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化学下学期复习提纲溶解现象1、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地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有些物质溶于水放热,如 NaOH CaO浓H2SO ;有些物质溶于水吸热,如 NHNO、KNO;还有些物质溶 于水无明显温度变化,如 NaCl。2、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如食盐水、石灰水、矿泉水等均是溶液,有些溶液还有颜色,如KMn的液紫红色、CuSO溶液蓝色、FeSO为浅绿色、FeCl3溶液黄色。3、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如泥土分散到水中。4、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植物油分散到水中。5、乳化作
2、用:洗涤剂等中的乳化剂能够把油分散到水中,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过程。6、水溶液的特性;(1)冰点的降低:在严寒的冬季,水易结冰而酱油和食醋不会结冰;用食盐可以融化道路上的积雪。(2)沸点的升高:煮沸的汤比沸水温度高。(3)导电性:食盐水、稀硫酸、烧碱溶液均能导电是由于在其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带电荷的离子,而蔗糖溶液不导电是 由于蔗糖是由分子构成的。7、溶液的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它既可以是固体(如食盐水中的食盐),也可以为液体(如酒精水溶液中的酒精)或气体(如盐酸中的氯化氢、氨水中的氨气)。(2)溶剂:能溶解溶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但也有其他溶剂,如碘酒中的酒精、
3、汽油溶解植物油。8、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 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若不再溶解,为则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不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饱和溶液升温、加溶剂注: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 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
4、质的饱和溶液要 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9、溶质的质量分数 (1)表达式:溶质质量分数=.100%溶液质量(2)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w= S100%(S 为溶解度,w< S)100 S(3)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计算、称量、溶解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步骤:计算、量取、稀释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10、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 溶解的质量。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单位:克。(2) 20c时NaCl的溶解度为 36g含
5、义:在20c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6克NaCl。(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 KNO;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NaCl; 极少数物 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4)溶解度曲线13c时A的溶解度为80g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N点为t 3 C时 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 A物质、 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tiC时A 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C>B>A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从B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R一
6、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 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12c时A、R C的饱和溶液各 W克,降温到tiC会析出晶体的有 A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C<B 。 除法;分离A与B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11、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气体性质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12、混合物的分离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难溶物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 NaCl (海水晒盐)t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
7、和溶液,如KNO)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1、酸、碱、盐的组成(酸=H+酸根离子 H 2SO = 2H+ + SO42 HCl = H + +Cl HNO3 = H+ + NO3碱=金属离子 +OH NaOH = Na+ + OH Ca(OH)2 = Ca2+ + 20HNH - H2O盐二金属离子(或俊根)+ 酸根离子 NaCl=Na+Cl CuSO4= Cu2+ + SO42 NazCO NHCl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2、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浓盐酸浓硫酸色、态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 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
8、激性气味无特性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腐蚀性用途金属除锈 制造药物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金属除锈浓硫酸作干燥剂生产化肥、精炼石油3、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I)(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配试液变色(2)金属 + 酸一盐 + 氢气 Fe+2HCl=FeCl 2+Hj Mg+H 2SQ=MgSGHj(3)碱性氧化物 +酸一盐+水 CuO+ H2SO CuSO4+H2O Fe 2O3+6HCl=2FeCl3+3HO(4)酸+碱一盐+水 HCl+NaOH=NaCl+H2O Ca(OH) 2+ H?SO
