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 2020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含解析)1. 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分子ATP彻底水解生成磷酸和腺甘,且释放能量B. 一分子RNA(链状)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和羟基各一个C. 糖类既可是组成细胞的结构物质,也可参与氧化分解供能D. 强酸、强碱作为酶通过催化肽键断裂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答案】 C【解析】【分析】1、ATP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A代表腺昔,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彻底水解后得到 3 个分子磷酸、 1 个分子核糖和1 个分子腺嘌呤。2、糖类由C、H、。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

2、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其中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成分,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3、温度过高、强酸、强碱、重金属均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使蛋白质变性,肽键不被破坏。【详解】A.1个分子ATP彻底水解后得到3个分子磷酸、1个分子核糖和1个分子腺喋吟,A错误;B.一分子RNA(链状)中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磷酸和核糖中都有羟基,所以有多个羟基,B 错误;C.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

3、质,多数能氧化分解供能,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成分,C正确;D.酶失去活性是因为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肽键并没有遭到破坏,D错误。故选C。2.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关于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其中自由基学说被广泛接受,下列关于自由基学说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自由基的产生与细胞的基因和代谢有关,不受环境因素影响B. 自由基可使蛋白质活性降低,导致细胞衰老C. 自由基可破坏细胞内的生物膜结构D.自由基可攻击 DNA分子导致基因突变【答案】 A【解析】【分析】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美国科学家Harman 1955 年提出的,核心内容有三条:( 1)衰老是由自由基对细胞成分的有害

4、进攻造成的;( 2)这里所说的自由基,主要就是氧自由基,因此衰老的自由基理论,其实质就是衰老的氧自由基理论;( 3)维持体内适当水平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水平可以延长寿命和推迟衰老。【详解】 A. 自由基的产生与细胞的基因和代谢有关,也受环境因素影响,A 错误;B. 自由基能使蛋白质分子交联,影响其正常功能, B 正确;C.自由基可使细胞中的多种物质发生氧化,损害生物膜, C正确;D.自由基可引起DNA损伤从而导致突变,D正确。故选A。【点睛】自由基学说认为:生物体的衰老过程是机体的组织细胞不断产生的自由基积累结果,自由基可以引起 DNA损伤从而导致突变,诱发肿瘤形成。自由基是正常代谢的中间

5、产物,其反应能力很强,可使细胞中的多种物质发生氧化,损害生物膜。还能够使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交联,影响其正常功能。3.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膜成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B. 细胞核和叶绿体都具有组成染色体的 DNAC. 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就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D.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答案】 D【解析】1、细胞膜成分含量最多的是脂质,其次是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2、叶绿体和线粒体内具有DNA没有染色体;3、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且细胞具有细胞壁及大液泡,细胞才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4、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车间。【详解】 A. 细

6、胞膜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质, A 错误;B.细胞核具有组成染色体的DNA叶绿体没有染色体,只有 DNA B错误;C. 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才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C 错误;D.内质网是由膜连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车间,D正确。故选 D【点睛】本体是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题目,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判断,题目相对简单,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4. 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A.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 光能的吸收与转化 C. 基因的突变与重组D. ATP

7、 的合成与分解【答案】 C【解析】【分析】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避光)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需光)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形成植株。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详解】 A. 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重要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增殖(有丝分裂) ,且在再分化过程发生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细胞, A 正确;B. 脱分化过程要避光培养,但再分化过程需要光,因为试管苗需要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

8、存在有机物中, B 正确;C.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增殖,间期DNA复制时,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但自然状况下,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C错误;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不断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同时细胞生命活动也需要ATP分解提供能量, D 正确。故选C。5.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吲哚乙酸引起的B. 植物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 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D. 生长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答案】 D【解析】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

9、鞘弯曲生长是由某种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引起的,但并未证明该化学物质的本质就是吲哚乙酸, A 错误;植物茎的向光性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只有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B 错误;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生长素不能引起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C 错误;生长素作为植物激素,它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它只是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D正确。6. 百山祖冷杉是世界最濒危的 12 种植物之一。某科研小组为保护该植物,在植物园中呈带状种植该植物,多年后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并根据年龄结构得知该种群较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出生率和死

