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奉献,同时也有很多缺乏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开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忆认知语言学的开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
2、,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觉察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方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参加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局部。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防止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开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
3、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开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奉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缺乏,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一、何为认知语言学?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
4、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方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 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根底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
5、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此外,国内学者赵艳芳2001将其定义为:“认知语言学是认知取向,解释取向,语义取向 现在学者多成认,认知语言学的语言学根底是生成语义学。认为认知语言学是由生成语义学开展而来的。,共性取向的语言学。狭义范围内的认知语言学的概念,不难被大家理解,其实就是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把语言纳入人的一般认知,从认知出发,去解释具体的语言事实。我们现在讨论的认知语言学也是从狭义的角度出发的。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开展一确立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在认知科学的根底上形成。1987年,
6、美国先后出版了三部认知语言学领域有影响的专著:Mark Johnson的?心中之身:意义、想象和理解的物质根底?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and Reason、Ronald 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根底?第一卷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Vol.I、George Lakoff的?范畴?Category。这三部著作为认知语言学确实立和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底。于是,在1989年春在德国Duisburg召开了
7、由René Dirven主持的第十四届国际LAUD研讨会Linguistic Agency University of Duisburg。这次会议也被认为是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因为大会宣布了创办“Cognitive Linguistics期刊,并成立了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ICLA,标志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正式诞生。二开展20世纪80年代至今,认知语言学迅猛开展,并由美国为中心,辐射到世界其他国家,涌现出一大批的学者和理论,成为本世纪新兴语言学流派。期间还出现了三本被国内外很多院校用作专门的研究生课程教材的著作:Ungerer和Schmid的?认知语言学导论?An Int
8、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1996、Croft和Cruse的?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2004、Evans和Green的?认知语言学入门?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2006。因此有学者认为当今语言学界已呈现出“结构学派和TG学派渐渐让位于认知语言学派的趋势,并逐渐成为主流学派。王寅 2007 认知语言学的根本理论、方法及其代表人物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学者们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比方概念合成理论创始人Fauconnier认为认知语言学主要分为四大领域:认知语义学、认知语法、
9、隐喻研究以及心理空间及概念整合理论。而学者Evan2007又分为两大领域: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从国内学者的著作和文章可以看出,是倾向后种观点的,因为照目前开展的情况来看,这两个领域是开展地最完备、体系最完整、理论最丰富的。下面就按这两个领域来分别介绍它们的根本理论、方法及其代表人物:1、认知语义学这一领域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概念框架研究 ;2隐喻研究;3范畴化研究;4概念化研究;5推理研究。成果包括: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女人、火与危险事物?1987中介绍的隐喻思想,Lakoff的认知模型理论,Fauconnier的?思维与
10、语言的映射?1997?心理空间?1985?我们思维的方式?2002中的概念合成理论,Talmy的?走进认知语义学?2000中的语义学理论。2、认知语法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1心智语法;2意象性;3论元结构;4概念化;5句法关系。成果包括: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根底?1987、1991中的认知语法理论,Goldberg的?Construction?(1995)中的构式语法理论,Croft的激进构式语法理论,Fillmore和Kay的构式语法思想,语法化的认知研究理论,体验构式语法理论,流体构式语法理论。3、主要研究方法:1认知语义学:形式法、心理法、概念法;2认知语法:构式方法、“概念
11、出发研究语法结构组织表达的语义、内省法;3其他具体方法:内省、对他人内省内容的分析、对话语和语料的分析、跨语言研究、历时和共时分析、对语境和文化结构的考察、心理语言学中的观察和实验手段、神经心理学中的语言病理研究等。束定芳 2005三、认知语言学在中国国内最先开始引进认知的研究方法的领域是心理学,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如桂诗春。至90年代,国内的语言学界和外语界开始有一些学者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如石毓智?肯定和否认的对称和不对称?1991、袁毓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1998等,这些都是较早的介绍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著作,他们也是最早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引进
12、国内的学者。进而学者又开始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汉语和外语学习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国内学者越来越发现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在解决中国的实际语言问题时所表达出的适用性,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认知语言学,并且投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经过三十年的开展,国内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有关认知语言学的论著和文章在学术刊物上陆续刊登,几乎国内所有的语言学刊物每一期中都会有涉及认知语言学方面的文章。一些学校也陆续开设了专门的研究生课程,甚至招收认知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其在国内的开展势头,比任何当今语言学的其他学派都要迅猛。(1)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1、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 为了国内
