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器械护士基本技术操作器械护士基本技术操作 器械护士的基本技术操作是手术配合的基础,是质量器械护士的基本技术操作是手术配合的基础,是质量与效率的基本保证。器械护士常用的基本技术操作有:与效率的基本保证。器械护士常用的基本技术操作有:器械,敷料传递法器械,敷料传递法安,取刀片法安,取刀片法穿针引线法穿针引线法手术器械台的准备手术器械台的准备 刀片安装宜采用持针器夹持,避免割刀片安装宜采用持针器夹持,避免割伤手指。安装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伤手指。安装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背侧,将刀片与刀柄槽对合,向下嵌入;背侧,将刀片与刀柄槽对合,向下嵌入;取下时,再以持针器夹持刀片尾端背侧,取下时,再以持针
2、器夹持刀片尾端背侧,稍稍提起刀片,向上顺势推下。如图稍稍提起刀片,向上顺势推下。如图一一 安安,取刀片法取刀片法 术中对血管破裂出血或预防性止血常术中对血管破裂出血或预防性止血常常进行组织结扎或缝扎,按不同部位的血常进行组织结扎或缝扎,按不同部位的血管大小可采用不同的缝针,缝线。常用的管大小可采用不同的缝针,缝线。常用的穿针引线法包括穿针引线法包括3种:种:穿针带线法,血管钳穿针带线法,血管钳带线法,递线法。带线法,递线法。二二 穿线引线穿线引线 (一)(一) 穿针带线法穿针带线法标准标准:穿针带线过:穿针带线过程中要求做到程中要求做到3个个1/3,即缝线的回头线占即缝线的回头线占总线长的总线
3、长的1/3;持针器夹持缝针在针尾的后;持针器夹持缝针在针尾的后1/3处,并稍向外上;持针器开口前端的处,并稍向外上;持针器开口前端的1/3夹持缝针。夹持缝针。传递时,将缝线绕到手臂或传递时,将缝线绕到手臂或用环指、小指将线夹住,使术者接钳时不用环指、小指将线夹住,使术者接钳时不致抓住缝线影响操作。常用于血管组织结致抓住缝线影响操作。常用于血管组织结扎。扎。 穿针带线法穿针带线法方法方法:1.右手拿持针器,用持针器开口端的前右手拿持针器,用持针器开口端的前1/3夹住缝针夹住缝针的后的后1/3处。处。2.左手接过持针器,握住中部,右手拇指、示指或左手接过持针器,握住中部,右手拇指、示指或中指捏住缝
4、线前端穿入针孔。中指捏住缝线前端穿入针孔。3.线头穿过针孔后,右手拇指顶住针尾孔,示指顺线头穿过针孔后,右手拇指顶住针尾孔,示指顺势将线头拉出针孔。势将线头拉出针孔。4.拉线过针孔拉线过针孔1/3后,右拇指、示指将线反折,合并后,右拇指、示指将线反折,合并缝线后卡入持针器的头部。缝线后卡入持针器的头部。5.若为线轴,右手拇指、示指捏住线尾,中指向下若为线轴,右手拇指、示指捏住线尾,中指向下用力弹断线尾。用力弹断线尾。 (二)血管钳带线法(二)血管钳带线法标准标准:血管钳尖端夹持缝线要:血管钳尖端夹持缝线要紧,以结扎时不滑脱、不移位为准。一般钳尖端紧,以结扎时不滑脱、不移位为准。一般钳尖端夹持缝
5、线夹持缝线2mm为宜,过多较易造成钳端的线移位,为宜,过多较易造成钳端的线移位,缝线挂不住组织而失去带线作用。传递方法同穿缝线挂不住组织而失去带线作用。传递方法同穿针带线。常用于深部组织的结扎。针带线。常用于深部组织的结扎。方法方法:1.右手右手握血管钳,左手拇指,食指持缝线一端。握血管钳,左手拇指,食指持缝线一端。2.张开张开钳端,夹住线头约钳端,夹住线头约2mm。(三)单纯递线法(三)单纯递线法标准标准:术者接线的手缝线的中后术者接线的手缝线的中后1/3交界处,轻甩线尾后恰好留出线的前端给对侧交界处,轻甩线尾后恰好留出线的前端给对侧手握持。手握持。方法方法:1.拉出缝线,右手握住线的前拉出
6、缝线,右手握住线的前1/3处,左手持线中后处,左手持线中后1/3处。处。2.术者的手在中后术者的手在中后1/3交界处接线。交界处接线。3.当术者接线时,双手稍用力绷线,当术者接线时,双手稍用力绷线,以增加术者的手感。以增加术者的手感。 (一)器械传递的(一)器械传递的原则原则1.速度快,方法准,器械对,力度适当。速度快,方法准,器械对,力度适当。2.根据手术部位,及时调整手术器械。根据手术部位,及时调整手术器械。3.及时收回切口周围的器械,避免堆积,防止掉地。及时收回切口周围的器械,避免堆积,防止掉地。4.把持器械时,有弧度的弯侧向上;有手柄的朝向术者;单把持器械时,有弧度的弯侧向上;有手柄的
7、朝向术者;单面器械垂直递;锐利器械的刃口向下水平递。面器械垂直递;锐利器械的刃口向下水平递。5.切开组织前,递长镊,湿纱垫数块保护周围组织,切口下切开组织前,递长镊,湿纱垫数块保护周围组织,切口下方铺治疗巾一块防止污染器械;切除后,递碘伏棉球消方铺治疗巾一块防止污染器械;切除后,递碘伏棉球消毒创面,接触创缘的器械视为污染,放入制定盛器;残毒创面,接触创缘的器械视为污染,放入制定盛器;残端缝合完毕,递长镊撤除切口周围保护纱垫,不宜徒手端缝合完毕,递长镊撤除切口周围保护纱垫,不宜徒手拿取,否则应更换手套。拿取,否则应更换手套。三三 器械的传递器械的传递 (二)器械传递方法 器械传递的器械传递的方法