10、亡率可能相等B. 调查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种群密度应采取五点取样法C. 对于百山祖冷杉的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D. 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园中的百山祖冷杉为同一种群【答案】 A【解析】根据题意“多年后调查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种群密度,得知该种群年龄结构较稳定”,说明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相等,A正确;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应采取样方法,B错误;建立植物园属于对百山祖冷杉的易地保护,C错误;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园中的百山祖冷杉分别在- 4 -不同的生长区域,应是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D错误。7.炎热条件下,植物体内用于散失的水分多少与气孔开放度大小呈正相关。为了探究光照强 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密闭容器中某植株光合速

11、率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 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比玉速率'M.KCA)11. HU注工光合速率单位为EgCf * dm Jr T密闭容器中萼耙的温度和Cf玳度均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可知:对该植株的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判断 依据是。(2)炎热条件下,适当提高土壤含水量能提高光合速率原理是。(3)当土壤中含水量过高时,反而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可能的原因有 (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光照强度 (2).在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改变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更大 (3).炎热条件下,适当增大土壤含水量,气孔开放度提高,山入气孔的CO增多,光合速率提高

12、(4).植物根部因缺氧进行无氧呼吸,根部能量供应不修!响物质II【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改变光照强寸光合作用速,(2)根据题意,炎热条件下,植物体内用于散失的水分多少与气孔开放度大小呈正相关。因此在炎热条件下,适当提高土壤含水量,气孔开放度提高,进入气孔的CO增多,光合速率提高。(3)当土壤中含水量过高时,会导致土壤中含氧量降低,引起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无氧呼 吸产生能量较少,导致根部能量供应不足,影响物质的运输,同时由于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 精,会出现烂根现象等,因此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

13、正 确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正确判断出表中因素对光合作 用的影响情况,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无氧呼吸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根据 题意能够利用所学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知识点解决问题是突破该题的关键。8.天南星科植物(高等植物)有氧呼吸过程中氧与结合生成水的阶段,电子、H+需要经一系列传 递给分子氧,下图为其传递过程的两条途径,回答下列问题1st>1IAGP ATT ADP ATPADP ATPH 捌质1 工二构电2 一物胞A 物强j L:物赠3 f 初睡粉蜡7一0: L.一= _N = . 丁 TH_ , _ jL !途出(1)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

14、H来自于 (填化合物),图示过程发生的场所是(2)研究发现小鼠化物中毒死亡的原因是,氯化物抑制了图中的“物质 6一物质7”过程,使小鼠细胞有氧呼吸完全被抑制。但对天南星科植物用黑化物处理,其有氧呼吸速率降低,但并未完全被抑制。原因是天南星科植物细胞呼吸 。(3)天南星在开花时,其花序会释放大量能量,花序温度比周围高15-35C,促使恶臭物质散发以吸引昆虫进行传粉,这体现出生态系统的 功能。研究发现,此时花序中ATP生成量并没有明显增加,结合有氧呼吸代谢过程分析原因是 。【答案】(1).葡萄糖和水(2).线粒体内膜(3).存在途径2 (4).信息传递(5).途彳5 2增强,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15、储存在ATP中较少,大量以热能形式散失【解析】由图可知,该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中电子,H铺要经过一系列传递给分子氧,氧与之结合生成水,如图为其传递过程中的两条途径,生物体内存在其中的一条或两条途径,途径1是物质4一物质5一物质6一物质7一氧气,途彳空2是物质4一氧气,其中途径1会合成大量的ATR【详解】(1)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H来自于葡萄糖和水,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均会生成H,图示过程表示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即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 线粒体内膜。(2)研究发现小鼠化物中毒死亡的原因是,氯化物抑制了图中的“物质6一物质7”过程,使小鼠细胞有氧呼吸完全被抑制,说明小鼠有氧呼吸中氧

