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眩晕症-一个患者的收集资料 颈椎引起的眩晕一般是头部快速运动引起,没有固定方向的,比方无论不头向左还是右,都会眩晕。而耳石症之所以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因为只有特定方向转动才会诱发此病,比方你向左翻身会眩晕加重,向右就不会!耳石症的眩晕往往是突发剧烈的,天旋地转,持续时间少于1分钟耳石症是五官科范畴的疾病,极其容易漏诊从而被收到别的科室。没有特效药,药物只能改善眩晕不治本,手法复位有奇效。耳石症可为数小时至数周,个别可达数月或数年,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眩晕的成为变化较大,严重者于头轻微活动时即出现眩晕,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眩晕发作后可有较场时间的头重脚轻及飘浮感。 颈椎病引
2、起的眩晕可不象耳石症引发的眩晕。由于目前许多神经内科医生对该病认识缺乏,极容易被当作“椎基底动脉供血缺乏、“颈椎病。耳石症所引发眩晕的时间一般较短,往往少于一分钟。这点就可以跟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做个鲜明的比照来判断!耳石症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不需服药,效果奇特,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这种治疗方法叫做“手法复位治疗。具体就是医生根据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复位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自然也就不会头晕了。 是由于植物神经反射,有的人心慌、胸闷、憋气、出冷汗,患者因为憋气造成拼命喘气,二氧化碳过度排除后,出现低二氧化碳血症,患者
3、会出现手脚发麻、抽筋等表现, 眩晕治愈,恶心、呕吐、心慌、憋气会消失,就像晕车,也会出现恶心、呕吐、心慌、面色苍白等耳石症的眩晕特点常常发生在起床及躺下时,有时是睡眠翻身时,每次躺下及起床时都会发生眩晕 ,每次翻身时都会发生,以至患者不敢躺下睡觉,因为站着及行走时几乎正常。 眩晕是天旋地转,持续时间短,几秒、十几秒不等,很少超过一分钟,这是典型的耳石症 ,手法复位是特效疗法,几乎能手到病除,请注意哦,如果你是这样的眩晕 ,请找专业的大夫为你手法复位,这样省钱、方便、见效快,不要病急乱投医,多受痛苦!当然,也可以找我!颈椎病是一个易复发的常见病,要想控制其复发,首先要找到致病原因,这个致病原因在
4、每个病人身上都是个体化的,对病因的有效处理是抑制复发的关键。其次要分析这个病人为什么得颈椎病,平时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需要进行修正。第三是要进行颈椎活动度的训练,训练时要注意采取轴向的方向进行训练,切不可环型旋转。第四是要进行持续的颈部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只要颈部周围的肌肉力量强壮了,对颈椎就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颈椎的稳定性增强,神经、动脉、交感神经受刺激和压迫的时机就会明显减少。美尼尔氏综合症按神经解剖部位可分为两大类,自内耳迷路到前庭神经核前不包括前庭神经核病变所致的周围性眩晕,和由前庭神经核到前庭的皮质代表区间病变所致的中枢性眩晕,以下即按周围性和中枢性对眩晕进行分类,并重点介绍其
5、中几种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患一、周围性眩晕:眩晕重,呈发作性,起病急,持续时间短数分钟至数天。患者自觉周围物体围绕自己旋转天旋地转,身体上、下、左、右摇晃,为稳定自己不致摔倒常牢牢抓住周围的物体;行走时身体偏向一侧,有时突然歪倒。眼球呈水平性或水平兼旋转性震颤,其程度与眩晕程度一致。倾倒方向、指向偏移方向与眼震慢相方向一致。意识清楚,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耳鸣耳聋。常见的几种美尼尔氏综合症有:1. 耳部炎症引起的眩晕: 多为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迷路周围炎症: 为骨迷路周围的小房有炎症刺激了膜迷路,发生轻度眩晕,眼球震颤,乳突部疼痛,也可能有呕
