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测试题:12词四首_第1页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测试题:12词四首_第2页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测试题:12词四首_第3页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测试题:12词四首_第4页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测试题:12词四首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 词四首见学生用书B本B42(柘展70、(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水调歌头宋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 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问新雁,边马怨胡笳。 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注释】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宋高宗向金求和, 叶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书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 词即作于其问。1 .词的上阕前两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建议答题字数:50字左右)【答案】作者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

2、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作者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及其作用。解答本题要学会描绘诗歌的主要内容。“秋 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的意思是:秋色日渐变浓, 金黄的菊花传报霜降的信息。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盘山而上,曲折倾斜。作者选用“秋色”“秋霜” “黄花”“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具体描 绘出自己晚年生活的环境和乐趣,为后文 “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 沧海,天净水明霞”这一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据此理解作答即可。2 .本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述。(建议答题字数:50字左右)【答案】对

3、朝政的不满;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感喟;想以山水自娱,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结 合诗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作者写这首词时,金兵南犯,朝廷动荡,作者虽归隐 田园,但仍心系家国的情怀,所以写下此词,借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和对国事 的忧虑之情。作答时重点结合“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问新雁,边马怨胡笳”等 词句。(二)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小重山南宋岳飞昨夜寒!&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释

4、】这首词作于宋朝南渡之后的绍兴八年(1138),宋金“议和”而不准动 兵的历史时期。此时词人仍在抗金前线, 但宋高宗和秦桧力主议和,坚决制止岳 飞再与金国作战。寒!&(qi ng):秋天的蟋蟀。旧山:家乡的山。3 .请发挥想象,描绘上阕画线句子所呈现的画面。(建议答题字数:50字左右)【答案】示例:回想起梦中所见,再无睡意,独自起身在台阶前徘徊。周围静悄 悄的,人们都在熟睡,帘外只有天上一轮朦胧的月亮散下淡淡的冷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学生应抓住词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词,二要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题不能直

5、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写出词人月夜在台阶前徘徊的情景即可。4下阕中词人“欲将心事付瑶琴”,请结合全词,说说词人有哪些心事。(建议答题字数:60 字左右 )【答案】 渴望为国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 南渡后离开故乡时日已久,可是故乡已经落到敌人的手里,有家难归; 自己的抗金之志无人支持,知音难觅;担忧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此词上阕是即景抒情,寓情于景,忧国忧民使词人愁怀难遣,在凄清的月色下独自徘徊。下阕写他收复失地受阻,要抗金却是“ 知

6、音少 ”,内心郁闷焦急,用了比兴手法。词人隐忧时事,吞吐曲折,委婉含蓄,流露出悲凉悱恻之思。全词展现出沉郁悲怆的情怀,节制而深沉,忧思而压抑。据此理解作答即可。(三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甲】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乙】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南宋 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注释】 这首词是词人途经造口壁时所写。他想起金人追赶隆祐 太后御舟至造

7、口,太后情急下,连夜赶路,一路上百姓逃难的情景,感慨万千,提笔写下这首词。5 【甲】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建议答题字数:30 字左右 )【答案】 【甲】词表达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从词的内容分析,上阕写大战在即,沙场点兵的情景,想象军队就要出发;下阕承接上阕的雄壮场景,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最后一句,转到现实,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据此理解作答即可。6请联系上题,谈谈你对【乙】词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理解。(建议答题字数:110 字左右 )【答案】 示例:从上题来看

8、,作者有着坚定的报国之志,所以这句表面上是写作者自己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仍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其实则是暗喻自己的报国之志非常坚定,有百折不回的意志,也有像那浩浩荡荡江水一般冲破阻碍,获得最后胜利的信心。【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句子的理解。作者把情感融入写景中,寓情于景。“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在词中的含义是:青山再高,也挡不住滚滚东流的江水;国家虽然破败,但也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结合上题中作者的坚定的报国之志作答即可。(四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念奴娇 避地溢江书于新亭宋 王澜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

9、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注释】 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二月,金兵围攻蕲州,城陷。王澜因避蕲州失陷之灾,移居溢江,在新亭上写了本词。7下列与“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情感不同的一项是( D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8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周楼。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思想感情的把握。首先明确例句感情,然后分析选项诗句感情,找出不同的选项。“ 镇日思归归未得