9、= CaSO4+2 H2O(5)酸+盐-新酸 +新盐 HCl+AgNO3=HNO+AgCl J H 2SO+BaCl2=BaSOj +2HC14、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色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2+NaCO=CaCOj +2NaOHCaO +H2O= Ca(OH)2用途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去除油污: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工业:制漂白粉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建筑:5、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
10、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酗: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 + 碱一盐 + 水 CO+ Ca(OH)2= CaCQ J + H2O SO2+2NaOH=NSO+H2O(3)碱 + 酸一盐 +水 2HNG+Mg(OH=Mg(NO) 2+ 2H2O Al(OH) 3+3HCl=AlCl 3+3H2O(4)碱 + 盐新碱 + 新盐 2NaOH+CuSO= Cu(OH)zJ + NazSO: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 A CuO+HO2Fe(OH)3 AFe2Q+3HQ 常见沉淀: AgCl BaSO 4 Cu(OH)2 Fe(OH) 3 Al(OH) 3 Mg(O
11、H) 2 BaCO3 CaCO3 , 注:AgClJ和BaSOj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 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6、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士 7E义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化 学 性 质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CO+HO=HCO SO+HO=HSOSO+HO=HSC4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NaO+HO=2NaOH K2O+HO=2KOHBaO+HD=Ba(OH> CaO +H2O=Ca(OH2酸性
12、氧化物+碱一盐+水CO +Ca(OH) 2= CaCQ J +HO(不是复分解反应)碱性氧化物+酸一盐+水Fe2O+6HCl= 2FeCl 3+3H2O(是复分解反应)7.几种酸、碱、盐的检验方法物质试齐Ij现象酸(H+)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OH )紫色石蕊试液,红色石蕊试纸笠篮无色酚酗:试液变红碳酸盐(CO2一)盐酸,澄清石灰水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钱盐(NH+)浓NaOH§液或熟石灰,红色石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湿润蕊试纸的红色石蕊试纸艾盅。Cl AgNO HNO白色沉淀不溶解SO2 BaCl2 HNO白色沉淀小溶解8、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13、一一 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应用: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处理工厂的废水 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一一pH 0714I1L->酸性增强中性 碱性增强pH的测定: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 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 对照,读出溶液的 pH (读数为整数)酸雨:正常雨水的 pH约为5.6 (因为CO+H2O=HCO), pH<5.6的雨水为酸雨。9、常见的盐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物质俗称物理性质用途氯化钠NaCl食盐白色粉末,水溶液 有咸味,溶解度受 温度影胴/、大作调味品作防腐剂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农业
14、上用 NaCl 溶液来选种制生理盐水 (0.9% NaCl 溶液)碳酸钠Na2CO纯碱(水溶液 呈碱性、苏打白色粉末状固体, 易溶于水玻璃、造纸、纺织、洗涤、 食品工业等碳酸氢钠NaHCO小苏打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汽水;医疗上, 治疗胃酸过多;干粉灭火器灭火硫酸铜CuSO无水硫酸铜白色晶体,遇水变 蓝,可检验水配制波尔多液、炼铜CuSO- 5 H2O胆矶、蓝矶蓝色晶体, 易溶于水备注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碳酸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为N&COT0H2O(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在空气中易风化而艾成粉末(化学变化)。2N
15、aHCONCO+HO+COT NaHCO+HCl=NaCl+HO+COT10、精盐提纯一一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烧杯、玻璃棒加速溶解过滤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引流蒸发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11、盐的化学性质金属 1+盐 i (可溶)-金属 2 端 2 Fe+CuSO 4=Cu+FeSO Cu+2AgNO3=2Ag+Cu(NO) 2酸 i+盐 1-酸 2 + 盐 2 HCl+ AgNO 3=HNO+AgCl J H 2SO+BaC
16、l2=2HCl +BaSQ J盐 1+碱 1盐 2+碱 2 CuSO+2NaOH=N2SO+Cu(OH)4 Na2CO+Ca(OH)=CaCOj +2NaOH盐 1+盐 2f 盐 3+盐 4 NaCl+ AgNO 3= AgCl J +NaNO Na 2SQ+ BaCl 2= BaSQj +2NaCl12、酸、碱、盐的溶解性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钢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盐:钾盐、钠盐、钱盐、硝酸盐都可溶;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硫酸盐除BaSO难溶,Ag2SO、CaSO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碳酸盐除碳酸钾、碳
