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号位座 号场考号证考准 名姓 级班 封 密 不 订 装 只 卷 此责二,I =三 I :A.铜片为负极,其附近的溶液变蓝,溶液中有Cu2+产生B.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C.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一电能一光能”D.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LED灯将不会发光5 .煤被誉为“工业的粮食”,下列关于煤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燃B.煤的液化是在高温时将固体煤熔化为液体煤C.煤的气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煤的高效、清洁利用D.向煤中加入适量 CaSO,可大大减少人烧产物中SO的量6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弓II弱:HIO4HBrQHC
2、lQB.原子半径大小:Na S OC.碱性弓II弱:KOH NaOH LiOHD.金属性强弱:Na Mg Al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苯分子结构中对位上的4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8 .苯的结构简式可用表示C.苯的四氯代物有 3种D. 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 4种8 .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 + 2CO(g)?Nb(g) +2CO(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单位时间内消耗 C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9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下图为海水资源利用的部
3、分过程。| HM NiiHCCh 生Na2CO.!L粗梳精枯碱工业 jfe-隆罐rrNaHr - Hr.一二 Sth 水溶液吸收一二Hr.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化学(B)注意事项: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
4、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5 .下列可被工业上采用的冶金方法是A.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制铝B.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镁C.电解氯化钠溶液制钠D.高温下用H还原氧化镁制镁6 .金属钛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48Ti和20Ti的说法正确的是A. 48Ti和52Ti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B. 22Ti和52Ti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 4纵行C. 22Ti和50Ti的物理性质相同D. 28Ti和52Ti为同一核素3.用括号中的试剂和方法除去各物质中的杂质,正确的是A.甲
5、烷中的乙烯(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洗气)B.乙醇中的乙酸(NaOH溶液,分液)C.乙醇中的水(CaO,蒸储)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入浓硫酸和过量乙醇并加热 )4.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卜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Y、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熔点较低litI mol C(?i t. 2 nud H , I mnl O1 mol C(s) , 1 mol H Og反应过程A.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 NaHC就口 NaCOB.第步和第步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在第步中澳元素均被氧化D.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2溶液制取金属镁10 .下列实验
6、不能获得成功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步骤A探究苯与澳能发生取代反应苯与滨水混合后,加入铁粉B探究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C探究石蜡油分解的产物/、都是烷烧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澳的四氯化碳溶液中D探究蔗糖水解的广物中是否含后葡萄糖取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加入 NaOH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11 .根据如图所示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 C(s) + HkO(g)=CO(g) + H2(g),能量增加(b a) kJ molB.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C. 1mol C(s)和 1mol
7、 0(1)反应生成 1mol CO(g)和 1mol H2(g)吸收的热量为 131.3 kJD. 1mol C(s)、2mol H、1mol O 转变成 1mol CO(g)和 1mol (g)放出的热量为 a kJ12.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分子中含有竣基,可与NaHCO容液反应生成CO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D.苯不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13. 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
8、电子总数少4, 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肯定为碱金属元素C. 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为离子化合物D.稳定性: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I14 .从柑橘中炼制菇二烯、,下列有关它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它不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B.常温下为液态,难溶于水C.分子式为C10Hl6lir_/ BrD.与过量的澳的 CCl4溶液反应后产物为CHi15 .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A(g) + nB(g) ? pC(g)+qD(g),当 m n、p、q为任意整数时,下列说法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各组分的浓度不
9、再改变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反应速率 v(A) : v(B) : v(C) : v(D) =m: n : p : q 单位时间内 mmol A 发生断键反应,同时 p mol C 也发生断键反应A.B . C . D .16 .镁一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Mg+ Q+2H2O=2Mg(OH)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氧气的电极为负极B.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Na+由负极移向正极C.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Mg- 2e +2OFH =Mg(OH)D.当电路中转移 0.04 mol电子时,参加反应的 Q体积为224 mL二、非选择题(共 5小题,共52分)17 .现有A、B、
10、C 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多。A的核电荷数大于2,其气态氢化物 HA在常温下是液体;A和B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 B2A3,该化合物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C+比B3+多8个电子;C与D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 CRCD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后加淀粉溶液显蓝色;B. X、Y的反应速率比为 3 : 1在周期表中E处于C的下两个周期,E单质可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时E的单质与生成C.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 1。试回答:D.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1) E 是写元素符号)。E.生成1 mol Y的同时消耗2 mol Z(2) 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D的单质分子的结
