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6 / 25遥感重点章节1.3.5.8绪论1.1遥感的概念4狭义的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纪录 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4广义的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波、机械波(声波、地震 波)、重力场、地磁场等的探测。4辐射源:目标的电磁辐射能量(自身发射,4-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608-1838年)4-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839-1857年)4 空中摄影遥感阶段(1858-1956年)4-航天遥感阶段(1957-)遥感探测的基本过程1.2遥感发展简史散射、反射)4记录设备(传感器,或有效载荷):扫描
2、仪(多光谱扫描仪),相机(相机、全景相 机、高分辨率相机等)、雷达、辐射计、散射计等。4存储设备:胶片、磁带、磁盘4传送系统:人造卫星的信号是地面发送到卫星的,在卫星中经过放大、变频转发到 地面,由地面接收站接收。4分析解译(人工解译、计算机解译)1)国外航天遥感的发展第一代1G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 1,为真正航天器对地球观测开始。1960年L.提出 遥感”一词。1962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召开的第一次环境遥感国际讨论会上,美国海军研究局的(伊 普鲁伊特)首次提出“'一词,会后被普遍采用至今。1972年7月23日第
3、一颗陆地卫星1(1 )发射(后改名为1),装有传感器,分辨率为79米。197弭1月22日,2发射,1978年3月5日,3发射。1978年6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载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以后不同国家陆续发射载有的卫星。1982年7月16日,4反射,装载,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30米。1985年3月1日,5发射,1993 年10月,6发射失败,1999年4月15日,7发射,装载,分辨率提高到15米。1986年2月,法国发射1,装有和遥感器,分辨率提高到10米多光谱波段,5全色波段分辨率达到5m, 2.5m。2000年初美国发射是(1)卫星的主要探测仪器,地面分辨率较低(星下点离间分辨率为250米
4、,500米,100眯等)。2000年7月15日,第一颗重力卫星发射成功,它是由德国独自研制的,也是世界上首先采用 技术的卫星。2002年,重力卫星发射,它是美国()和德国()共同开发研制的。2)中国航天遥感的发展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1号”一-通信卫星。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 风云1号”。1999年10月14日发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 中国-巴西地球资源遥感卫星”(1)(), 最高空间分辨率:19.5米。3)小卫星重量在1000公斤以下的卫星称为小卫星。小卫星质量小于500,占卫星总量的70%。1.3遥感的类型1)按遥感平台据地面的高低划分4地面遥感:1
5、00m以下平台与地面接触,平台有:汽车、船舰、三角架、塔等。为航空和航天遥感作校准和辅助工作。4航空遥感:100100以下的平台,平台有:飞机和气球。可以进行各种遥感实验和1999年9月24日美国发射,空间分辨率全色:1米;多光谱:4米。星下点分辨率0.82米。校正工作。特点:灵活大、图像清晰、分辨率高。4航天遥感:100以上的平台,平台有:火箭、卫星、航天飞机。特点:周期性、不 受国界、地理条件的影响。2)按探测波段划分4紫外遥感:波段在0.050.38 pm之间。可见光遥感:波段在0.380.76g之间。4红外遥感:波段在0.761000 pm之间。微波遥感:波段在1m m 1 m之间。3
6、)按工作方式划分4被动遥感:直接接收与记录目标物反射的太阳辐射或者目标物本身发射的热辐射和微波的遥感。(辐射计)4主动遥感:使用人工辐射源从平台上先向目标发射电磁辐射,然后接收和记录目标物反射或散射回来的电磁波的遥感。(雷达)4)按用途划分4军事遥感:低高度、短寿命卫星:150350。4地球资源遥感:中高度、长寿命卫星:3501800。包括: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水利遥感、环境遥感等。4通信和气象卫星:高高度、长寿命卫星:约 36000。5)按重量划分巨型卫星:3.5吨。大型卫星:2-3.5吨。中型卫星:1-2吨。小型卫星:1吨。小型卫 星又可细分为小卫星(0.51吨)、超小