17、酸钠、碳酸俊 可溶,其余都又t溶。注: BaSOj、AgCl J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13、化学肥料(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2)化学肥料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叶黄含N量使用注意事项NH4HCO17.7%易分解,施用时深埋钱态氮肥防晒防潮,且均NH4NC335%易爆,结块不引用铁锤砸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NH4) 2SC421.2%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NH4Cl 26.2%CO(NH) 2 46.7%有机肥料,含氮量高“跑肥”:NHNO + NaOH=NaNO+NH3T +H2O
18、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 缺钾:叶尖发黄常用钾肥:KCl、草木灰(主要成分为 &CO,呈碱性)、K2SO会使土壤酸化、板结磷肥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 系不发达。常用磷肥:磷矿粉Cs3(PC4) 2、过磷酸钙Ca(H 2PO) 2和CaSQ复合肥:含 Z P、K中的两种或三种, KNQ NHH2P。、(NHk)2 HPQ14、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大气污染:NH、HS;引起水体污染: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一
19、、有机化合物: 含碳的化合物,不包括 CO CO和NkCO、CaCO?碳酸盐。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CH4 (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QH50H (乙醇,俗名:酒精)、CHCOOH乙酸,俗名:醋酸)、QH12Q (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2、有机物:小分子如: CH、GHOH CHCOOH QHLQ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 量很大)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3、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直接吸收)二、蛋白质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2、3、4、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
20、分 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人体蛋白质代谢摄入蛋白质人体5、几种蛋白质(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氧化胃肠道氨基酸水解尿素+ CO 2 + H2O,放出热量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含Fe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Q和CO的载体,血红蛋白+ O2氧合血红蛋白;a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 CO结合能力比与 Q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 死。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均有毒。(2)酶:生物催化剂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例:淀粉 金避一麦芽糖 麦芽糖酶4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
21、构,使其变质。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 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iT Ag+等)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三、糖类 由C 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碳水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常见的糖: 淀粉(QHigQ) 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QHwQ) n (H 6H2Q-斑糖一淀粉(肌肉和肝脏中)葡萄糖C6Hl2O6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呼吸作用C6H2Q+6Q6CO+ 2+6H2O 15.6KJ/g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蔗糖C12H22O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白糖、冰糖、红
22、糖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四、油脂 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39.3KJ/g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五、维生素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1、存在:水果、蔬菜等;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缺Va:夜盲症;缺Vc:坏血症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缺Fe会引起贫血;缺Zn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缺Ca青少年佝偻病,老年人骨质疏松;缺I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缺 F氟易产生龈齿;Na+K+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 体液恒定的pH (如血液的pH 7.35-7.45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一.化学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 .化石燃料:主要是指埋藏
23、在地下不能再生的燃料资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2 .化学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1)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物都会有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2)化石燃料中,特别是煤和石油,含有硫、氮等杂质,燃烧产物中含有 SO、NO等酸性物质,造成酸雨等大气污染物;(3)燃烧产生的热量,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热污染;(4)利用煤的燃烧进行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化:化学能一热能一机械能一电能 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 .化学电源: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池是化学电源。2 .化学电源的优点:既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又可以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3 .实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实验现象电
