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公式大全_第1页
财务报表公式大全_第2页
财务报表公式大全_第3页
财务报表公式大全_第4页
财务报表公式大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财务报表分析一、基本的财务比率(一)变现能力比率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二)资产管理比率1、营业周期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 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4、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

2、入+平均资产总额(三)负债比率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 100%2、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X100%3、有形净值债务率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 + (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X100%4、已获利息倍数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5、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1)长期租赁( 2)担保责任( 3)或有项目(四)盈利能力比率1、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X100%2、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一销售成本)+销售收入X 100%3、资产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

3、产总额)X100%4、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X 100%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一)杜帮财务分析体系1、权益乘数权益乘数=1+ (1-资产负债率)2、权益净利率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X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X资产周转率X权益乘数(二)上市公司财务比率1、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股利)一 (年度股份总数-年度末优先股数)2、市盈率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 +普通股每股收益3、每股股利每股股利=股利总额一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4、股票获利率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 +普通股每股市价X100%5、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 +

4、普通股每股净收益)X100%6、股利保障倍数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 +普通股每股股利=1 +股利支付率7、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 一年度末普通股数8、市净率市净率(倍数)=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三)现金流量分析1、流动性分析( 1)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本期到期的债务( 2)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流动负债( 3)现金债务总额比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债务总额2、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销售现金比率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销售额( 2)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普

5、通股股数(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全部资产X 100%3、财务弹性分析( 1)现金满足投资比率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5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之和+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每股现金股利第三章 财务预测与计划一、财务预测的步骤1、销售预测财务预测的起点是销售预测。2、估计需要的资产3、估计收入、费用和保留盈余4、估计所需融资二、销售百分比法(一)根据销售总额确定融资需求1、确定销售百分比2、计算预计销售额下的资产和负债3、预计留存收益增加额留存收益增加=预计销售额X计划销售净利率X (1-

6、股利率)4、计算外部融资需求外部融资需求=预计总资产-预计总负债-预计股东权益(二)根据销售增加量确定融资需求融资需求=资产增加-负债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资产销售百分比X新增销售额)一(负债销售百分比X新增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 X计划销售额X (1股利支付率)三、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一负债销售百分比一计划销售净利率X (1+增长率)+增长率X (1-股利支付率)四、内含增长率如果不能或不打算从外部融资, 则只能靠内部积累, 从而限制了销售的增长。此时的销售增长率,称为 “ 内含增长率” 。五、可持续增长率概念: 是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

7、条件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其中:经营效率体现于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财务政策体现于资产负债率和收益留存率。1、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期初权益资本净利率X本期收益留存率=销售净利率X总资产周转率X收益留存率X 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2、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3、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联系:( 1)如果某一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与上年相同,则实际增长率、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以及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三者相等。 这种增长状态, 可称之为平衡增长。( 2) 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多个数值增长,则实际增长率就会超

8、过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会超过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3) 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多个数值比上年下降,则实际销售增长就会低于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本年的可持续增长会低于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4) 如果公式中的4项财务比率已经达到公司的极限水平,单纯的销售增长无助于增加股东财富。第四章 财务估价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一)复利终值S= px (1+i ) n其中:(1+i) n被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符号用(,i , n)表示。(二)复利现值P= sx (1+i)其中:(1+i)被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符号用(,i , n)表示。(三)复利息I =S P(四)名义

9、利率与实际利率1 = (1+ ) -1式中: r 名义利率;Mk每年复利次数;i 实际利率。(五)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1、普通年金终值S=A<式中 是普通年金1元、利率为i、经过n期的年金终值,记作(,i,n ), 称为年金终值系数。2、偿债基金A= sx式中 是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称为偿债基金系数,记作( ,i,n ) 。 3、普通年金现值P= AX式中 称为年金现值系数,记作( ,i,n )4 、投资回收系数A= PX式中 是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 称为投资回收系数, 记作 ( ,i,n )(六)预付年金终值和现值1、预付年金终值式中的 -1 是预付年金终值系数。它和普通年金终值