11、构式:2min内Y的转化率为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电子式:19.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因:(3)化合物 HA的性质比较特殊,同温同压下其晶体(固体)密度较液体小。试解释原(1)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方式插入100 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4) BA3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根据我们可以推测出化合物 BA3的性质:两性偏(填“酸性” “碱性”或“中性”(5) B C E三种元素的金属性按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应为O钝气11( 1口啖HrKOH沼液百18. (1)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400 mL稀盐酸
12、中加入足量的锌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O当甲中溶液质量增重31.5 g时,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为求34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2)图丙为甲烷氧气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电解质溶液的溶质是KOH通甲烷一极的电极反变)。(2)另一学生为控制反应速率防止反应过快难以测量氢气体积,他事先在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的卜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蒸储水B . KCl溶液 C . KNO溶液D . CuSO液(3)某温度下在4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IJOR应方程式为O种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13、 Y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遇0分了的模型图2(2) A的结构简式为 , D中的官能团为 。(3) B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4) 请写出B的一种用途: 。21 .为研究海水提澳工艺,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甲 什 q | 硫酸酸化 |小、/- Lz|空气吹出 小、/日甲:印通过量氯气,含澳海水 - 含澳空气SO水溶液吸收 洎I蒸储洎-L I冷凝FWI一、”一 ) 滨水混合物 澳烝气 披澳通过量氯气 7 |芈占|通过量氯气洎尸 |蒸储 洎.心 冷凝 |笳洎|乙:|古卤| |含澳海水 |澳烝气 液澳|(1)甲、乙两同学在第一
14、阶段得到含滨海水中,氯气的利用率较高的是 (填“甲”或“乙”),原因是。(2)甲同学步骤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某同学在进行蒸储操作时,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写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实验时A中除加入混合溶液外,还需加入少量 , 其作用是。(4)对比甲、乙两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含滨海水的处理方法不同,其中符合工业生产要求 的是(填“甲”或乙”),理由是。号位座封号场考 不号证考准 装名姓级班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 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化学(B)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答案】B【解析】 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
15、态下以分子形式存在,基本不导电,故不能用电解熔融 氯化铝的方法制铝,A项错误;电解Na+、Mg2 Al3+的水溶液时,电子被 H+得到,因而电解比氢活泼的金属的阳离子的水溶液是得不到金属单质的,C项错误;比Al活泼的金属很难用一般的还原剂(如佳、CQ C等)将它们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而MgO勺熔点很高,D项错误。2 .【答案】B【解析】中子数=质量数一质子数,则 22Ti原子中的中子数为 4822= 26, 50Ti原子中的中子 数为50-22=28, A错误;22Ti和50Ti的质子数相同,所以是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与22最接近的0族元素原子序数是18(第三周期,Ar),由于
16、22-18 = 4,则22号元素Ti位于第四 周期第4纵行,B正确;42Ti和20Ti互为同位素,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C错误; 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由于48Ti和20Ti各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中子,因此是两种不同的核素,D错误。3 .【答案】C【解析】乙烯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A错误;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溶于水、乙醇与之不分层,B错误;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即使乙醇过量,也不能将乙酸除尽,且引入新杂质,D错误。4 .【答案】C【解析】锌片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片上有气泡产生,故A错误;如果
17、将锌片换成铁片,铁片依然作负极,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一电能一光能”,故 C正确;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由于柠檬汁 中含有柠檬酸,溶液呈酸性,LED灯也会发光,故 D错误。5 .【答案】C【解析】A项,煤干储可以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烧,但煤本身不含有这些芳香烧,错 误;B项,煤的液化是煤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错误;C项,煤气化生成 CO H2, CO和H2的燃烧高效、清洁,正确; D项,向煤中加入适量 CaC CaO或Ca(OH)2,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 SO的量,错误。【解析】因非金属性I v
18、 Brv Cl ,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为HIO4V HBrQv HClQ,故A不正确;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Na S,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S 0,故B正确;金属性 K Na Li ,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为 KOH NaOH LiOH, 故C正确;Na、Mg Al都在第三周期,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金属性Na Mg Al,故D正确。7 .【答案】D【解析】 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对位上的4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A正确;苯的结构/简式可用表示,B正确;苯的四氯代物与苯的二氯代物数目相同,均有 3种,C正确;GH2 的同分异构体有正戊烷
19、、异戊烷、新戊烷 3种,D错误。8 .【答案】A【解析】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项错误;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提高v正、v逆,B项正平;平衡状态的标志之一是“等”一一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保持不变,C项正确;单位时间内消耗CO代表v正)和CO(代表v逆)的物质的量相等,再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实质反映了同一物质的 vf=v逆,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项正确。9 .【答案】B【解析】A项,澄清石灰水不能鉴别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错误;C项,中发生 B2+SO +2H2O=2SO+2HBr, Br元素被还原,错误; D项,冶炼镁常采用电解熔融状态下的MgCb的方法,不是氯化镁溶液,错误。10
20、 .【答案】A【解析】 在有铁粉(催化剂)存在下,苯与纯液澳发生取代反应,与滨水不发生化学反应。向HbSO作催化剂的蔗糖水解液中加入 NaOH液,水解液由酸性转化为碱性,新制的Cu(OH)2能发挥检验蔗糖水解出的葡萄糖的作用。11 .【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s) + H2O(g)=CO(g)+ H2(g)AH= (ba) kJ - mol1, A项正确;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B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 1mol C(s)和1mol H2O(g)反应生成1mol CO(g)和1mol H2(g)吸 收的热量为131
21、.3 kJ ,而1mol H2O(l)变为1mol H2O(g)时要吸收热量,因此 1mol C(s)和1mol HO(l) 反应生成1mol CO(g)和1mol H2(g)吸收的热量大于131.3 kJ , C项错误;由图可知,1mol C(s)、 2mol H、1mol O转变成1mol CO(g)和1mol H 2(g)放出的热量为 a kJ , D项正确。12 .【答案】B6.【答案】A【解析】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可以与NaHC%应生成CO, A项正确;蛋白质和油脂一定条件23 min ;原因是因该34 min时间段内,n(H2)故 v(HCl)=0.01 mol0.4 L x 1