6、吐和缓侧面肌力弱,前庭功能正常。2局限性迷路炎: 多起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最常见的是胆脂瘤侵蚀水平半规管的骨壁,引起阵发性眩晕,旋转时加剧,眼球震颤、恶心、呕吐、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耳聋,前庭功能正常。3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 多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乳突炎。由于细菌经前庭窗、蜗窗侵入迷路,常引起较重的眩晕,眼球震颤。眼球震颤慢相方向与肢体倾斜方向一致,均向患侧,伴恶心、呕吐,不完全性神经耳聋,前庭功能减退。当迷路外的感染控制后,前庭刺激病症也逐渐消失,听力亦可逐渐恢复。4弥漫性化脓性迷路炎: 多见于溶血性链球菌或第性肺炎球菌所致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也可以继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和局限性迷路炎急
7、性发作之后发生。化脓菌侵入迷路,膜迷路很快化脓并被破坏,骨迷路内充满脓液。临床表现为早期发生严重的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失调等病症,病变早期眼球震颤快相指向患侧快相,在3-14天的强烈的前庭刺激病症后,膜迷路已完全破坏,眼震那么向健侧慢相向患侧,并向患侧倾倒。此时前庭功能丧失,患耳全聋,眩晕终止。骨迷路内的脓液可经内耳道或穿破骨壁而侵入颅内,发生颅内化脓性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2. 美尼尔氏病: 眩晕呈间歇性反复发作,常突然发生,开始时眩晕即到达最严重程度,头部活动及睁眼时加剧,多伴有倾倒,因剧烈旋转感、运动感而惊恐万状。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和眼球震颤,随耳聋的加重而眩晕减轻,完全
8、耳聋时眩晕停止。发作过后疲乏,嗜睡,持续数天发作停止,间歇期平衡与听力恢复正常,屡次发作后听力减退。至完全耳聋时,迷路功能消失,眩晕发作即可终止。美尼尔氏综合症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水肿。关于此病的病因学说较多,如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学说、代谢障碍学说、病灶及病毒学说和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学说等等。总之,目前公认的关于美尼埃氏病的发生经过是:因膜迷路积水、水肿,耳蜗管、椭圆囊和球囊均显著膨胀,而膜性半规管并不膨胀。由于耳蜗管内积水膨胀,使蜗管的前庭膜突向前庭阶,外淋巴间隙被阻塞,同时,又因椭圆囊和球囊膨胀突入壶腹和半规管,所以内淋巴压力猛烈增加,超过限量时,即突然发生眩晕、恶心呕吐等病症。在早期耳
9、蜗管膨胀时,Corti氏器因所受压力不等,使听力时好时坏,至Corti氏器因长期受压而变质时,听力可消失。此病多发生于青壮年,20-40岁,老年少见,小孩及20岁以下者罕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差异甚大,约占眩晕病人的9.7%-30%。将美尼尔氏综合症的各项症候归纳为如下四类:1眩晕 眩晕发作可突然出现而无前驱病症,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严重程度常不一致。 发作开始时眩晕即达最重程度。由于剧烈的周围物体旋转感和自身运动感而使患者极为惊恐,常用力抓住床缘或其他物体死死不放。睁眼及动头时都使眩晕加重。眩晕使自觉物体旋转的方向可不一样。剧烈眩晕发作之后,仍有头晕、轻度旋转感,多为身体或周围物体不稳、晃
10、动的感觉。并觉全身疲乏、思睡。此种情况常持续数天,逐渐减轻而自行缓解。发作间期长短不定,数日、数约乃至数年发作一次。发作间期作前庭功能试验多显示有轻度障碍,如变温试验时患者前庭功能减弱。2眼球震颤 由于膜迷路半规管受累,在眩晕发作时,可出现短暂的水平性眼震,有时呈轻度水平和旋转混合性眼震。久病者眼震可不明显,甚至消失。假设两侧内耳病变程度相等,或病变进展缓慢,眼球震颤可根本不出现。3耳鸣和耳聋 美尼埃时并每次发作前多先有耳鸣、耳聋,有时可先存在数月之久。因病变多为一侧,故耳蜗病症也多发生于一侧耳朵。约占1/10的患者为双侧耳鸣及耳聋。眩晕发作前有时耳鸣格外加重,多为持续性高音调耳鸣,以“呼呼声
