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越来越爱读书的考察_第1页
我国人民越来越爱读书的考察_第2页
我国人民越来越爱读书的考察_第3页
我国人民越来越爱读书的考察_第4页
我国人民越来越爱读书的考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人民越来越爱读书的考察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于年10月开头全面启动,在全国范围内对70周岁(含)以下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分别进行阅读状况考察。本次考察执行样本城市为57个,掩盖了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我国的省会城市(除乌鲁木齐市和港澳台地区外)根本纳入到本次调查的样本城市中。本次调查有效问卷为19005份,其中,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为4386个,占23.1%;农村样本比例为26.1%。经过样本加权,可推及全国11.84亿的人口规模。以下是对18-70周岁人群的调查结果。我国国民对阅读作用的认知较高68.8%的国民认为当今社会阅读对于个人的生存和进展来说“非常重要”或“比拟重要”

2、。图(略):我国国民对阅读作用的认知男性和女性对阅读重要性认知上差异不大;城镇人口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比农业人口略高;高学历群体对阅读作用的重要性认知显着高于低学历群体;在18-29周岁年轻群体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要显着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0.1%,同比增长了0.8个百分点。年龄较轻者、学历较高者(尤其是博士研讨生的图书阅读率高达XXX.0%)的图书阅读率显着高于对应的人群;“同学”的图书阅读率最高,达86.4%,“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老师/医生”等人群的图书阅读率也显着高于“离退休人员”和“农夫或农夫工”等群体。男性的图书阅读率为52.9%,高于女性约

3、5.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6.9%,高于农村居民11.1个百分点。我国国民最喜爱的图书类型前十位文学日常生活经济管理医药卫生历史军事法律心理科普教育农业读者最宠爱作家排名金庸鲁迅琼瑶曹雪芹古龙巴金郭敬明老舍冰心罗贯中读者最宠爱的十本书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围城简爱射雕英雄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天龙八部方与圆读者最喜爱的杂志排名读者知音青年文摘故事会家庭家庭医生特别关注女友时髦瑞丽国民上网率年,我国国民上网率为41.0%(推及人口数为4.8544亿),比20XX年的36.8%增长了4.2个百分点,涨幅为11.41%。数字化阅读方式稳步增长年,我国国民中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占24.6

4、%,同比增长了0.1个百分点。16.7%的国民通过网络在线阅读,同比增加了1个百分点;14.9%的国民接触过阅读,同比增长了2.2个百分点;4.2%的国民运用PDA/MP4/电子词典等进行数字化阅读,与上年持平;2.3%的国民用光盘读取,同比削减了1个百分点;1.3%的国民运用其他手持阅读器进行数字化阅读,同比增30%。由此可见,网络在线阅读和阅读是两大主要数字化阅读方式。年我国国民中,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2.0%,同比增长了2.3个百分点。新媒体接触时长在增加年,我国识字国民每天接触的传统纸质媒介以报纸的接触时间最长。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为21.02分钟,人均每天读

5、书时长为14.70分钟,人均每天读杂志时长为15.40分钟,人均上网时长为每天34.09分钟,人均通过阅读的时长为6.06分钟。与上年相比,国民每天平均接触报纸、图书、期刊的时间有所下降,而上网和进行阅读的时间则在增加。数字出版消费情况我国国民每年阅读的花费为15.03元。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52.1%的读者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能够接受的一本电子图书的平均价格为3.45元。选择数字阅读的原因首要原因是“取得便利”,其次是“便利信息检索”。此外35.4%的人由于“收费少甚至不付费”。数据显示,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91.0%的读者阅读电子书后就不会再购置此书的纸质版,9.0%的读者表示阅读电子书后还会购置该书的纸质版。我国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1.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许多,6.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拟多,58.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拟少。对个人阅读情况表示不满意的比例占32.1%,对个人阅读情况表示满意的比例占16.1%。5.6%的国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