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五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_第1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五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_第2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五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_第3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五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鲸鱼(一种白色小鱼)出游从容,是(这)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怎么)知鱼之(助词,的)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固然)不知子矣;子固(本来)非鱼也,子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不知鱼之乐, 全(完全、完备)矣,庄子曰:请循(追溯)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代词,代鱼 的快乐)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停顿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鲸鱼 /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 /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

2、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 /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 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问答1 .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1)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2)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2 .辩论小剧场,注意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庄子】鲸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悠然自得、愉悦【惠子】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疑 问、刁难、咄咄逼人【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反问、针锋相对、从容不迫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胜券在握的得意【庄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镇定、从容3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 “从容出游”感到快乐,所以觉得自己所见到的“出游从容”的鱼也是快乐的。这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移情于物)生通过这次小辩论,你认为庄子和惠子在性格思想上和对事物的认识上有何差异?惠子: 对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态度,注重逻辑(理性思维),从科学的角度看世界。具有求真

4、 精神庄子:注重情感,将主观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态度,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从美的角度看世界,具有尚美精神5 .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1.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6 .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庄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鱼之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子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 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子

5、的快乐7 .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 结合注释,并查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宣父:指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下诏尊称孔子为“宣父”。畏后生:语出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画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入世之心, 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 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 自负、 不畏流

6、俗的精神。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8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9 .庄子为什么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庄子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用反问的方式回答,以“非我”者“不知我”,推论“不知我”者 不知“我知鱼”,足见庄子的机智。10 .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回转话题,偷换概念,把惠子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机智而巧妙地 化解了惠子的发难。庄子的机智灵活跃然纸上。【翻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

7、这是鱼的快乐啊。”惠 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 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是可以肯定的! ”庄子说:“请 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 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对比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完成 15-16题。(5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 知鱼之

8、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15 .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庄子用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6 呼尔而与之C.吾谁与归D.吾与徐公孰美16.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2分)17. (3 分)B18. (2分)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A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 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

9、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 竹,射者中,彝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 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选文有改动)【B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田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垒矣fl ,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出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

10、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 )18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堂 。(2)起坐而喧哗 者,众宾欢也。(3)俯鱼出游从乔.,是鱼之乐也。(4)请循其本。19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0 .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A段】主要写的是 ;【8段】主要写的是 。21 .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乐” ?22 . (2分)(1)牵扶,领;(2)大声说话、喊叫;(3)悠闲自得;(4)依照,按照。说明:此题2分,每小题0. 5分。23 . (

11、2分)(1)到溪边钓鱼, 溪水深而鱼儿肥; 用泉水酿酒, 泉水甜而酒水清(1分);(2)你不足鱼. 怎 么知道鱼的快乐(1分)?说明:每句1分,大意正确即可。24 . (2分)【A段】游人乐太守也乐其乐或者与民同乐(1分)“B段】庄子乐则在庄子看来水中游鱼也乐(1分)。说明:一空1分,意近即可。25 . (2分)示倒: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用自己的快乐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说明:围绕两段文字的“乐”,发表自己的看法,内容止确即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2、"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一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一我知之濠上也。”钓鱼记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日:“食叽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 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 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杂言)【注】意:意愿,愿望。奚:怎么,哪里。10 . (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13、)A.是鱼之乐也B."知我不知鱼之乐C.神变则鱼逝.矣D.子意乎鱼,目乎鱼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安得广厦千万间怡然不动,俶尔远逝目似瞑,意暇甚11 .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物事之外。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C.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D.庄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机敏、诙谐、富有情趣。12 .下面对钓鱼记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正确的一项是()(3分)A

14、.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钓同而得失异”的情形。13 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产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C.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D.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和结果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14 .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 (2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2) (2分)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答案】10. D (3分)11. C (3 分)12. D (3 分)13. (1)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也不是鱼,你不知

15、道鱼快乐是(可以)确定的!(译出 固” “全”各1分,大意正确1(2) 我们钓鱼用的鱼饵相同,钓鱼的河水也相同,为什么有钓得到鱼和钓不到鱼的不同呢? (2分, 大意正确即可)【参考译文】我曾经独自漫步过溪流,(看见)有两位老人分别坐在(两块)石头上钓鱼,其中甲得 到的鱼特多,并且很轻易就钓到。乙一天都没有收获。(乙)便扔下钓竿问甲道:“鱼饵相同,钓鱼的溪 流也相同,为什么得失的差别这么大呢?”甲说:“我开始下钩的时候,心中想到的是我自己而不是鱼, 眼睛不眨,神色不变,鱼忘了(坐这的是)我,所以容易上钩了,您(一心)想到的是鱼,神态(总是) 变鱼(自然)就逃离啊,哪里还会有收获呢!"乙

16、按照他教的做,一连钓到几条鱼。我感叹道:“这意思说到了事物的宗旨,成为哲理了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日:“子非鱼,安知鱼之 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 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选自庄子? 秋水)钓鱼记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日:“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日:“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 其为我,故易取

17、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 连取数鱼。予叹日:“旨哉! 意成乎道也。”(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杂言)注意:意愿,愿望。奚:怎么,哪里。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我知之濠上也”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属予作文以记之B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D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7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倏鱼出游从容从容:自由自在8 .是鱼之乐也是:判断词,与“非”相对C.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安:怎么D.请循其本循:依照9 .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

18、闲适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事物之外。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C.惠子认为河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D.惠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注重对事物真相的探究。10 .下面对钓饵同而得失异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饵同钓异”的情形。11 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主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C.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D.故事

19、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者往往容易获得成功。11. (3分)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三处)。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12. ( 3分)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文:6. A7. B9. C10. D11. 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12.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快乐是(可以)确定的!(译出“固” “全” 各1分,大意正确 1分。)【参考译文】我曾经独自漫步过溪流,(看见)有两位老人分别坐在(两块)石头上钓鱼,其中甲得到的鱼特多,并且很轻易就钓到。乙一天都没有收获

20、。(乙)便扔下钓竿问甲道:“鱼饵相同,钓鱼的溪 流也相同,为什么得失的差别这么大呢?”甲说:“我开始下钩的时候,心中想到的是我自己而不是鱼, 眼睛不眨,神色不变,鱼忘了(坐这的是)我,所以容易上钩了,您(一心)想到的是鱼,神态(总是) 变鱼(自然)就逃离啊,哪里还会有收获呢!"乙按照他教的做,一连钓到几条鱼。我感叹道:“这意思说到了事物的宗旨,成为哲理了啊!”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 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鹅11,子知之乎?夫鹅11发

21、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 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鸣得腐鼠,宛骼昌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 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3分)A.惠子阳 梁相:做宰相B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游玩D.请循其本,本:本心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封名为鹅H共如土石何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