11、为背景,混有锋利的尖叫声或机器声。发作期耳鸣尤为突出。耳聋于耳鸣同时发生,位神经性耳聋,有的在美尼埃氏病发生之前即有耳聋出现约占50%,而每次眩晕发作都使听力进一步减退,因而呈阶梯式逐步加重。病程初期低音听力损害比高音明显,以后,随病变进展,各种音频的损失几乎相等。比拟纯音听力损失更为明显的是语言区分能力的减退,这是音频变质和复听引起的。在发作间期检查可发现单侧神经性耳聋,Rinne氏试验阴性,骨导偏向患侧。此外,由于内耳压力增高,患者可有耳内闷胀或压迫感,有时伴有同侧耳痛或头痛。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症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患者可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有腹部不适或腹泻。如果前
12、庭的病理性兴奋由前庭核扩展到网状结构上性激活系统时,那么可出现突然的意识障碍。美尼尔综合征与美尼尔氏病表现相似,病程演变规律不同,多为持续性,发作时间长,与原发病相消长,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和局灶体征。常为前庭炎症、外伤、出血、脑膜炎、小脑脑桥角肿瘤的继发病症。3. 位置性眩晕: 眩晕与头部位置及运动有密切关系。前庭周围性病变和中枢性病变都可引起位置性眩晕。前庭周围性病变主要见于内耳的耳石病变,或由于外伤、感染、血管闭塞,使前庭器官发生萎缩。临床表现为在某种特殊的头位,通常是患耳处在最低点时,经数秒的潜伏期发生中等程度的眩晕、恶心,极少有呕吐。眼球震颤也需要数秒钟约5秒的潜伏期才出现,主要是旋转性
13、,或水平性及旋转性。眩晕和眼震只持续很短的数秒时间。在重复诱发位置时,眼震反响及眩晕程度都迅速减弱,有人称此为“疲劳现象。前庭中枢性病变主要见于后颅窝病变如肿瘤、蛛网膜炎影响脑脊液循环,或椎动脉在头位改变时出现供血不全。临床表现在很多方向上头位置变化时,都可引起眩晕及眼球震颤的发生。起病迅速,没有潜伏期,重复试验时没有疲劳现象。眼球震颤的形式也不一样。前庭周围性病变与前庭中枢性病变引起的两种不同的位置性眩晕,可作位置性眼球震颤诱发试验来鉴别。嘱患者坐在床上,头偏向一侧,使其努力注意检查者的前额部。检查者用双手抱住患者的头部,并迅速的将患者身体向后推倒,呈仰卧位,头低于床面呈45度,并使其头部向
14、一侧扭转45度角。如果出现眼球震颤,即维持头位于该位置30秒钟,记录眼球震颤的方向、节律、持续时间。以后扶患者做起,恢复坐位,此时检查者在观察其相反方向的眼球震颤的突然出现。然后将头转向另一侧,并重复上述试验。位置性眼球震颤分为两型,疲劳型和非疲劳型。疲劳性眼球震颤的产生,其潜伏期约5-10秒,震颤持续5-30秒,而且只有当头部位于一个特定的位置时才出现眼震,震颤方向虽然不定,但通常其快相指向下侧耳朵。待震颤消失后,再重复此诱发眼震的位置,反响减弱甚至消失。非疲劳性眼震,只须将患者的头部置于一定的诱发位置即能引出,只要位置不动,眼球震颤可一直维持。头向任何一侧旋转时均可产生震颤,其方向亦随头部
15、的旋转方向不同而变。眼球震颤的快向经常指向下侧耳朵,重复试验并不产生反响的减低。目前,多说学者认为,疲劳性位置性眼震是前庭周围性病变的特征,位前庭器官-球囊和椭圆囊损害的结果。而非疲劳性位置性眼震是前庭中枢性病变的特征,与后颅窝结构受损有关。非疲劳性眼球震颤出现究竟是因为中枢结构的哪一部位损害,尚不清楚,但位置性眼球震颤的诱发试验对于位置性眩晕的判定确实具有相当的价值。前庭周围性位置性眩晕极为常见,在眩晕患者中占18%。有报道,在睁眼作位置试验所查到的位置性眼球震颤的患者,有80%是属于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常发生于50-60岁的妇女。眩晕具有周围性、位置性、眼震易疲劳性的三个特点。病症持续时间
16、短暂,能自行缓解。前庭功能试验可无异常,有些患者位置性眼震诱发试验阳性为其唯一的阳性体征。故有人建议,凡疑为本病者均应作此项检查以免漏诊。由于此病预后良好,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又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头部外伤、耳病、老年人、噪音性损害及应用链霉素等都可以使球囊、椭圆囊的耳石变性,变性了的耳石由于地心引力作用而移位,于是导致眩晕和眼球震颤的发生。4. 前庭神经元炎: 是一种前庭神经元的病变,病变部位可位于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末梢的整个通路上。一般认为可能为病毒感染所致。发病年龄为20-60岁平均39岁的成人,偶见于儿童。大局部患者在起病前先有病毒性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史。
