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鉴赏诗歌的语言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 、掌握鉴赏诗歌语言的具体考查内容。2 、掌握解答诗歌语言鉴赏的答题方法与技巧。教学重点:1 . 梳理好诗歌“炼”字的基本类型,注意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叠音词的炼字效果。2 .梳理古诗的语言风格,熟悉语言风格的常用术语,并能用实例来诠释。教学难点:1 . 分析炼字型题目的方法。2 .分析诗眼型题目的方法。3 .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教学方法:每节课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介绍鉴赏方法技巧,用讲授法;后半部分“鉴赏实践”用提问讨论法,引导学生写成。课时安排: 四课时考点诠释:诗歌的语言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形式一般为:(1)
2、 XX字为什么用得“妙” ?(2) 找出诗眼并分析之。(3) 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析诗歌语言的表达风格。古典诗歌鉴赏(炼字) 教学三维目标1 、 知识目标:( 1 )了解古人诗歌创作中“炼字”的相关知识( 2 )懂得炼字型鉴赏题目的答题方法2 、能力目标:掌握炼字型鉴赏题目的解答方法3 、情感目标:从对炼字的鉴赏中体会古代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 、“炼字”的相关知识2 、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时数 2 课时第一课时、导入 大家都比较熟悉贾岛“推敲”的故事。到底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这实际上是古人诗歌创作中炼字的一个典型。一、又如“
3、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是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因此,注意诗歌语言的炼字,就成为鉴赏诗歌语言的一大切入点。二、 知识构建1 、 炼字:所谓炼字,是指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得所用之字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古人在诗歌创作中,特别注意炼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诗歌的炼字要关注哪些字:( 1 )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注动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 )在诗词鉴赏中,二要
4、关注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孤”,写尽环境之孤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 “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如:“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的早梅)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富于表现力炼形容词形象、富于表现力 、活用(使动)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直: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异景观,烽火台上的浓烟就格外醒目, “直”写出烟的坚毅挺拔之美。圆:广阔的长河背景,更加衬托出落日之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合在一起,画面壮观。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 形容词的活用可化腐朽为神奇。如:
5、 蒋捷 一剪梅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 “红、 绿” 用作使动词。诗人正是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3 )在诗词鉴赏中,三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江清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众多颜色词的使用,描绘一派大好春光,反衬出诗人强烈的思乡( 5 ) 炼虚词虚词的锤炼,可活跃情韵,开合呼应,化板滞为流动。由王勃的故事引出:“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共” “与”二字,两句 就显得极为板滞。(6)炼叠音词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叠音词,往往能增强韵
6、律感、节奏感,摹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王维的 积雨辋川庄作中的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郭彦深说 “漠漠阴阴,用叠字之法,不独摹景之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悉在四字中”。 又如李清照声声慢中起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全用叠音词,不仅使词律节奏感强,而且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一)、“炼字”题常见设问方式:1 .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 .请对x字进行赏析。4 .本诗的X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二)“炼字”题解题技巧解答诗歌中的“分析炼字型”题目应注意的几个的问题1. 将
7、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2. 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3. 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分析。(三)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 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例1(2008 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 孤 山宋谢杨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8、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 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 军事要地。谢杨得:宋代弋阳 (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 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答: 解题过程 解答此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解释“孤”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参考答案(1) “孤”在句中是指作者自己比较孤单。(步骤一)(2)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
9、,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志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步骤二)(3)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 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步骤三)第二课时例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解题过程第一步解释“看”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
10、的感情。参考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 “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例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木兰花 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王国维 << 人间词话>> 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 ,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闹
11、”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第一步)。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描景象)(第二步)。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第三步)。鉴赏实践: 三维设计题组一 “炼字型”1、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完成问题。昭君怨咏荷上雨(宋)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答: 参考答案:“跳”字写出了雨之急、雨之大;(第一、二步)“跳”这个动词绘声绘色地把雨打荷叶的情景极这传神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第三步
12、)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潘大临(约1057 1106 ):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 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 参考答案:“拳”和“退”(第一步)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第二步)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一种
