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_第1页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_第2页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_第3页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李淳风,是岐州雍人。其父李播,隋朝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李播“颇有文学,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文集十卷,并做?天文大象赋?。这些,对李淳风一生的学术取向,无疑有一定的影响。?旧唐书?本传说李淳风“幼俊爽,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早在贞观公元627-649年初年,李淳风在李唐王朝就崭露头角了,而起因就是由于他的天文学造诣。唐初行用的历法是傅仁均编撰的?戊寅元历?,这部历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李淳风对之做了详细研究,提出了修改意见,唐太宗派人考察,采纳了他的部分建议。在古代,历法编撰是专门之学,一般学者很难

2、问津,而李淳风对?戊寅元历?提出修订意见时才20多岁,这自然要引起人们注意。他也因此得到褒奖,被授予将仕郎,进入太史局任职,从此开场了他的官方天文学家的生涯。?旧唐书·李淳风传?载:李淳风,隋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生于岐州雍今陕西凤翔岐山镇,其父李播,隋朝时曾任县衙小吏,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颇有学问,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十卷、?天文大象赋?等。因此,从小被誉为“神童的李淳风在其父的影响下,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学、阴阳之学,9岁便远赴河南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17岁回到家乡,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李世民的谋士,参与了反隋兴唐大起义。618

3、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李淳风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唐贞观元年627年,李淳风以将仕郎直入太史局。在置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的太史局,李淳风如鱼得水,充分展现其才智,鞠躬尽瘁40年。成就1、他改进汉代落下闳创造的天文浑仪,加黄道、赤道、白道三环古称三辰仪,使天文观测更便捷准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唐以后所制浑仪都仿此构造,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复制的古浑仪亦仿此构造。2、他受诏主持并与国学算学博士梁述、太学助教王真儒等注解的?周髀算经?和?古算十经?颁行为全国教材,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教材,对后世东方数学影响宏大深远。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一直沿用到近代。李约瑟博士称其为:

4、“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着作注解.3、他25岁上书改进?戊寅元历?,唐太宗亲自主持专家评议,最终采纳了李淳风七条建议。4、他编着?晋书·天文志?时,总结的慧星尾“夕见那么东指,晨见那么西指,常背太阳的规律,比西方早九百多年。被李约瑟誉为“天文学知识的宝库,对后世天文学开展影响深远。5、他集近40年对天文观测、推算的成果,编制了?麟德历?,而成为他在太史局工作的收山杰作,术者称其精细。6、他在淳风村隐居期间,用自己设计的“三脚鸡风动标观风、测风,并将风定为八级,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古代科学家,1000年后,欧州人才在李淳风所定八级风根底上细化为十三级风。李淳风不仅在科学理论

5、中成就卓着,而在着书立说上也成就颇丰:1他25岁就着了天文观测和历算的?法象志?七卷;2他受诏编注了?晋书?、?隋书?、?五代史?等;3他着?文思博要?、?演齐民要术?等;4他与袁天罡合着?推背图?,预言了“太平天国、“清兵入关、“日本侵华等历史事件,被誉为东方千古预言奇书;5他着?宅经?,而被尊为风水宗师;6他着?六壬阴阳经?,而被尊为六壬祖师;7他编着中国古代第一部星象巨着?乙巳占?,被誉为中国古代星象百科全书,是一部古代气象学专着,具有重要的文化史和科学史价值。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

6、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清楚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老师应具有的根本概念都具有了。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搜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

7、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8他着?金锁流珠引?、?太上赤文洞神三篆注?而成为道学经典名着,并成为唐代道家名人。因此,明代杨维贞指出:“古今知天文历数者,应首推李淳风.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