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传输层习题集1 .传输层的基本概念:1. (90) 在OSI模型中,提供端到端传输功能的层次是(C )A.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传输层D .应用层2. (90) TCP的主要功能是(B )A.进行数据分组B .保证可靠传输C .确定数据传输路径D .提高传输速 度3. (90) TCP/IP模型分为四层,最高两层是应用层、 运输4. (90)传输层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就是好像在两个运输层实体之间有一条通到端 、 可靠的 、全双工 通信通路。5. (90)运输层位于数据链路层上方(F)6. (90)传输层是属于网络功能部分,而不是用户功能部分(F)2 .端口的概念:7. (90)应用层
2、的各种进程通过(B)实现与传输实体的交互A程序B端口 C进程D调用8. (60)传输层与应用层的接口上所设置的端口是一个多少位的地址(B)A8位B 16 位C32位D64位9. (90)熟知端口的范围是(C)A0100B20 199 C0 255 D 1024 4915110. (90)以下端口为熟知端口的是(C)A8080 B4000 C 161 D25611. (90) TCP/IP网络中,物理地址与网络接口层有关,逻辑地址与 J跖 层有关,端口地址和 运输层有关。12. (90) UDP和TCP都使用了与应用层接口处的端口 与上层的应用进程进行通信。13. (90)在TCP1接中,主动发
3、起连接建立的进程是客户14. (90)在TCP1接中,被动等待连接的进程是 服务器。15. (90)一些专门分配给最常用的端口叫熟知端口 。16. (60) TCP使用 连接,而不仅仅是端口来标识一个通信抽象。17. (20) 一个连接由两个端点来标识,这样的端点叫 插口或 套接字 。18. (20)现在常使用应用编程接口作为传输层与应用层19. (60)主机中的进程发起一个TC唯接,其源端口可以重复(F)20. (60)传输层上的连接为了避免通信混乱,所有的端口都不能重复使用(F)21. (60)解释socket的含义?答 在传输层的连接中,由两个进程的IP地址和端口组成一个端点,这样的端点
4、 叫 socket o22. (20)运输层中,现在较为流行的 API有两类,一类是Berkeley socket,另一 类是运输层接口 TLI。3. UDP勺特点:23. (90)传输层上实现不可靠传输的协议是 BA TCP B UDP C IP D ARP24. (90)欲传输一个短报文,TCP?口 UDP8B个更快(B )A.TCP B.UDP C.两个都快D. 不能比较25. (90) TC可口 UDP1 个效率高(B )A. TCP B. UDP C.两个一样D.不能比较26. (90)下述的哪一种协议是不属于 TCP/IP模型的协议(D )A. TCP B. UDP C. ICMP
5、 D. HDLC27. (90) TCP/IP的运输层定义了两个协议,一个是面向连接的协议,称为TCP 协议。另一个是无连接的协议,称为 UDP协议28. (90)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 议有_TCP/口_UDP一 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29. (60) UDPB议在IP协议的数据报服务的之上增加了 端口 功能和 差错检 测功能30. (90) UDP一种可靠、高效的传输协议(F)31. (60)简要说明TCP与UD吆间的相同与不同点答 相同点:同处运输层,基于接口;不同点:连接方式,确认重传机制32. (60) TCPB议与UDP
6、议各有什么特点?各用在什么情况下?答TCP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在传送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数据传送结束后要释放连接,提供可靠的连接。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情况;UDPS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提供不可靠交付。用于实时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 4. *UDP的数据格式:33. (60) UDP协议校验的数据是AA首部+伪首部B首部C首部+数据D伪首部+数据34. (60) UDP+伪首部的传递方向CA向下传递B向上传递C既不向下也不向上传递 D上下两个方向都传35. (60) UDM伪首部中的IP地址内容和编排顺序是 CA源IP地址B目的IP地址C 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D目的IP地址+
7、源IP地址36. (90) UDPt部字段有 8 个字节37. (20) UDP首部字段由 源端口字段 、目的端口U段 、长度字段、隹验和字段 四部分组成38. (90) UDP&据报校验时要在前面增加一个伪首部字段39. (60) UDPK验增加的伪首部长度为 12字节40. (20) UDF< IP数据报中的协议字段值为 1741. (60)UDP伪首部的前两个字段为源IP地址 、 目的IP地址42. (60)UDP伪首部的最后一个字段为 UDP长度43. (60)UDP伪首部的第三个字段为 044. (90) UDPft、议是一个可靠传输协议(F)45. (90) UDP艮