13、闲适的心情。(第三步)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近要求作答。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试分析诗中的“敌”的表达效果。答 参考答案: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 “素秋” 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专题验收达标卷八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1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一句里“望”字包含诗人哪些心理活动?“空”字有何深意?答: 参
14、考答案:(1) “望”字包含了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心理活动。“空”字暗示下文,诗人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第三课时古典诗歌鉴赏(诗眼)什么叫诗眼:诗歌意境的具有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 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 如李清照 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顾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
15、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一、“分析诗眼”题的常见设问方式1 .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2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3 .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4 . 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二、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第二步,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三、“分析诗眼”题解题技巧1 .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诗眼句的意思。解释的时候用描述的方法解释,不能用直译的手法。2 .联系全诗的感情作答。有的诗以抒情为主,那么分析诗眼就要联系全诗的感情。3 .联系全诗的表现手法作答。
16、有的诗的感情是与表现手法联系在一起的,在联系感情的时候,还要顾及表现手法。另外,对于“诗眼”的鉴赏,还应注意在结构上的关键作用。例1 (2003年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第一步)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 发生低吟,仿
17、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字义、描景象)“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点作用)(第二步)例2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翩香,画引献舟底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有人说诗里的“凉”字是诗的诗眼,试作赏析。答:解题过程解答此类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分析作为诗眼的句 中意;(2)将诗眼延伸至全诗,分析诗眼与全诗的关系。 参考答案 (1) “凉”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或写出了秋风秋雨给人的真实感觉); (2)同时也是全诗中凄凉氛
18、围、情感的反映,该字将情景融合在一起。所以“凉”字是诗的诗眼。 (步骤一、二) 例 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初见嵩山( 宋 )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赖:依赖,凭借。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有人说“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的诗眼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答: 解题过程(1) 先解释“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的意思,(2) 特别要点明“清瘦”二字的妙处,(3) 再结合全诗表现的作者的精神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1)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意为云彩散去,数座峻峭的山峰显露出来,作者有意把 “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一正
19、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而把自己对青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诗句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因此是该诗的诗眼句(步骤一、二)。鉴赏实践: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参考答案:“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第一步)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
20、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第二步)三维设计题组四11、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 ) ( 2)题三维设计p题组二8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答: 参考答案:这一句写诗人因旅宿思友而彻底不眠,而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本诗是怀友诗,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或本诗是怀友诗,雨打枯荷的声音,单调而凄清,更衬出环境的寂寥
21、,从而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闲”有什么妙处?参考答案:用庭院中的栀子花闲着来反衬农家的繁忙景象,村姑们忙着做这做那,只有院子里的栀子花才闲着独自赏雨。第四课时古典诗歌鉴赏(语言风格)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华;有的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鉴赏语言特色,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赏析。答题步骤: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
22、样的感情。“分析语言风格型”解题技巧1. 了解诗歌的风格流派。本部分可详细阅读前面 学之窗 中的相关内容,从宏观上掌握相关的知识。2.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3.再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4. 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例1(2008 重庆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答: 解题过程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新丽”是“新
23、颖明丽”的意思,要紧扣诗句分析表现手法在本诗的运用,在解题时注意先指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修辞巧妙,用语绮丽,(步骤一)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 (步骤二 )想象别致,意蕴生动,(步骤一)如“眉眼盈盈处”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步骤二)“新颖明丽”的语言特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浙东山水的美好,抒发出作者送别的情意。(步骤三)例6 (2008 北京高考)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 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部分学校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 理科的经典题目及答案
- 扣件钢管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敏捷训练考试题目及答案
- 情绪管理拆解课件
- 面点技能认定考试题及答案
- 美业礼仪考试题及答案
- 永康国企考试题目及答案
- 悍马门窗厂知识培训课件
- 恐龙灭绝的原因
- 神奇的艾草教学课件
- 《耳念珠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共识(2025)》解读 2
- 2026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语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湘科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微量物证检验技术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 中西医结合医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专家共识】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最佳护理实践
- 《焊接结构生产》课件-第二单元 焊接应力与变形
- 智能行政管理课件
- 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第3版) 课件全套 第1讲 心理健康知多少-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第16讲 珍爱生命-危机干预与幸福人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