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表格式教案_第1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表格式教案_第2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表格式教案_第3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表格式教案_第4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表格式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3.古诗词二:首共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渚”、“轼” 2个生字,会写“德”、“鹊”等 3个生字。会理解“渚”、“茅店、社林”等字词的意思。2 .抓住诗句的描写,展开想象,由画面感悟出景物的特点。3 .感悟回回美的同时,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含的思 想感情。教学重 点、难点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 悟景色的特点。2难点:同样写月夜景色,表达的感情则/、同,所以要借助诗句,想 象生活画面,并能体会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的相关图片。2 .描写月色的古诗和古诗的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师:

2、王维说过:诗中后回,回中后诗。很多古诗词都是这样,在诗词中描绘了一 幅幅鲜明的画。古诗词中描绘了怎样的图 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 3课一一古诗 词二首2 .师板书课题 3.古诗词二首3 .根据题目,判断诗词,并讲出理由。(1)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 湖楼醉书是诗,因为整首诗的每一行字 数相同。西江月?仪行黄沙道中世- 首词,因为每一行的字数不相同,有多有 少,所以又称为“长短句”。(2)从题目可以分析出:宿建德江 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题 目中已告诉我们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西 江月”。二、学习宿建德江。1.揭题,解题。(1)介绍作者。孟浩然:孟浩然(68

3、9740年),湖北 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 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 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 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740),诗 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 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 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2)介绍建德江。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于浙江省) 的一段。跟着老师一起板书 课题,齐读。根据题目判断诗 词,并讲出理由。全班交流课前搜集 的作者相关资料。看课件中对建德江 的介绍,作个人致 的了解。看课件中的古诗, 自由读,要求读正 确,读通顺。开火车读,集体正 音。2 .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课件出示古

4、诗,指名读诗,读准生 字,强调字音。(2)再读古诗,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 的节奏。3 .想象画面,入境悟情。听老师读,闭上眼 睛想象,你仿佛看 到了什么?(1)教师范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 什么?(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 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大比树低, 月与人亲)说说大家的描述,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 印象?(2)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 的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学生板书)(3)同学们,读着读着,你认为诗中哪 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 中了。(4) “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 新愁是什么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 生:思

5、乡之愁,从“日暮客愁新”可以看 出来。生:从“野旷天低树”可以看出来。你看 原野空旷,只有树相伴,你说孤独不孤独 呢?生:从“江清月近人”可以看出来。“江 清月近人”的意思是:江水清澈,水中的 月亮似乎更接近人了!这月亮,怎能不勾 起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呢?再读古诗,边读边 想象,诗人虽置身 于孤舟之上,思绪 却早已随月飞远。 他的心飞到哪里? 他想到往日与亲人 朋友相聚的情景, 是一幅什么样的情 景呢?(5)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此时的诗人虽 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 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 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情 景呢?(预设1)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和

6、朋 友围坐炉边,把酒言欢(预设2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 诗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诗作对,流连忘 返(预设3)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诗 人和家人相聚树下,其乐融融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 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一一“野旷天 低树,江清月近人怎能不忧愁呢?其 实,是人的内心是多么的不平静啊,怎一 个“愁”字了得!(6)齐声朗读古诗,读出“愁”字。4.借月抒情,拓展古诗。生: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国古代 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月亮 已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大屏幕出示生齐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一李白静 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一杜甫月 夜忆舍弟海上生

7、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张九龄望 月怀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一 王安石泊船瓜洲三、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 .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 苏杭”,这西湖边是杭州美景之一。今天 我们随宋代大诗人苏轼一起去西湖看一 看美景。2 .简单介绍作者与望湖楼。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 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 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 边。3 .初学古诗,感知意思。(1)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

8、对照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 学习,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自学。黑云翻墨:形容乌云很黑,来势凶猛。 忽吹散:忽然就吹散了,时间很短暂。水如天:形容雨过天晴,湖水像天空一样 清澈明净。(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连起来说一说。4 .由诗人手,想象画面,感悟景出示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悟夏天雨到 来前与到来时的特点。云:黑雨:白“未遮山”说明乌云来势凶猛,大有吞噬 一切的快速变化之感。“乱入船”刻画出雨的大而猛。齐读古诗,读出 “愁”字。全班交流自己课后 积累的有关月亮的 诗句。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起交流自己搜集 的作者以及望湖移 的相关资料。|读一读题目,

9、注意 正确的停顿。对照插图,自主感 悟,可以小组合作 学习,也可以利用 工具书自学。想象画面,感悟更 天雨到来前与到来 时的特点。(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 画呢?请说一说。夏天,天空中变化不定,霎时间乌云滚滚, 像泼翻的墨水一样扩散开来,开始时,并 未遮遍青山。黑云继续扩展,不多会儿, 倾盆人雨就卜起来。白色的雨点打在船面 上,像一颗颗跳跃的珍珠往船里乱滚。出示诗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 如天。(1)引导学生想象回向,感受夏天风和 水的大。“卷地”说明风儿特别大,来势凶猛。“水如天”说明水天相接,水儿特别大。(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 画呢?请说一说。忽然,一阵卷地

