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96年2月获95全国美术教育论文比赛二等奖儿童学写实性素描之利弊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王大根有位小学教师曾问道:“儿童学习器乐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为何不能同样地训练儿童学写实性素描呢?”许多儿童绘画班也由于教师的擅长,多以写实性素描入手,似乎能从小打好造型基础;家长见子女有美术天才(爱画画),大喜过望,觉得应尽早接受“正规”的训练。因此,儿童是否适宜学习写实性素描?有何利弊?根据何在?有必要作一番讨论。一、人得以成才的主客观原因是很复杂的。人的差异性、多样性决定了并非任何人都能“训练”成某种专业人才的,如画家;任何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相应年龄的心理基础的支持方可奏效。事实证明,强制性地让儿童
2、学习器乐未必都能成功,必须以儿童内在素质和需要为依据。而与学习器乐相比,写实性素描在心理过程上似乎更为复杂。学习器乐时:眼看乐谱(符号)视动协调手的动作(指法)。一旦记住乐谱后,主要是训练手指的灵活性和熟练性,以形成一种牢固的中枢控制程序,即一种高级的条件反射过程。训练和形成这种能力的关键期正是在幼儿期。写实性素描:眼睛的观察大脑的分析手的绘画。这里眼睛要看的是具有形状特点、大小比例、特定结构、透视变形、光影色调等关系的立体物,比看符号复杂得多。其中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感受力,还需要一系列大脑的理性分析的参与。在动手画时,也涉及构图、形状、比例等造型能力,浓淡、虚实等绘画技巧,以及一整套严格的方
3、法步骤。同时又需要不断地与实物作比较而对画中形象纠错,这又是一连串的反馈、跟踪等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以说,写实性素描在心理过程上肯定比练器乐复杂得多,而从现有资料来看,至少在九十岁之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并不具备完成写实性素描所必须的条件。二、有研究资料表明:在视觉敏度方面,岁儿童为0.5-0.6,3岁时可达1.0,45岁后才趋于稳定。幼儿视觉敏度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在颜色视觉方面,3岁儿童还不能很好地区别色调(如蓝与天蓝)、明度和饱和度。从4岁起,区别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才逐渐发展。5岁儿童能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67岁区别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细微差别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要求幼儿按范例选出
4、明度和饱和度相同的图片,其正确率为:3岁30,4岁40,6岁80,7岁90 高月梅、张弘编著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2-123页。目前心理学中尚无能证明儿童立体形状知觉发展水平的材料。可实践中有些例子能证明儿童形状知觉水平大约需要到十岁左右才逐渐完善起来。儿童画画时自信、大胆,作品具有符号化的造型、主观化的色彩、荒诞的构图和离奇的情节等特点,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但也说明儿童的形状知觉是粗略的,对于象不象并不在乎。而到了十岁,儿童开始会因觉得画不象而反复涂改,使画面出现拘谨、呆板,出现“青少年危机” 王大根关于美术教育中“青少年危机”的探讨,载中国美术教育1994年5期。这
5、正好从反面说明:十岁之后,儿童的形状知觉水平有所提高,才发现了自己画得与对象的不一致。有研究资料表明:三、四年级学生写生时对实物的观察要比一、二年级学生仔细得多,对线条的每一转折处,总要向实物仔细地观看;眼睛从客体转到画面要来回多达75次 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388页。,说明此时学生形状知觉有了更高的精确度。世界各国学者较一致地认为儿童在十岁左右进入写实期,说明至此阶段形状知觉才逐渐完善,在绘画中开始产生写实性的新需求。不过,此时的“写实性”需求仅仅是脱离符号化的儿童画,在造型上更象样、多了一些细节而已。以上例子都可说明儿童阶段视知觉发展尚未达到画写实性素描的水平,
6、不可能感受和分辨写实性素描中的各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同时在认知结构上也无法理解各种素描原理。还有一个原因是儿童手臂、手指的小肌肉发育尚不完善,还不可能较精确地控制画笔,这也是儿童画写实性素描的困难之处。三、有学者认为,儿童对画的情绪是“自我中心主义”的,即自我与外部世界尚未分化开来的状态。12岁后,自我中心主义衰减而主体意识发展,才会开始把绘画当成客体来创造、来欣赏 参见美.罗恩菲尔德,.朗伯特布里顿创造性与心理发展,载中国美术教育1991年第1期。所以,如果要求儿童写生一盘水果,他们认为是画一幅关于这些水果的画,儿童会创造出表现各种水果特点的符号和颜色,但也可能多画只香蕉,或少画个苹果,组合