10、系数相比,期数加1,而系数减1,可记作( ,i,n+1 ) -1 。2、预付年金现值计算P= AX +1 式中 +1 是预付年金现值系数。它和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相比,期数 要减 1,而系数要加1,可记作 ( , I , n-1 ) +1 。(七)递延年金1 、 第一种方法: 是把递延年金视为 N 期普通年金, 求出递延期末的现值, 然后再将此现值调整到第一期初。P =A x(P/A,i,n)P =P X(1+i)01234567100 100 100 100第二种方法:是假设递延期中也进行支付,先求出(M N)期的年金现值, 然后,扣除实际并未支付的递延期(MD的年金现值,即可得出最终结果。P

11、 =AX (P/A, i , m+nP =A x (P/A, i , mP = P - P(八)永续年金P= AX、债券估价(一)债券估价的基本模型P® + + +式中:PVL债券价值I 每年的利息W到期的本金i 贴现率n 债券到期前的年数(二)债券价值与利息支付频率1、纯贴现债券:是指承诺在未来某一确定日期作某一单笔支付(F)的债P®2 、平息债券:是指利息在到期时间内平均支付的债券。PV= +式中:mH年付利息次数;N到期时间的年数;i 每年的必要报酬率;W面值或到期日支付额。3、永久债券:是指没有到期日,永不停止定期支付利息的债券。PV=(三)债券的收益率购进价格=每

12、年利息X年金现值系数十面值X复利现值系数V= IX (P/A, i, n) +MX (P/S, i, n)用试误法求式中的 i 值即可。i=i + x (i -i )也可用简便算法求得近似结果:i= x 100%式中: I 每年的利息W到期归还的本金;P买价;N年数。三、股票估价(一)股票评价的基本模式P =式中: D t 年的股利;股利多少,取决于每股盈利和股利支付率两个因素。R - 贴现率;t- 年份。(二)零成长股票的价值P = A R(三)固定成长股票的价值P=式中:D =D X (1+g); D为今年的股利值;g股利增长率。(四)非固定成长股票的价值采用分段计算,确定股票的价值。(五

13、)股票的收益率R= +g式中: - 股利收益率g 股利增长率,或称为股价增长率和资本利得收益率。P 是股票市场形成的价格。四、风险和报酬(一)单项资产的风险和报酬1、预期值预期值()=式中: P 第 i 种结果出现的概率;K 第 i 种结果出现后的预期报酬率;N所有可能结果的数目。2、离散程度(方差和标准差)表示随机变量离散程度的量数,最常用的是方差和标准差。( 1)方差总体方差=样本方差=( 2)标准差总体标准差二样本标准差=总体, 是指我们准备加以测量的一个满足指定条件的元素或个体的集合, 也 称母体。样本, 就是这种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的过程称为 “ 抽样 ” , 所抽得部分称 为 “

14、样本 ”式中: n 表示样本容量(个数) , n-1 称为自由度。在财务管理实务中使用的样本量都很大, 没有必要区分总体标准差和样本标准差。在已经知道每个变量值出现概率的情况下,标准差可以按下式计算:标准差()=变化系数是从相对角度观察的差异和离散程度。其公式为:变化系数=(二)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1、预期报酬率r =式中: r 是第 j 种证券的预期报酬率;A 是第 j 种证券的在全部投资额中的比重;MM-是组合中的证券种类总数。2、标准差式中:m组合内证券种类总数;A 第j 种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A 第k 种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是第 j 种证券与第 k 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3、协

15、方差的计算二r式中: r 是证券 j 和证券 k 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是第j 种证券的标准差;是第k 种证券的标准差。4、相关系数相关系数(r)=(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系统风险的度量(贝他系数)B = = =()式中:COV( K , K )是第 J 种证券的收益与市场组合收益之间的协方市场组合的标准差;第 J 种证券的标准差;r 第 J 种证券的收益与市场组合收益之间的相关系数。2、贝他系数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回归直线法。另一种是按照定义求 B,其步骤是:第一步求 r ( 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r)=第二步求标准差、利用公式=求出、第三步求贝他系数B =r ()3、投资组

