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物理力学压轴题汇总1 .如图所示,小明在玩滑板的过程中,思考了如下力学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A.人和滑板滑得越快,惯性越大B.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C.滑板随人动是因为鞋与滑板固定在一起D.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2 .探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二个力的平衡条件”,需要比较“平衡”和“不平衡”两种不同状态的受力情况才可以得出结论。实验室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定滑轮按45。角固定在桌边上)。小红利用此装置做实验的过程中,将木块进行扭转,小亮说:“由于定滑轮无法扭转,所以会影响实验效果”。(1)在木块不扭转的情况下,“二力平衡”的三个条件中,对哪些平衡条件的探究存在缺
2、陷(2)根据实验需要改进该实验装置,简述你的改进方案。3 .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图1图2(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 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序号木块放置情况木板表向情况压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N1平放木板62平放木板83平放木板104平放木板上铺棉布65平放木板上铺毛巾6(2)实验时,小明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a.分析序号 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是 ;b.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 三组数据进行
3、分析。(3)小明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象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2)下表是一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
4、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阻力的大小大较大较小小车移动的距离s/cm(3)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5.如图所示,将一个装有一定质量水(水未装满)的圆台状封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将其改为倒 立放置,则。A.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C.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D.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容
5、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6.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若冰融化前、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l、P2,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3、P4,已知P水P冰块,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pivp 2Vp 3Vp 4B. p 1 >p 2> p 3> p 4C. p 1= p 2, p 3= p 4,且 p 1= p 3D. p 1= p 2, p 3= p 4,且 p 1 < p 37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和100cm2。容器甲中盛有0.2m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 0.3m高的
6、酒精。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 p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酒精。当质量m的范围为 时,才能满足p水>p酒精。8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 乙两柱形容器都装有质量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 F甲、F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则。甲 乙人.5甲=F乙,p甲=p乙B.F甲vF乙,p甲vp乙C.F甲二F乙,p甲vp乙口.5甲=F乙,p甲p乙9 .某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 尸 (用m、a表示)。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图的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
7、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 压力之比 F甲:F乙=, 压强之比 p甲:p乙=。甲乙10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 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A; mB的关系是。A .mA'一定大于mB'B.mA可能大于mB'C.mA =定小于mB'D.mA可能等于mB11 .归纳式探究一一研究鱼缸侧壁所受的压力: 由于液体内部有压强,当鱼缸中盛入液体后,鱼缸侧壁就会受到液体的压力.鱼缸侧壁所受的液体的压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呢下表是小雨在鱼缸中盛入不同的液体进行研究得到的一些数据(其中:p为液体密度,
8、L为侧壁长度,H为液体深度,F为侧壁所受压力):次数d(kg/m 3)L/mH/mF/N1X10352X103103X103204X10385X10332甲乙(1) F = k,其中k =(填上数值和单位).将数据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2)在一个鱼缸中分别盛入相同深度的海水和淡水, 对鱼缸侧壁的压力大;(3)在不同的游泳池中注入相同深度的水,游泳池侧壁所受的压力与侧壁长度的关系可以用图甲图象中的图线 表示;(4)如图乙所示,拦河大坝的长度L为30m,若大坝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F为6X107N,则水深H不能超过 m。12 .同一个鸡蛋放入水和盐水中静止时,鸡蛋在图甲中漂