16、气与水结合的途径只有1。但对天南星科植物用黑化物处理,其有氧呼吸速率降低,但并未完全被抑制。说明天南星科植物细胞呼吸同时存在途径1和途径2。(3)天南星在开花时,其花序会释放大量能量,花序温度比周围高15-35C,促使恶臭物质散发以吸引昆虫进行传粉,恶臭物质属于化学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功能。研究发现,此时花序中 ATP生成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可能是其途径2增强,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较少,大量以热能形式散失。【点睛】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均可产生ATP,第三阶段产生大量ATP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可以产生ATR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17、。9.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下图表示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请回答下列问题:项目凋定依单枪参膂悔度西氧腹氨基H法的ALT60IL7LOT5 1肌时CRE1. 9me. dL01, 5-1. 5墟系贰HI JhrH.firnn-'dL6.0-23,0血那斯©露2211rnKdL 607 KJ甘油三藤 'TG217外一驯0TOI179Et,dL15V-ZZO(1)目前普遍认为,正常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2)每种成分含量的参考值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说明了(3)该化验单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参考范围的原因可能是酶进入血

18、浆。,有病。(4)化验单中血清葡萄糖的含量比参考范围高,提示可能患有【答案】(1). 神经-体?-免疫调节 (2).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3). 细胞膜通透性增大 (4). 糖尿【解析】【分析】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抽取血样检查相关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保证,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详解】(1)正常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免疫调节。(2)每种成分含量的参考值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说明了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3)丙氨酸氨基转移

19、酶是胞内酶,该化验单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参考范围,可能的原因 是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因此有大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入血浆。(4)化验单中血清葡萄糖的含量比参考范围高,说明该人的血糖高,很可能患有糖尿病。【点睛】本题以一张化验单为背景考查有关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所涉及内容比较简单,需识 记考点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答题。10.豚鼠的野生型体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D d和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D和R时,表现为黑色;当个体不含有 D基因时,表现为白色;其他类型表现为灰色。现有两个纯合品系的亲本杂交,其结果如下表:亲本组合F1类型及比例灰色雌性X白色雄性黑

20、色雌性:灰色雄性=1:1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等位基因R r ,位于 (填“常”或" X”)染色体上,依据是(2)F i雌雄个体间交配,F2的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 ,若豚鼠种群足够大,从F2代开始,每代分别淘汰三分之一的黑色、灰色、白色豚鼠,不考虑突变,照这样随机交配若干代,豚鼠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依据是(3)某小组利用上述实验中豚鼠为实验材料,多次尝试选择不同体色的豚鼠进行杂交,使杂-8 -交后代中白色豚鼠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均不能成功,理由是(4) 实验发现 F1 中出现了一只黑色雄性豚鼠,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推断其可能的基因型是(1). X (2).由于纯合灰色

21、雌性和白色雄性杂交,F1 雌性都是黑色,雄性都是灰色, 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3). 黑色: 灰色: 白色 =3 : 3:2 (4). 否 (5).群D、 d、 R、 r 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种群没有发生进化(6) .白豚鼠的基因型为dd_,而D、 d 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7) . DdXRXrY、DdXRY【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豚鼠的野生型体色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D、 d 和 R、 r 控制,且两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 和 R 时,表现为黑色;当个体不含有D 基因时,表现为白色;其它类型表现为灰色。实验中纯合灰色雌性和白色雄性杂

22、交,子一代雌性都是黑色,雄性都是灰色,可见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因此等位基因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是雄性) 。雄性都是灰色,可见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因此等位基因2)根据分析可知,由于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因时,表现为白色;色雄性) 。那么F1故 F2 的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灰色:白色改变。从F2 代开始,每代分别淘汰三分之一的黑色、灰色、白色豚鼠,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豚鼠种群不发生进化。匕等位基因( 1)根据分析可知,实验中纯合灰色雌性和白色雄性杂交,子一代雌性都是黑色,生进化。D、 d 位于常染色体上,R、 r 基因位于 XdXR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DdXxr (黑色雌性)

23、、DdXY (灰色中纯合灰色雌性和白色雄性杂交,子一代雌性都是黑色,别相关联,因此等位基因R、 r 位于 X 染色体上。D 和 R 时,表现为黑色;当个体不含有子一代的基因型是3/8D XR=3: 3 :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表现为黑色;当个体不含有 D基DdXXr (黑色雌性)、DdXY (灰1/4ddF之一的黑色、灰色、白色豚鼠,使种群的D、 d、 R、 r(3)由分析可知,白色豚鼠的基因型为dd,而D d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不能使杂交后代中白色豚鼠只在雌性或雄性个体中出现。4)实验发现F1 中出现了一只黑色雄性豚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

