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五)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而这首词,完成问题。唐多令惜别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理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注:吴文英,号梦窗,宋人,一生未第,游琳终身,晚年困顿以死。漫:空,徒劳。1 .“燕辞归,客尚淹留''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2 .试简析词中诗人形象。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面问题。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也寒西去史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

2、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注】原州城,即今宁夏固原。word版木伏4打印/可修改1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2 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寄黄几复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薪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本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当时诗人于山东德州任职。黄几复,诗人朋友,时于广东四会 县任职。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居徒四壁立”,极言家贫。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意为一个人如果多次跌断胳膊,就可以做个好医生。“薪

3、”同“祈”, 求。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诗人与友人分居两地,南北远隔,音信难通,想要委托鸿雁传信也做不到。B.颈联上句写友人生活清贫,赞其为官清廉,下句赞其经历多重困境后练就办事才干。C.尾联想象友人身处恶劣环境仍坚持读书,既表达敬佩、怜悯之意,也为友人鸣不平。D.全诗善于用典,翻出新意,丰富了诗句的内涵,又情深意挚,寄慨深长,亲切感人。2 .著名诗人张耒曾评价颔联为“真奇语”,如何理解张耒的评价?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书怀寄中朝往还杜牧平生自许少尘埃,为吏尘中势自回。朱级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叹老将来。word版木/A4打印/可修改2须知世路难轻

4、进,岂是君门不大开。霄汉几多同学伴,可怜头角尽卿材。;1中朝:朝廷。往还:往来,此处指朋友。朱级:古代系印章或玉佩的红色丝带。 借与:即借绯。唐代五品以上官员穿绯衣,官阶不到五品而特许穿绯衣的称为借绯。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标题说明诗人想借写诗给在朝廷为官的朋友之机,表露自己的心声。B.首联写诗人本自不愿为世俗沾染,却发现做官后自己仍然难免沦于世俗。C.颔联写而对自己的官服感到惭愧,自责鬓角已白,却无所作为,白拿俸禄。D.颈联写诗人明白仕途是艰难的,虽然朝廷大门对天下人才都是大大敞开的。2 .诗歌后两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

5、题。伤春陈与义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注】甘泉:秦汉行宫,在今陕西淳化县甘泉山上,此处代指宋皇宫。飞龙:旧时以龙比天 子,此处指宋高宗。向延阁:长沙太守向子湮。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借助匈奴入侵时,烽火可以直达甘泉宫的典故,直叙国事的危急。B.由初怪到岂知,既写出了诗人感情的变化,也展现了朝廷日节败退的局面。C.诗人白发如霜,漂泊异地,因国家动荡,虽睹烟花燃放之美景,也尽是满怀伤感。D.在庙堂无策的局面下向子湮率军抗金,给人带来了一点欣慰,让人看到了希望。2

6、.后人评价本诗”此诗真有杜意,其己经在气味上逼近杜甫之诗“,请结合作品从情感与表达两 方面简要分析。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word版本/A4打印/可修改4word版木/A4打印/可修改9古风碧荷生幽泉【注】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需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写荷之美冼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q

7、uot;朝日""绿水""青烟"加 以衬托。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 态写得生动传神。C.诗中“秋花“对“密叶","绿水"对"青烟",对仗工整,这正体现了古体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D."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 天飞霜中无奈凋零。2 .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3 .结合本诗,请你谈一谈“咏物诗”有

8、什么特点?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晚春次韵戴复古酒醒愁难醒.春归客未归莺啼花雨歇,燕立柳风微。世路多殊辙,人生贵识机,低头饱一粟,仰首愧云飞。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点明了诗人从醉酒中醒来但仍陷入深深的愁绪之中,"难"字读来令人感慨万千。B.颔联视听结合,从听觉、视觉等感官角度来描写景物,烘托了人物的悲伤之情。C.颈联转入议论,用“殊辙”喻人世间道路有多条,再指出人生的关键在于辩识清楚。D.尾联将“饱一粟"与"愧云飞”进行对比,从而表达了诗人因才能被埋没的愤懑之情。2 .本诗“春归客未归”意蕴深厚,请简要赏析。八、阅读下

9、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雒名。1 .本读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2 .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答案以及解析一、答案:1.对比。以秋深燕归与自身仍在外飘泊作对比,表达了客居他乡不得归的无奈伤感 之情。试题分析:对手法的判断,一定要注意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如本题中的“燕辞归''与 “客尚淹留''之间是对比关系,这样可判断此句是对比。对比的作用,就是要突出其中的一方