9、浮、 在图乙中沉底,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甲乙A.甲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乙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C.甲、乙两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D.乙图中的液体是盐水13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到不同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快慢不同,如石子下落要比羽毛快得多。于是他们联想到“物体在液体中下沉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作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物体下沉快慢与物体质量、体积、形状有关;猜想二:物体下沉快慢与液体种类有关。他们利用天平,秒表,长玻璃圆筒,体积和形状相同的小瓶,还有细沙、水、牛奶、食用油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将能够下沉的物体从液面处由静止开始下沉,每次下沉深度均为 0.3m。记录实验效据如下
10、表所示。实验序号液体质量m/g下沉时间t/s1水202253304牛奶205256307食用油20小瓶表面未粘油小瓶表面粘油825930(1)物体在液体中下沉的深度相同时 ,通过比较物体的 判断下沉的快慢。(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物体下沉越快。(3)要想探究物体下沉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应选择实验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7、8、9的数据可知,物体下沉快慢还与 有关(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均可)(5)右图为物体分别在三种液体中下沉时间与其质量的关系图像。其中,反映物体在食用油中下沉时间与质量关系的图
11、像是 。14 .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kg、底面积为1 M0-2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质量为4kg的水。求:(1)求水的体积V(g取kg);(2)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3)现将一物块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若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则该物块的密度为 kg/m3。15 .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 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理由16学完“浮力”知识后,小芳同学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活动(p7K=xi03kg/m3, g 取 10N/kg)。甲乙(1)她选取一质量为 750g、体积为1250cm3的长方体木块,让它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
12、所示,求木块受到的浮力。(2)取来规格相同、由合金材料制成的若干螺母,每只螺母的质量为 50g,将螺母逐个放置在漂浮的木块上。问:放多少只螺母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 3)她又用弹簧测力计、一只螺母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为,求合金材料的密度。17.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p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5甲5乙5丙p甲乙丙B. F甲VF乙VF丙 p甲Vp乙Vp丙C. F甲=5乙=5丙甲 乙 p丙D. F甲=5乙=5丙p甲v p乙v p丙1
13、8 .如图所示,有一密度为xi03kg/m3、体积为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条质量和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形容器的中心。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N(g取10N/kg)。(1)当细绳松弛,对木块没有拉力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m3;(2)向容器内注水(水不溢出)直至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绳处于断裂前一瞬间停止注水,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m3。19 .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将高H为0.10m的圆柱体A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 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 F,将h和F记录在表1
14、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2中。为了进一步研究 F和h的关系,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h及F的变化量Ah和AF,P1表1液体密度为1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 1和表2的后两列中。(已知序号h/mF/N h/m F/N10230456789010序号h/mF/N h/m F/N11012130141516171819020表2液体密度为倨O(1)实验序号2和13所空缺的数据分别为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4、5、6、7与8或14、15、16、17与18等数据中F与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 1、表2的相关数据,