24、D和R时,表现为黑色,且正常情况下Fi中DdXY (灰色雄性),因此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推断可能是其中的r基因突变为R,则Fi中黑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为DdXY,或者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的原因,亲代中的父本减数分裂时产生了含dXRY 的配子,其与含DXr 的卵细胞结合形成了DdXRXrY 的黑色雄性豚鼠。【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和伴性遗传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和计算,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这是该题考查的重难点。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意分析得出亲代的基因型和 F1 代的基因型,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思路,然后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推断,理解生物进化的实质,利用所

25、学的知识点的综合性解决问题。11. 回答与淀粉酶有关的问题(1) 与用葡萄酿酒相比,利用大米酿酒,需增加 的过程。为筛选胞外淀粉酶分泌型菌种,一般可从 ( 填“果圆树下”、“米酒厂周围”或“枯树周围” ) 获得土样,用无菌水稀释,涂布到含淀粉的选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表面滴加碘液,可在某些菌落周围观察到透明的水解圈,从培养基上挑选若干个 比值大的菌落作为酶活性较高的菌种。(2) 从上述菌种获得的纯化后的淀粉酶可用电泳法检测其分子量大小。在相同条件下,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说明其分子量越 。(3) 如想让淀粉酶能反复利用,宜采用化学结合法进行固定化,可通过检测固定化淀粉酶确定

26、其应用价值。除化学结合法外,酶的固定化方法还包括 、 离子吸附法及交联法等。(4) 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现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 酵母菌菌种。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一段时同后,接种 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1) .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糖化)(2) . 米酒厂周围 (3). 水解圈直径与(4). (酶) 活性 或(酶) 活力 (5).包埋法 (6). 物理吸附法 (7).工程酵母(8). 工程酵母菌利用淀粉能力更强,产生CO2 速率更快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淀粉检测可以用碘液,产生蓝色;分

27、离产生淀粉酶的细菌可以利用含有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固定化酶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固定化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包埋 法。【详解】 ( 1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葡萄酿酒的原理是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与用葡萄酿酒相比,利用大米酿酒,需要增加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的过程。筛选胞外淀粉酶分泌型菌种,应该从富含淀粉的环境获得土样,即应该选择米酒厂周围的土样;淀粉酶的活性越高,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强,则在菌落周围产生的透明的水解圈就越大,因此应该从培养基上挑选若干个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大的菌落作为酶活性较高的菌种。( 2)淀粉酶的化学本质

28、是蛋白质,可以利用电泳法检测其分子量的大小。在相同条件下,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的分子量越小,则电泳的速度越快。( 3)固定化淀粉酶可以反复利用,一般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离子吸附法及交联法等,可以通过检测固定化酶的活性来确定其应用价值。( 4)根据题意分析,通过基因工程获得工程酵母菌利用淀粉能力更强,产生CO2 速率更快,因此接种该菌时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与掌握微生物的培养基的成分及其作用、淀粉酶的作用机理、果酒的制作原理、固定化酶和细胞等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题干的要求逐一分析答题。12. 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的问题:(1 )胰

29、岛素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快速检测血清胰岛素的含量,在制备胰岛素单克隆抗体时,首先需要将人胰岛素注射到健康成熟小鼠体内,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些细胞与相融合,以制取杂交瘤细胞。(2) 为检验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能否分泌胰岛素抗体,可用液中提取的抗体杂交。在体外条件下,当培养的小鼠杂交瘤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进行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3 )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成功,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有关,且了可能。(4 )以下做法分别体现生态工程的哪种原理?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容易爆发虫害: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当地贫困居民的生活问题: 。失去了共生藻类的珊瑚虫会因为死亡而导致珊瑚礁逐渐“白化”,这种“1+1>2”的效果体现了: 。草原要确定合理载畜量,引种要考虑适应环境: 【答案】 (1). 经过免疫的 B 淋巴(浆) (2). 小鼠的骨髓瘤细胞 (3). 胰岛素(4). 传代 (5). 有性生殖(6). 受体对移植的胚胎无免疫排斥(7). 物种多样性原理 (8). 整体性原理(9).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10). 协调与平衡原理【解析】【分析】1、抗体:一个B 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