿B .清热解毒C.活血化瘀 D .化痰6、蒲公英具有而紫花地丁不具有的功效是A. 凉血利咽B .

2、消痈散结C.利湿通淋 D .疏散风热E.凉血消斑7、对现代中药学的功效分类有重要影响的是A .本草纲目B .本草纲目拾遗C.本草拾遗D .本经逢源8、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A. 小建中汤B .理中丸C.吴茱萸汤D .小半夏汤9、治疗暑季感冒常配伍芳香化浊药,体现的治则是A. 辨病论治B .急则治标C.因时制宜D .升清降浊10、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甚则夜盲,多因A. 肝气上逆B .肝火上炎C.肝阳上亢D .肝风上扰E.肝血不足11、具有泻下、软坚、清热作用的药物是A. 大黄B .番泻叶C.芒硝 D .芦荟12、治疗咳嗽痰稠,鼻咽干燥,屑燥热伤肺者,宜选用A.薄荷 B

3、.葛根 C.桑叶 D .升麻13、痢下赤白脓血,脐腹灼痛,饮食减少,口烦口干,舌质红绛少苔, 脉细数者, 治疗宜选A.驻车丸B .连理汤C.香连丸 D .芍药汤 E.桃花汤14、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 8 寸以下按前、中、后依次分布的次序是 A.厥阴、少阴、太阴 B.少阴、厥阴、太阴C.厥阴、太阴、少阴 D.太 阴、厥阴、少阴15、下痢,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肛门灼热,口渴引饮,苔黄脉数,治疗宜选A葛根苓连汤B 白头翁汤C.芍药汤D枳实导滞丸16、具有祛风痰,解毒散结功效的药物是A.半夏 B .白芥子C.禹白附D .浙贝母17、大秦艽汤中用以凉血、清热的药物是A 石膏、黄苓、生地B 石膏、知母、生

4、地C 黄苓、赤芍、生地D 黄芩、赤芍、知母18、暑湿感冒,暑热偏盛,热盛烦渴者,治疗方剂宜首选 A. 新加香薷饮B .黄连香薷饮 C.藿朴夏苓饮D .三物香薷饮19、具有祛痰止咳功效的药物是A .牵牛子B. 芜花C. 商陆D. 甘遂E. 大戟20、最先指出痫病的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的著作是 _A . 丹溪心法B. 临证指南医案C. 内经D. 金匮要略21、脉沉细而软,应指无力,属于A .濡脉 B .弱脉 C.微脉D .涩脉22、痫证发作日久,健忘,心悸,头晕目眩,腰膝疲软,神疲乏力,舌苔薄,脉细数其证候是 A.脾胃阳虚B .肺脾气虚 C.心血亏虚D .心肾亏虚23、”气有余便是火”是指A.肝经郁

5、热B .阴虚发热C.气虚发热D.血虚发热24、与生活接触有关的病证是A.肺痨 B .头痛 C.水肿D .中风25、濒湖脉学所载脉象为A. 16 种B. 24种 C. 27种D. 28 种 E. 32种26、不属于善色的是A.青如翠羽B .赤如鸡冠C.黄如枳实D .自如豚膏27、下列不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A.呼、笑、歌、哭、卩申B .筋、脉、肉、皮毛、骨C.青、赤、黄、黑D.角、徵、商、宫、羽E.酸、苦、甘、辛、咸28、既能杀虫,又能行气利水的药为A .南瓜子B .槟榔 C.使君子D .苦楝皮29、既能润肺化痰止咳,又能杀虫灭虱的药是A.榧子 B .百部 C.款冬花 D .花椒 二、多项选择题

6、(共 29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 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 至少有 1 个错项。)1、以下哪项不属病态呼吸的临床表现A.上气 B .哮喘 C.少气D .打鼾E.短气2、治疗痰热蒙蔽,神志昏迷,最宜用A 麝香配伍冰片B 麝香配伍苏合香C.麝香配伍牛黄D 麝香配伍羚羊角3、苇茎在千金苇茎汤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A 清肺泄热B 生津止渴C 化瘀排脓D 润肺排痰E.利湿消痈4、腰痛日久不愈,无明显的阴阳偏虚者,治宜选用A 左归丸B 右归丸C 大补阴丸D.青娥丸5、腰痛发病的关键所在是A .瘀血B湿热C. 肾虚D. 寒湿6、肺主治节实际上是指A .肺主呼吸的作用B .肺调节气机的作用C .肺助心行

7、血的作用D.肺的主要生理功能高度概括7、小建中汤的君药是 A.芍药 B .人参C.黄芪 D .饴糖8、人体共有郄穴多少个A 15 个B 14 个C 17 个D 16 个9、痹证属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应选用何方为通用基础方进行治疗A.防风汤B .羌活胜湿汤C.独活寄生汤D .蠲痹汤 E.当归四逆汤10、七情内伤致病多见于A.心、肺、脾B .心、肝、脾C.心、肝、肾D.心、肺、肝E 以上都不是11、偏头痛的病机多为A.肾虚精髓不足B .气血亏虚,不荣于脑C.外邪侵袭,阻遏络道D.瘀血阻滞脑络E.肝经风火上扰12、以下何证不见腹痛症状A. 脾阳虚B .湿热困脾C.胃寒 D .胃热13、盗汗,阴虚为主而

8、火热不甚者,治疗宜首选A .当归六黄汤B. 七味都气丸C. 知柏地黄丸D. 麦味地黄丸E. 大补阴丸14、对膀胱湿热所致病证,用清利方法治疗,属于A.寒者热之 B .通因通用 C.热者寒之D .塞因塞用15、经络病机中的哪种病理变化可以引起“厥”A .经络气血不畅B .经络气血逆乱C.经络气血偏盛D .经络气血衰竭16、甘露消毒丹的功用是 A.清热利湿退黄B .清热燥湿C.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D.利湿化浊,清热 解毒17、具有祛湿退黄功效的药物是A .大蒜 B .胆矶C.常山 D .瓜蒂18、濒湖脉学所载脉象为A. 16 种 B. 24种C. 27种D. 28 种E. 32种19、睡后易醒,心

9、悸健忘,纳少乏力,证属A. 心脾两虚证B .肝郁脾虚证C.脾肾阳虚证D .脾肾气虚证20、久咳气逆,阵阵发作,痰少质黏,咳引胸胁疼痛, 口干咽干,舌苔薄黄少津, 脉象弦数,其治法宜用A .养阴清肝,化痰止咳B. 清肺化痰,宣肃肺气C. 清肺润燥,化痰止咳D. 清肺平肝,顺气降火E. 滋阴润肺,清肝止咳21、治疗清气不升型之耳鸣或耳聋的主方是A.耳聋左慈丸B .龙胆泻肝汤C.温胆汤D.益气聪明汤22、温脾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A. 白术B .大黄C.人参D .附子23、阳和汤不宜用于A .贴骨疽B. 痈疡红肿热痛C. 痈疡属阴虚有热者D. 阴疽已破溃者24、安宫牛黄丸的功效是A .清热开窍,化痰解毒B. 清热开窍,化浊解毒C. 清热开窍,辟秽解毒D. 清热开窍,豁痰解毒25、大秦艽汤中配伍白芷的主要用意是A.祛风散邪B .祛风止痉 C.散寒祛湿D .散寒通痹26、不属于善色的是A.青如翠羽B .赤如鸡冠C.黄如枳实D .自如豚膏27、下列不按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