7、卫星(0.10.5吨)、微型卫星(10100公斤)、 纳型卫星(小于10公斤)、皮型卫星(小于1公斤)和飞型卫星(小于100克)。6)按显示形式划分图像遥感。非图像遥感。1.5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美国: 、 、 () ;加拿大: ;澳大利亚: ;中国:第一章电磁波及电磁波谱1) 电磁波 :交互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的传播。2)电磁波的特性:( 1)波动性: 是横波,具有波长、频率(周期) 、振幅、相位、角频率等参数。 电 磁波的波动性形成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2)粒子性:光电效应:光子作为一种基本粒子,具有能量和动量。电磁波谱序列:按波长递增的序列依次为:丫射线一X射线一紫外线一可见光
8、一红外线 微波 无线电波。近红外:0.76-3中红外:3-6 远红外:6-15超远红外:15-1000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即-273.15)的物体都能产生红外辐射,例如太阳、大地、云雾、冰块、建筑物、车辆等,由于其内部分子热运动的结果,都会产生红外辐射。人眼却无能感知红外辐射。微波:波长在11m 的波段范围内。该范围内可再分为:毫米波、厘米波、分米波。用特定的字母表示,如, K , , X , C, S, L , P。电磁波传播的基本性质:1)叠加2)干涉3)衍射4)极化(偏振)定义:横波在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上,电场强度振动矢量偏于某些方向的现象。在微波技术中称为 “极化 ” 。极化波(偏振
9、波) :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若电场矢量的方向保持固定或按一定规律旋转,这种电磁波便叫极化波。落胃城长也现隼小段o.4|im* 1138可见比OJfi4),76|imX. 0.45o.47firn红 外 M.肛1).763 .(him* 0.470.50|ini中虹卦J611nl堆 0.50O.Sbrim浜a外fr=l51iin*。占60.6坪m"事收”0 0400用皿m* 次塞米城1 10mm纥(1,630.7如m1lOcmllkm-Im在固定的方向上的极化极化方向:极化电磁波的电场方向;极化面:极化方向与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平面极化(也称线极化):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保持水平极化和垂
10、直极化都是平面极化的特例。平面极化方式分为:(1)垂直(V)极化:极化面与地面垂直的极化。(2)水平(H) 极化:极化面与地面平行的极化。极化的组合类型:极化:发射波为水平极化,接收回波为水平极化;极化:发射波为垂直极化,接收回波为垂直极化。正交极化:极化:发射波为垂直极化,接收回波为水平极化。极化:发射波为水平极化,接收回波为垂直极化。5)多普勒效应电磁辐射因辐射源或观察者相对于传播介质的运动,而使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物体的发射辐射1)绝对黑体(简称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2)黑体辐射定律:普朗克定律、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普
11、朗克定律:在给定温度、单位时间、面1 tt/i/'|Planck's Law-积、波长范围内黑体的辐射通量密度为:入 e八n 一 W(2一分谱辐射通量密度,单位 W/(2 );入 诙长,单位是 g; h普朗克常数(6.6256俅-34Js); c光速(3 X010); k玻耳兹曼常数(1.38 10-23J/ K); T绝对温度(绝对温度=摄氏温度+273.15),单位是K。(1)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与曲线下的面积成正比的总辐射通量密度 W是随温度T的增加而迅速增加。总辐射通量密度W可在从零到无穷大的波长范围内。 普朗克公式积分,可得到从 12面积的黑体辐射到半球空间里的总辐射