16、合的贝他系数B=4、证券市场线K =R + B(K R )式中: K 是第 i 个股票的要求收益率;R 是无风险收益率;K 是平均股票的要求收益率;(K R ) 是投资者为补偿承担超过无风险收益的平均风险而要求的额外收益,即风险价格。第五章投资管理一、资本投资评价的基本原理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债务比重x利率x (1-所得税率)+所有者权益比重X权益成本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即资本成本,是评价项目能否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标准。二、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一)净现值法净现值=式中: n 投资涉及的年限;I 第k 年的现金流入量;O 第k 年的现金流出量;i 预定的贴现率。(二)现值指数法现值指数=+优点:

17、可以进行独立投资机会获利能力的比较。感谢下载载(三)内含报酬率法内含报酬率的计算, 通常需要 “ 逐步测试法i=i + x (i -i )(四)回收期法回收期=主要用于测定方案的流动性而非营利性。(五)会计收益率法会计收益率= X 100%再用内插法来改善。三、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一)现金流量的估计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1、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2、不要忽视机会成本3、要考虑投资方案对公司其他部门的影响4、对净营运资金的影响(二)固定资产更新项目的现金流量举例:继续使用旧设备n=6200600 700 700700700 700700更换新设备n = 10300( 残值 )24004004

18、00400400400400400(残值)4004001、不考虑时间价值的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旧设备平均年成本=新设备平均年成本=2、考虑时间价值的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有三种计算方法:( 1)计算现金流出的总现值,然后分摊给每一年。旧设备平均年成本=新设备平均年成本=( 2) 由于各年已经有相等的运行成本,只要将原始投资和残值摊销到每年,然后求和,亦可得到每年平均的现金流出量。旧设备平均年成本=+700 新设备平均年成本=+仰-( 3)将残值在原投资中扣除,视同每年承担相应的利息,然后与净投资摊销及年运行成本总计,求出每年的平均成本。旧设备平均年成本=+700+200X15%新设备平均年成本=

19、+400 +300 X 15%3、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UAG= + ( , i , n)式中:UAC-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C固定资产原值;S n 年后固定资产余值;C 第 t 年运行成本;n预计使用年限;i 投资最低报酬率;(三)所得税和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税后现金流量的计算有三种方法:1、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计算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2、根据年末营业结果来计算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3、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营业现金流量=收入X (1-税率)付现成本X (1-税率)+折旧x税率四、投资项目的风险处置(一)投资项目风险的处置方法1、调整现金流量法风险调整后净现值=式

20、中:a 是t年现金流量的肯定当量系数,它在01之间。2、风险调整折现率法调整后净现值=风险调整折现率是风险项目应当满足的投资人要求的报酬率。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 项目的BX (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二)企业资本成本作为项目折现率的条件使用企业当前的资本成本作为项目的折现率, 应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项目的风险与企业当前资产的平均风险相同; 二是公司继续采用相同的资本为新项目筹资。计算项目的净现值有两种方法:1、实体现金流量法。即以企业实体为背景,确定项目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以企业的加权平均成本为折现率。净现值=-原始投资2、股权现金流量法。即以股东为背景,确定项目对股权现金

21、流量的影响,以股东要求的报酬率为折现率。净现值=-股东投资(三)项目系统风险的估计项目系统风险的估计的方法是使用类比法。 类比法是寻找一个经业务与待评估项目类似的上市企业以该上市企业的B值,这种方法也称“替代公司法” 。调整时, 先将含有资本结构因素的 转换为不含负债的 , 然后再按照本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转换为适用于本公司的 。转换公式如下:1、在不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2、在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根据 可以计算出股东要求的收益率,作为股权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如果第六章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法,则还需要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流动资金管理、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 主要是满足交易性需要、预防性

22、需要和投机性需要。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成本分析模式企业持有现金将会有三种成本: 机会成本、 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 三项成 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持有量。(二)存货模式利用公式:总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C/2) XK+ (T/C) XF求得最佳现金持有量公式:C 二式中:T定期间内的现金需求量;F-每次出售有价证券以补充现金所需的交易成本;K-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即有价证券的利率。(三)随机模式现金返回线R= +L现金存量的上限H= 3R 2L式中:b-每次有价证券的固定转换成本;i 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预期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二、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