15、并归纳得出结论。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38或1318中AF与A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38和1318中AF与A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O(4)他们继续分析实验序号 9和10或19和2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圆柱体浸入液体后,当 h满足一 定条件时,F不再随h而变化。(5)为进一步研究h所满足的条件,需添加的器材为 (选填“甲”、“乙”或“丙”)。器材:圆柱体甲高 H=0.10m;圆柱体乙高 H=0.20m;圆柱体丙高 H=0.10m。(6)请在表3的第二列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达到研究h所满足条件的目的。表3实验序号h/mF/N1一2一3一2
16、0 .小华骑自行车下坡时,想到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回家后她找来了小车、秒表、刻度尺和充当斜面的木板进行探究,如图所示。首先对影响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作出以下猜想,猜想一:与小车的质量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三:与斜面的长度有关。(1)根据所学知识,可断定猜想二是正确的,依据是 。(2)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在小车内放置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的时间。小华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她怀疑第三次数据错误,于是重新测量并进行了修正。你认为小华第三次测量时间偏小的原因,除了秒表的使用和小车起始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还有一种在操作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17、是 ;经过对修正后的数据分析,猜想一是 (正确/错误)的。实验次数1234小车内放置钩码的质里m/g050100150时间t/s(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距斜面底端不同距离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的时间。她通过测量发现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三是正确的。请对小华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她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c(4)接着小华又作出“小车下滑的快慢还与斜面倾角有关”的猜想,你认为她 (需/不需)要对这一猜想进行探究。如需要,说出方案,如不需要,说出原因:21 .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剪的示意图,它是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它剪指甲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
18、ABCB. OBDC. OEDD.三个都是22 .如图所示,剪刀剪纸的机械效率为80%,这表示 。A.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 1N,则阻力是B.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 1N,则动力是C.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 1J,则有的功用于剪纸D.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的功用于剪纸23.(多选)如图所示,边长为 a、密度均匀的正方体物块静止于河岸边,在BB边上施加一个力 F使其绕DD'边转动掉落于河水中,它漂浮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水的密度为p,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A.物块的密度为 aB.物块的重力为 (a h) gaC.物块漂浮在水面时底面受水的压强为g(a h),2 2 (
19、a h)a2gD.为了使物块掉落于河水中,力 F至少是-一()g424.图甲是小明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制作的只需要一个祛码的天平,横梁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左侧为悬挂在固定位置 P的置物盘,右侧所用祛码是实验室里常见的钩码,用细线挂在右侧带刻度线的横 梁上。甲乙丙(1)下面是小明测量物体质量的几个主要步骤,最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A.将悬挂钩码的细线移到右侧横梁的零刻线Q处;B.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C.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左侧的置物盘中;D.调整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使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E.移动悬挂钩码的细线,使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F.根据细线在横梁
20、上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值直接得出物体的质量。(2)调节天平至水平位置平衡后,刚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左侧的置物盘中时,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将对准底座上标记的 侧(填“左”或“右”);(3)若某次测量最终达到平衡时,钩码位于右侧横梁上的N处,如图乙所示,已知 OP = l, OQ=d, ON=h,钩码质量为m,则待测物体的质量 M=;(4)如图丙所示,将待测物体投入装有某种液体的量杯中,若待测物体投入前、后量杯中液面对应刻度为Vi、V2,则待测物体的密度为 。25.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探究杠杆受两个阻力(F2、F3)时的平衡条件。在已调节好的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并适当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