12、通量密度的表达式为:0为斯忒藩一一玻耳兹曼常数5.6697 10-12 2 K4, T为绝对黑体的绝对温度(K)分谱辐射能量密度的峰值波长随温度的增加向短波方向移动。普朗克公式微分,并求极值。(2)维恩位移定律'7:一-一 = 2897.81t4 96511遥感辐射源:辐射源:凡是能够产生电磁辐射的物体。4分为两大类:人工辐射源(主动遥感)和天然辐射源(被动遥感)。4天然辐射源:太阳和地球。太阳辐射的特点:(1)太阳光谱是连续的。(2)辐射特性与黑体基本一致。(3)主要能量集中在0.2-3 m 紫外到中红外波段区间。(4)遥感最常用的波段为:0.32-1.15即可见光、红外波段等稳定辐
13、射,占太阳对地面辐射总通量密度的 85%以上。(5)海平面处的太阳辐射照度分布曲线与大气层外的 曲线有很大不同,这主要是地球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造成的。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及反作用在紫外、红外与微波区,电磁波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吸收,造成遥感影像暗淡主要成分:水、臭氧、二氧化碳、氧气大气对紫外线有很强的吸收作用,遥感中很少用紫外波段。水蒸气:对电磁辐射的吸收最显著。主要吸收峰为1.38m、1.87 g、2.7师、6.3 g、15 g1间的超远红外区,以及微波中0.164和1.348处。臭氧:主要吸收带0.3m、在9.6 m、4.75 m和14 g处有弱吸收。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峰
14、为 2.7叩、4.3 m、10.0 m、14.4以及全在红外区。氧气:在0.2 m、0.69师、0.76m、0.253和0.5处吸收都很弱。散射的方式:主要有米氏()散射、均匀散射、瑞利()散射等。散射类型:介质中不均匀颗粒的直径a与入射波长入同数量级时,发生米氏散射。介质中不均匀颗粒的直径a入射波长入时,发生均匀散射。介质中不均匀颗粒的直径a小于入射波长 入的十分之一时,发生瑞利散射。(3)大气窗口:大气屏障”:在大气中电磁波透过率很小,甚至完全无法透过电磁波。大气窗口” :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的电磁波段。可以用作遥感的大气窗口:0.32 - 1.15即大气窗口:这个窗口包
15、括全部可见光波段、部分紫外波段和部分近红外波段,是遥感技术应用最主要的窗口之一。1.3-2.5 g大气窗口:属于近红外波段,主要应用于地质遥感。3.5-5.0 g大气窗口:属于中红外波段,火灾、火山、核爆炸探测。8-14 m大气窗口:热红外窗口,透射率为 80%左右,属于地物的发射波谱。1.01 m微波窗口反射波谱:反射波谱:某物体的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的规律。反射波谱特性曲线: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物体的反射波谱限于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尤其是后两个波段。地物的反射辐射1.城市道路、建筑物的反射波谱特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如何出题?)性曲线城市道路、建筑
16、物的光谱反射特性红外波段较可见光波段反射强石棉瓦、水泥面较其他材料反射强沥青较其他材料反射弱2.水体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勒口水体的光谱反射特性20-loriqi hCu rrii'Jaj蓝、绿波段为反射带Iftfr or近、中红外波段为完全吸收带水中含泥沙时,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3.植被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植被的光谱反射特性蓝、红波段为吸收带(叶绿素吸收)绿波段为弱反射带mldldlu infraredwaveli*nglhi( jm)近红外波段有强反射带,但含水量造成反射吸收(细胞散射)叶绿素:引起0.45即、0.67 g为吸收带,0.55叩反射峰。植物含水量:引起1.45师、1.95
17、叩、2.7 g吸收带。4 .植被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红边:一般为680-750波长范围内反射率光谱的一阶微分最大值对应的波长。4有不同叶螺索笔度的海水的驻常的就附身离惶M时学商红边位移用于长势、产量和灾害程度等预测红移:植株生长旺盛时,红边向长波方向移动几个 -十几个纳米。蓝移:营养缺乏或病虫害时,红边向短波方向移动几个-十几个纳米。红边结构:红边用一定的曲线表示其结构,数学模型植被指数:近红外和红光波段反射率的线性或非线性组合植被指数主要有: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 ()差值植被指数: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其中,表示近红外波段反射率,表示红光波段反射率。植被指数。5 .土壤的反射波