22、min0.01D错误;生成1mol Y的同态,故E错误;2min内X的转化率=变化物质的量起始总物质的量下都能水解,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苯和硝酸生成硝基苯的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项正确;果不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中不含碳碳双键,苯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 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项正确。13 .【答案】B【解析】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X为氢、锂、钠中的一种; Y为硫、Z为氧。X与Y两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NaS; Y、Z两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熔点较低;稳定性:HOHS。14 .【答案
23、】A【解析】 含C=C则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为C原子数大于4的烯煌类物质,则常温下为液态,难溶于水,故B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wHw,故C正确;含2个Br_qBr CH2BrCBr双键,与2 mol澳发生加成,则与过量的澳的CC14溶液反应后产物为CH,;,故D正确。15 .【答案】B【解析】如果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则体系的压强始终不变,所 以不能根据压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因为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 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所以体系的密度不会改变,故不能据此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状态,故错误;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
24、度不再改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当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故正确;反应速率v(A) : v(B) : v(C) : v(D)=m:n : p : q,不能据此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单位时间内 mmol A发生断键反应等效于p mol C形成,同时p mol C也发生断键反应,故正确。16 .【答案】C【解析】 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故 A项错误;原电池中阴离 子向负极移动,所以溶液中的OH由正极移向负极,Na卡不能通过阴离子交换膜,故B项错误;负极镁失电子变成镁离子,与正极移过来的氢氧根离子Z合生成氢氧化镁,所以电极反应式
25、为M匕2e+ 2O口 =Mg(OH2),故C项正确;未注明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确定氧气的体积,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5小题)17 .【答案】(1) Cs. 叩 K-: O : H一(2) I-1一(3)水结成冰时氢键增多,水分子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整齐,分子间空隙增大,密度减小(4) AlzQ +20H =2AlOT+HO 碱性(5) CsKAl【解析】A的核电荷数大于2,其气态氢化物 HA在常温下是?体,则 A为O元素;A和B 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 BA,该化合物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则 B为Al元素;C+比B3+多8 个电子,则C为K元素;C与D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 CD,则D为卤素;
26、CD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后 加淀粉溶液显蓝色,则D为I元素;在周期表中 E处于C的下两个周期,E单质可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时 E的单质与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 1,则E为Cs元素。18.【答案】(1)23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温度高且盐酸浓度较大,所以反应速率,、 r r- 1 1较快 0.025 mol - L - min(2) CD(3) 3X(g) +Y(g) 2Z(g)AC 10%【解析】(1)在01、12、23、34、45 min时间段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分别为100 mL 140 mL、224 mL、112 mL、44 mL,由此可知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为反应是放热反应,
27、此时温度高且盐酸浓度较大,所以反应速率较快;在= 0.112 L/22.4 L - mol t= 0.005 mol,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 0.0 25 mol L t min ( 2)加入蒸储水,及加入 KCl溶液,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且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故 A B正确;C项,加入KNO溶液,H+浓度减小,因酸性溶液中有 NG,具有强氧化性,与Zn反应无氢气生成,错误; D项,加入CuSO溶液,形成原电池,反应速度增大,且影响生成氢气的量,错误。(3)由图像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5 min时,A n(Y) = 0
28、.2 mol , A n(Z) =0.4 mol ,An(X) = 0.6 mol ,则An(Y) : A n(Z) : A n(X) =1 : 2: 3,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 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3X(g)+Y(g)= 2Z(g);X、Y的反应速率比为 3: 1,随着反应的进行X、Y的反应速率比始终为 3: 1,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标志,故 B错误;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标志,故 时消耗2mol Z均只能表示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X100%= (1 mol 0.9mol) +1 mol x 100%=10%19.【答案】(1)BDZn 2e=Zn+NA(2) CH+100H 8e =c6+7H2。【解析】(1)甲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所以属于原电池,乙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选项 A错误;乙不能构成原电池,氢离子在锌片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选项 B正确;甲中铜片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铜片质量不变,乙中锌片和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水晶深雕艺术品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2030年枸椽酸铋钾颗粒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合同工的劳动合同样本
- 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反思探索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气体传感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标准化的驾校场地租赁合同
- 《2025年劳动合同续签通知》
- 2025年TI粉末多孔过滤器项目建议书
- 【中职期末必刷】高一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13课 立足专业 谋划发展试题
- 《市场分析报告课件》
- 合资公司成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2025年中国电子产品租赁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亮白防蛀固齿牙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武汉四调)
- 珠宝并购策略优化-全面剖析
- 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 4 单元练习卷
- AI时代职业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方集
- 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云南大学
- 回收设施布局与优化-深度研究
- 劳务协议到期不续签通知书(2025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