8、文首部中包含了源和目的IP地址(F)46. (90) UDP艮文的伪首部中包含了端口号(F)47. (90) UDP艮文计算校验和时需增加一个伪首部(T)5. *TCP的数据格式:48. (90) TCP的主要功能是BA .进行数据分组B.保证可靠传输C .确定数据传输路径D .提高传输速度49. (90)在TCP/IP 参考模型中TCPB议工作在:BA.应用层B.传输层 C互连层 D.主机-网络层50. (60) TCP报文段中序号字段指的是AA数据部分第一个字节B数据部分最后一个字节C报文首部第一个字节D报文最后一个字节51. (60) TCP报文中确认序号指的是 BA已经收到的最后一个数
9、据序号B期望收到的第一个字节序号C 出现错误的数据序号 D请求重传的数据序号52. (20)英特网上所有计算机都应能接受的 TCPffi文长度为DA 65535字节 B 1500 字节 C 255 字节 D 556 字节53. (60) TCP报文的首部最小长度是 20字节54. (60) TCP有效荷载的最大长度是65535 字节55. (20) TCP报文首部可以扩展的字节长度需满足的规律是4的整数倍56. (60) TCP报文段中给源端口分配了 2 字节的长度57. (60) TCP报文段中序号字段为 4 字节58. (60) TCP报文段中的数据偏移实际指明的是首部长度59. (60)
10、 TCP报文段中的,如果要使当前数据报传送到接收方后,立即被上传应用层,可将急迫比特PSH置160. (20) TCP报文中选项字段只规定了一种功能,即 最长报文段MSS61. (90) TCP报文段中的确认序号只有在 ACK=1时才有效(T)62. (90) TCP报文段中的PSH?段置1时,表明该报文段需要尽快传输(F)63. (90) TCP报文段中窗口字段的含义是要求接收方预留的缓冲区大小(F)64. (90) TCP报文段校验时也需要象UDPft、议那样增加一个伪首部(T)6. *TCP协议的数据编号与确认方式:65. (90) TCP的确认是对接收到的数据中A表示确认A最高序号B第
11、一个序号C第二个序号 D 倒数第二个序号66. (90) TCP确认的方式是BA专门的确认B专门的确认和捎带确认C 捎带确认D稍等确认和否定确认67. (60) TCP发送一段数据报,其序号是 35150,如果正确到达,接收方对其 确认的序号为DA 36 B 150 C 35 D 15168. (60) TCP的确认是对接收到的数据中是以最高序号+ 1表示确认69. (90) TCPB议对每一个要发送字节编了一个号70. (90) TCPB议中接收方一旦有空的缓冲区则通告发送方,这一策略可能会带来 糊涂窗口综合症问题71. (60) Nagle算法规定,当发送方数据达到窗口的一半 以上,就立即
12、发送一个报文段。72. (90) TCPB议是接报文段进行编号的(F)73. (20) Nagle算法可以适用于网络上控制远程鼠标或键盘(F)74. (90) TCP协议工作时,为了提高效率,有时候并不会对收到的数据报立刻确认(T)75. (90) TCPS定接收数据时必须按顺序接收(F)76. (20)请简要描述Nagle算法的实现过程?答:算法的思想是:若数据是逐个字节地到达发送端,那么发送端就将第 一个字符先发送出去,将后面到达的字符都缓存起来,当收到对第一个字符的确 认后,再将缓冲区中所有的字符装成一个报文段发送出去,同时继续对到达的字 符进行缓存。77. (20)请描述糊涂窗口综合症
13、所指的网络现象?答:糊涂窗口综合症是指TCP专输时,当接收端的缓冲区已满,而交互的应 用进程一次只从缓冲区中读取一个字符,此时缓冲区产生了一个字节的空位置, 然后向发送端发送确认,并通知窗口为1字节,但发送的数据报仍为40字节长。 接着,发送端又发来一个字符,接收端发回确认,仍然通知窗口为1字节,这样进行下去,使网络效率很低。78. (20)简要介绍糊涂窗口综合症解决的方法答:主要有两个:发送方不要发送太小的报文段和接收方不通知很小的窗口 给发送方。7. *TCP的差错控制方法:79. (90) TCP重传计时器设置的重传时间 CA.等于往返时延 B.等于平均往返时延 C.大于平均往返时延 D
14、.小于 平均往返时延80. (60) TCP对超时定时器的设定采用的是自适应 算法81. (60) TCP对超时区间的确定是由报文段的往返时延决定82. (20) TCP对计算平均往返时延计算公式中 a的典型值是_7/8_83. (60) Karn算法修正时,新的重发时间为旧的重发时间r倍,r比较典型的取值为上84. (60)在TCPfe准中,重发时间一般取为平均往返时间的 2 倍85. (60) TCW5发送一个报文段,就启动一个定时器(T)86. (90) TCP传输的重发时延应略大于平均往返时延(T)87. (90) Karn算法在计算往返时延时,需要考虑重传的往返延时(F)88. (9
15、0)使用TCP传输数据时,如果有一个报文丢失了,也不一定会引起与该报文段对应的数据的重传。(F)89. (20)简要描述TCP议中,为了计算超时区间,其平均往返时延的计算公式 答:平均往返时延=a(旧的往返时延T)+ (1-a)(新的往返时延样本) 90. (60)简要描述Karn算法思想答:在计算平均往返时延时,只要报文段重发了,就不采用其往返时延样本。91. (20)简述Karn算法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答:当网络上,报文段的时延突然增大了很多,因此在原来的重发时间内,不会 收到确认报文段,于是重发报文段。但根据 Karn算法,不考虑重发的报文段的 往返时延样本,这样,重发时间无法更新。修正的
