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课件:低中频的原理及应用_第1页
《电子电路》课件:低中频的原理及应用_第2页
《电子电路》课件:低中频的原理及应用_第3页
《电子电路》课件:低中频的原理及应用_第4页
《电子电路》课件:低中频的原理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低中频的应用低中频的应用绪 论(一)电疗法1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法、电水浴疗法2低频电疗法 01000Hz 感应电疗法 电兴奋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体操)功能性 电刺激疗法(FES) 痉挛肌电刺激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 间动电疗法 电睡眠疗法 各种调制波的脉冲电疗法 作用于中枢循环作用 锻炼肌肉 止痛、改善血液循环 3中频电疗法 1000100000Hz 干扰电疗法 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音频疗法) 调制中频电疗法第三章 低频电疗一.概述 利用低频率(1000HZ,)小电流(100mA),低电压(100V)的脉冲电流 治疗疾病。 TITITTI三角正弦矩形梯形锯齿IT低

2、频脉冲电疗法的应用分类低频脉冲电疗法的应用分类主要刺激神经肌肉、使肌肉收缩的低频电疗法主要刺激神经肌肉、使肌肉收缩的低频电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表面电极,植入电极感应电疗法(可用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主要作用为镇痛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低频电疗法主要作用为镇痛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低频电疗法间动电疗法超刺激电疗法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TENS)高压低频脉冲电疗法(HVPC)脊髓电刺激疗法(SCS)促进骨折和伤口愈合的低频电疗法促进骨折和伤口愈合的低频电疗法电极植入式微电流刺激疗法(直流电)负极促进骨折愈合TENSHVPC以其他治疗作用为主的低频电疗法以其他治疗作

3、用为主的低频电疗法电兴奋疗法电睡眠疗法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常用常见的为红色标记二.基本知识1.频率 f=1/T T=1/1000 100ms的刺激时间,强度 必须达到基强度。(2)刺激持续时间引起骨骼肌收缩所需要 的最短时间至少在1/100000秒 以上。(3)刺激强度变化率指脉冲电流在单位 时间变化的速度, 即在单位时间 内电压或电流增加或减少的数值。(4)刺激电流的频率电刺激重复次数, 应有一个适当的范围,超过此范围 可使原先的有效刺激变为无效刺 激。再次刺激与前次刺激的间隔时 间必须大于有效不应期。(二)促进局部血循环1.血管舒缩神经有调节2.引起肌肉收缩促进血液,淋巴液回流 机理(1)

4、轴突反射(2)三联反应 小动脉直接刺激 轴突反射 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3)肌肉活动释放的化学物质的刺激 刺激肌收缩ADP,ATP肌肉血管扩 张血循增快(4)对植物神经的作用(三)镇痛作用1.即时镇痛作用2.延缓镇痛作用治疗几次后出现 机制:(1)神经机制 闸门控制学说 掩盖效应 皮层干扰学说(2)体液机制:内源性与吗啡样物质 Enk(脑啡肽):3-4min End(内啡肽):3-4h 3.多次治疗的镇痛作用(1)减少缺血缺氧(2)减少酸中毒(3)使有毒物质,致痛介质,代谢产物的排出 加速(4)减少水肿(5)改善营养代谢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痛作用(1)泛化性抑制(2)觉醒中枢(四)消炎作用 五

5、.常用的低频脉冲电疗法 (一)感应电疗法1.感应电流: 特点(1)强度,频率,脉冲持续的时间均不 规则,脉冲时间短 (2)双向 (3)非对称性 (4) f=60-80HZ, T=12.5-15.7ms 尖形正波t有效为(1.75-2.5ms)2.生理特征(1)电解作用不明显:电灼烧机会小(2)有兴奋正常N-M的能力 完全性强直收缩力量=4单收缩 当f50-60HZ,肌肉产生完全性强直收 缩。3.方法原理(1)兴奋正常神经肌肉 完全性强直收缩力量=4单收缩 当f50-60HZ,肌肉产生完全性强 直收缩。(2)兴奋植物神经 提高血管肌肉张力(3)兴奋感觉神经 小强度帮助恢复皮肤感觉障碍 大强度治疗