17、起病突然,常在睡醒后发病,临床表现为严重、持续性眩晕,伴跌倒,闭目卧床、不敢动、不敢睁眼,剧烈呕吐,持续性快速眼球震颤,慢相指向患侧,双侧前庭功能试验不正常,以患侧前庭功能减退明显,无耳鸣耳聋及神经系统体征。通常发作2-3天后病症减轻,也可持续达6周左右。本病极易与美尼埃氏病相混,两者的鉴别要点是:1前庭神经元炎极少有耳蜗病症耳鸣和耳聋,而此病症是美尼埃的主征之一。2前庭神经元炎的眩晕持续时间较长,痊愈后很少复发,而复发性眩晕那么是美尼埃氏病的特点。3前庭神经元炎多有病毒感染发烧的前驱病症,而美尼埃氏病一般无前驱病症。5. 躯体疾病时的前庭障碍,包括:1 颈性眩晕: 这是由于颈部不同疾患引起的
18、一组症候群,名称繁多,如椎动脉压迫症候群、椎动脉供血缺乏、外伤性颈性头痛、颈椎病症候群、颈性偏头痛、颈后交感神经丛症候群或叫Barre-刘永祥二氏症候群等等。各个名称都只是强调了此症候群的的某一个病因或某一类症候。病因,造成颈性眩晕的病因很多,有以下几方面:椎动脉在穿行颈椎横突孔过程中受压 多时颈椎肥大性脊椎炎时骨刺压迫椎动脉造成,特别适当颈部转动或过伸时造成压迫。骨刺最常见的部位是颈4-5及颈5-6水平,亦即颈椎活动最大的部位。有些患者颈椎并无骨刺,但在颈部转动时,椎动脉仍可见到狭窄,特别是颈1-2水平,说明日常的头部活动中由于有颈肋或周围有纤维带压迫。此外,许多患者有椎动脉畸形,特别多见的
19、是位于椎动脉起始段的异常,因为锁骨下动脉与椎动脉均位于前斜角肌与颈深筋膜之间,因而在颈部活动时,颈肌尤其是前斜角肌就可压迫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的起始部而致椎动脉供血障碍,或者在椎动脉于颈6横突孔处受到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肌腱绞扼压迫。在这种情况下当头颈转动时可见一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根据观察,一侧椎动脉受压、阻塞并不引起脑干供血缺乏。当一侧椎动脉受压而引起病症的患者其另一侧椎动脉常有发育异常或其他病变,如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或骨刺压迫等。但是单纯椎动脉的机械性压迫,很难完全解释颈性眩晕发作。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 早在1926年,Barre和刘永祥就推测由于颈椎关节炎而刺激颈后交感神经
20、从引起眩晕、头痛、颈痛等症候群。其后许多人都支持这种看法,认为椎动脉接受来自星状神经节与颈中神经节形成的椎交感从支配,此部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椎动脉痉挛产生眩晕。临床许多事实确实说明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较之椎动脉机械性受压阻塞对此病之发生具有更重大的作用。例如有的骨刺压迫椎动脉的患者不经手术,而只作椎动脉造影或普鲁卡因星状神经节封闭后,病症即明显改善或消失,脑电阻图亦改善。其他因素 某些颈部病变或软组织炎症、外伤的患者,有眩晕、头痛等发作,除可能由于刺激颈部交感神经丛而导致血管功能异常外,还可由于颈部肌肉、韧带等的损伤后反响性水肿,干扰了颈部的紧张反射,使得这些病理性冲动通过深部感受器,不断经过
21、颈1、2、3神经的后根,在经由脊髓小脑束、橄榄小脑束及网状小脑束等传导通路向小脑及前庭神经核不断发放,以致引起眩晕、眼球震颤等的发作。临床表现 颈性眩晕只有少数单纯表现眩晕,多数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供血缺乏病症,因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眩晕 此系主要病症,出现率在90%以上,眩晕的性质可多种多样,如动摇感,旋转感,站立不稳感,浮动感等。但近半数以上有上述两种以上的感觉,而且大局部位动摇感或旋转性眩晕的组合。眩晕多数呈反复发作性,约半数的患者由于头颈之前后屈或旋转运动引起,局部患者那么由于体位改变、站立过久或行走诱发,美尼尔氏综合症发作时有半数以上伴有耳鸣,约1/3患者有渐进性耳