13、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开展,国内学者开始筹备召开全国性的学术活动。终于,首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于2001年10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2002年10月在苏州大学接着召开了第二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并举办了第一期认知语言学讲习班。2004年4月在西南大学举办了第三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请来了认知语法理论奠基人美国加州大学教授Langacker,构式语法创始人美国伊利诺亚大学教授Goldberg,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沈家煊和河南大学教授徐盛桓等在会上作了发言。2006年5月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请来了概念合成理论奠基人Fauconnier、Mark Turn
14、er,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德春教授和河南大学徐盛桓教授在会上作了发言。并且在这次大会上,还宣布了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的正式成立。2007年5月在湖南大学召开了第五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请来Langacker,Panther、Gibbs以及国内的徐盛桓教授和束定芳教授等在会上作了发言,这次会议还决定申请2021年的国际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中国举办。2021年7月,第六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主题为“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开展;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请来Panther、Taylor、Oakley以及沈家煊、徐盛桓、束定芳等教授在会上发言。2021年7月第七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再次在上海外
15、国语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恰巧与西安召开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相近,于是大会还请来了将参加西安会议的局部国内外学者作主题发言。相差几天,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会议于西安召开,国内外知名认知语言学学者赴会参加。这说明中国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进一步融合,已成为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局部。2、论著: 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开始接触得到认知语言学这一领域,并对其在汉语的具体问题的较强的可操作性产生了兴趣,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转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从最开始的对国外认知语言学的简单介绍,到对其中理论的深入分析和解释,再到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汉
16、语以及外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学者,如石毓智、袁毓林、赵艳芳,以及现在仍活泼在国内认知语言学界的学者沈家煊、王寅、徐盛桓、束定芳、熊学亮、李福印等。他们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出版了很多的相关专著,其中比拟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一些:石毓智?肯定和否认的对称和不对称?1991、?语法的认知语义根底?2000、?语法的概念根底?2006;袁毓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1998;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1998;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1999;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1999、?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2006;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1999、?认知语言学探讨?20
17、05、?认知语法概念?2006、?认知语言学?200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200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2001;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2003;张辉?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200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2004;李福印?应用认知语言学?2004、?隐喻与认知?2004;徐德宽?现代汉语双宾构造研究?2004;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2005;卢植?认知与语言?2006;刘国辉?语言语用及认知研究?2007;刘正光?隐喻的认知研究?2007;牛保义?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实践?2007。此外,学者们为了促进国内认知语言学的开展,还将该领域的一些研究以系列丛书的形式,分辑
18、出版,供读者参阅。值得一提的有,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国家创新基地出版的认知学科系列丛书?认知与语言?,一共分六辑,介绍基地和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其内容包括七个方面:语言现象分析,认知理论,语言与认知的逻辑研究,认知哲学,认知语言学,认知与文化和隐喻认知。还有王寅和赵永峰主编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分专题介绍认知语言学的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成果,开阔读者的学术眼界。3、论文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引进,对中国语言学界和外语界的学者中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理论在汉语研究和国内外语教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优越性,更是让学者们“如获至宝。随着大量相关专著的出现,语言学相关期刊、学报等读物上跟认知语言学相关的文
19、章也层出不穷。现在几乎到了每一种语言学的刊物上的每一期都必定有认知语言学的相关文章的程度,而且数量有增无减。?东方语言学?集刊,在发刊词中有这样一段内容:“语言科学与其他经验科学一样,从描写走向解释是科学工作的必需。每一条假设规那么的提出,就是对有关语言事实与现象的内部解释。当现象在系统内得不到解释的时候,自然要寻求系统外的解释:音系内容需要语音发生和感知的解释,语言普遍现象需要人类认知功能的解释。在其创刊号中就有关于认知语言学的文章:袁毓林的?汉语词类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其后几乎每辑都有认知语言学的论文收录。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字“认知语言学,搜索出的各种相关文章有上万篇。按被引用频率
20、的上下列举一些文章如下: 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1993?转指和转喻?1999?认知语法的概括性?2000;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1997?隐喻研究的根本现状、焦点及趋势?2002 ?“愤怒的概念隐喻英语、汉语语料?1998;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根底:体验哲学?2002?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2005?Lakoff & Johnson笔下的认知语言学?2001?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2005;朱永生,严世清?语法隐喻理论的理据和奉献?2000;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2002;文旭?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1999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