18、谱特性曲线土壤的光谱反射特性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颜色、土壤含水土壤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受:土壤的机械组成(颗粒的粗细)量、土壤类型等的影响。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 质及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在不同光谱段的遥感影像上,土壤的亮度区别不显。植被、水体、土壤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明Wh*rir InfMrRil403171 620rniddlB inndrfid2.4 awavf legmlum)reflsclarKeC%) 6*第二章 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轨道特征1:太阳/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一般有两种绕地球飞行方式:(1)地球同步卫星:定点观测 (2)太阳同步 卫星:定期观
19、测(圆形)地球同步卫星:卫星的公转角速度和地球自转角速度相等。运动周期为23小时56分04秒,相对地球静止,可以观测地球表面三分之一的固定区域,在地球赤道上空约 36000,又称为静止卫星,或地球静止卫星。太阳同步卫星:指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交角,不随地球绕 太阳公转而改变,使资料获得时具有相似的照明条件。卫星绕地球南北极运行,又称近 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简称极轨卫星。轨道特征2:近圆形轨道破在不同地区获取的图像比例尺一致。理得卫星的速度也近于匀速。?便于扫描仪用固定扫描频率对地面扫描成像,避免造成扫描行之间不衔接的现象。轨道特征3:可重复轨道?卫星每绕地面一圈,卫星进动
20、修正后,地球赤道由西往东旋转了约2866,即第二条运行轨迹相对前一条运行轨迹在地面上西移 2866。? 一天24小时绕地13.944圈,第14圈时已进入第二天,称为第二天第一条轨道,这一 条轨道与前一天第一条轨道之间 差0.056圈,在地面上赤道处为159。陆地卫星类(美国)(1)传感器:? 13:装载多光谱扫描仪(),返束光导管(:)摄像机。:光导摄像管。? 4: 1982年:装有,(:专题绘图仪)。4 7: 1999年:装有,采用(增强-加型专题绘图仪),增加了全色()波段,分辨 率为:15m。4全色(,简写:):对可见光范围内所有波长的光都敏觉的。(2)特点轨道:太阳同步近圆形近极地轨道
21、 平均高度:705 (45, 7), 915 ( 13)。重 访周期:周期16天(45, 7), 18天(13)。扫描宽度:185。分辨率:30m (、: 15, 7), 120m (: 6), 60m (: 6), 15m (:), 80m (: 1, 2, 3;: 4, 5, 6, 7), 40m (:),240m (: 8)。轨道特点:太阳同步近极地、近圆形、可重复(法国)(1)传感器4 13:()高分辨率可见光成像仪;44:()高分辨率红外成像仪和()植被成像装置。(也有缩写:,)。45:高分辨率几何装置(:),()植被成像装置,()高分辨率立体成像装置。(2)特点轨道:太阳同步圆形近
22、极地轨道, 平均高度:832左右。重访周期:26天。扫 描宽度:60 (,), 117 (), 2250 ()。分辨率:1 4: 20m () , 10m () ; 5: 10m (:,: 立体像对),5m, 2.5m (:), 1.15 ()。高光谱类卫星? 多光谱():几个到十几个光谱通道,光谱分辨率在00数量级范围(10)。? 高光谱():几十到几百个光谱通道,光谱分辨率在000数量级范围(1-10)。? 超光谱():光谱分辨率在 内000数量级范围(0.2)。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又称为高轨气象卫星,或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又称为低轨气象卫星,或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小卫星主
