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史地两大高峰_第1页
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史地两大高峰_第2页
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史地两大高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格式屈原与李白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史的两大顶峰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浪漫主义起源于屈原的楚辞。 屈原而降,才人代出,曹植、阮籍、郭璞、鲍照、李白、李贺、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诗词作家,各以其不同的题材和风格为古代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荣耀。 其中屈原和李白更是群山起伏中的两座顶峰。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主X创作自由,描写自然,注重民间文学艺术上尊创新反模仿,重奇特而轻平凡,想象丰富,幽深奇谲,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描写奇特的情节,塑造非凡的,独特的性格等特点。浪漫主义诗歌形式新颖,格律自由,辞藻华美,比喻动人,句锻字炼,色彩瑰丽,一、屈原浪漫主义之先河。屈原前 340前 278,名平,字

2、原。屈原是是我国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开创者。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 . "九歌"等。1、楚辞"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开浪漫主义之先河。"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寂静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 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 一是诗歌的体裁即

3、诗体,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即书名 。楚辞体特征:A. 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如"离骚"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复。B. 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 ,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过失落。C.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2、"离骚"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所以“楚辞体 又被称为 “骚或“骚体。"楚辞"中屈原的"离骚" ,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源头:&q

4、uot;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 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梦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3、屈原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开展的影响屈原在继"诗经"以后,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为我国文学开辟了另一影响深远的传统, 从而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艺术表现力。 屈原作品为

5、我国积极浪漫主义的开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开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 如"离骚"中那些上天入地的梦想与追求反映了屈原在现实中对理想的苦苦探求。此外如"九歌" 、"天问"等还采用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为素材,其想象之大胆、丰富,古今罕有。屈原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特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还有意识地学习屈原积极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李白的诗篇,也是大量罗智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等入诗,构成一幅幅雄奇壮丽的图画

6、。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等诗篇都以夸张的手法展现出浪漫主义精神和奇特的意境, 这与屈原的作品有着相似之处。 李白被认为是屈原之后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家, 他的人生经历、 思想意识、作品风格与屈原都有极其相似的地方, 他认同屈原。 对屈原的创作成就, 李白 给予很高的评价 :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江上吟" ) 而他的创作也明显受到了屈原的影响。二、李白浪漫主义的有一顶峰李白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 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技巧, 并使浪漫

7、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 在诗篇中到达高度的统一, 把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他的诗纵横驰骋,腾挪变换,展现出一往无前的创造。在他的诗中,诗人将浪漫主义精神渗透于各种题材, 浪漫主义精神情怀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高度的统一。李白的诗比屈原的辞所概括的生活更深更广, 他着眼的不是一个集团 , 而是整个时代。屈原主要是通过浪漫主义的独白 , 表达了政治上的失败而产生的痛苦与矛盾 , 而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渗透到一切主题中去 , 接触到封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 使浪漫主义的诗歌开展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1、豪迈而

8、奔放的气势(一 ) 描写客观事物 , 表现出不可羁勒的力量。如诗人笔下的黄河 :“黄河西来决昆仑 , 咆哮万里触龙门。这里的黄河奔腾咆哮 ,冲决一切 , 呈现出不可驯服的形象。再如诗人笔下的长江和高山 :“举手可近月 , 前行假设无山。这咆哮愤怒 , 一泻千里的江河 , 奇险挺拔 , 高出天外的峰峦 , 都表现出冲决束缚 , 追求自由的不可阻挡气概。(二) 抒发主观感受 , 表现出强烈、炽热的感情。李白的诗往往直抒胸臆 :在黑暗的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时, 渴望摆脱羁绁 , 腾风凌云 , 得到自由 : “大道如青天 , 我独不得出。;“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 !;“但用东山谢安石 , 为