10、面, 这里是以燕子辞归,来突出自己不得归的伤感之情。2.诗人是一位年光过尽、青春暗逝、客居他乡、无法回归,因此思乡怀亲、孤独痛苦的靶旅游 子形象。作者借“离人心上秋”、"雨打芭蕉”、”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等景物和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出怀乡思亲之愁。解析:花空烟水流''是比喻青春岁月的流逝,又是赋写秋景,兼有二义之妙。由此可见客子 是长期飘泊在外,老大未回之人。看到燕子辞巢而去,心生无限感慨。“燕辞归”与“客尚淹留”, 两相对照,自可见人不如候鸟。以上蕉雨、明月、落花、流水、去燕虽无非秋景,而又不 是一般的秋景,于中

11、无往而非客愁,这也就是“离人心上秋”的具体形象化了。2.先依据诗句中的“离人”的细节描写和诗中的景物描写来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就 是要注意答案的组织,首先要对人物形象作以一个定性的概括,即是一个游子形象,然后结合 具体诗句来分析。二、答案:1.本联描绘的是一幅萧瑟的边塞风光图。临近傍晚,荒芜的边城传来角声,有时 高昂,有时呜咽,由原州城楼向外望去,泾河早已结冻,不再流淌。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塞角高咽”是听觉和动态描写,“泽河不流”是视觉和静 态描写。2.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之情:“异乡x独上”表达了孤独之感;感叹边塞生活的艰苦,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

12、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 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广贫官”“客X离恨”表达了这种郁闷无奈之情。解析:【译文】处身在异乡,什么地方最能引发忧愁?那就是独自望远,登上这边城的城楼。暮色渐渐降 临,昏黄中只见北来雁飞向南走,地域荒凉寒冷,往西去更没有郡州。听几声塞上号角,时而高越 时而低咽响在楼头,一条辽远的泾河,冻成冰再不能东流。你作异乡贫穷的小官,我在异乡客居 滞留,此中的离愁别恨,一样都悠长难收。三、答案:1.B; 2.手法上,“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一杯酒”与“十年灯”形成强烈对比, 突出作者与友人短暂相聚的欢乐、长久分离(漂泊)的凄苦,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句法 上,两句纯用名词(名词

13、性词组、意象),描绘出两种不同的画面(意境),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 间。解析:”下句赞美其经历多重困境后练就办事才干“错误。下句字而意思是友人不需要多次跌 断胳膊就可以做个好医生,赞美友人很有才干,不须经历困境,就能办好政事。四、答案:1.C; 2.对自己官场不得志的抑郁和不满。颈联说朝廷对天下打开了大门而自己仕途难进,其实是反嘲自己不获重用,表达了不得志的抑 郁。尾联写自己的同窗好友都在朝廷做了大官,看似称赞居高位者必有其材,实则表露自己对未受 重用的不满。解析:1.朱绒久惭官济借与“是对为官已久却未得重用的痛心。2 .“香汉几多同学伴,可怜头角尽卿材''中"西汉&

14、#39;'比喻身居高位,“头角”,比喻人的气质才华。 看当初那么多的同窗好友都在朝廷做了大官,令人艳羡的他们都头角峥蛛,个个都是三公九 卿的人选。作者通过写朝中旧友身受重用,表现自己满腹才华而不被重用,满含着哀怨慨叹。五、答案:1.C; 2.从情感上:本诗表达了对南宋朝廷不予抵抗、一味退却行为的极大不满, 对爱国人士纷起抗敌的爱国壮举的热情讴歌,体现了与杜甫诗歌相仿的忧患意识与家国情怀。 从表达上:诗歌以感叹起笔,以失望、感慨继之,以希望收束,低沉回环,跌宕起伏,与杜甫诗歌 的沉郁顿挫风格相似。解析:C项,“虽睹烟花燃放之美景”表述错误,结合语境,颈联中的“烟花”,是指“春天艳丽的景

15、物”,而不是“烟花燃放之美景工六、答案:1.C; 2.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 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写荷花,纵然有 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存 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 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3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 “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

16、描基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 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 者的生活情趣。解析:C项,古体诗在对仗上没有严格要求。七、答案:1.D: 2.“春归客未归”写春已尽,自己身在异乡为“客”却不得归乡,用“归”与“未归” 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想归不得归的惆怅乡愁。两个“归”字回环往复,增添了诗句的少奏感 和回环之美,更强化了诗人归乡之心中愁肠百结的无穷愁绪。解析:1.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的能力。D项,“从而表达了诗人因才能被埋没的愤懑之 情”分析错误,这里只是表明自己的理想被满足于现实生活的状态所淹没的惭愧之情,体现出 自己对人生之路的反省。故选D。2.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的能力。根据题干“赏析”说明要对手法进行分析,“意蕴”说明要 挖掘其中的含义并分析情感。根据以上的关键词分析后,答案应为含义+手法+情感,最终整理 答案。含义:写春已尽,自己身在异乡为“客”却不能够归乡。手法,归”和“未归”,对比,且两个“归” 字运用了回环往复的手法,增添了诗歌的行奏美。情感:表现出诗人无法归乡的惆怅之感。八、答案:1.“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 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2.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