23、要特点:重量轻、体积小研制同期短,成本低 (一箭多星)发射灵活,启用速度快,抗毁性强系统本身和有效载荷性能高第三章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瞬时视场B:指在扫描成像过程,一个光敏探测元件通过望远镜系统投影到X 地面上的直径或边长。同义词:空间分辨率。B在仪器设计时已经确d探测器尺寸(直径或宽度);f扫描仪焦距。3.成像光谱仪以多路、连续并具有高光谱分辨率方式获取图像信息的仪器。基本上属于多光谱扫描仪,其构造与线阵列推扫式扫描仪和多光谱扫描仪相同,区 别仅在于通道数多,各通道的波段宽度很窄。3.3.1微波遥感的基础波段代号标称波长(cm)频率波长范围代n”E16530-1UVT221-2S102-4
24、1九*C54小X3K-12X 75-2.5Ku212-1WKL251«-27L67-L11在微波遥感中,广泛应用L、C、X波段,有时也用P波段。3.微波特点(1)微波能在夜间工作,因此能全天候工作;(2)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有的波谱特征。如:微波波段冰、水的比辐射率悬殊,分别为 0.4 和0.99,可以很好区分。对金属有强烈反射。(3)微波对某些地物有穿透能力。如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可以探测林中的军事目 标、地下古墓等。L和P波比K或X波段更有穿透力。对于森林,C波段波长较短,树 冠就反射了,没有穿透力;但其它较长波段,由于大于树叶不影响传播。式中: H穿透深 度;£地物介
25、电常数;(T地物导电率(4)微波遥感器可采用多频率、多极化、多视角方式工作,具有多普勒效应,从而获 取目标的多种信息。(5)可以记录目标的相位信息,通过相位差,确定两点间距离的方法。(6)微波频率很高,在不大的相对带宽下,其可用的频带很宽,其信息容量大。3.3.2.1真实孔径雷达?真实孔径雷达(:):以实际孔径天线进行工作的侧视雷达。1.真实孔径雷达分辨率分辨率:距离分辨率和方位分辨率。1距离分辨率:在脉冲发射的方向上,能分辨两个目标的最小距离。距离分辨率与俯角和脉冲宽度有关。俯角越小,脉冲宽度越小,距离分辨率越高。但减小脉冲宽度, 将使作用距离减小。 为了保持一定的作用距离, 这时需加大发射
26、功率,造成设备庞大,费用昂贵。目前一般采用脉冲压缩技术来提高距离分辨率。方位分辨率:指相邻的两束脉冲之间,能分辨两个目标的最小距离。 公式见重要合成孔径雷达(: ) :利用遥感平台的匀速前进移动,将小孔径的天线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发射脉冲信号,天线在不同位置接收回波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起到大孔径天线的作用,提高方位分辨率的雷达。3.3.2.3 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点( 1)垂直于飞行方向的比例尺垂直飞行方向(y )由星下点向外的比例尺:由小变大。( 2)变形 压缩与拉长造成山体前倾,朝向传感器的山坡影像被压缩,而背向传感器的山坡被拉长,与中心投影相反。还会出现不同地物点重影现象。( 3) 高差产生的
27、投影差 高差产生的投影差与中心投影影像投影差位移的方向相反,位移量也不同。( 4)雷达立体图像的构像特点 从不同摄站对同一地区获取的雷达图像也能构成立体影像。相干雷达(: ) :利用在平行轨道上对同一地区获取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单视复数影像来形成干涉,进而得到该地区的三维地表信息。激光雷达(: ) :工作在红外和可见光波段的雷达称为激光雷达。第四章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知识4.1 图像的表示形式? 遥感图像的表示形式:遥感传感器记录地物电磁波的形式? 光学图像:胶片或其它光学成像载体形式 数字图像:数字形式3.光学图像与数字图像的转换?光学图像变成数字图像?把一个连续的光密度函数变成一个离散的
28、光密度函数? 空间坐标离散化 采样?幅度(光密度)离散化 量化?整个过程称为图像数字化4.2.2 存贮格式?() :按照波段顺序依次记录各波段的图像?() :逐行按波段次序排列?() :每个像元按波段次序交叉排序3.1 可见光与色彩2.色彩概念色调(H : ) :色彩相互区分的特性。明度(L : ) :光作用于人眼时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范围为从黑到白。亮度( V :或 I : ) :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范围为灰色部分,小于明度的范围。饱和度( S: ) :彩色浓淡的程度,即渗白程度4.3.2 颜色视觉理论互补色:若两种色光以适当地比例混合产生白色或灰色,这两种颜色成为互补色。例如红色光和青色
