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教案设计_第1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教案设计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开课教案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设计理念: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 文。讲述的是 19941994 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38 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 一首父爱的颂歌。父亲因为有爱,坚持了3838 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爱,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38 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本节课要引导学生

2、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 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二、 教学目标:1 1、自学本文中的生字、新词。2 2、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3 3、理解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 难。三、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四、 教学准备:课件五、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放录像)19941994 年 1 1 月 1717 日,在美国洛杉矶市的人们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突然间,山崩地 裂一场灾难降临了,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

3、内几万间房屋倒塌,几万人无家可归,3030 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成千上万人被埋废墟里。就在这片废墟中,一对父子创造了一段奇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一地震中的父与子。哪个同学把这个故事的名字大声的告诉大 家;谁再来深情地读一读;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1 1、 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是一对怎 样的父与子?(课件出示)2 2、 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老师来考考大家,这几个词哪个同学会读?A A、 (指名一一齐读)出示:洛杉矶阿曼达 混乱 昔日 废墟 爆炸 瓦砾B B、 回想刚才的录像,你觉得这几个词语当中,哪几个词可以从录像中就读懂的。混乱:

4、乱七八糟,这就叫做混乱废墟:房子倒塌后成了废弃的地方,那就叫- -瓦砾:废墟里面看到有许多碎的瓦片、砖块,这就是-这就是大地震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几个词语,你看,我们学词语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联系上下文,还可以联系我们的所见所闻。读书就是这样,要做个有心人。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么在这场大地震中, 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加上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说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3 3、 谁愿意来试一试? ( 19941994 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有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38 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确,面对大地震这样的灾难, 人类如同蚂蚁般

5、渺小,生命在转瞬间灰飞烟灭,可就在这样的灾难中,这对父与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怎么评价这一对父子?他们父子俩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板书:了不起)1 1 )谁能说说了不起”是什么意思?二非常伟大,超过一般人,超出常人2 2)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板书:父亲 儿子)三、聚焦父亲,感受 爱”的了不起。1 1、那就让我们先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 1-121-12 自然段,在这部分当 中,有许多关于父亲的描写, 请仔细看一看,从那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 画下来, 可以做上批注。开始吧。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儿

6、看出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真好,同学们从这么多地方、从字里行间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我们一处处来看。先来看看刚才这位同学说的, 有很多人劝说父亲, 可他就是不离开,也就是课文中的这部分内容 (出 示课文片段)。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同学们的眼睛真厉害, 父亲的回答就是简单而且有点重复的三句问话。可是,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你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1 1、恳求 2 2、急切 3 3、崩溃父亲有点儿想不通,为什么警察和消防队长都不帮我救儿子。我能理解,你

7、能理解吗?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所以那些人都劝父亲离开。这些人劝阻咱们都能理解,父亲的坚持你能理解吗?同学们,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 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 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 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那其实是父亲对 儿子的一句一一承诺。 出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你们能理解吗?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一一当人们都来阻挡他,让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一一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

8、量的还是这句话所以,当有人劝他时,他是恳求地问一一消防队长劝他时,他急切地问一一警察来劝他时,他是崩溃地问一一一句承诺,三句重复简单的问话,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一一了不起的父亲。刚才同学们交流时还谈到第 1212 自然段里,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也让他读到了父亲的了不起。那我们就按照他说的,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 出 示 句 子 ) 请 全 班 男 同 学 来 读 读 这 句 。(出示:他挖了 8 8 小时,1212 小时,2424 小时,36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1 1)用心地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特别是哪个字,哪个词深深地打动你的心?让你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

9、解,说出自己的理由。2 2)品味救的艰难,感悟父爱的伟大。挖:感受读 其他动作?只用挖?读 体会到?还有谁对挖”字特别有感受?带着体会请你读。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再父亲挖掘儿子的时候,可能会有哪些动作?(搬、刨、扔)的灾难中,这对父与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怎么评价可是,这么多动作,作者只写了一个挖”字,你能读懂作者的心吗?为什么就只写一个 字?是啊,一个 挖”字,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一个挖”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和坚持。这就是作者的匠心,这也就是文字的魅力。 让我们定格这个 挖”字,读好这个 挖 字。他挖了 8 8 小时,1212 小时,24

10、24 小时,36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还有哪个数字深深地打动你的心吗?一一 3636 个小时A A、 说体会:这位父亲居然能在3636 小时,这么长时间里不吃不喝的挖掘废墟,肯定是很疲 惫,又累又饿。但他还能够坚持下去,实在了不起。B B、 3636 个小时是多久?(两个白天一个黑夜,五十多节的语文课)带着各自的体会,自由练 读,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为什么?C C、在漫长的 3636 个小时里,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一直都在挖,你体会到了什么?(父亲的爱,坚定,疲惫不堪)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同学们, 这可是地震中的 3636 个小时啊。 也许会发生 一一也许会发生一一

11、 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 一一 3636 小时。时间就这样在推移, 艰难的挖掘还在继续, 父亲还是一无所获, 也许他曾经挖出了其他遇难 者的尸体,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一一我来问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苦苦挖掘?是信念。承诺。深深的爱。J J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师:3636 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女同学,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A A、哪里有血迹?(身上、手上、脚上 到处都是)读好这个词B B、这血迹有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呢?在这漫长的3636 小时里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让父亲变得衣服破烂不堪

12、,到处都是血迹呢?C C、是啊,就让我们记住这位历尽艰辛,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的形象。男同学,读。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全班,读。此情此景,让我想起 5.125.12 汶川大地震后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形象、一个动作、一段言语。请同学们来看。|(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男儿有泪不轻弹,此刻,这个痛失女儿的男人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 生命甜甜的梦, 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 亲爱的宝贝, 如果你能活着, 一 定要记住, 我爱你天下的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已 进行了 3 36 6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