16、方法是报文段每重发一次,将重发时间增大些92. (20)为什么TCP的重传时延确定时,在发生重发报文时,不好计算?答:当报文发生重传时,发送方收到确认后,无法分辨这个确认是对原来的第一 个报文进行的确认还是对重传的报文进行的确认。如果实际是第一个报文的确 认,而误认为是重传的,则会导致重传时延设定偏小,反之会导致偏大。93. (60)简述在数据传输中,防止阻塞产生的办法答:流量控制,拥塞控制8. *TCP流量控制的基本方法:94. (90) TC喻量控制中通知窗口的的功能是 AA指明接收端的接收能力B指明接收端已经接收的数据C指明发送方的发送能力D指明发送方已经发送的数据95. (90) TC
17、喻量控制中拥塞窗口的是 BA接收方根据网络状况得到的数值B发送方根据网络状况得到的数值C接收方根据接收能力得到的数值D发送方根据发送能力得到的数值96. (60) TC当用可变发送窗口的方式进行流量控制97. (90) TC喻量控制窗口大小的单位是字节98. (90) TC喻量控制中是取通知窗口和拥塞窗口中较小 的一个99. (60) TCP的发送窗口中的数据可以分为两类已发送未被确认和 待发送100. (60) TCP发送报文时,发送窗口是固定不变的(F)101. (60)流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保证接收方有足够多窗口接收即可(F)102. (90)流量控制是TCP有效工作的一个重要保证(T)1
18、03. (20) TCP中确认的丢失并不一定导致重传,请解释原因答:若在定时器未超时前收到下一个报文段的确认,则不必重传9. *TCP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104. (90) TCPM塞避免时,拥塞窗口增加的方式是 BA随机增加B线性增加C指数增加D不增加105. (90)TCPM塞控制中,接收端 将通知窗口值放在报文首部发给对方。106. (60)在未发生拥塞的稳定工作状态下,接收端通知的窗口和拥塞窗口是一致的107. (60) TCPW塞控制中的慢启动是指发送的数据报每次增加一个(F)108. (20)当拥塞窗口增加到门限窗口时,拥塞窗口增长速度降为线形增长,此为拥塞避免(T)109. (9
19、0)进入拥塞避免时,拥塞窗口不再增加(F)110. (60)门限窗口比拥塞窗口更小(T)111. (20)简要描述加速递减的含义答:TCP5次出现超时后,将门限窗口值减半,若超时频繁出现,则门限窗口减 少很慢。112. (20)在TCP的拥塞控制中,什么是慢开启和拥塞避免?起什么作用?答:慢启动是指TCP发生拥塞超时后,将拥塞窗口将为1,使报文段慢慢注入到 网络中;拥塞避免算法使发送端的拥塞窗口 cwnd每经过一个往返时延RTT就增 加一个MSS勺大小。拥塞避免指在拥塞避免阶段将拥塞窗口控制为按线性规律增 长,使网络比较不容易出现拥塞113. (60)设TCP门限窗口初始值为8个报文段。当拥塞
20、窗口上升到10时网络发生了超时,TCP采用慢启动、加速递减和拥塞避免,求出第 1 10次传输 的各拥塞窗口大小。解:传输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拥塞窗口大小: 1 2 4 8 9 10 1 2 4 510. *TCP协议连接建立的基本原理:114. (90) TCP议中,连接管理的方法为(B )A .重传机制B.三次握手机制C.慢速启动D.Nagle算法115. (90) TCP®接建立时,会协商哪些参数 D116. A确认序号 B IP 地址 C 端口号 D 最大窗口117. (60) TCP1接建立时,发起连接一方序号为 x,则接收方确认的序号为BA y
21、B x C x +1 D x-1118. (90) TCP建立连接的方式是三次握手119. (60) TCP建立连接时,服务器端发出被动打开 命令、客户端发出主动打开命令120. (60) TCP发起连接时,同步比特应 置1121. (90) TCP是 面向连接 的协议122. (90)在TCP/IP网络中,两个应用进程之间的连接实际上是由 4个数字确定的包括双方的 IP 地址 和 端口号 。123. (90) 一个TC唯接由一对插口确定,插口包括端口号 和IP地址。124. (60) TCP建立连接时,还需要互相协商一些通信参数(T)125. (60) TCP建立连接时,三次握手的机制可以防
22、止超时失效报文的干扰(T)126. (90)三次握手的方式可以保证连接建立的绝对可靠(F)127. (90)不采用三次握手的方式,两个传输实体无法建立连接(F)128. (20)简述TCP!立连接时需要解决的问题答: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要使每一方能够确认对方的存在;第二、要允许双 方协商一些参数(如最大报文段长度、最大窗口大小,服务质量);第三、能够 对传输实体资源分配,如缓冲区大小、连接表中的项目;129. (60)给出TCP®立连接的过程。B:连接请求确认SYN , SEQ=x确认SYN, ACK, SEQ=y, ACK=x+1ACK , SEQ=x+1 , ACK=y+111
23、. TCP®接释放方法:130. (90) TCP#放连接由哪一方发起 AA收发任何一方均可B服务器端C客户端D连接建立一方131. (90) TCP!接释放时,需要将下面哪个比特置位 CA SYN B END C FIN D STOP132. (60) TCP已经建立起来的一个连接,当其中一方提出释放连接后,此时进入半关闭状态133. (90) TCP#放连接的过程是三次握手(T)134. (90) TCP!信进程一方提出释放连接时,双方同时中止通信(F)综合:135. (90)属于用户功能的层次是。DA .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136. (90)对于IP层的功能