21、标、原那么和方法?2002?认知语言学:诠释与思考?2001;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2003;王守元,刘振前?隐喻与文化教学?2003;董燕萍,梁君英?走近构式语法?2002; 吴世雄,陈维振?中国模糊语言学:回忆与前瞻?2001;刘正光?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2002;严世清?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2001; 朱永生?话语分析五十年:回忆与展望?2003?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2002;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2005;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2003;束定芳?隐喻和换喻的差异与联系?2004;杨忠,张绍杰?认知语言学中的类典型论
22、?1998;王文斌?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2001;许余龙?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探索?2002;董成如?转喻的认知解释?2004;方经民?汉语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结构?1999;房红梅,严世清?概念整合运作的认知理据?2004;徐盛桓?名动转用的语义根底?2001;张伯江?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200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根底及形成过程?2000;王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200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综论?1997等等。(2) 研究存在的缺乏和问题 认知语言学在我国从引进到现在的开展可以说是势如破竹,成果颇丰,但是与国际认知语言学研
23、究相比,还存在着很多的缺乏。李福印和秦进平2007在对国内隐喻研究的总结的结论中提到了一些缺乏的地方:1从整体看,理论介绍尚可,但是创新严重缺乏;2研究队伍看似庞大,核心研究人员缺乏;3国际交流严重缺乏。这些结论中有很多都是对整个认知语言学领域也适用的。卢植2006也指出,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存在几个问题:1研究主题比拟分散;2学术探索不够深入;3研究人员在学科交叉和实证研究上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和必要的科学训练。通过对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成果的分析,我们认为现在国内研究的现状为以下几点: 1重理论引进和介绍,缺乏理论创新。从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针对国外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介绍的成果从开始
24、到现在就是比拟多的,到目前仍时有这类论文和著作面世,这些成果使国内学者更多地了解到国外认知语言学的根本理论,然而大都是反复对已有的认知语言学理论的重复,很少有突破这些理论的观点出现,就更不用说有新的理论出现了。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对国外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吸收和消化、补充和丰富,在对具体语言现象的个案分析和实证性研究,尤其是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创新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研究集中于某一两个方面,缺乏系统和全面研究。国内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隐喻与转喻、原型范畴、语法化等问题,而对其他方面那么很少有比拟优秀的研究成果,甚至在数量上也是较少的,不是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研究。3缺乏具有
25、跨领域研究能力的学者。国内研究认知语言学的学者大多是语言学界和外语界,都属于文科领域。由于国内教育,将文理区分地很严格,文科的学者根本不涉及理工科,不可能采用理工科的方式和思维去解决问题。而且语言学界和外语界具有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者也是很少的,而认知语言学无疑跟理工科、哲学、心理学等等学科都具有交叉性,只要遇到这些学科交叉之处,国内学者就时常产生“心有余而力缺乏的感觉。4重理论的解释和汉语现象简单分散的运用,缺乏深入探索。我们通过对现有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其中利用国外理论对汉语中的语言事实进行解释和分析的成果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成果都缺乏对它们所研究问题的更进一步的探讨,仅仅是
26、理论的简单运用。而且这些成果相当分散,难成系统。5缺乏与国际间的交流。现在国内认知语言学的学者大致有两个来源,语言学界和外语学界。语言学界中语言的理论分析和理解,主要是通过引入国外理论来分析汉语的语言事实,以期揭示汉语的本质。而外语学界重理论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引进语言理论来指导外语教学和翻译工作。语言学界的学者大多不精通外语,而外语学界的学者虽精通外语,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意识又难免比不上语言学界,只有少量学者可以做到兼顾两者。在这样的情况下,跟国际的接轨似难完成。不过,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和语言学专业素养,为国际交流做好准备。随着2021年7月国际认知语言学
27、大会在西安召开,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开始与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合并,成为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局部,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势在必行的。而且近年来,各高校和全国认知语言学大会,越来越多地邀请国外认知语言学理论奠基者讲学,让国内学者接受最直接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思想。四、国内认知语言学的未来如转换生成学派取代结构主义学派成为20世纪语言学的主流学派一样,认知语言学派必定要取代转换生成学派而成为21世纪的主流学派。但这并不是说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就过时了,它们三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是一种前后继承的关系。如沈家煊所说:“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原来都在形式语言学的领域里已经有了很高的造诣,是对形式语言学的局限性有了切身的体会才提出新的理论来的。假设我们在形式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方面还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训练,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是搞不好的。因此,国内学者在看到认知语言学美好前景的同时,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当培养起自己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方面的良好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够在认知语言学领域有所突破,打破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跟在别人屁股后跑的现状。这是今后国内认知语言学学者首先应该注意的问题。而且,认知语言学是国外引进的理论,要了解已有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最新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以及进行国际交流,当然免不了具有扎实的外语能力的要求。这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轨道设备转让协议书
- 解除执行委托协议书
- 老年护理心理课程设计与实践
- 进校携带手机协议书
- 雇佣合同解约协议书
- 转运承包服务协议书
- 项目入股投资协议书
- 饮料展柜投放协议书
- 赠与房产抵押协议书
- 鲁能足球培训协议书
- 2025江苏省招标中心有限公司校园招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工程财务分析试题及答案
- 小学校园文化方案
- 酒旅直播培训课件
- 2025年医院管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件教学
- 北京市公路货运车辆不停车检测系统设施设备运维定额2025
- 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实践
- 《尿素合成的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设计综述》1900字
- 全国县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人员推表
- 2025-2030中国家政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