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 水B 二氧化碳C 水和二氧化碳D 灰烬2.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以下图所示,过一会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搜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 由于氧气缺乏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B 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C 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D 蜡烛中含有炭黑3.以下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B 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C 蜡烛火焰被吹灭,说明温度降低了D 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4
2、.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雾,片刻后取下,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由此你认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 蜡烛中含有水C 蜡烛有含有二氧化碳D 蜡烛中既有水又含有二氧化碳5.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可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且杯内壁变黑,由此可以得到启发:从失火的高层楼房逃生,应选择的正确方法是A 用干毛巾捂住口鼻,往楼下冲B 尽量往楼顶跑C 尽量贴近地面爬行撤离D 假设得不到及时救援,可跳楼6.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蜡烛燃烧前瓶
3、内只有氧气B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 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D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7.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 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C 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8.以下有关蜡烛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软,不溶于水B 蜡烛沉入水底,说明它的密度比水的大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亮堂的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D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9.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能观
4、察到A 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B 均匀的变黑C 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D 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10.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描绘错误的选项是A 放出大量的热B 发出黄色的火焰C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 火焰分成三层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响B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C 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D 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12.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枯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参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
5、描绘有以下几点: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聚集;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防止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对描绘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 正确错误B 正确错误C 正确错误D 都正确13.从一支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很多现象。火焰温度最高的是_,最亮的是_,温度最低的是_。欲使烧杯内的水温度上升较快,那么应利用火焰的_加热。用一个干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很快有一层_,说明蜡烛燃烧时有_生成。把另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上的石灰水变_,证明蜡烛燃烧时还有_生成。把一块碎瓷片放在蜡烛火焰的内焰中,有_色
6、的_生成,说明内焰燃烧不充分,有部分碳没有被氧化。用一空纸筒罩在烛火的外面,观察到有大量_产生,说明了_。14.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假设_填序号,但这样做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
7、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15.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展如下探究。请填写以下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下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点燃蜡烛后,把一只干净枯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燃烧后生成了;石蜡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答案解析1.C【解析】分别取一个枯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将烧杯正放,
8、倒入澄清石灰水并震荡,会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A【解析】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过一会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搜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由于氧气缺乏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应选择A。3.D【解析】石蜡能浮于水面,那么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A正确;石蜡能用小刀切割,那么说明石蜡的硬度小,故B正确;因物质燃烧需要到达一定温度、与氧气接触,那么蜡烛被吹灭,那么说明温度降低了,故C正确;用干冷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滴生成,只能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而不能确定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4.A【解析】在蜡烛的燃烧实验中,观察到
9、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迅速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说明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A选项正确。5.C【解析】尽管二氧化碳密度比较大,但在玻璃杯很小的空间内,两支蜡烛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变小了,会漂在上面,所以使上面的蜡烛缺氧先熄灭,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楼房逃生时,应伏低身子逃出。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可滤出有害气体,所以A说法不正确;B.楼房失火产生的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变小,二氧化碳会上升,且产生的烟等有害物质也会上升,不能向楼顶跑,所以B说法不正确;C.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变小会上升,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楼房逃生时,应
10、伏低身子逃出,所以C说法正确;D.因为是高层着火,跳楼会造成身体伤害,所以D说法不正确。6.B【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展分析,反响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56%,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到达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场时瓶内含有其他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任何化学反响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A.反响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56%,说明蜡烛燃烧前装置内不只有氧气,故A错误;B.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到达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B正确;C.任何化学反响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不会减少,故C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1、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故D错误;7.D【解析】蜡烛燃烧后,假设取一个枯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将烧杯正放,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会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白烟就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所以蜡烛能重新燃烧;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是黄色火焰,故D错误。8.B【解析】将蜡烛放入水中,可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B项不正确。9.A【解析】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温度越高,火柴梗炭化的越快,故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10.C【解析】蜡烛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蜡烛的
12、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但这不属于现象的描绘。故答案应选C。11.C【解析】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响,应选项A说法正确;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应选项B说法正确;蜡烛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应选项C说法错误;蜡烛受热熔化,只是蜡烛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项D说法正确。12.D【解析】分析题中实验可知,该实验是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及现象,由日常生活经历知,蜡烛燃烧产生气体,故应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搜集生成的气体;因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故应用枯燥的冷烧杯,以利于水蒸气的凝结,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
13、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应向反响后的气体中参加石灰水,并采用振荡的方法使二者充分接触,为了防止气体散逸,应将烧杯迅速倒置,故这四点描绘都正确。13.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水雾;水;浑浊;二氧化碳;黑;炭黑;黑色物质;蜡烛燃烧不充分,可产生黑色炭黑。【解析】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及性质可知,从一支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很多现象。火焰温度最高的是外焰,最亮的是内焰,温度最低的是焰心。欲使烧杯内的水温度上升较快,那么应利用火焰的外焰加热。用一个干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很快有一层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水生成。把另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上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时还有二氧化碳生成。把一块碎瓷片放在蜡烛火焰的内焰中,有黑色的炭黑生成,说明内焰燃烧不充分,有部分碳没有被氧化。用一空纸筒罩在烛火的外面,观察到有大量黑色物质产生,说明蜡烛燃烧不充分,可产生黑色炭黑。14.1水蒸气2A 不能 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3C A【解析】据1的现象,可推得假设B不成立;因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故操作2是为了验证假设A成立与否,但这样做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为无法判断二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资保险公司中国区资深理赔员全职聘用合同
- 国际工程承包法律风险防范协议
- 冷链物流运输与智能监控系统合作协议
- 抖音智慧城市智慧环保合作协议
- 固态电池安全标准制定与执行合同
- 智能在线教育课程退费争议快速响应协议
- 肝硬化护理要点
- 血液透析护理病人
- 金属矿产投资咨询合同(2篇)
- 癫痫手术的护理
-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 2025宿迁辅警考试题库
-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手册含饮食、运动
- 2025年森林管护员考试题及答案
-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的国际比较研究
- 研究院内部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流程
- 中考语文试卷名著专题汇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段赏析题(截至2024年)
- 2019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19S406
- KCA试题库完美版
- 2024年中国扁平吊装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10月自考中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