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辨染意是有覆性此意染汙故,有覆無記性,與四煩惱常共相應。如色、無色二纏煩惱,是其有覆無記性攝,色、無色纏為奢摩他所攝藏故;此意一切時微細隨逐故。100末那阿賴耶識末那阿賴耶識末那阿賴耶識末那阿賴耶識末那阿賴耶識欲界的前六識欲界因為境界愛,欲界有情有二十六種煩惱色界、無色界的第六識雖然沒有瞋、忿、恨、覆、惱、嫉、慳、害、無慚、無愧現行名為纏末那則有四煩惱共行101有覆無記一切法分為四種性格:n善性n惡性n無記性q有覆無記性:第七向內執阿賴耶識為我,障無我真理現前;但它不作惡事,不能記別是善或不善q無覆無記性102三、釋心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是故成就阿賴耶識以為心體,由此為種子,意
2、及識轉。何因緣故亦說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n轉:生起103心、意、識n心、意、識是大小乘佛教所共說n小乘佛教: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72:心意識三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名心、名意、名識異故。復次世亦差別,謂過去名意,未來名心,現在名識故。復次施設亦有差別,謂(18) 界中施設心, (6)處中施設意, (5)蘊中施設識故。(CBETA, T27, no. 1545, p. 371, b5-6)n大乘佛教:q心:集起義,積集種子,能生現行;即阿賴耶識、阿陀那識q意:染汙意q識:了別境界104復次,何故聲聞乘中不說此心名阿賴耶識,名阿陀那識?由此深細境所攝故。所以者何?由諸聲聞,不於一切境智
3、處轉,是故於彼雖離此說,然智得成,解脫成就,故不為說。若諸菩薩,定於一切境智處轉,是故為說。若離此智,不易證得一切智智。105解脫差別n聲聞乘:佛雖不為聲聞人說阿賴耶識。但正觀察麁淺色等境界、苦集等性、無常等行,便能永斷一切見煩惱、愛煩惱n菩薩乘:菩薩為度化一切有情,必須成就一切境智能隨順知道眾生意樂(好樂)、隨眠(煩惱)、界(種姓別)、根勝劣(信等五根利鈍)、有能無能(隨順五乘給予相應法門,即遍趣行)等。佛為求如是等事的菩薩說阿賴耶識法門n一切境智處:真諦譯攝大乘論釋:聲聞人不作正勤求知如來境界,修行唯為自利故。諸聲聞人惑障由苦等智麁淺觀行,可得除滅。(CBETA, T31, no. 159
4、5, p. 159, b29-c3)n一切智智:真諦譯攝大乘論釋:能生一切智智者,於一切法,無間如理、如量智生故。(CBETA, T31, no. 1595, p. 156, c6-7)106丁、聲聞異門教復次,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如彼增一阿笈摩說: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為斷如是阿賴耶故,說正法時,恭敬攝耳,住求解心,法隨法行。如來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現世間。於聲聞乘如來出現四德經中,由此異門密意,已顯阿賴耶識。於大眾部阿笈摩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根本識,如樹依根。化地部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窮生死蘊。有處有時見色心斷,非阿賴耶識中彼種有斷。1
5、07根本佛教上座部說一切有部可住弟子部 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 飲光部經量部雪山住部(根本上座部)大眾部 一說部 出世部 雞胤部 多聞部 說假部 制多山部 制多山西部 制多山北部 108如來出現四德經n漢傳增一阿含沒有所引的經文n但公元五世紀,斯里蘭卡,覺音論師所著清淨道論 說根諦品:或以阿賴耶(執著)、喜阿賴耶、破阿賴耶、破阿賴耶之方便,而說為四(聖諦)。n愛阿賴耶是總說,樂為現在,欣是過去,喜是未來 109n恭敬攝耳:屬耳諦聽n住求解心:n法隨法行:q法:涅槃q隨法行:修習三十七道品n四念處:不淨、苦、無常、無我n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令增長n四
6、如意足:欲、勤、心、觀n五根:信、進、念、定、慧n五力:信、進、念、定、慧n七菩提分:念、擇法、精進、喜、安、定、捨n八正道分: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110根本識n為大眾部所說n於大眾部阿笈摩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根本識,如樹依根。阿賴耶識(心田)末那識前六識 根根111窮生死蘊n為化地部說,該部立三種蘊q一念頃蘊q一期生蘊q窮生死蘊n有處有時見色、心斷,非阿賴耶識中彼種有斷。112戊、總結成立如是所知依說阿賴耶識為性,阿陀那識為性,心為性,阿賴耶為性,根本識為性,窮生死蘊為性等,由此異門,阿賴耶識成大王路。113第二章、所知依第一節、從聖教中安立阿賴耶識第一項、
