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永远不能忘却的事故_第1页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永远不能忘却的事故_第2页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永远不能忘却的事故_第3页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永远不能忘却的事故_第4页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永远不能忘却的事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灾难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986年4月26日这一个值得所有人类永远铭记的一天。在这一天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核事故;在这一天人类对核能应用有了新的认识;从这天以后,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十几万人遭受核辐射,一生承受痛苦。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事故地点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的普里皮亚季市事故时间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乌克兰普里

2、皮亚季(俄语:)普里皮亚季创建于1970年,原用作安置兴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建筑工人及工作人员。它作为当时苏联的模范市镇,原有约5万居民,并且在由建造至核事故前,该镇人口每年都增加1,500人。因为处于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疏散区内而成为被彻底废弃的城市。在核事故发生后开始建造新城市斯拉夫蒂奇(俄语:、英语:Slavutych)以取代普里皮亚季。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事故损失死亡人数:死亡人数:9.39.3万人万人致癌人数:27万人经济损失:180亿卢布以上采用绿色和平组织数据,官方统计要少。已毁坏的已毁坏的4 4号机组号

3、机组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前苏联的西部地区、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为严重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事故处理正在建石正在建石棺棺的的4 4号机组号机组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事故影响事故后,全欧洲受到核辐射的剂量示意图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畸形事故之后核安全事故n u

4、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2、切尔诺贝利事故原因2%低浓铀,低浓铀,2台汽轮发电机组台汽轮发电机组, 1660根工艺管道、每根内装根工艺管道、每根内装2个组件、个组件、每组件有每组件有18根燃料棒,根燃料棒,211根控制棒。根控制棒。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2、切尔诺贝利事故原因 1 国家层面上安全监管机构及制度不落实,监管不得力,核电站管理混乱; 2

5、设计缺少安全标准,安全分析不充分,设计中包含了不安全因素; 3 运行人员培训不足,对机组特性缺乏理解,操作人员没有掌握有关反应堆工艺过程的专门知识,也不懂得反应堆潜在的危险; 4 工作大纲质量低劣,操作规程有缺陷,甚至有错误; 5 5 从上到下,普遍缺少安全文化意识。从上到下,普遍缺少安全文化意识。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3、核事故分级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3、核事故分级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3、核事故分级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6、d e n t3、核事故分级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4、核事故应对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4、核事故应对1.一旦出现了核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应该怎么办?答: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应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与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消息。其次,迅速采取必要的保护自己的防护措施。例如可以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应关闭门窗,关闭通风设备。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组织、有序的撤离。当判断有放射性散布事件发生时,切记不能迎着风,也不能顺着风跑,应

7、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并迅速进入建筑物内隐蔽。采取呼吸防护,包括用湿毛巾、布块等捂住口鼻,过滤放射性粒子。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射性污染。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2.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答: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就需要采取一些个人防护措施。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质所致剂量减少约90%。体表的防护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对已受到或可疑受到体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员进行去污,方法简单,只要告诉有关人员用水淋浴,并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起来,直到以后有时间再进行检测或处理。要防止将放射性污染扩散到未受

8、到污染的地区。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4、核事故应对3.什么情况下采取隐蔽措施?答:有较大量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的突发事件的早期和中期,隐蔽就是主要防护措施之一。大多数建筑物可使建筑物内的人员吸入剂量约降低一半。隐蔽一段时间及烟云通过后,隐蔽体内空气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会上升,此时进行通风是必要的,以便将空气中放射性浓度降低到相当于室外较清洁的水平。因而对持久的释放而言,隐蔽的防护效果较差。隐蔽时间一般认为不应超过两天。4.撤离多远才是安全的?答:在通常情况下,首要任务是限制辐射暴露的发生。主要通过疏散或隐蔽受影响人口,来减少放射性烟云沉降的影响。根据

9、大气中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和当时的气象条件(例如风向和降水等),并依据爆炸的中心范围,国家将会确定在多大半径范围内应采取紧急隐蔽防护措施。核安全事故n u c l e a r a c c i d e n t4、核事故应对 6.“服碘防护”指的是什么?答: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将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作为一种防护药物分发给居民服用,以降低甲状腺的受照剂量。7.什么情况下服用稳定性碘?答: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有可能摄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状腺内,使这个器官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此时服用稳定性碘就可减少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的碘。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性碘,就能阻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沉积。8.服用稳定性碘应注意什么?答:对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