21、,记下钩码的数量和位置。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 和位置,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做两次,将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在下表。表中的数据以一个钩码的重力为力的单 位,以杠杆的每小格为长度的单位。图1图2图3实验次数动力Fi动力臂Li动力F2动力臂L2动力F3动力臂L3ii5ii22226i225337i544(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填写关系式)(2)在农村广泛使用的杆秤就利用了上述原理。图 2是一根杆秤的示意图。小云设计了如下测量秤泥质量M的实验方案,请你将、两步补充完整。用刻度尺测量杆秤上的主要刻度的示数m到提扭O的距离x,并作出m-x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挂钩到 的距离1;在m
22、-x关系图象中任意读取两组数据xi、mi和x2、m2;设杆秤自重 Go,重心到提扭的距离Io,据杠杆平衡条件 Mgxi=+ G0I0以及= m2gl + G0I0两式 相减得 M = (要求用 k xi、 x 2、mi、m 2表示)。26.如图所示为小刚设计的滑轮组装置。其中,滑块A置于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水平面上,动滑轮重i0N,重物B的重力Gb可改变。下表是小刚在某次使用该装置时记录的一些数据。若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跨过滑轮的绳或竖直或水平,A距水平面上的定滑轮、B距水平面均足够远。时间t/s022446Gb/N205027A的运动情况静止速度由0逐渐增大到2m/s以2m/s的速
23、度做匀速运动A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s/m024求:(i)在46s内,水平绳对 A的拉力做的功;(2)在24s内,重力Gb做功的功率;(3)在02s和24s两段时间内,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7如图所示,杠杆AD 放在钢制水平凹槽 BC 中,杠杆 AD 能以 B 点或 C 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BC=0.2m。细绳的一端系在杠杆的A端,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物体E挂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浸没在水中的物体 H 通过细绳挂在杠杆的 D 端,与杠杆D 端固定连接的水平圆盘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已知 60NK FW200N,动滑轮的质量 mo=1kg,物体 H 的密度 p=2M03kg/m3,
24、 AD=0.8m , CD=0.2m ,杠杆、圆盘、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 g 取 10N/kg 。为使杠杆AD 保持水平平衡,求:( 1)物体E 的最小质量m; ( 2)物体H 的最小体积V。28 .图乙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简图,为了保证起重机工作时不会翻倒,在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重物m;已知OA=12m, OB=4m。用它把质量为 2X103kg,底面积为0.5m2的货物G匀速提起(g=10N/kg)。求:(1)起吊前,当货物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2)若不计起重机自重,为使起重机吊起货物时不翻倒,右边的配重m至少为多大(3)如果起重机吊臂前端是由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组成,动滑
25、轮总重100kg,不计绳重和摩擦。如果拉力的功率为6kW,则把2X103kg的货物匀速提高10m,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需要多长时间甲乙29 .如图所示(滑轮组的绕绳未画出),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动绕在滑轮组的绳子一端10s,使绳端向下移动了 1.5m、重物匀速上升了 0.5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 (g=10N/kg)。求:(1)人的拉力的功率;(2)被吊起的重物质量;(3)按题意画出滑轮组的绕绳。30 .如图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F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 S|、S2、S3,移
26、动速度分别为 V1、V2、V3,不 计滑轮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甲乙丙A. F1:F2:F3=2:1:4B. F1:F2:F3=2:1:4C. Fi:F2:F3=2:4:1D. Fi:F2:F3=2:1:4Si : S2 : S3=2 : 1 : 4Si : S2 : S3= 2 : 4 : 1Vi : V2 : V3= 2:1:4Vi : V2 : V3= 2:4:131 .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力为23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 6m高处,所用拉力为125N ,时间为20s。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2)工人做的总功;(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4)工人做功的功率
27、。32 .如图所示,质量为 60kg的人,站在质量为 30kg的吊篮内,他至少用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g=10N/kg)33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00kg的木箱,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斜面长 5m、高1.6m。在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80%,则拉力做的功为 J,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 J。(g=10N/kg)34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A,已知A物质的密度是2X103kg/m3,底面积是0.3m2,重力为600N。物体A在F=100N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了2m, g取10N/kg。