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值系列之费马点_第1页
6最值系列之费马点_第2页
6最值系列之费马点_第3页
6最值系列之费马点_第4页
6最值系列之费马点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值系列之费马点皮耶 德费马,17世纪法国数学家,有 业余数学家之王”的美誉,之所以叫业余并非段位不够,而是因为其主职是律师,兼职搞搞数学.费马在解析几何、微积分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除此之外,费马广为人知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费马小定理”、费马大定理”等.据说费马在提出 费马大定理”时,在笔记本上写道:我已经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证明方法,但是这个地方不够写,我就不写了吧。看得出那个时候纸确实挺贵的,然后,直到1995年,才由英国数学家怀尔斯证明出,而距离费马逝世, 已经过去了 330年.果然,数学搞得好的都是装x的一把好手.言归正传,今天的问题不是费马提出来的,是他解决的,故而叫费马点.问题:在 那

2、BC内找一点 P,使得PA+PB + PC最小.【分析】在之前的最值问题中,我们解决的依据有: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作对称化折线段为直线段、确定动点轨迹求最值等.阿哈哈 哈,此处一个也用不上!其实理论还是上面的理论,本题难点在于有3条线段,我们需要对这三条线段作一些位置上的变化,如果能变换成在一条直线上,问题就能解决了!算了算了,不墨迹了,直接报答案了:若点P满足/ PAB=Z BPC=/ CPA=120°,贝U PA+PB+PC值最小,P点称为该 三角形的费马点.接下来讨论3个问题:(1)如何作三角形的费马点?(2)为什么是这个点?(3)费马点怎么考?6一、

3、如何作费马点问题要从初一学到的全等说起:(1)如图,分别以 AABC中的AB、AC为边,作等边 那BD、等边9CE .(2)连接CD、BE,即有一组手拉手全等:AADCA ABE.(3)记CD、BE交点为P,点P即为费马点.(到这一步其实就可以了)(4)以BC为边作等边 ABCF,连接AF,必过点P,有/ PAB= / BPC= / CPA=120° .在图三的模型里有结论:有这两个结论便足以说明/(1) /BPD=60° (2)连接 AP, AP 平分/ DPE.PAB=/BPC=/CPA=120° .原来在 手拉手全等”就已经见过了呀,只是相逢何必曾相识!但是

4、在这里有个小小的要求,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个图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是ZBAC<120° ,若ZBAC >120s,这个图就不是这个图了,会长成这个样子:此时CD与BE交点P点还是我们的费马点吗?显然这时候就不是了,显然P点到A、B、C距离之和大于 A点到A、B、C距离之和.所以咧?是的,你想得没错, 此时三角形的费马点就是 A点!当然这种情况不会考的,就不多说了.二、为什么是这个点为什么P点满足/ PAB=/BPC = /CPA=120° , PA+PB+PC值就会最小呢?归根结底,还是要重组这里3条线段:PA、PB、PC的位置,而重组的方法是构造旋转!在上图3中

5、,如下有 那DCABE,可得:CD = BE.类似的手拉手,在图4中有3组,可得:AF=BE=CD .巧的嘲,它们任的长度居然一样长!更巧的是,其长度便是我们要求的 PA+PB+PC的最小值,这一点是可以猜想得到的, 毕竟最小值这个结果, 应该也是个特别的值!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证明:考虑到/ APB=120°,APE=60° ,则可以AP为边,在PE边取点Q使得PQ=AP,则4APQ 是等边三角形. AAPQ、9CE均为等边三角形,且共顶点 A,故那PCAQE, PC=QE. 以上两步分另I转化 PA=PQ, PC=QE,故 PA+PB+PC=PB+PQ+QE=BE.E没有

6、对比就没有差别,我们换个P点位置,如下右图,同样可以构造等边AAPQ,同样有 AAPCA AQE,转化 PA= PQ, PC=QE,A显然,PA+PB+PC=PB+PQ+QE>BE.还剩下第3个问题!如果说费马点以前还算是课外的 拓展内容,那现在,已经有人把它搬上了中考舞台!三、费马点怎么考?直接考,要不然还能怎么考?看看今年2019武汉中考填空最后一题:问题背景:如图1,将 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 ADE , DE与BC交于点P,可 推出结论:PA+PC=PE.问题解决:如图 2,在 MNG中,MN=6, / M=75° , MG=4&,点O是 M

7、NG内一点,则点。到 MNG三个顶点的距离和的最小值是 【分析】本题的问题背景实际上是提示了解题思路,构造 60。的旋转,当然如果已经了解了费马点问题,直接来解决就好了!如图,以MG为边作等边 MGH ,连接NH,则NH的值即为所求的点 。到 MNG三个顶 点的距离和的最小值.(此处不再证明)过点H作HQ,NM交NM延长线于Q点,根据/ NMG=75° , / GMH=60° ,可得/ HMQ=45. MH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MQ = HQ=4,NH = JnQ2 +HQ2 =500+16 =2痴.【练习】如图,在4 的最小值.【分析】如图,以 的最小值.至于点MGQ 八 4 .4ABC 中,/ ACB=90° , AB=AC=1,P是 ABC 内一点,求 PA+PB+PCAD为边构造等边 ACD ,连接BD , P的位置?这不重要!AC如何求BD ?考虑到 ABC和 ACD都是特殊的三角形, 过点D作DH,BA交BA 的延长线于H点,根据勾股定理,BD2 =BH 2+DH 2即可得出结果.【练习】如图,已知矩形 ABCD, AB=4, BC=6,点M为矩形内一点,点 E为BC边上任意 一点,贝U MA+MD+ME的最小值为 .【分析】依然构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