6、癔病性麻痹4.临床应用(适应症)(1)外科 周围神经部分轻度损伤(股外侧皮 神经) 治疗腰损伤,腰肌劳损 纠正姿势不正常的脊柱侧弯引起的肌肉收 缩 废用性肌萎缩,防止肌组织粘连 (2)内科 呼吸肌治疗(慢支,哮喘,肺气 肿) 提高平滑肌张力(胆道蛔虫症) 癔症性的失语,癔症性的瘫痪 治疗神经衰弱(暗示疗法)(3)皮肤科:皮肤感觉障碍 5.禁忌症(1)痉挛性肌麻痹(2)心力衰竭,安放心脏起搏器的患者(3)急性化脓性炎症(4)有出血倾向患者(二)电兴奋疗法1.物理特性多采用交,直流两用的治疗机2.原理利用强感应电流和直流电兴奋组织 后,发生继发性抑制的原理进行治 疗。3.治疗技术(1)神经衰弱(2

7、)胆道蛔虫症(3)腰扭伤 4.适应症及禁忌症(1)适应症缓解肌紧张,缓解肌痉挛(2)禁忌症严重心衰,心率失常,心脏起 搏器,孕妇(三)N-M电刺激疗法(电体操疗法) 又称NMES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1.作用原理 正常的N-M电刺激疗法 失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疗法 2.治疗技术 (1)电极导电橡胶或金属(2)部位对于四肢远端及面部的小肌肉可用单点刺激法,主极置于运动点处,另一电极为辅极,面积较大置于肌肉远端,刺激大块肌肉,采用双向脉冲双点刺激法,将电极作用于肌肉两端。3.临床应用(1)周围神经功能损伤,废用性肌萎缩,治疗 痉挛肌(2)内

8、脏平滑肌功能失调(3)矫正畸形(4)锻炼呼吸肌,锻炼及增强正常肌肉的力量(四)间动电疗法1.定义:在直流电的基础上叠加经过半波或全 波整流后的正弦电流而成。2.类型(1)密波:由50HZ正弦交流电经全波整流后 叠加在直流电基础上而成,频率 100HZ,T=10ms,幅度恒定。(2)疏波:由50HZ的正弦交流电经半波整流 后叠加在直流电基础上而成,频率 50HZ,间歇10ms。(3)疏密波:由50HZ的正弦交流电整流后叠 加在直流电基础而成,但1s为半 波整流,下一秒为全波整流, 两者交替出现,整个周期为2s(4)间升波:由疏波和密波交替出现而成,与 疏密波不同者在于密波持续8s, 疏波为4s,

9、整个周期为12s,一 组密波保持恒定,另一组缓慢地 由零增至峰值后再由峰值降为0。 、 (5)断续波:由疏波断续出现而成,其通电 和断电时间各为1s,整个周期 2s.(6)起伏波:疏波断续而成,所不同的是通 断电时间为4s,且疏波是缓升缓 降。3.优点:主要是防止和延迟适应现象的产生。 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间升波疏密波 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小动脉扩张,改善血循环:密波4.治疗作用:(1)止痛 止痛时间:间升波疏密波疏波和密波 止痛原理:与间动电作用时的掩盖效应及消除纤 维间的水肿压痛有关。(2)促进周围血液循环(3)兴奋神经肌肉组织5. 治疗技术电流的选择 止痛:短期用密波,长

10、期用疏密 波或间升波 改善血液循环:阴极以密波作 用,以疏密波作用局部 促渗出物吸收:疏密波 锻炼废用肌萎缩:断续波/起伏 波 缓解肌紧张:疏密波或疏波电流量:1-2mA,2-3mA通电时间:每个部位:3-6min疗程:急:每日1次或每日两次 5-6日 慢:每日1次或隔日1次 10-12次电极作用方式 痛点:阳极放在痛点近端,距 阴极2-3cm 神经干:沿神经行走 神经根:相应节段并置 肌肉:小电极起点,大电极止 点电极作用方式 上肢周围血管:锁骨内1/3上 方,另一极放在胸锁乳突 肌前下中1/3交点附近。 下肢周围血管:阳极放在颈 部,阴极放在骶部(五)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疗法)1.