22、聋,局部患者尚有自发性眼震、位置性眼震。头痛 出现率60-80%,常呈发作性跳痛性质,主要是单侧性,多局限于上枕部或顶枕部,有时有视觉先兆,如眼前一阵发黑或闪光等,且有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植物神经病症,故极易误诊为偏头痛。意识障碍 发作性意识障碍约占25-30%。常于头颈转动时突然发生,伴有普遍性极张力降低,持续时间不超过10-15分钟,少数可达半小时或2-3小时,发作前常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眼前火花、耳鸣等现象,有时无意识障碍而有猝倒发作。视觉病症 约占40%,主要表现为复视、视力减退、幻视不成形者为多及暂时性双眼视野缺损,有些人认为视觉病症仅占少数6-9%除上述病症之外,约有1/3患
23、者可有上肢或面部麻木或感觉异常,绝大局部患者有颈椎棘突,枕大枕小神经或耳大神经压痛,局部患者出现颈部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或有颈响等现象。2全身性疾病: 为轻度眩晕,少数伴有恶心、耳鸣、无听力下降及倾倒和眼震。为高热、缺氧、缺血等影响前庭功能的表现。3药源性眩晕: 使用某些药物后产生眩晕。使用降压药、精神药物,可以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低血压,使前庭神经核血供改变产生眩晕,平卧头晕病症减轻。许多药物可以损害第八对颅神经,从而引起眩晕。如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奎宁、苯妥英纳、水杨酸钠等。耳毒性药物往往在用药数日至数十日出现耳鸣、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和眼球震颤,听力逐渐下降。链霉素引起的眩晕较为
24、常见,其中硫酸链霉素主要损害迷路,双氢链霉素主要损害耳蜗。前庭反响的产生与用药量、个体的差异性有关。敏感着用少量药物即可发病。一般来说,每日用量超过一克成人或肾功能不良者易引起。有人报告,每天给与2克,有2/3的患者出现迷路受损病症;如果剂量减为每日一克,1/6出现病症;应用大剂量如每日3克,除发生眩晕外,三个月左右即出现耳聋。链霉素的神经毒性作用表现在前庭器官和耳蜗两局部,半规管和Corti氏器上的毛细胞都有明显变性。链霉素的毒性一般是在连续注射3-5周后出现,常发生在注射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已经停止注射链霉素几天以后。其临床表现主要是自发性眩晕,大多有周围环境颠簸不定的感觉,很少时旋转性的
25、。患者感到头晕、恶心,行走不稳,步态蹒跚,静卧时好转。前庭功能试验反响显著减退、甚至无反响,且往往是两侧性的。上述病症一般在停药1-2周后好转,但也可持续数月甚至半年以上。前庭器官的损害可能是永久性的,但其临床病症仍可缓解,因为可有其他平衡器官予以代偿 。链霉素对前庭的损害虽然属周围性的,但常不出现眼球震颤,眩晕的发生也非发作性,而且一般无呕吐。二、中枢性眩晕central vertigo眩晕轻,持续时间长。自觉周围的物体旋转或向一侧移动,头重脚轻,站立不稳,可有倾倒。多有意识障碍或昏迷。植物神经病症轻或不明显,较少耳鸣、耳聋。延髓、脑桥、小脑病变常有水平性或水平旋转性眼球震颤,中脑病变为垂直
26、性眼震,中脑以上的前庭通路病变较少眼震。眼震与眩晕程度不一致。眼震慢相方向、倾倒方向与指物偏向方向不一致。常有中枢性损害的感觉和运动障碍体征。常见的几种疾病有:一脑血管病1.椎一基底动脉供血缺乏: 椎动脉左右各一,起于锁骨下动脉,向上穿行于上六个颈椎的横突孔,再经枕骨大孔入颅。椎动脉在颈部走行中并无分支,它与各颈椎的位置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其血流量容易受到颈椎活动的影响。如颅后,两条椎动脉沿着延髓腹侧面向前向内,在脑桥下缘处集合成为一条基底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都发出一些分支入脑,统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该系统的血液主要供给延髓、脑桥、中脑、内耳、间脑、枕叶以及颞叶底面,前庭系统全部均有椎-基底
27、动脉系的分支供给。因此,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缺血必然导致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缺乏大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的患者,多有动脉硬化或颈椎病的病史。临床病征多种多样,相当复杂,主要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摆动性眩晕,自觉双腿发软、站立不稳、地面摇晃、倾斜。伴一过性黑蒙、视野缺损或复视,共济失调、平衡障碍、麻木和延髓麻痹等。各病症具体分述如下:1眩晕 常常是首发病症,据国内资料统计,约占45.5-81.6%。眩晕的性质可为旋转性、浮动性,或双下肢发软、站立不稳,自觉地面摇晃、倾斜。也有相当多的患者眩晕病症并不明显,只有“头晕眼花的感觉。有的伴有单侧或双侧耳鸣及听力减退,听力检查为神经性耳聋。耳蜗病症的出现,提示基