9、君谈笑静胡沙。;“君看石芒砀 , 掩泪悲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千古等沉痛诗句。 在李白的诗歌里 , 或爱、或恨、或兴会淋漓、 或嘻笑怒骂 , 种种强烈炽热的感情 , 汇成一股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 震动着读者的心弦。(三) 句法变化多端 , 不受格律的束缚。在句法上 , 长短错落 , 变化多端。如“噫 , 吁口戏 , 危乎高哉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蜀道难" ) 等。还出现一些散文化的诗句。如“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 玉山自倒非人推。二、丰富而奇特的想象(一) 丰富的想象。现实事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景物、梦中境界等等 , 在李白笔下 , 无不成为想象的媒介

10、。通过这些媒介 , 诗人的想象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 任意驰骋。而这种任意驰骋的想象又是以现实为根底的 , 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让超现实的描写为更深刻地反映现实效劳。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诗人借助梦境 , 开展大胆的想象 , 描绘了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风马等超现实的想象 , 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 , 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 , 表现了崇高的理想。诗中写梦醒后对梦境的议论更直接表示了他在现实中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得不开心颜 的斗争精神。又如"月下独酌"其一中自己受到打击 , 政治失意 , 感到孤独时 , 把明月

11、想象成为自己的友人。(二) 奇特的想象想象往往出人意表 , 新颖不俗。但出人意表又入情理之内 , 新颖不俗而不流于怪谲。试看"哭*善酿纪叟" :纪叟黄泉里 , 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 , 沽酒与何人 "诗中想象纪姓老人死后还应继续酿酒。 这本来是不可能的 , 但诗人却像真有其事一样 ,执著地继续想下去 : 夜台中没有李白 , 你卖酒给谁呢 " 这种想象好似出自一个天真的孩子 ,确实奇特新颖。 但正是这种想象把老人“善酿的形象 , 诗人与老人的深厚情谊 , 特别是老人死后 , 诗人对他的思念都深刻地表达了出来 , 完全符合情理。三、大胆而恰切的夸张李白经常

12、使用夸张这种艺术手法 , 来表现强烈、炽热的激情。从那大胆而恰切的夸张中 , 也表现出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李白在"北风行"中用了“燕山雪花大如席句 , 来表达北方雪大天寒。他总是在生活真实的根底上进展夸张。 因此 , 往往越是夸张 , 现实生活越是表现得深刻、真实。四、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在李白的诗歌中往往通过比喻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的形象。一是形象:感情本来是抽象的 , 而诗人用滔滔江水或千尺深潭水来比喻感情 , 就把感情变成了可感可触的形象 , 鲜明地呈献在人们的眼前。二是做到了贴切 : 比喻与友人别情之长 , 绵绵无尽的流水正有长的特点 ; 比喻友人送我深情 ,

13、千尺潭水正有深的特点 ; 比喻愁情不断 , 抽刀断水正有不可断的特点。这都是用与被比喻的事物有共用特征的形象做比喻 , 使比喻显得十分贴切。三是生动 : 形象本身就具有生动的特质。在李白的诗中 , 还引用了大量典故。这些典故 , 一般也起着比喻作用。诗人把许多揭露批判最高封建统治者不便直言的思想感情 , 通过用典故尽情地表达出来 , 而且这些典故能够引起人们的丰富联想 , 往往比直言表达来得更深刻 , 更有感人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力量五、清新而自然的语言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 又都是通过他那独特的清新、自然的语言而表达出来的。李白主X写诗要“清水出芙蓉 , 天然去雕饰。这正是他自己

14、诗歌那种清新而自然的语言风格形象化的概括 , 也正是他学习民歌语言风格的结果。如 :长安一片月 , 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 , 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 , 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秋歌"人道横江好 , 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 , 白浪高于瓦官阁。"横江词"语言朴素简洁 , 不假雕琢 , 又活泼生动 , 音节和谐 , 颇有民歌风味 , 但他又不是单纯地以民歌语言为模式 , 而是经过加工提炼 , 既不失民歌语言的本色 , 又有含蓄精炼的特点。如 :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土。"静夜思"蜀国曾闻子规鸟 , *还见杜鹃花。一回一叫肠一断 , 三春三月忆三巴。"*见杜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