求:(1)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8、2)物体A的体积;(3)若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80%,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多少35 .将一个圆柱体 A分别竖直放在水和液体甲中,都能漂浮,并且分别有2/5和1/4的体积露出液面。(1)这两种情况下,圆柱体 A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之比为多少(2)如图所示,现有一个左右力臂之比为3 : 1的轻质杠杆。用细线将圆柱体A悬挂在杠杆左端并放入液体甲中,再用细线在杠杆右端悬挂一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B并放在水平地面上,当杠杆两端细线均被拉直且平衡时,圆柱体 A有1/3的体积露出液面,且该圆柱体底面所受液体压强为800Pa。求此时圆柱体 B对地面的压强。请在图中画出圆柱体A的受力示意图。36 .将高为1
29、0cm的圆柱体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细绳的一端系于圆柱体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竖直拉着杠杆A端。如图所示,当把质量为800g的圆柱体乙悬挂在杠杆的B端并处于圆柱形容器 M中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200Pa。把质量为900g的水注入容器 M中,水未溢出,水静止后,水对容器M底面的压强为2500Pa,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000Pa。已知AO : OB=2 : 3,容器M的底面积为60cm2,不计杠杆的质量,g取10N/kg,则圆柱体甲的密度为 kg/m 3。37如图所示是某水上打捞船将一个完全密闭的正方体货箱缓慢地打捞出水面的起吊装置示意图。货箱平放在海底,海
30、底深度H=30m,该货箱边长L=1m,货箱及内部货物的总重 G货=X104N,动滑轮(只有一个)及附属配件的总重 G滑轮=X104N。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及绳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不考虑风浪、水流等的影响。海水的密度视为k1xi03kg/m3、g取10N/kg。试问:(1)用声纳探测货箱上表面的回声的时间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j=1450m/s)( 2)在将货箱从海底匀速吊起到上表面即将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拉力F 做了多少功( 3)若货箱从刚露出水面到完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是被匀速提升的,请分析在此过程中,货箱所受浮力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变化情况。A打捞上来,物体 A的密度为X103kg/m33
31、8 .人们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浸没在河底的实心物体体积为100dm3。在拉力F=5000N作用下,物体 A在2s内匀速竖直上升 2m (物体未露出水面),不 计水的阻力,g=10N/kg。求:(1)物体A受到的浮力;(2)拉力F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9 .中华神州打捞公司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打捞沉在长江三峡江底一个方形物体。物体上表面距离水面50m,重力为2400N,体积为0.2m3。打捞时匀速提升该物体。(g=10N/kg ,水=X103kg/m3)求:(1)物体沉在江底时,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2)物体在露出水面之前受到水的浮力;(3)物体在露出水面之前,人的水平拉力F及
32、拉力做的功(设物体在露出水面之前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80%)。40 .如图所示是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圆柱体M的示意图,滑轮组固定在钢架上,滑轮组中的两个滑轮质量相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900N,连接圆柱体 M与动滑轮挂钩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0N。圆柱体M高为3m,底面积为0.02m2,密度为X103kg/m3。在绳端拉力F作用下,圆柱体 M从其下表面距水面15m 处匀速上升到其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的过程中用了3min。在这个过程中,拉力 F的功率为160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Y,钢架对定滑轮的拉力为 To在圆柱体M被缓慢拉出水的过程中,圆柱体 M的下表面受到水 的压强
33、为p。不计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压强p的最小值为15000PaB.拉力T的大小为2700NC.拉力F的大小为640N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0%41某科技小组设计的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中水平杆CD 与竖直杆 EH 、 DI 组合成支架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亮站在地面上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滑轮组由动滑轮Q 和安装在水平杆CD 上的两个定滑轮组成。小亮以拉力Fi匀速竖直提升物体 A的过程中,物体 A的速度为 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中。小亮以拉力F2匀速竖直提升物体 B的过程中,物体 B的速度为 以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甲。拉力Fi、F2做的功随