29、光,绿与品红、蓝与黄互补色。三原色:若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其中任一种都不能由其余两种颜色混合相加产生,这三种颜色称之为三原色。能量相同的加法三原色混合成白色。例如:三原色:红(R) 、绿(G) 、蓝(B ) ;橙,绿,紫。4.3.3.2多波段彩色变换? 真彩图像:选择遥感影像的红、绿、蓝三个波段,对应赋予红、绿、蓝三种颜色,合成的彩色图像。例:影像真彩合成波段:R: 3 (0.66叩)G: 2 (0.56 叩)B: 1 (0.485 gm)? 假彩图像: 根据加色法彩色合成原理, 选择遥感影像任意的三个波段, 分别赋予红、绿、蓝三种颜色,合成的彩色图像。由于三种颜色
30、与遥感波段所代表的真实波段颜色不同,因此合成的颜色不是真实地物的颜色,这种合成称为假彩合成。例:影像标准假彩合成:方案1: R:4, G:3, B:2 (彩红外)方案2: R:4 , G:5, B:3总结:遥感彩色图像包括:真彩、假彩、伪彩(模拟真彩) 。第五章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5.2 遥感图像的几何变形本节主要讨论外部误差对图像变形的影响。此外把某些传感器特殊的成像方式所引起的图像变形,如全景变形、斜距变形等也加以讨论。主要讨论以下几个方面:传感器成像方式引起的图像变形传感器外方位元素变化的影响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地球曲率引起的图像变形大气折射引起的图像变形 地球自转的影响5.3.2遥感
31、图像的精纠正处理? 概念:消除图像中的几何变形,产生一幅符合某种地图投影或图形表达要求的新图 像。?两个环节:?像素坐标的变换,即将图像坐标转变为地图或地面坐标;?坐标变换后的像素亮度值重采样。控制点的选取? 地面控制点(:):图像的配准以地面坐标在地图或遥感图像上相对应的点为匹 配标准,这些对应的点称为地面控制点。1)地面控制点数目的确定?对二元n次多项式,控制点的最小数目为:三1?实际工作表明:选取控制点的最少数据来校正图像,效果往往不好,特别是在特征变化大的地区,控制点的数目要远远多于最少控制点数。2)地面控制点选取原则?(1)图像上为明显的地物点,易于判读(道路交叉口、河流转弯处等)。
32、?(2)图像上均匀分布(图像的边缘部分选取控制点,尽量满幅均匀选取) 。?(3)数量要足够(特征变化大的地区,多选控制点)。?目前的纠正方法主要有:? 多项式法? 共线方程法? 小面元纠正 灰度重采样(如何出题?计算题? ?)?(1 )最近邻像元法(作业)?(2)双线性内插法(作业)?(3)双三次卷积法5.4.1 图像间的自动配准步骤一:特征点提取。在多源图像上确定分布均匀,足够数量的图像同名点,这是图像配准的关键。特征点的提取特征点的匹配步骤二:几何纠正。通过所选择的图像同名点确定几何变换的多项式系数,从而完成一幅图像对另一幅图像的几何纠正 。多项式纠正 小面元纠正 数字微分纠正5.4.2
33、数字图像镶嵌?图像镶嵌:将不同的图像文件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包含感兴趣区域图像。?不同时间同一传感器获取,也可以是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获取,但同时要求镶嵌的图像之间要有一定的重叠度。?实质就是几何纠正(前提) .?镶嵌的关键:?( 1)如何在几何上将多幅不同的图像连接在一起。?( 2)如何保证拼接图像后没有明显的接缝。?( 3)如何保证拼接后图像亮度反差一致,色调相近。图像镶嵌步骤?图像的几何纠正? 搜索镶嵌边 () ,并确定镶嵌边方向()?亮度和反差调整 (颜色均衡化)?平滑边界线 (羽化处理)第六章 遥感图像辐射处理?辐射畸()变:太阳辐射相同时,图像上像元辐射亮度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生改
34、变,不能直接反映地表地物的真实的辐射亮度值,这部分变化,称为辐射畸变。辐射误差? 传感器接收的电磁波能量包含三部分:? 太阳经大气衰减后照射到地面,经地面反射后,又经大气第二次衰减进入传感器的能量?地面本身辐射的能量经大气后进入传感器的能量?大气散射、反射和辐射的能量。? 遥感图像的辐射误差主要包括:?传感器本身的性能引起的辐射误差?地形影响和光照条件的变化引起的辐射误差?大气的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辐射误差基本概念辐射定标和辐射校正是遥感数据定量化的最基本环节。辐射定标:指传感器探测值的标定过程方法,用以确定传感器入口处的准确辐射值。传感器辐射定标:指建立传感器每个探测单元所输出信号的数值量化值与