7、关系与对象也不全一样。其原因也许是因为他喜欢吃香蕉,或不由自主地少画了一个苹果。如果老师指出这些不足时,儿童会想不通为何不可以多画一只香蕉?画得跟老师摆的不太一样有什么要紧?也许老师也很难对儿童说清其中道理。如果要求儿童画素描,花很长时间去画些毫无兴趣的石膏体或坛坛罐罐,他们就更无法想象画这些玩意有啥意思?为何要画成黑乎乎的模样?这就是说,要学习写实性素描还需要得到个性品质方面的支持。如主体意识的形成,产生表现客体的需要;在兴趣方面,能体会到写实作品的审美价值;在动机上,懂得素描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训练等道理;在意志上有了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和各种心理过程的稳定性、持久性等等。而儿童的主体意识尚未形
8、成,不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在个性品质上具有被动性、短期性、直接性、易变性等特点。一般认为,十岁之后儿童的个性品质才会有较显著的发展。四、学习专业化写实性素描,是为了了解造型艺术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学习造型艺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素描的材料工具性能,是一种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技法训练,而其中并无多少构思、想象、形象思惟、创造等艺术成份。儿童时期的兴趣尚未定型,学习写实性素描往往是家长不明原由的选择,如将来不当画家,是无多大用处的。儿童画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就象儿童本能地需要学走路、与大人交谈、爱听故事一样,儿童也天生需要画画。画画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表达主观思想与情感、发展各种认知过程、
9、增长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其意义并非在于掌握写实的造型能力、学会正规的作画方法、画出专业化的画面等等,而是通过自由自在的美术活动去发展他们的感受力、观察力、认识力、想象力、思惟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以及独特的表现力,并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康的主体意识、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地提高儿童的审美文化素质。其重要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实践证明,过早地让儿童学习写实性素描,由于儿童并不具备上述种种心理基础,往往进步甚缓。而在这看似“正规的”美术训练背后,却剥夺了他们画儿童画的权利,损失了许多想象、思惟、创造等机会,阻碍了儿童个性品质的健康成长,甚至打击了某些很有天赋且热爱美术的儿童的兴趣,或者会因为长期被动而不理解地写生,反而养成了概念化的弊病。如果顺应儿童的需要,按照发展儿童审美文化素质的思路组织课外美术教育,则会有助于儿童美术知识、能力和心理水平的全面发展。当进入少年期之后,学生的知觉水平和其他心理水平日趋成熟,主体意识、兴趣、志向正逐渐形成,对美术真正有兴趣的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写实绘画的需要。一般经过一年的学习就可以赶上或超过前者,且在想象、思惟、创造等方面都会更加活跃、更富有艺术性。五、目前学校美术教育观已从重技法传授转向提高审美文化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科技节活动合作合同(2篇)
- 2025农业产业合作投资合同
- 浙江省台州市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临床护理
- 阴囊皮炎的临床护理
- 眼睑恶性黑色素细胞肿瘤的临床护理
- 2025房地产营销协作服务合同协议范本
- 小儿汞中毒的临床护理
-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临床护理
- 《展览物流协调管理》课件
- 新生儿肠胀气课件
- 物业管理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 专题17浮力与液面升降问题(选择、填空题)-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解析版)
- 《麻醉后苏醒延迟》课件
- 《物业客服培训》课件
- 06J403-1 楼梯、栏杆、栏板图集
- 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 供货合同终止申请书范本
- 中国军力报告2023全文
-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系统招聘公办幼儿园园长考试题库2023
- 【管理会计在华为公司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96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