28、底动脉的分支内听动脉供血缺乏,此时要特别注意与美尼埃氏病鉴别。眩晕可自发,也可因患者转换体位、头颈部屈伸和转动时诱发,或使已有的眩晕加剧。2视力障碍 可以表现为一过性黑蒙或视野缺损,主要是影响了大脑后动脉的血液供给所致。如枕叶缺血不太严重,视力仍可保存,但常伴有彩视、眼前闪金花,和偏头痛发作时很相似。3共济失调 表现为躯体位置及步态的平衡失调。倾倒,Romberg氏征阳性,这是由于小脑核前庭系统功能障碍所致。不少患者可出现眼球震颤,其特点符合中枢性眼震的特征。4头痛 大约30-50%以上的病例有头痛发作。头痛主要位于后枕部和顶枕部,其性质为跳痛、胀痛。并常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性神经功能
29、紊乱病症。头痛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颅内外动脉系统通过后枕部和顶枕颞部头皮血管建立侧枝循环,致使这些头皮血管扩张,造成血管扩张性头痛。此症极易误诊为偏头痛,应予注意。5意识障碍 由于脑干缺血累计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时,会发生晕厥乃至昏迷。有的患者可以在突然改变体位时,立即感到四肢无力,双下肢肌张力突然消失而跌倒在地,此时意识可以是清醒的,能很快站起并继续活动。6脑干定位体征 缺血影响了脑神经核团在脑干中穿行的感觉、运动传导束,就会造成脑干定位体症。主要表现为:球麻痹、交叉性瘫痪或四肢瘫、面部和肢体的麻木感或感觉减退等等。当影响多个眼肌运动核团时,还会出现眼肌力弱、复视。当椎基
30、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时,侧上述症候更为严重或难以恢复,定位体征更为显著。椎基底动脉供血缺乏或血栓形成,主要的病因是动脉的粥样硬化,它不仅可以使管腔变窄,血流量减少,还可造成附壁血栓形成,如果硬化斑块或栓子脱落还能造成栓塞。其次颈椎外伤骨折或脱位、颈椎病、先天性环枕畸形、颈椎融合、扁平陆地、及枕骨大孔疝等均可影响或压迫椎动脉引起缺血。其中由颈椎病引起的眩晕是相当常见的,它主要见于颈椎病中的椎动脉型,该病是椎动脉颅外段血流受影响的主要原因。由于颈椎骨刺及退行性关节炎、椎间盘病变,使椎动脉易受压迫,当转颈时一侧之椎动脉更易受压。假设椎动脉本身已有粥样硬化,一侧椎动脉受压迫后,对侧椎动脉无法代偿那么出现
31、病症。临床常见的病症为发作性眩晕,其发作与头颈转动有密切关系。此外,尚可伴有枕部疼痛、猝倒、视觉病症闪光、视野缺失及上肢麻痛。颈椎X常示颈椎肥大性改变。什么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当头位快速移动至某一特定的位置时激发的短暂的、阵发性眩晕与水平型或旋转型眼震。所谓良性,就是可治疗、可自愈;所谓阵发性、位置性,是指头晕的发作时间短暂,并且与头颈转动有关。大局部患者发病表现为休息、或起床时,在床上向某一方向翻身,引起天旋地转,伴恶心、呕吐,必须保持强迫睡姿;有的患者起床或后仰倒床时发作,行走时正常。头晕发作时间短暂,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很少超过一分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怎样
32、引起的。人类之所以能够正常活动,是因为在双侧的耳内有调节身体平衡的器官。其中重要的结构之一就是球囊、椭圆囊。因为在球囊、椭圆囊结构内有感受重心变化的碳酸钙盐结晶,形状像石头,故后者称为耳石,前者称为耳石器。有的医生把由于耳石器病变引发的眩晕称为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原因还在探讨中,有人认为和耳石器中的耳石脱落有关。由于头部外伤、或者年老局部结构退化,耳石器内的耳石从原来的位置上脱落,移位到了别的平衡结构内,头位变动时,引起眩晕。就像儿童手里玩的滚珠迷宫,在迷宫内,滚珠无序游动,导致平衡失调。医生治疗就是通过手法转动,将在迷宫道中滚动的滚珠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去,恢复平衡。什么样的人易患良