24、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锌片表面变红,长时间溶液颜色变浅化学方程式Zn + CuSO4 = Cu + ZnSO 4电流计偏转原因烧杯中发生了化学变化,Zn失去电子,Cu2+得到电子变成Cu能量转化的形式: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使用化学电源的优点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大气污染4.废旧电池丢弃对环境的影响: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重金属上,如汞、铅、镉。这些物质泄露出来进入水或土壤,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人体的食物链,最终带来危害。因此 务必要正确使用电池,并妥善回收。三.氢能源1.氢能源的优点:来源广;热值高;生成物不会污染环境。故称为“绿色能源”2,氢能源的缺点:(1)制备氢气的能耗问题(成本高)
25、;(2)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安全问题)3 .氢能源的发展前景:要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水制取氢气,制备高效、廉价的储氢材料。4 .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原理:Zn+H2SO=ZnSO+H2T实验装置:同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固液反应,不需加热)5 .氢气的性质与应用| 点燃(1)可燃性:在空气被点燃后,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2H2 + O 2 = 2H 2O (2)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等反应,使之变红。H2 + CuO =Cu +H 2O四.金属材料1 .定义: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2.常见合金:青铜器(Cu-Sn合金)、实验样品燃烧情况是否有黑烟是否有气味聚乙烯易燃没有无气味
26、聚氯乙烯不易燃烧P大量黑烟一产生刺鼻气味黄铜(Cu-Zn)、钢和生铁(铁合金)、 铝合金;3.新型金属材料:铝钛 合金:耐腐蚀、质轻、高强度、高 韧性,主要用于飞机制造工业;储氢合金:方便的储存、释放合金,主要用于馍氢电池;“形状记忆”合金:效果最好的合金为馍钛合金,影响其形态的因素为温度。4.金属材料的优点及缺点:强度大,但不耐腐蚀五.无机非金属材料 1、主要包括:陶瓷、玻璃、水泥等 优点:耐高温;缺点:脆性大;2 .陶瓷的原料:瓷土、粘土、长石、石英等;3.玻璃的原料:砂子(主要成分SiO2)、石灰石(主要成分 CaCO)和纯碱(NS2CO); 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硅陶瓷、光导纤维
27、、人工关节等。六.合成材料(又称有机合成材料)1 .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优点:强度大密度小;缺点:不耐高温2 .塑料:(1)常见的塑料: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苯乙烯(PS)、有机玻璃(PMMA 和电木塑料;(2)实验:点燃聚乙烯及聚氯乙烯,观察现象。(3)废弃塑料带来的环境污染一一“白色污染”。(4)解决“白色污染”方法: A.尽可能的减少使用塑料制品;B.回收废旧塑料;C.研制和推广可降解塑料3 .合成橡胶:(1)向橡胶中添加炭黑,为了增加其耐磨性;(2)向橡胶中添加硫元素,为了增加其强度,但会减弱其弹性;(3)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优点为良好的弹性、绝缘
28、性及耐高温性。4 .合成纤维:(1)合成原料:主要为石油、煤、石灰石、水、空气等; (2)几种纤维的性质比较实验:性质 纤维种类'灼烧情况受酸影响 10%HSO受碱影响3%NaOH棉花(天然植物纤维)有烧纸的气味,灰烬松脆变脆稍微膨胀羊毛(天然动物纤维)有烧焦羽毛气味,灰烬松脆几乎无变化变脆尼龙线(合成纤维)先卷曲、后燃烧,灰烬坚硬几乎无变化几乎无变化(3)合成纤维的优点与缺点A.优点:强度高、耐磨、弹性好、耐化学腐蚀性;B .缺点:吸水性和透水性差7 .复合材料 1.定义: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2.主要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机动车轮胎;玻璃钢;碳纤维8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Q)、氮氧化物(NO)、一氧化碳(C。和 可吸入颗粒等。2.空气污染的来源:(1)化石燃料的燃烧(主要是含硫燃料燃烧产生SO、燃料燃烧排放的粉尘、CO¥) ; (2)工厂废气的排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文化建设的行动计划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教学质量检测二(二模)政治 含解析
- 重庆市长寿区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物理含解析
-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程设计计划
-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计划
- 前台文员的职场适应能力建设计划
- 秋季学期班级工作计划探讨
- 社群营销的实践与反馈计划
- 拓宽发展学校社团新领域计划
- 2025年北京市燕山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湖北省襄阳市2024年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4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三语文期中考试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松弛感
- 【碳足迹报告】新乡市锦源化工对位脂产品碳足迹报告
- 装卸搬运合同书
- 《2.1.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作业设计方案
- 国际象棋基础入门教程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舞台人生:走进戏剧艺术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数学试题(解析版)
- 《复发性流产诊治专家共识2022》解读
-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太空舱酒店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