11、定义:亦称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其应 用低频率脉冲电流来控制疼痛的一种 电疗法。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经皮 肤作用于人体,利用所产生的无损伤 性镇痛作用,来治疗以疼痛为主疾病 的电刺激疗法。2.优点:(1)对于各种急慢性疼痛无损伤作用(2)采用电池供电,仪器小,便于携带,操作 简单3.类型(1)普通型(高频型)(2)针刺型(低频型) (3)强刺激型(4)断续型(5)调制型4.作用原理(1)不明确(倾向于闸门控制学说) (2)激活内源性吗啡样肽的释放5.临床应用(1)各种手术后的疼痛(2)促进骨骼愈合(3)各种慢性疼痛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 脊髓的低频脉冲电流(六)功能性电刺激疗法(七)电睡眠疗法

12、(八)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六)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1.定义:应用各种参数的电刺激作用于已丧失 功能或功能不正常的器官或肢体,使 其产生即时效应来代替或矫正器官或 肢体已丧失的功能。2 .原理:当电刺激作用周围神经时,兴奋经神 经传至肌肉引起肌肉收缩,诱发丧失 功能。3.治疗技术(1)宽大脉冲波数十毫秒 f数十毫秒, f 2HZ 应用方波,波宽K+ ,Na+,故速度慢, K+ ,Na+阴极下,而Ca2+,Mg2+阳极下 水化膜:厚度与离子的电荷密度有关 7.蛋白质电离及其等电点(1)碱性下 COOH COO- Pr +OH

13、- Pr +H2O NH2 NH2(2)酸性下 COOH COOH Pr +H+ Pr NH2 NH3+等电状态:在达到某种酸碱度时Pr羟基释放的 H+相当于NH2-所释放的H+,Pr即形 成Pr COOH-的形成,此时Pr正电荷 NH3+ (NH3+)和负电荷(COOH-)的数 量相等,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使Pr等电状态的那种酸碱度 称为。人体体液偏碱:等电点偏酸8.电泳和电渗(1)电泳和电渗是直流电通过胶体时同时出现 的两种现象。胶体 分散剂均匀的媒质组成(水) 分散质由1-10um的悬浮颗粒组成 (Pr)对于蛋白质溶液来说 电泳:带负电的蛋白质向 阳极移动就是 电渗:水向阴极移动就是

14、。 水向阴极移动 1.Pr较多COOH电离后形成 COO-和H+,H+形成水合氢 离子带正电,向阴极移动 的原因 2.胶体等两相物质,当两相相 接触且介电常数不同时,介 电常数大的带正电 (2)电泳和电渗的结果 使阳极下蛋白质密度升高,水分减少,阴 极下蛋白质密度减少,水分升高对细胞膜 的通透性和神经兴奋性有重要的意义。 四.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技术(一)治疗设备1.直流电疗机-利用晶体管,电压100v,INa+,直径大Cl-, 轻重 3.寄生离子存在的影响4.药物浓度-浓度低,离解度多,溶液中离子数 增多,导入增多 VB,VC,肝素5%以下,药物浓度 增多,导入增多 肝素75%时,不再增加 5.