33、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由于现在生活丰富多彩,各种活动中,头部的轻微碰撞,都可能日后出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电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使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成为危险人群,但引发的原因不明;社会老年化日益加剧,老年人耳器官功能减退,使得相当一局部老年人的眩晕是由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引起的。因此,得此病的人很多,往往占医院门诊眩晕病人总数一半以上。由于手法治疗有效,许多患者完全康复后,对治疗非常满意、感到医生非常神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应该和什么病鉴别?可是由于大多数人对它认识缺乏,往往被误诊为颈椎病、梅尼埃病、脑供血缺乏。由于药物治疗无效,往往被认为是难治性颈椎病、梅尼埃病、脑供血不主缺乏。良性阵发性
34、位置性眩晕特点是:与固定方向的头位变化有关,时间很短,短于一分钟,有经验的医生通过检查可以发现特殊的眼球运动变化。有的颈椎病病人的眩晕表现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非常相似,颈椎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排除。梅尼埃病除了眩晕外还伴有耳聋、耳鸣、耳闷,而一般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仅是眩晕,无耳聋、耳鸣、耳闷。脑供血不主缺乏循环障碍除了眩晕外,还有复视,共济失调表现,由于脑血管疾病急、重,有可能危及生命,而且许多病人发病时病症不典型,极易误诊。此外,有些脑肿瘤病人早期病症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相同,应该高度警惕。因此,对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耳科医生必须知识全面。面对典型的、与位置变化相关的眩晕,而本专业又无法解释、治疗无效时,神经内科、骨科医生应该考虑排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人应该怎么办?病人一旦得病,应该到有经验的、治疗眩晕的专科医生那里去诊治。首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疾病本身不会危及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数据收集器行业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宝昌镇第一中学高三最后一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网店运营基础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 中药炮制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 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英语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数字化教具发展考核试卷
- 畜牧良种选育与繁殖方法考核试卷
- 精神康复中的压力管理技巧考核试卷
-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考核试卷
- 智慧旅游电子票务管理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焊缝质量检验标准汇总
- 单代号网络图和双代号网络图(习题)
- 小学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4篇(一)
- 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评审指标体系参考
- 2023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版)
- 订单评审记录表
-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课件).
- 第二章导体周围的静电场
- 光电子学(第三章2)
- CIE-31-76-小工具完整版-V1.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