10、,孤负殷勤杜宇” 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土失陷的痛惜。ABC 三项表达的都是思乡报国之情;D 项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情怀。8这首词下阕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作答。(建议答题字数:50字左右 )【答案】对故土失陷的痛惜;对物是人非的感叹;对受难百姓的同情;对金兵惨无人道暴行的痛恨;表达报仇雪恨的决心。【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下阕以“ 遥想 ” 二字发端,写自己的思绪又回到了家乡。“ 燕子 ” 三句,作者选取典型事物,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蕲州被敌人破坏的情景。“ 最苦 ” 三句,作者压抑不住痛失家国

11、的愤怒,直接写出蕲州城破的惨状。这里虽然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也是写实,揭露和控诉了金兵惨无人道的罪行。正因为如此,作者由对家乡刻骨的思念再到对敌的愤怒,最后上升为报仇雪恨的决心和壮志。尾句“ 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是力量、是誓言,也是必胜的信念。据此理解作答即可。(五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渔家傲东昌道中清 张渊懿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注释】 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9 简要赏析“午睡觉来愁似织”中“织”字的妙处。 (建议答题字数:40 字左右 )

12、【答案】示例:“ 织 ” 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形象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解析】本题考查炼字。解答此题,可根据词义及表现手法,从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分析。“ 织 ” 是编织的意思,一般来说是用丝线编织。本词作者将愁绪用 “ 游丝 ” 来编织, 将无形化为有形,体现了愁绪似游丝一样繁密、杂乱与绵长的特征。10作者在下阕中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建议答题字数:70字左右 )【答案】 直抒胸臆:通过 “ 乡心缭乱 ” 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的烦乱; 反衬: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的悲愁; 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

13、乡思。【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中情感技巧表达的分析。根据题干可知这首词的情感内容为 “ 乡愁 ” 。 抒情手法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借古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本题结合抒情手法并联系词中“ 乡心缭乱”“ 鸿雁” “ 秋风 ”“ 荻花 ” 等作答即可。(六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西江月北宋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释】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

14、 妨:遮蔽。11 .本词是作者于被贬黄州期间,中秋夜对月独酌而作。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但似乎还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建 议答题字数:50字左右)【答案】示例:“明月”用以象征作者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则象征奸佞的小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含冤被贬的愤懑之情。【解析】本题考查意象的深层含义。下阕写作者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 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其中 “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 而被谤,因谗遭贬,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作答时,要注意联系“明月” 和“云”的象征含义以及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等。12 .

15、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建议答题字数:80字左右) 【答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如“夜来风叶已鸣廊” 一句,写中秋之际,西风 飒飒、落叶萧萧,风声、叶声充斥回廊。这悲戚的秋声震动了作者易感的心弦, 情融景而出,愁缘境而生。感岁时,念自身,眉头鬓发已斑,迟暮之悲不禁油然 而生。【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全词写到许多典型的景物,多有内涵,属于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然后选择任意一个典型的例子,结合诗词主旨 和情感分析其好处即可。(七)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南宋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16、。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释】王氏庵:姓王人家的破旧小草庵(茅屋)。归来:指作者淳熙八年冬 被弹劾落职后归隐。13 .这首词中与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白发生”意思相近 的一句是:归来华发苍颜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句含义的理解。“可怜白发生”表达的是作者对人生易老 的感慨,据此在词中找出表达相同思想的词句即可。14 .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作者在词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建议答题字数:50字左右)【答案】作者在词中流露出身居荒村陋室(处在恶劣环境中)的凄凉孤寂之感,表 达了作者虽受到弹劾落职归隐,但仍念念不忘恢复中原的鲜明的爱国热情。【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从上阕描写

17、居住环境的文字里可以理解作 者的凄凉孤寂之感,而从下阕“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可以看出作者有 一颗不泯的报国之心。据此理解作答即可。(八)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鹏鸽大送叶梦锡南宋陆游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沾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注释】呼卢:古代一种博戏。锦瑟:琴之美称,此处代指歌女。15 .上阕中“十千”和“百万”两词有何妙处?(建议答题字数:25字左右)【答案】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词人年轻时一掷千金(或豪放不羁、轻财恣意等)的性格。【解析】本题考查炼字。回答炼字类的题目时应注意从炼意境、炼手法、炼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如果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境的作用。炼手法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照应、转折、过渡等。答题时先答出炼字的意思,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此题主要从炼手法方面考虑。“ 十千沽酒 ” 指的是买来价值十千的酒来饮酒作乐,“ 百万呼卢 ” 指的是一次赌博输赢百万也毫不在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