2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A.差错检测B.差错报告C.流量控制D.拥塞控制137. (60)网络互联时,运输层及以上层常采用的设备是 。CA.中继器B.路由器C.网关D.网桥138. (90)在Internet 上,真正能识别一台主机的地址是。DA.主机IP地址B.主机所在网络IP地址C.域名地址D.主机物理地址139. (90) intranet技术主要由一系列的组件和技术构成,intranet的网络协议核心是(C )A .isp/spx B.pppC.tcp/ip D.slip140. (90) 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所口 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D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B.网
25、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141. (60)下面哪些应用在运输层不采用 TCP议AA. IP电话B。万维网 C。电子邮件 D 。软件下载142. (90)能够使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是下列那种协议的功能。(C )A.IPB.HTTPC.ICMPD.TCP143. (90)从通信的角度看,网络体系结构中各层所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两大类,即 面向连接 服务和 无连接 服务。144. (90)目前常用的网络连接器主要中继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和网关.145. (60)网络在运输层上互连的设备名称是网关 。146. (60
26、) IP网关进行路由选择是基于目标网络,而不是基于目标主机147. (60)安装TCP/IP协议的步骤如下: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网络”图标,进入“网络”对话框,在 协议 选项卡中点击“添加”按钮,进入“请 选择网络组件类型”对话框,选择 ,点击“添加”按钮,再在“选择 网络协议”对话框中的 栏内选“ Microsoft ”,在“网络协议”中选_TCP/IP。(参照 WIN200O作系统)148. (90)网络层与运输层最大区别在于:运输层为进程提供逻辑通信,而网络层为主机提供逻辑通信149. (90) I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服务、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150. (90)因特网中,IP向I
27、P用户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数据传送服务。(F)151. (60)数据报的分片和重组由IP控制,对TCP不可见,TCP不必担心到达数据的失序问题。(T)152. (90) Internet 的网络协议核心是 TCP/IP 。(T)153. (90)实现数据压缩与OSI模型中传输层层密切相关。(F)154. (20)简述原理体系结构中传输层与应用层的功能答:传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155. (60)解释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WAN 、IMAR HTTP SMTR IGMPWANT域网IMAP(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因特网报文存取协议HTTP®文本传送协议SMT喻单邮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许经营合同履约金安排
- 毛织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探讨考核试卷
- 老旧小区改造造价咨询合同
- 稀有金属压延加工模具设计原理考核试卷
- 肥料制造中的产品质量控制手段考核试卷
- 绿化工程项目融资协议
- 购房者与开发商合同清表
- 煤化工过程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考核试卷
- 旧货零售员工福利与劳动关系考核试卷
- 电池热稳定性考核试卷
- 地基基础基桩静荷载试验考试题库
- 珠宝行业中的区块链技术
- 大数据时代下传统会计受到的冲击与应对措施
- 断亲协议书模板
- TD/T 1061-2021 自然资源价格评估通则(正式版)
- 级进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 儿童呼吸机基本使用
- 手术替代治疗方案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T-CNPPA 3025-2023 药包材质量协议管理指南
- 家庭教育讲座活动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