10、大风吹过,把黑云吹散。 雨过天晴,从望湖楼上向卜望去,湖水像 晴朗的天空一样清澈明净。5.借助景物,体会感情,感悟写法。(1)诗人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情景,像 高明的摄影师一样,拍下湖水、墨云、雨 珠、风吹等景象,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 而前。因此,要仔细观察,抓住形、色、 声来细致刻画,就会让景物活灵活现。(2)通过描写望湖楼下“白雨跳珠”、“水如天”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夏 日之景的无比喜爱之情。四、总结两首古诗的写法。1 .细致描写眼中景,写出景物特点。2 .借景抒情。宿建德江抒发的是对 家乡的思念,旅途的孤独、寂寞之情;六 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抒发的是对西湖 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五、背诵

11、两首占诗。此时你的脑海里浮 现出怎样的一幅回 呢?读句子:卷地风来 忽吹散,望湖楼下 水如天。想象回向,感受更 大风和水的大。跟着老师T总结 两首古诗的写法, 掌握:1.细致描写 眼中景,写出景物 特点。2.借景抒情。课题3.占诗词二首共2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渚”、“轼” 2个生字,会写“德”、“鹊”等 3个生字。会理解“渚”、“茅店、社林”等字词的意思。2 .抓住诗句的描写,展开想象,由画面感悟出景物的特点。3 .感悟回回美的同时,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含的思 想感情。教学重 点、难点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 悟景色的特点。2难点:

12、同样写月夜景色,表达的感情则/、同,所以要借助诗句,想 象生活画面,并能体会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的相关图片。2 .描写月色的古诗和古诗的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复习旧知:朗读古 诗,读出节奏和情 感。说说宿建德江 和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中景 物的特点。品读上阕。读一读,想一想: 此时诗人看到了、 听到了、闻到了什 么呢?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 .指名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情感。2 .分析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 湖楼醉书中景物的特点。二、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 .品读上阕。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 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此时诗人看到了、听

13、到了、闻到了 什么呢?学生结合词的意思来分析。A: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 稻子B: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C: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 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拂,传来阵 阵稻花香和哇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 丰年,那青蛙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 发挥想象,说一说,谈一谈。(2)同桌试着演演说说。读完上阕,你的脑 海里呈现出怎样的 一幅画面呢?先想 一想,然后根据词 的画面说一说。(3)小结:同学们演得真是太好了,说 得真是太好了!这儿的“说”字,是青蛙 在说吗?那是谁在说?(青蛙、农人、作 者自己,都可以,重在体会作者那一刻的 喜悦之情)对呀,作者闻着飘于黄沙岭的

14、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4)读完上阕,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 的一幅画面呢?先想一想,然后根据词的 画面说一说。齐读词,读出意境, 读出画面的美。月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鹊儿都惊醒了, 扑棱棱地离开枝头,飞起来了,引起树枝 摇曳,半夜里,清风徐徐地吹来,让人感 到真凉爽、舒服,风儿还送来一声声蝉的 鸣叫,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开了, 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神清气 爽。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 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在说着“今年 真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传来一片青 蛙的叫声,似乎也在争说丰年。(5)齐读词,读出意境,读出画面的美。品读下阕。|自读下阕,在脑海 中勾勒画

15、面,也可 以和同伴交流感2 .品读下阕。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 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 然发生了变化,接下来又是一幅怎样的情 景呢?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也受,如果有不理解 的地方,可以相互 讨论。全班交流画面,相 机进行朗读练习。大家一起质疑:词 人疾步向前走,想 找个避雨的地方, 过去熟悉的茅店就 在社林的旁边,词 人为什么找不到了 呢?总结下阕,体会诗 人的思想感情。朗读整首词,并背诵。跟着老师一起比较宿建德江和西 江月?夜行黄沙道 中,感悟异同。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 方,可以相互讨论。(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 前。旧时茅店社

16、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天气的悄然变化,他猛一抬 头,看到了-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 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很着急) 引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 见”(3)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 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 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生:道路非常的弯曲、林木茂盛。生:更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 人,听取哇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4)总结下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中的喜爱之情, 更为农民丰收流露出欣喜之情。(5)朗读整首词,并背诵。三、比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 黄沙道中1 .相同点:都写了月亮,都借月抒发感情。2 .不同点:抒发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 借月亮抒发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 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爱 与兴奋之情。四、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三首古诗。2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教者能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