23、赊销的效果好坏, 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包括: 信 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一)信用期间确定恰当的信用期的计算步骤:1、收益的增加收益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x单位边际贡献2、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应收账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x资本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乂变动成本率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乂平均收现期3、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4、改变信用期的税前损益改变信用期的税前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二)信用标准评估标准以 “ 五 C” 系统来进行。1、品质:指信誉。2、能力:偿债能力。3、资本: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4、抵押: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5、条件

24、:经济环境。(三)现金折扣政策确定恰当的现金折扣政策的计算步骤:1、收益的增加收益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X单位边际贡献2、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提供现金折扣的应计利息3、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4、估计现金折扣成本的变化现金折扣成本增加=新的销售水平 X新的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旧的销售水平X旧的现金折扣率X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5、提供现金折扣后的税前损益税前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存货管理)储备存货的成本1、取得成本1)订货成本2)购置成本2、储存成本3、缺货成本)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1、 经济订货量=式中:K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D存货年需要量;K 储存单位变动成本2、 每年

25、最佳订货次数N =3、 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TC =4、 最佳订货周期t =5、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I = XU式中:U存货单价。(三)订货提前期再订货点R= L d式中:L 交货时间;d 每日平均需用量。(四)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1、 经济订货量=式中:P每日送货量;d 存货每日耗用量。2 、 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TC =(五)保险储备1、 再订货点R=交货时间x平均日需求+保险储备2、 存货总成本TC=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K S N+EB- K式中: K 单位缺货成本;S次订货缺货量;N年订货次数;B保险储备量;K 单位存货成本。第七章 筹资管理一、债券的发行价格债券发行价格=+式中

26、: t 付息期数;n 债券期限。二、应付账款的成本放弃现金折扣成本=x三、短期借款的信用条件1、信贷限额是银行对借款人规定的无担保贷款的最高额。2、周转信贷协定是银行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3、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的最低存款余额。实际利率=X100%四、短期借款的支付方法1、收款法:是在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的方法。2、贴现法:是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实际利率=X100%3、加息法:是银行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时采用的利息收取方法。实际利率=X100%第八章 股利分配一、股票股利发放股票股利

27、后的每股收益=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市价=式中: E 发放股票股利前的每股收益;D 股票股利发放率;Mk股利分配权转移日的每股市价。第九章 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债务成本(一)简单债务的税前成本P =求使该式成立的K (债务成本)式中: P 债券发行价格或借款的金额,即债务的现值;P 本金的偿还金额和时间;I 债务的约定利息;K 债务成本;N债务的期限,通常以年表示。(二)含有手续费的税前债务成本P (1-F)=求使该式成立的K (债务成本) 式中:F发行费用占债务发行价格的百分比(三)含有手续费的税后债务成本1、简便算法税后债务成本K =K X (1-t)式中: t 所得税税率。这种算法是不准确

28、的。 只有在平价发行、 无手续的情况下, 简便算法才 是成立的。2、更正式的算法P (1-F)=求使该式成立的K (债务成本)二、留存收益成本(一)股利增长模型法K = +G式中: K 留存收益成本;D 预期年股利额;P 普通股市价;G-普通股利年增长率。(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 =R =R + B (R R)式中: R 无风险报酬率;R 平均风险股票必要报酬率;B股票的贝他系数。(三)风险溢价法K =K +RP式中: K 债务成本;RP 股东比债权人承担更大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三、普通股成本K = +G式中: D 预期年股利额;P 普通股市价;G-普通股利年增长率。四、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

29、=式中: K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 第 j 种个别资本成本;W 第 j 种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权数)五、财务杠杆(一)经营杠杆系数DOL= = =式中:EBIT 息前税前盈余变动额;EBIT变动前息前税前盈余;Q 销售变动量;Q-变动前销售量;P产品单位销售价格;V产品单位变动成本;F一总固定成本;S销售额;VO变动成本总额。(二)财务杠杆系数DF 二式中:EPS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EPS-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I 债务利息。(三)总杠杆系数DTDOLX DF=六、资本结构(一)融资的每股收益分析每股收益分析是利用每股收益的无差别点进行的, 所谓每股收益的无 差别点,是指每股收益不