8、方法:(1)对侧传递法:右手指握凹侧上的)对侧传递法:右手指握凹侧上的1/3处,四指握凹侧中处,四指握凹侧中部,通过腕部的适力运动,将器械的柄环部拍打在术者部,通过腕部的适力运动,将器械的柄环部拍打在术者掌心上。掌心上。(2)同侧传递法:右手拇指,环指握凹侧上)同侧传递法:右手拇指,环指握凹侧上1/3处,通过腕处,通过腕下传递。左手则相反。下传递。左手则相反。(3)交叉传递法:同时递两把器械时,递对侧器械的手在)交叉传递法:同时递两把器械时,递对侧器械的手在上,同侧的手在下,不可从术者肩或背后传递。上,同侧的手在下,不可从术者肩或背后传递。注:手术刀的传递:注意勿伤自己或术者,手持刀背,刀刃注
9、:手术刀的传递:注意勿伤自己或术者,手持刀背,刀刃面向下,尖端向后呈水平传递。面向下,尖端向后呈水平传递。三三 器械的传递器械的传递 (一)敷料传递的(一)敷料传递的原则原则1. 速度快,方法准,物品对,不带杂物。速度快,方法准,物品对,不带杂物。2.及时更换切口敷料,避免堆及时更换切口敷料,避免堆积。积。3.纱布敷料应打开。浸湿,成角传递,固定带或纱布应留有一端纱布敷料应打开。浸湿,成角传递,固定带或纱布应留有一端在切口外,不可全部塞入体腔,以免遗留在组织中。在切口外,不可全部塞入体腔,以免遗留在组织中。(二)敷料传递的(二)敷料传递的方法方法1.纱布,纱垫的传递:成角传递,应特别注意进出的
10、数目,做到心中有纱布,纱垫的传递:成角传递,应特别注意进出的数目,做到心中有数。目前应用较多是显影纱布,可透过数。目前应用较多是显影纱布,可透过X线,增加体腔手术敷料使用线,增加体腔手术敷料使用的安全性,并在其一角有布带,使用时,将其留在切口外,防止误的安全性,并在其一角有布带,使用时,将其留在切口外,防止误入体腔。入体腔。2.其他的传物品递法:其他的传物品递法:带子传递带子传递:用血管钳带线法,常用于对组织进用血管钳带线法,常用于对组织进行悬吊和牵引。行悬吊和牵引。引流管传递法:血管钳夹住头端传递,反折引流引流管传递法:血管钳夹住头端传递,反折引流管后用蚊式钳固定。管后用蚊式钳固定。橡皮筋传
11、递:手指撑开胶圈,套在术者右手橡皮筋传递:手指撑开胶圈,套在术者右手上上花生米传递:用血管钳夹持传递花生米传递:用血管钳夹持传递脑棉的传递:浸湿后示指脑棉的传递:浸湿后示指依托,术者用镊子夹持棉片的一端。依托,术者用镊子夹持棉片的一端。四四 敷料的传递敷料的传递 五五 手术器械台准备手术器械台准备 (一)无菌台使用(一)无菌台使用原则原则1.选择范围较为宽广的区域开台。选择范围较为宽广的区域开台。2.徒手打开外层包布,用无菌持物钳徒手打开外层包布,用无菌持物钳开内层包布,顺序为:先对侧,后近侧。开内层包布,顺序为:先对侧,后近侧。3.无菌包打开后未被污染又无菌包打开后未被污染又重新包裹,有效期
12、不超过重新包裹,有效期不超过24h。4.无菌巾打开并暴露于无菌环境中超无菌巾打开并暴露于无菌环境中超过过6h,应重新更换或加盖无菌巾。,应重新更换或加盖无菌巾。(二)无菌台的(二)无菌台的建立建立:无菌台的铺巾至少:无菌台的铺巾至少4层,四周垂于台缘下层,四周垂于台缘下30cm。无菌巾一旦浸湿,应立即更换或加铺无菌巾,同时摆放两个器械台无菌巾一旦浸湿,应立即更换或加铺无菌巾,同时摆放两个器械台时,可采用直角形或平行放置,手术人员最好穿折叠式手术衣或在时,可采用直角形或平行放置,手术人员最好穿折叠式手术衣或在其后背加铺无菌巾,避免手术衣后襟触碰器械台造成污染。其后背加铺无菌巾,避免手术衣后襟触碰器械台造成污染。(三)使用(三)使用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器械护士穿手术衣,戴手套后,方可进行器械器械护士穿手术衣,戴手套后,方可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动伤害与防护策略
- 社群创业直播咨询方案
- 工厂安全培训教室内容课件
- 外阴白斑与DNA损伤修复-洞察及研究
- 游戏开发团队协作激励机制探讨-洞察及研究
- 华城管理制度
- 跨境安全协同机制-洞察及研究
- 高频电源散热研究-洞察及研究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机械厂财务管理制度
- 关于无梁楼盖和梁板式楼盖经济性的比较
- 第十四杂环化合物
- RB/T 306-2017汽车维修服务认证技术要求
- GB/T 5454-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
- 《数学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 《细胞工程学》考试复习题库(带答案)
- 粤教花城版小学音乐歌曲《哈哩噜》课件
- 第六讲:RCEP服务贸易与投资解读课件
- 展筋丹-中医伤科学讲义-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检测检验作业指导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咪达唑仑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