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公开课《角的分类》说课稿_第1页
四年级上册公开课《角的分类》说课稿_第2页
四年级上册公开课《角的分类》说课稿_第3页
四年级上册公开课《角的分类》说课稿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上册公开课?角的分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角的分类?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的、学习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展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角的分类?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三课时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接触了角的知识,对于直角、锐角、钝角也有了一些理解,本单元是在二年级的根底上抽象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而本节课那么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根底上,认识两种新的角平角和周角,同时借助角的度数这一要素,明晰这五类角的关系。 二、说学情分析

2、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仍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仍然以形象详细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原型学习平角和周角,同时针对我们学生语言表达才能较弱这一问题,课上我注重培养学生说完好话及数学语言表述的严谨性。 三、说学习目的 结合我校崇真课堂的教学形式,我认真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制定了如下学习目的: 1.学生通过预习和观察动态课件演示,经历知识发生和开展过程,知道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以及锐角与钝角的度数范围,并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这五类角,理解这五类角的关系。 2.结合课件动态演示,认识各类角的形成过程和角的分类过程,体验

3、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和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四、说学习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学段目的中图形与几何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平角和周角,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不同的角。 学习难点:理解平角和周角的动态形成过程及五种角之间的关系。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段目的的要求,我采用演示讲解法,通过课件动态演示来帮助学生学习新知。 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交流中体会角这五种角的关系。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到达以上学习目的,突出重点、打破难点,本节课设计了个环节。 一复习铺垫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道题 区别锐角、钝角、直角,目的是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根底入手,为学习新知做

4、充分的准备。 二预学 通过预学单,学生初步理解: 1平角、1周角的度数以及五类角的关系。 1.什么是1平角?1平角是多少度? 2.什么是1周角?1周角是多少度? 3.举出生活中平角和周角的实例 4.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这五个角有什么关系? 二展学 展学这个环节分为三个层次进展教学,自我展示、同桌交流和小组讨论。 1、动态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课件动态演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自我展示说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度数范围。 2、认识平角 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说出平角。提问:1平角等于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观察、交流,得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板书:1

5、平角=180°这样的设计是帮助学生直观感知角的开展与形成过程,获得新知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想一想:平角是一条直线吗?学生在观察、考虑、交流中发现:平角具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是一个角不是一条直线。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会独立考虑,体会数学根本思想与根本方式 3、认识周角 课件动态演示。提问:1周角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 板书:1周角=360°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历,试着给出周角的定义 最后让学生考虑:周角就是一条射线吗?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中发现;周角具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是一个角不是一条射线。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会独立考虑,体会数学根本思想与根本方式 4、探究锐角、

6、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这五种角关系。学生可能只会根据它们度数特点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我会适当提示直角、平角和周角有什么关系?板书:A.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B.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学生通过独立考虑,能答复出1周角=2平角=4直角。板书:1周角=2平角=4直角这个环节的目的是,通过探究学习,可以启发学生独立考虑,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才能 三练学 本环节主要是结合课本中习题进展练习。由浅入深,逐步进步。 1、课件出示根底练习,分一分,填一填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目的一的达成程度 2、我是聪明小法官,老师口令,集体出示手势判断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目的二的达成程度 2

7、、第3个练习是寻找生活中的角。设计意图:认识角并能在生活中找出这些角,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思想 四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才能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进步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进步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前提和根底。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

8、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我这样设计板书:力求做到中心突出,简洁明了,条理明晰,便于增强学生记忆,启发学生思维,进步教学效果.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