30、受融资方式影响的销售水平。每股收益EPS=式中:S销售额;VO变动成本;F一固定成本;I 债务利息;T所得税税率;N-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EBIT息前税前盈余。(二)最佳资本结构企业的市场总价值V=股票总价值S+责券彳值B股票的市场价值S=式中:K 权益资本成本。K =R =R + B (R R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 =税前债务资本成本 x债务额占总资本比重x(1-所得税税率)+权 益资本成本x股票额占总资本比重=K X ( ) (1-T) +K X ()式中: K 税前的债务资本成本。第十章 企业价值评估、现金流量折现法(一)现金流量模型的种类任何资产都可以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来估价,其价

31、值都是以下三个变量的函数:价值=1、现金流量在价值评估中可供选择的企业现金流量有三种:( 1)股利现金流量模型股权价值=股利现金流量是企业分配给股权投资人的现金流量。( 2)股权现金流量模型股权价值=股权现金流量是一定期间企业可以提供给股权投资人的现金流量, 它 等于企业实体现金流量扣除对债权人支付后剩余的部分。如果把股权现金流量全部作为股利分配,则上述两个模型相同。( 3)实体现金流量模型实体价值=股权价值=实体价值-债务价值债务价值=实体现金流量是企业全部现金流入扣除成本费用和必要的投资后的剩余部分, 它是企业一定期间可以提供给所有投资人 (包括股权投资人和债权投资人)的税后现金流量。企业

32、总价值=营业价值+非营业价值=自由现金流量现值+非营业现金流量现值2、资本成本股权现金流量只能用股权资本成本来折现, 实体现金流量只能用企业实体的加权平均冷酷成本来折现。3、现金流量的持续年数大部分估价将预测的时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有限的、 明确的预测期, 称为 “ 详细预测期 ” , 或称为 “ 预测期 ” 。 第二阶段是预测期以后的无限时期,称为“ 后续期 ” ,或 “ 永续期 ” 。企业价值=预测期价值+后续期价值(二)现金流量模型参数的估计1、预测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取决于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两个因素。2、确定预测期间( 1)预测的基期基期是指作为预测基础的时期,它通常是预测工作的上

33、一个年度。确定基期数据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上年实际数据作为基期数据; 另一种是以修正后的上年数据作为基期数据。 如果通过历史财务报表分析认为, 上年财务数据具有可持续性, 未来也不会发生重要的变化, 则以上年实际数据作为基期数据。 如果通过历史财务报表分析认为, 上年的数据不具有可持续性, 就应适当进行调整,使之适合未来的情况。( 2)详细预测期和后续期的划分详细预测期通常为57年,如果有疑问还应当延长,但很少超过10年。 企业增长的不稳定时期有多长,预测期就应当有多长。3、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1)预计成本、费用和支出根据预计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销售百分比, 可以估计主营业务成本、 营

34、 业和管理费用以及折旧费。( 2)预计需要的营业资产营业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无息流动负债营业资产=营业流动资产+营业固定资产净值+营业其他长期资产- 无息长期负债( 3)预计所需的融资如何筹集资金取决于企业的筹资政策, 根据筹资政策我们可以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计算出来。( 4)预计财务费用财务费用=短期借款X短期利率+长期借款X长期利率( 5)预计股利和年末未分配利润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和管理费用-折旧费 - 财务费用净利=利润总额-所得税股利=本年净利一内部筹资年末未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股利 年末股东权益=股本+年末未分配利润 有息负债及股东权益=有息负