15、皮肤状态:含水量增多,导入增多 儿童,青年老年 涂二甲基亚砜,药物导入量增多1倍 七 治疗方法 1.衬垫法-浸药液的纱布作用于衬垫极上 2.水电浴法-药液倒入浴槽中 3.体内直流电药物导入法-将药液以口服,肌 服,病灶,腔内注射等输入体内,体表相应做直流电治疗 4.体腔法-药液盛入特制的体腔电极 八.离子导入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一)适应症1.神经科末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肌无力症,功能性头痛,偏头痛,神经衰弱。2.内科高血压病,胃溃疡,胃炎,胃肠痉挛,关节炎3.外科淋巴管炎,淋巴腺炎,慢性静脉炎,肌炎,肌痛4.五官科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慢性 扁桃体炎,慢性咽炎,中

16、耳炎, 神经性耳聋。5.妇产科慢性附件炎,功能性子宫出血, 闭经。6.小儿科周围神经损伤留下的后遗症,手 足抽搐症 7.皮肤科皮肤疤痕,皮肤溃疡,皮肤化脓 性感染(二)禁忌症 恶液质,心衰,出血倾向第四章 中频电疗法一.概述 应用频率为1-100KHZ的电流进行治疗疾病 的方法二.分类(多采用频率在2000-8000HZ之间) 1.等幅正弦中频电疗:音频(在声波范围内),音频 电磁场疗法,超音频电疗法。2.低频调制中频电疗(1)干扰电 传统干扰电-静态 动态干扰电 立体动态干扰电(2)由不同波形调制的中频电疗法3.低频电混合电疗法:音乐电频,波动电疗法三.特点1.电阻作用明显下降,电流正、负高

17、低交替进行(交流电),不会产生分解产物,阻抗比低频明显下降,电流明显增强,作用深度加大,比低频,直流电作用深。(无电解作用)2.人体组织不发生电解现象,高频交流电,正负电极变化快,无正负电极之分,是一种不断改变方向的交流电,不在体内某一端积聚。特异性.对,的作用()感觉神经蚁走感针刺感束缚感()运动神经综合多个脉冲周期的连续作用可引起兴奋,对感应电不能引起兴奋的变性,仍可兴奋,且不引起疼痛。()引起肌肉收缩引起肌肉收缩的阈值比疼痛的阈值低得多。4.对局循的作用()在胸部,上肢,颈部通以中频电流血流量增多()在下腹两侧通以中频电流血流量增多5.对生物膜通透性作用能扩大细胞之间的空隙或组织间隙所致

18、,提高活性生物膜的通透性四.中频电疗的治疗作用(一)镇痛作用1.即时镇痛 闸门控制学说(粗纤维) 吗啡样物质的产生2.延缓止痛 (1) 改善局部血循环,缓解缺血性痉 挛 (2)缓解酸中毒 (3)缓解水肿 (4)促进K+,激肽,ATP,胺类等致 痛物质移除 (5)改善营养代谢 (二)改善血液循环 由50-100HZ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 途径:1.刺激皮肤轴突反射血管 扩张 2.刺激感觉神经血管活性肽 3.刺激肌肉收缩肌代谢产物, 乳酸,ADP,ATP 4.抑制交感神经血管扩张 (三)消炎作用1.消炎方式 (1)改善局部血循环非特异性 炎症 (2)含直流电成分的电流特有 特异性炎症2.治疗疾病风湿性

19、关节炎,神经炎,颈椎病,腰 椎间盘突出,肌扭伤,附件炎,胃肠 功能紊乱综合症,前列腺炎。(四)软化疤痕,松解粘连 以音频软化疤痕1.一切疤痕组织皮肤疤痕2.腹腔内脏粘连(炎症,损伤,手术创伤,肠梗阻) 3.静脉炎4. 关节损伤,肌韧带发炎5.注射药物后的硬结6.外伤后的血肿机化(五)锻炼骨骼肌和平滑肌1.优点:(1)对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刺激小,不易引起疼痛(2)无电解作用,不易损坏皮肤(3)作用深度大,易致肌肉收缩(4)还能兴奋和促进平滑肌蠕动2.治疗不同肌肉(1)胫前肌背屈锻炼足背屈(2)增强肌力例如石膏固定期间配合治疗(六)治疗NS疾病1.中脑、间脑调节法对言语障碍的矫治(MDM)(1)原理