34、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乙中、所示。已知 m=3%物体A的体积为Va,物体B的体积为Vb, 且3VA=2Vb,物体A的密度为pa,物体B的密度为pB,且8 pA=7削不计绳的质量,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 求机械效率 用与 中之差。参考答案1B解析:(1)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2)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更加光滑;或将滚动代替滑动;(3)判断物体是运动或静止,关键是看两个物体之间是否有位置的变化;(4)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故 A错误;B、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因此滑板底
35、部安装轮子是利用了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故B正确;C、滑板随人动是因为鞋与滑板相对静止,保持相同的速度,故 C错误;D、人对滑板的压力,受力物是滑板;对人的支持力,受力物是人,压力和支持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2解:(1)从而可知,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木块不扭转的情况下,该实验中还缺少了二力方向相反和二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条件的验证.(2)用小车代替木块,然后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看小车是否平衡.故答案为:(1)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改进方案:用小车代替木块,然后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看小车是否平衡.3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
36、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彼此平衡,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2)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要让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改变压力;根据表中数据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b、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要让压力相同,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由图2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多大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有两种可能:还没拉动,拉动后匀速运动.解答:解:(1)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水平方向的,为了使拉
37、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2) a、由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摩擦力不同,可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并且f=0.2F;b、由序号为1、4、5三组数据可知,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力不同,可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3)由图2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的水平拉力;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 2N,可能静止(还没拉动)、可能匀速运动,故选 C.故答案为:(1)水平;使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2) 1、2、3; f=0.2F; 1、4、5; (3)
38、; C.点评:本题为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题,考查了二力的平衡条件、控制变量法的使用、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4.分析:(1)根据机械能的转化可知: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时,其重力势能相等,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相等,速度相同.(2)分别比较表格中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所滑行的距离,可得出阻力大小对小车前进距离的影响.(3)首先要明确,当秋千在最高点时的运动状态,再根据前面实验中的研究结论,当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外力消失一瞬间时的状态.解答:解:(1)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39、,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机械能相同,速度相同;故答案为:让小车具有相同的初速度.(2)毛巾、棉布、木板依次越来越光滑,阻力也越来越小,从小车前进的距离来看,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故答案为:小;远.(3)当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人和秋千在这一瞬间是静止的,所以当此时外力全部消失时,人和秋千都会保持静止的状态不再改变,故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点评:通过对表中实验结果的分析可得出阻力对小车运动情况的影响,进而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运动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并体现了物理研究的基本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5 C解:= p=pgh倒置后水的深度 h变大,液体对