35、债+ 股东权益4、预计现金流量在忽略非营业损益、 非营业资产和非营业现金流量的情况下, 企业的营业价值等于企业总价值, 营业资产等于投资资产, 自由现金流量等于实体现金流 量。实体现金流量有两种衡量方法:一种方法 是以息前税后营业利润为基础,扣除各种必要的支出后计算得出。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流动资产增加)-资本支出=(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折旧与摊销)-营业流动资产增 加- 资本支出=息税前营业利润X (1-所得税税率)+折旧与摊销- 营业流动资产增加- 资本支出另一种方法 是加总全部投资人的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普通股权现金流量 +债权人现金流量+优先

36、股现金流量( 1)息税前营业利润息税前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劳务务成本+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和管理费用折旧( 2)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息税前营业利润-息税前营业利润所得税计算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所得税有两种方法: 平均税率法息税前营业利润所得税=息税前营业利润 X平均所得税税率 所得税调整法息税前营业利润所得税=所得税额+利息支出抵税( 3)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折旧与摊销( 4)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流动资产增加( 5)实体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息前税后营业利润一净投资总投资=营业流动资产增加+资本支出

37、净投资=总投资-折旧与摊销=营业流动资产增加+资本支出-折旧与摊销=本期有息负债增加+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加( 6)股权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债权人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税后利息支出-偿还债务本金+新借债务=实体现金流量-税后利息支出+债务净增加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债权人现金流量=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折旧与摊销-营业流动资产 增加资本支出税后利息费用债务净增加=(利润总额+利息费用)乂 (1税率)一净投资税后利息费用债务净增加=(税后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投资税后利息 费用债务净增加=税后利润-(净投资-债务净增加)=税后利润(1负债率)X净投资=税后利润一(1负债率)X (

38、资本支出一折旧与 摊销)(1负债率)X营业流动资产增加( 7)现金流量的平衡关系实体现金流量=融资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息前税后营业利润-净投资融资现金流量=债权人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5、后续期现金流量增长率的估计现金流量折现的永续增长模型:后续期价值=在稳定状态下, 实体现金流量、 股权现金流量和销售收入的增长率相同,因此,可以根据销售增长率估计现金流量增长率。6、企业价值的计算( 1)实体现金流量模型后续期终值=后续期现值=后续期终值X折现系数企业实体价值=预测期现金流量现值+后续期现值股权价值=实体价值-债务价值估计债务价值的标准方法是折现现金流量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账面价值法。( 2

39、)股权现金流量模型实体价值=股权价值+债务价值(三)现金流量模型的应用1、股权现金流量模型的应用( 1)永续增长模型股权价值=永续增长模型的特例是永续增长率等于零,即零增长模型。股权价值=( 2)两阶段增长模型股权价值=预测期股权现金流量现值+后续期价值的现值二+( 3)三阶段增长模型股权价值=增长期现金流量现值+转换期现金流量现值+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二+ +、经济利润法(一)经济利润模型的原理1、经济收入本期收入=期末财产一期初财产2、经济成本经济成本不仅包括会计上实际支付的成本,而且还包括机会成本。3、经济利润( 1)计算经济利润的一种最简单的办法经济利润=息前税后营业利润-全部资本费用(

40、 2) 计算经济利润的另一种办法是用投资资本回报率与资本成本之差,乘以投资资本。经济利润=期初投资资本X (期初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4、价值评估的经济利润模型企业价值=期初投资资本+经济利润现值公式中的期初投资资本是指企业在经营中投入的现金:全部投资资本=所有者权益+有息债务=(流动资产-无息流动负债)+ (长期资产净值-无息长期负债)(二)经济利润估价模型的应用1、预测期经济利润的计算经济利润=(期初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X期初投资资本=息前税后营业利润一期初投资资本 乂加权平均资本成本2、后续期价值的计算后续期经济利润终值=后续期第一年经济利润/(资本成本-增长率

41、)后续期经济利润现值=后续期经济利润终值X折现系数3、期初投资资本的计算期初投资资本是指评估基准时间的企业价值。估计期初投资资本价值时,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三个:账面价值、重置价值或可变现价值。采用账面价值符合经济利润的概念。4、企业总价值的计算企业总价值=期初投资资本+预测期经济利润现值+后续期经济利润 现值三、相对价值法(一)相对价值模型的原理相对价值模型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股权市价为基础的模型, 包括 股权市价/ 净利 、 股权市价 / 净资产 、 股权市价 / 销售额 等比率模型。另一类是以企业实体价值为基础的模型,包括实体价值/ 息前税后营业利润、实体价值/ 实体现金流量、实体价值/ 投