35、该探测器对应像元内的实际地物辐射亮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辐射校正:指消除或改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附加在传感器输出的辐射能量中的各种噪声的过程。图像增强:为特定目的,突出遥感图像中的某些信息,削弱或除去某些不需要的信息,使图像更易判读。 分类:空间域和频率域的处理。?直方图均衡:将随机分布的图像直方图修改成均匀分布的直方图。?实质:是对图像进行非线性拉伸,重新分配图像像元值,使一定灰度范围内的像元的数量大致相等。直方图匹配?通过非线性变换使得一个图像的直方图与另一个图像直方图类似。?密度分割:与直方图均衡类似。产生一个阶梯状查找表,原始图像的灰度值被分成等间隔的离散的灰度级,每一级有其灰度值。6.
36、3 图像平滑?目的:在于消除各种干扰噪声,使图像中高频成分消退,平滑掉图像的细节,使其反差降低,保存低频成分。?邻域平均法低通滤波法6.4 图像锐化?目的:增强图像中的高频成份,突出图像的边缘信息,提高图像细节的反差,也称为边缘增强,其结果与平滑相反。?图像锐化方法:空间域处理频率域处理6.6 多光谱增强?1)变换?从直观上看,就是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很相似。因而从提取有用信息的角度考虑,有相当大一部分数据是多余和重复的。变换的目的就是把原来多波段图像中的有用信息集中到数目尽可能少的新的图像中,使这些图像之间互不相关,包含的信息内容不重叠,大大减少数据量。?2)变换变换是变换的简称,又形象地称为
37、 “缨帽变换 ” ( ) ,穗帽变换。是1976年和根据数据研究多光谱信息与自然景观要素特征间的关系而建立的一种线性变换,它使坐标空间发生旋转,但旋转后的坐标轴不是指向主成分的方向,而是指向另外的方向,这些方向与植物生长过程和土壤有关。这种变换既可以实现信息压缩,又可以帮助解译分析农业特征。6.7 图像融合? 图像融合:将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新的图像的过程。?融合的目的:从不同的遥感图像中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补充单一传感器的不足。不同传感器遥感数据融合方法?加权融合?基于变换的图像融合?基于主分量变换的图像融合?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比值变换融合?乘积变换融合?基于特征的图像融合?基于分类的图像融合基于()变换的图像融合1. 待融合的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进行几何配准,并将多光谱图像重采样与全色分辨率相同。2. 将多光谱图像变换转换到空间。3. 对全色图像I 和空间中的亮度分量 I进行直方图匹配。4. 用全色图像I'代替空间的亮度分量,即一'S。5. 将'S逆变换到空间,即得到融合图像。第七章 遥感图像判读2. 传感器特性的影响?几何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几何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传感器瞬时视场(像元)内所观察到地面的大小。 (地面分辨率)?几何分辨率:能分辨出的最小地物的大小。几何分辨力=3倍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寓工作计划范文(15篇)
- 硬件升级保证金协议
- 2025个人工作心得体会销售(4篇)
- 工作流程优化协议范本
- 欧式厂房出租合同协议
- 楼顶屋面防水合同协议
- 含税金额合同协议
- 吴中区借钱合同协议
- 快销品供货合同协议
- 正规企业外包合同协议
-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必修二八大专题知识复习提纲
- 2025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答案200题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健康教育技能试题及答案
- 机车车辆试题及答案
- 地理澳大利亚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 常用施工规定和技术要求1
- 旅游景区娱乐服务设计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营销(南昌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健合集团笔试在线测评题
- 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