40、容器底的压强变大;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F=G,倒置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P=5 ,桌面的受力面积减小,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故选C.6 D解析:(1)液体压强大小的比较,可通过公式P=p gh来完成;F G(2)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属于固体压强;可通过公式 P=S = S来完成.解:(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G排(即排开水的重力 G水即得5浮=6排水);由于冰块漂浮,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有Fs=G冰;故G »kG排水;故冰块熔化前后,水面高度 h不变;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p gh可得,由于水的高度 h不变,故水对杯底白压强不变,即P1=P2;(2)冰块熔化前后,杯内物质
41、的重力不变,杯子的重力不变;故桌面受到的压力(F=G总)就不变,杯子的底面积不变;根据固体的压强公式:P= = S 得,桌面受压强不变,即 P3=P4;(3)由于玻璃杯是质地均匀的圆柱形,故杯底受到的压力等于杯内物质的重力(G内);杯底受压强C内Pi= s ;G总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杯子与杯内物质的总重力(G总);桌面受压强P3二号;由于G总G内;故Piv P3;故D正确;ABC错误;7 答案:800gvmv 2400g解析:试题分析: A=lx1°k 整=200而一05匕=02m .=0.8xl0'kg?m s:ze = 100cm* = 0.01m* h = 0.3m.甲容
42、器内水的质量为:my&q 水=lxl0.k:g,m"0_02iirx52m =4kg 、rT|口口由、佯.g曰上tn =方=口三妇缶三弓卜h七=0 8,10'kg m3 x 0.01m' x 0.3m = 2.4kg乙容器内酒精的质量为:二特 "参更节,一片-,因为容器形状规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F(小水二>出一一二m丸而p/p-,由公式 S可得:/s皂母代入数据得:(4kg -二m) x g(2 4kg -二m) > g0.02m0.01m整理可得:-m>Q8kg .抽出液体的质量范围:。8kgem < -
43、4kg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和密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难点是求压强公式求出抽取液体的质量范围.解决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公式F=PS判断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大小关系.8C解析:(1) .乙柱形容器中水的深度大于甲中容器中水的深度,根据p=pgh可知,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甲中水的;(2) / F=ps,,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水s= p ghk s=pgVk=m水g,两容器中水的质量相等,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对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水自身的重力相等9
44、 答案:m/a3 1:1 2:3试题分析:(1)金属块的体积: V=/,m mp = M金属块的密度: a'(2)由题知6个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F三=1=6G =6mg ,所以F壬t耳=1 1;由图知,地面的受力面积 工二篇,,二二三,所以/工=3-21=3 - ) , ).P ,-考点:密度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 等于自身重是本题的关键.10 .解:设物体A、B原来的高度为h,A的横截面积为Sa,B的横截面积为Sb;A的密度为供,B的密度为阳;A对地面的压力为 FA=GA
45、=mAg= pASAhg, B对地面的压力为 FB=GB=mBg= pBSBhg;- Fa< Fb,即:pASAhgc fBSBhg,paSa< pbSb,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hmA' = SAhmB' =BSBh','''供SAh'v pBSBhmA'v mB'.故选 C.11 (1) F=kpLH;5N/kg;等价变换;(2)海水;(3)a;(4)20.解析:(1)实验中主要有四个变量,分别为密度、侧壁长度、液体密度和侧壁所受压力,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比较1、2行、1、3行以及2、4行数据
46、,可分析出密度、侧壁长度和液体深度与侧壁所受压力F的关系,最终归纳出表达式,再利用表达式可计算出钢的k值,这种方法叫做等价变换法;(2)由F=kp LH2可得,深度、侧壁长度相同时,侧壁受到的压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3)由F=kp LH2可得,深度、液体密度相同时,侧壁受到的压力与侧壁长度成正比;(4)已知拦河大坝的长度 L以及大坝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F,则根据F=kp LH2即可求出水的最大深度.解答: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比较第 1、2行数据可得,侧壁长度之比等于侧壁所受液体压力2、4行数据可得,之比;比较第1、3行数据可得,液体深度的平方之比等于侧壁所受压力之比;比较第密度之比等
47、于侧壁所受压力之比;综合以上分析可得,F=k p LH2.F5N选择第 1 行数据代入公式 F=kp LH2可得,k=pL片=1.01=5N/kg .将数据变为公式的方法叫做等价变换法.(2)由公式可得,深度、侧壁长度相同时,侧壁受到的压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淡水的密度,因此在一个鱼缸中分别盛入相同深度的海水和淡水,海水对鱼缸侧壁的压力大.(3)由公式可得,深度、液体密度相同时,侧壁受到的压力与侧壁长度成正比;而图1中a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因此游泳池侧壁所受的压力与侧壁长度的关系可以用图1图象中的图线a表示.(4)由 F=kp LH2可得:6M07N=5N/kg x X103k
48、g/m3x30m xh2H=20m .12答案B解析:(1)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漂浮或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据此分析图甲、图乙中浮力与重力的关系;(2)当液体的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时物体漂浮,当液体的密度小于物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据此判断甲乙两图哪个是盐水.解:(1)同一个鸡蛋在甲图中鸡蛋漂浮,F浮甲=G,在乙图中鸡蛋沉底,F浮乙VG,所以,F浮甲F浮乙,故B正确,AC不正确;(2)同一个鸡蛋在甲图中鸡蛋漂浮甲 p鸡蛋,在乙图中鸡蛋沉底,p乙v p鸡蛋,所以甲 p乙,故甲图中的液体是盐水,D不正确.故选 B.13. (1)下沉时间;(2)物体的质量越大;(3)1、4、7(或2、5、