42、资资本、实体价值/ 销售额。下面介绍三种常用的股权市价比率模型。( 、市价 / 净利比率模型( 1)基本模型市盈率=市价/净利=每股市价/每股净利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X目标企业的每股净利( 2)模型原理处于稳定状态企业的股权价值为股权价值=本期市盈率= 内在市盈率=从上式可以看出, 市盈率的驱动因素是企业的增长潜力、 股利支付率和风险(股权资本成本) 。( 3)模型的适用性市盈率模型最适合连续盈利,并且B值接近于1的企业。如果收益是负债,市盈率就失去了意义。( 、市价/ 净资产比率模型( 1)基本模型市净率=市价/净资产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净率x目标企业净资产( 2)市净率

43、的驱动因素本期市净率=驱动市净率的因素有权益报酬率、 股利支付率、 增长率和风险。 其中权 益报酬率是关键因素。( 3)模型的适用性主要适用于需要拥有大量资产、净资产为正值的企业。企业的净资产是负值时,市净率没有意义,无法用于比较。( 、市价/ 收入比率模型( 1)基本模型收入乘数=股权市价/销售收入=每股市价/每股销售收入目标企业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收入乘数X目标企业的销售收2)基本原理将股利折现模型的两边同时除以每股销售收入, 则可以得出收入乘数:本期收入乘数=收入乘数的驱动因素是销售净利率、 股利支付率、 增长率和股权成本。( 3)模型的适用性主要适用于销售成本率较低的报务类企业,或者

44、销售成本率趋同的传统行业的企业。局限性: 不能反映成本的变化, 而成本是影响企业现金流量和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二)相对价值模型的应用1、可比企业的选择通常的做法是选择一组同业的上市企业,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市价比率,作为估计目标企业价值的乘数。2、修正的市价比率( 1)修正市盈率在影响市盈率的驱动因素中, 关键变量是增长率。 增长率的差异是市盈率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修正市盈率=实际市盈率/ (预期增长率X 100)有两种评估方法:A、修正平均市盈率法修正平均市盈率=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 (平均预期增长率X100)企业每股价值=修正平均市盈率 x目标企业增长率X100X目标企业每股净利R股价平均法

45、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修正市盈率x目标企业预期增长率x 100x目标企业每股净利( 2)修正市净率修正的市净率=实际市净率/ (股东权益净利率X100)目标企业每股价值=修正平均市净率x目标企业股东权益净利率义100目标企业每股净资产( 3)修正收入乘数修正收入乘数=实际收入乘数/销售净利率目标企业每股价值=修正平均收入乘数X目标企业销售净利率100X目标企业每股收入第十一章成本计算一、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 X分配率(二)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实

46、用工时 X分配率(三)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率=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工时数 X分配率(四)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式中:辅助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总量中不包括对辅助生产各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量。各受益车间、 产品或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X该车间、广品或部门 的耗用量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分配方法常用方法有以下六种: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即在产品成本为零)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4、约当量法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X完工程度单位成本=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X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

47、成本X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5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 X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一月末在产品成 本产成品单位成本=6 、按定额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定额比例法)材料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X材料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X材料费用分配率工资(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X工资(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X工资(费用)分配率三、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一)售价法在售价法下,

48、联合成本是以分离点上每种产品的销售价格为比例进行分配的。(二)实物数量法单位数量(或重量)成本=四、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一)品种法(二)分批法(三)分步法1、逐步结转分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复杂生产的企业。 这种企业, 有的不 仅将产成品作为商品销售,而且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也经常作为商品对外销售。按照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反映方式, 还可以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法。2、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名成本时, 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 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用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而只计算预防性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第十二章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成本数量利润分析、损益方程式(一)基本的损益方程式利润=销售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