20、:是用弱电信号经颅作用于脑的中心 结构,选择性的激活中枢调节系 统,使神经细胞分泌增加,提高循 环血液中的鸦片样多肽的含量。(2)针对现象:言语发育迟缓,书写障碍伴言 语障碍。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电兴奋完全变性直流电刺激部分变性感应电刺激()音乐电疗法分别置病侧颞肌和轮匝肌处,用、组音乐疗法()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刺激面部诸肌.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偏瘫.股外侧皮神经炎干扰电疗法.周围神经损伤神经震荡,神经挫伤,神经 断裂(等幅正弦中频法)五.各种中频电疗法概述(一)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音频电疗法).定义:用1000-10000的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分类:音频电疗法(1000-20,

21、000HZ)超音频电疗法音频电磁场疗法.作用原理()镇痛作用正弦调制中频电,干扰电,间动电等()促进血循环()软化疤痕,松解粘连()消炎,浸润硬结()调节作用()提高细胞膜通透性,使药物进入人体()音频叠加直流电离子导入.临床应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肥厚,机化,粘连()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慢性炎症()平滑肌张力低下与尿路结石.操作方法()衬垫()对置或平置()20-30min/次,10-20次一个疗程.注意事项()心前区不可放置()孕妇()电流强度防水疱(二)干扰电疗法(emec疗法)1.传统干扰电又名交叉电流疗法()定义:将两路f=4000与f=4000+- 100HZ的正弦交流电通过两组

22、电极交叉输入人体,在人体内电流交叉处形成干扰场,在干扰场中按无线电学上的差拍原理“内生”由0-100HZ的低频电所调制的调制中频电流。 ()基本知识组组差额4000HZ 4000-4150HZ 0-150HZ/15秒(大范围)4000HZ 4050-4100HZ 50-100HZ/15秒(小范围)4000HZ 4090HZ 90HZ/10秒(易适应)差 额治疗作用100HZ,90-100HZ1.抑制交感神经2.止痛50-100HZ1.止痛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3.促进渗出物吸收4.缓解肌紧张25-50HZ1.引起正常骨骼肌强直收缩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差额治疗作用20-40HZ兴奋迷走神经扩张局部

23、动脉引起骨骼肌不完全性强直收缩1-10HZ兴奋交感神经引起正常骨骼肌单收缩引起失神经肌收缩引起平滑肌收缩f=4100+4000/2=4050幅度变化频率4100-4000=100HZ()作用特点人体组织阻抗较低,人体组织不发生电解现象最大的电场强度不在电极下,而在电流交叉点交叉干扰所形成的“内生”的低频调制中频同时发挥低频电与中频电的治疗作用。电流不断变化避免机体产生适应性(4)干扰电的治疗作用镇痛作用抑制感觉神经,效果明显,作用 15-30min明显疗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作用于植物NS对运动神经-骨骼肌作用对周围神经麻痹治 疗,治疗日数最少,疗效最高。对内脏,平滑肌作用改善内脏血液循环,

24、提高平滑肌张力。对NS的作用降压的作用促进骨折愈合作用促进骨痂的形成(5)干扰电的临床应用坐骨神经痛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骨折软组织及内脏纤维增生、粘连平滑肌张力降低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血管疾病2.动态干扰电 (1)定义:在静态干扰电的基础上使中频电流 的幅度被波宽为6s的三角波所调 制,发生一个周期为6s的缓慢的低 幅度变化,两组电流的输出强度发 生周期为6s的节律性交替变化,甲 组电流增强时,乙组电流减弱,6s 后反之,乙组电流增强时,甲组电 流减弱,形成在XY轴方向的节律性 变化,如此反复称之为动态干扰 电。(2)图示XY3.立体动态干扰电(1)定义:在静态干扰电与动态干扰电的基础 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将三路在三 维空间流动的f=5000HZ的电流相互 迭加交叉输入人体。XYZXYZ(2)特点:立体的刺激效应,在X、Y、Z三个方向产生立体空间刺激效应多部位的刺激效应强度的动态变化受刺激部位的动态变化(三)调制中频电疗法(脉冲中频电疗法)1.基本知识 用1-150HZ的低频调制中频(最佳频率) 调制波的波形有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