49、8或3、6、9); (4)小瓶表面是否粘油;(5) C设物体的质里为it,14答案:_4 kgt qP L0xl03frf/M3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二G5唱二门) X 9.香器对地面的压强F 49Ar5 1N1旷-明上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里;“但a 0 4 =m§ s水对管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里;P2= a 木 P 水'由题知,Ap| = Ap2 1即二等”水增.。.J;,物体的密度:物二F二P水Omk疗血支,物15 A,选择理由:答出“跳水员全部没入水中之前,V排与h成正比,当全部浸没后,因 V排不变,所以F浮不变”可得2分解析:跳水员的浮力 F=p gV排,跳水员全部没入水
50、中之前,V排与h成正比,Fah, F-h图象是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当全部浸没后,因 V排不变,所以F浮不变,F-h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直线。据此可知,选项A正确16 .17C 解:.木棍漂浮,. F=G, 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F浮=p gV排,V排丙 V排乙 V排甲,pw p乙V p甲.故选C.18 (1)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可求出木块的排水体积,用到浮力公式与重力的公式;(2)对此时的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此时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加3N的拉力,据此可利用公式计算木块的排水体积.解:(1)木块漂浮且绳没有拉力时,F s=G木即p水gv排=木gv木 06乂口依:用为 3.0弋 1
51、Tlmv 排=R水 =1丈103kgimm=6x10-4m3;(2)绳子拉力最大时,木块受力平衡,则 F浮=中gv排=G+F拉力,0 -qv木+F技力Q,6x LQ永* = m" KqxlUv 排'=P 水口= LOxlOBkqrmXlONTkq=9X10-4m3;故答案为:(1) 6X10-4; (2) 9X104.19( 1 ) ;。( 2 ) F随h的增大而减小;(3 )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AF与A力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在圆柱体浸入不同液体的过程中,液体密度大,:与3人的比值大;(5)乙;(6),20 .答案(1)动能是由势能转化来的(2)小车有初速度 错误(3
52、)没有控制高度一样 路程不同时间不同无法比较快慢(4)不需要 探究高度,长度其实就在探究倾角。考点:实验分析设计分析:(1)斜面上下滑的过程,运动快慢就是动能,而动能就是重力势能转化来的。(2)如果小车由初速度,就会使后面的运动偏快,时间偏短。根据时间相等验证猜想一错误。(3)问题一是控制变量法没有控制好变量。第二个问题不能比较运动的快慢。(4)重复验证。思路点拨 在杠杆4,.中.皮点姑限弱力作用在八点.阻力作用在C点.使用时动力臂远远大于阻力臂,见省力机杆由H f HU) Hff杆函口的支点都是门点鬲力分别作用在月点和E点用1力都作用右口点,使用时动力臂小于刚力臂,H费力打杆.21 武分答案
53、人22DA. B剪刀可以看做是一个杠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单1二月1之知,要比较动力或阻力大小,必须知道动力臂和阻力臂.A. B选项都错误;C. D利用剪刀的目的是剪纸,所以剪纸做的功是有用功.由机械效率为80%知,如果动力做功1J,有是用于剪纸.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23A、因为物块漂浮,所以 F浮=p gV»=p ga (a-h) =G=mg =物gV=p物ga3,整理得p物=日.所以A说 法正确,符合题意.S 加)pB、A选项中已经求得 p物=",则物块所受的重力 G=mg=p物gV= p物ga3= 'xg#3= (a-h) p黄 所以B说法错误,不
54、符合题意.C、物块漂浮时底面所处的深度为a-h,则物块底面所受水的压强P=pg(a-h).所以C说法正确,符合题息.% (O-毋 P-%D、物体重力为G=mg=p物Vg= p物a3g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i=GL2,所以 F= : = U"= d .所以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C、D.仆iY)e24 答案:BADCEF 左 m lfV2-Vl)分析(1)小明制作的简易的天平和托盘天平的调节、称量物体质量的步骤是相似的,也是经过准备、调平、测量、记录、整理五个步骤;(2)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天平的横梁平衡;简易天平的重垂线对准底座的中间对齐说明天平的横梁平衡.(3)图中支点为。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戏虚拟角色形象设计授权与衍生品开发协议
- 淘宝直播网红孵化与内容制作合同
- 建筑工程质量追溯检测设备租赁与服务保障协议
- 河道生态修复与景观美化工程协议
- 拼多多果园农产品溯源与质量控制支持服务合同
- 《掌握营销策略制胜之道:课件深度解析》
-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 《幼苗成长与收获》课件
- 自我意识的活动解析与应用
- 《灌木类园林植物》课件
- (二模)贵阳市2025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物理试卷(含答案)
- 汽车起重机日常检查维修保养记录表
- 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围手术期防治策略专家共识(2020年)
- 锦程网生涯规划书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规范》
- 新制经济学学习教案
- 铁皮石斛集约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GB∕T 31838.7-2021 固体绝缘材料 介电和电阻特性 第7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 高温下测量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
- 变频器变频altivar71说明书
- 车门玻璃升降器的设计与运动仿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