7、釋名以證本識之有體第二項、遮異釋遮是否定,即反駁不一樣的解釋114復有一類,謂心、意、識義一文異。是義不成。意、識兩義差別可得,當知心義亦應有異。復有一類,謂薄伽梵所說眾生愛阿賴耶,乃至廣說。此中五取蘊說名阿賴耶。有餘復謂貪俱樂受名阿賴耶。有餘復謂薩迦耶見名阿賴耶。此等諸師,由教及證,愚於藏識,故作此執。如是安立阿賴耶名,隨聲聞乘安立道理,亦不相應。115五取蘊n色蘊物質的生命,及色、聲、香、味、觸等境界n受蘊心在境界上活動時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n想蘊心在境界上活動,取種種相貌n行蘊身、語、意的活動n識蘊了別境界n取貪、瞋、癡等煩惱116貪俱樂受n心在境界上活動,若有樂受就生貪愛心;希望時
8、時有樂受現前貪與樂受同時n欲界有可愛的色、聲、香、味、觸貪n初禪尋、伺、喜、樂、心一境性n二禪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n三禪捨、念、正知、樂、心一境性n四禪捨樂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受、心一境性117n尋:第六識思惟名言文句時取粗相n伺:第六識思惟名言文句時取細相n喜:修出離欲的法門真實能離欲界繫縛,第六識生喜n樂:定令身輕安n心一境性:初禪五禪支118尋、伺差別119尋,謂尋求,令心匆遽,於意言境粗轉為性;伺,謂伺察,令心匆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並用思、慧一分為體,於意言境不深推度及深度義類別故。尋、伺差別n尋:取不淨的總相(覺)n伺:取不淨的細相(觀)q青
9、瘀q膿爛q破壞q膖脹q食噉q變赤q散壞q骨q鎖或復骨鎖 120對治美色貪對治形色貪對治細觸貪u 觀無心識空有尸想,對治承事貪二禪四禪支n內等淨:調伏尋、伺,令不現行,令心前一剎那沒有尋、伺,後一剎那也沒有尋、伺;平等相續而住n喜n樂n心一境性121三禪五禪支n捨:二禪有喜,此喜令心躁擾,因此要棄捨喜支。怎麼棄捨喜支?要思惟喜的過患而棄捨n念:明記無喜的境界n正知:若喜又現前,以正念迴轉,將它棄捨n樂n心一境性122四禪四禪支n捨樂清淨n念清淨n唯捨受唯捨受n心一境性n又捨出入息123若不愚者,取此藏識安立彼說阿賴耶名,如是安立則為最勝。云何最勝?若五取蘊名阿賴耶,生惡趣中一向苦處,最可厭逆,眾生一向不起愛樂,於中執藏不應道理;以彼常求速捨離故。若貪俱樂受名阿賴耶,第四靜慮以上無有,具彼有情常有厭逆,於中執藏亦不應理。若薩迦耶見名阿賴耶,於此正法中信解無我者,恆有厭逆,於中執藏亦不應理。阿賴耶識內我性攝,雖生惡趣一向苦處求離苦蘊,然於藏識我愛隨縛,未嘗求離。雖生第四靜慮以上,於貪俱樂恆有厭逆,然於藏識我愛隨縛。雖於此正法信解無我者厭逆我見,然於藏識我愛隨縛。是故安立阿賴耶識名阿賴耶,成就最勝。124五取蘊不是阿賴耶阿賴耶識(心田)末那識對生命感覺苦而厭棄生命,但是末那識仍執著阿賴耶識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内容营销自动化工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畜产品天然成分提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产地直销网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学前教育机构师资队伍教师培训效果评价与反馈体系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NFV虚拟化在5G网络中的应用场景报告
- 2025年工业节能技术改造资金申请项目申报条件与评估报告
- 2025年教育行业人才流失现状与吸引力建设策略报告
- 2025年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化与直播平台国际化发展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含答案)
- 营养师考试2025年备考实操技能与营养调查模拟试卷
- 2025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2025年机械设计与制造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数据风控与信用评估体系
- 新媒体运营学习心得体会
- DB32T 5124.2-2025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无创腹内压监测
- 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星环科技
- Part3-4 Unit1 Travel 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英语(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2)(2023修订版)
- 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核心考点特训题库(含答案)之教育管理论述题
-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路径
- 公司政治监督工作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